公元前500年,齐国占领了鲁国的三个城池。齐景公派使者来到鲁国,要求与鲁定公在夹谷会见。鲁定公犹豫不决,忙找孔子商议对策。这时,孔子担任管司法的官。孔子告诉鲁定公:"大王若不去,齐国会借此攻打鲁国,其他各国都会取笑,应该去呀!"
到了约定的那一天,鲁定公和孔子来到了夹谷,齐景公在周围埋伏了许多武士,想逼鲁定公割让土地。这些被孔子猜出来了,会见开始后,齐国的乐工们演奏曲子。孔子见齐国乐工们演奏的乐曲,并不是传统的雅乐,而是下流的调子。孔子迈过许多石阶,来到齐景公面前说:
"请问,根据周礼,齐国和鲁国的国君相会,应当奏什么乐曲?"
"应该奏雅乐!"齐景公不耐烦地说。
"奏错了乐章应该如何处罚?"
"处斩!"
孔子摊开两手,一本正经地说:
"您的乐工奏错了乐曲,您看怎么办吧!"
齐景公瞪了孔子两眼,为了维护尊严,下令把乐工都杀了。
孔子对齐景公说:"两国的国君相见是为了联络感情,睦邻友好。但您却在周围埋伏士兵,到底是为什么?去年,您霸占了鲁国三块地方,这样做难道也符合礼义吗?"
面对孔子的质问,齐景公当众不便发怒,只好下令撤去武士,答应归还鲁国的三座城池。
孔子替鲁国立了大功,齐国知道斗不过孔子,用美女和骏马讨好鲁定公,挑拨他与孔子的关系。鲁定公越来越和孔子疏远了。孔子被迫带着弟子们离开了祖国,赴其他诸侯国去了。
孔子有个弟子叫樊迟,对农业生产兴趣浓厚。有一次,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
"那么,如何种菜呀?"樊迟又问。
"我不如菜农!"
樊迟生气地离开了。孔子看着樊迟的背影,反感地说:"樊迟真是个小人!有权势的人讲礼节,百姓就会尊敬;办事合理,百姓就会服从;讲究信用,老百姓就会说真话。百姓会带着家人来投奔,我们就不用去种庄稼了。"
孔子兴办教育的目的之一是把学生培养成统治百姓的人,而不是当普通的劳动者,这是人们求学的普遍想法,但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歧视。
35岁的孔子来到了齐国,成为齐国大夫高昭子的家臣。齐景公知道后,连忙召见孔子,对孔子说:"请问,如何才能治好国家呢?"
孔子对齐景公说:"治理国家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但只要把握住根本,就容易许多了。什么叫根本呢?就是"正名"。意思是说:做国君的必须像个国君的样子,做臣子的必须像个臣子的样子,做父亲的必须像个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必须像个儿子的样子。"
齐景公说:"先生讲得一针见血!若国君不像国君,臣子不像臣子,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不管粮食有多少,我能吃到吗?"
齐景公赞同孔子的话,想封孔子做大夫,治理齐国。但是,齐国相国晏婴不赞同孔子的主张。晏婴对齐景公说:"孔丘的那一套是要把人们的思想束缚住,做什么都讲规矩。比如,礼节做起来太麻烦,用处不大。"
齐景公认为还是晏婴说的对,便打消了重用孔子的念头。孔子又离开了齐国。
孔子来到卫国,卫灵公与夫人南子召见了他,谈得非常投机。孔子的学生子路认为,卫灵公会重用孔子,问孔子:"卫灵公等着您去治理国家,您会先干什么?"
"我会先正名!"孔子还是那句话。
子路说:"您的话,现在不会有人听;您的办法没有任何作用,您为什么要先正名?"
"你不懂!"孔子气得脸红脖子粗:"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说话不顺当,就无法办事;事情做不好,礼乐就难以兴起;礼乐无法兴起,刑罚就不会得当;百姓自然坐卧不宁。"
孔子把理论讲得头头是道,但他去了很多诸侯国,谁都不肯用他的迂腐主张。那时社会上正在变革,诸侯们你争我夺,想取代周天子而统一天下,用本国先进的封建制度来挤垮落后国家的奴隶制度,这是一场以实力决定胜负的斗争,不能靠名分来取胜。孔子在各国奔波了十多年,一无所获。
六十八岁的孔子回到家乡,专心致志地兴办教育和整理文献。
春秋时期各国混战,统治者想尽办法搜刮百姓的财产。孔子对此很憎恨,主张减轻百姓的负担,让百姓过安稳的生活。
一天傍晚,在泰山西麓的大道上,从卫国回到鲁国的孔子,正与十几个弟子赶路。赶车的是弟子子贡,子贡用力地挥舞鞭子。
忽然,从路旁的山坡上传来阵阵哭声。孔子向山上望去,看到一位身着孝服的女人,坐在新坟前痛哭。孔子立即命子贡停车,来到女人的身边。子贡小声问她:"您哭得如此伤心,肯定有非常痛苦的事情吧?"
女人缓缓站起,哽咽着说:"十年前,我的公公在这里采药,被老虎吃了。三年前,我的丈夫在这里采药,被老虎吃了。五天前,儿子在这里采药,又被老虎吃了......"
孔子心里很难受,不解地问:"老虎这么凶残,你们为何不搬到人多的地方呢?"
女人逐渐恢复了平静,说:"这里的老虎是非常厉害,但住在深山里不用向官府缴税,更不会有人来抓公差。尽管有三个亲人被它吃了,但仍然愿意住在这里。"
孔子和子贡慢慢地走上车,朝前赶路。孔子想了好久,对在路上行走的弟子们说:"这次你们懂了吧?百姓宁愿和老虎在一起,也不愿意在暴政下生活。暴政猛于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