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讲座上,我收到许多孩子的字条,上面写着:
“我很想和父母在一起说说话,可是他们说,为了生活出去上班挣钱够忙的了,哪还有空听你说。”
“我想和父母说说话,父母没时间;我想听父母说说话,父母还是没时间。”
“无论是我的快乐还是我的悲伤,爸爸、妈妈都不知道。快乐和悲伤都是我一个人承担。”
“我其实不想爸爸给我买好吃的,买新衣服,我很想爸爸能陪陪我,多了解我。”孩子们的这些心里话,难道不令人忧心忡忡吗?一、别让孩子成为“自言自语的一代”
我们的父母或许没有意识到,没人陪伴的独生子女经常会一个人说话,所以独生子女也是自言自语的一代,他们孤独、寂寞,甚至褊狭、固执,这都和生活环境的单一性有关。也正因如此,这些孩子对父母的情感依赖很强烈,父母们多抽出时间陪孩子说话、游玩,是独生子女时代对父母提出的迫切要求。2006年第5期的《少年儿童研究》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真想用零花钱把爸爸、妈妈买下来》。文中小作者吐露了自己的心声:
平时跟父母交流很少,我每天只听到“写完作业了吗?”“快认真复习”等等,我想说也插不上嘴。一次,我考了100分,本来兴高采烈地回到家,想给父母一个惊喜。但是爸爸、妈妈正在谈事情,根本不理我,我只好把这个100分埋藏在心中了。还来一次,我有道题不会做,想等爸爸回来向他请教。可是爸爸回来后,没有理我马上又走了。当他们拒绝理我的时候,我感到很伤心。为什么爸爸、妈妈都不能陪陪我,和我说说话?我真想用自已的零花钱把爸爸、妈妈买下来,陪我聊天说话。其实我的要求不高,一天只要抽出10分钟,哪怕5分钟,就足够了。爸爸、妈妈,你们能满足我这个小小的愿望吗?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只要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就会高兴,这不可否认,但这绝不是唯一的。孩子们一起玩,只是他们“社交”活动的一个方面,然而父母和孩子的交流却是更常态更有影响力的。首先是血缘亲近和抚养特点,特别是孩子10岁之前,父母对于子女不仅是伙伴,甚至是第一伙伴;其次,依长幼关系来看,父母在子女心目中有着与生俱来的权威性,绝不同于孩子之间的交流;另外,现代社会孩子更希望和成人平等交流,以显示自己的成熟。所以孩子们像对朋友一样呼唤:“请爸爸、妈妈与找一起讨论人生大事。”“与我一起锻炼。”“与我一起玩。”
我经常告诉年轻的父母们,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那么亲子之间什么关系才是好的呢?可以用一句很简单的话来概括:父母要成为孩子的好伙伴。其实,孩子对父母的要求是很简单的,就如同案例里的孩子要求父母每天陪他玩,陪他说说话,只要10分钟就好。这样的要求对于任何父母都是可以做到的。
但为什么还是有许多父母以种种理由来拒绝孩子的要求?我曾经在网上看了一个小学生写的文章《爱看电视不都是我们的错》,我想从中能让父母们有所感悟:
我喜欢看电视,我的好多同学也喜欢。在星期天或假期里,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电视机前度过的。
爸爸、妈妈不喜欢我看电视,说我是个十足的“电视迷”.总想让我改掉这个“坏毛病”,好听的话难听的话说了不少。这还算好的呢n我好多同学的父母总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教训他们,有的还又打又骂……结果呢?我们还是喜欢看。其实,爱看电视不都是我们的错。为什么父母们不想想自己也有很大责任呢?每当我要妈妈陪我看书、画画、给我讲故事的时候,她总是没耐心,很少能好好陪我。有时,她要忙自己的事情,就跟我说:“看电视去吧,好孩子……”这句话,她不知道跟我说了多少次!为什么到头来,她又反对我看电视?
妈妈为了让我吃好穿好,做什么都行,可她不知道我最想要什么。我多希望她像伙伴一样和我一起玩,这才是最令我开心的。碰到没好节目看的时候,我也挺烦的。但爸爸、妈妈又不让我自己出去玩,我还能干点儿什么呢?
可见,父母们并不完全是因为工作忙、没有时间才不愿意陪孩子玩,而是父母们并没有心理准备成为孩子的好伙伴,更没有养成陪孩子玩的习惯。
父母怎样成为孩子的好伙伴,与孩子做到真正的交流?我提出下列建议:
一、陪孩子一起玩
中国的父母一般具有内敛而现实的性格,还受家长制的传统影响,似乎很难放下架子陪孩子一起玩。父母们应该相信,和孩子一起玩不仅不会损害形象,还能充分展示父母的现代风范呢!同时应记住您只是孩子的伙伴而不是他的管制者。放松您的心情,亮出您的微笑,和孩子一起玩耍、欢笑!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切忌不要用对待成年人的方式,不要居高临下地用管制者的口吻来命令孩子。如你对孩子说“学习怎么样?”“考试名次是多少?”孩子会拒绝和你交心的。只有让孩子感受到你和他是平等的,他才能以心交心。
养成家庭聊天的习惯
现在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轻松聊天、嬉笑逗趣的场景越来越少。这是现代人生活的一种缺憾。其实,晚饭后一家人坐在餐桌前,随意讲讲一天中的见闻、乐事,是一件很温馨的事情,不仅可以引导孩子养成倾听与倾诉的习惯,还可以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切关系。何况,这还会是小的信息交流平台,让大家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呢!
二、父教不可缺
在当今家庭教育中,父亲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这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已经引起了许多家庭的注意。
有一位小网友在信中表露出对父亲的不满:
自我记事起,就一直过着没有爸爸的生活。爸爸是长途客运的司机,经常跑车,平时我很少能见到他。因为每天我还没起床他就已经离开家了,而等他晚上回来的时候,我早已经在梦中了,好不容易到了周末,爸爸还是要工作,有时还一连好几天不回家。就连我的生日,爸爸都因工作忙而从没和我一起过过。还有六一儿童节那天,看着别的小朋友和他们的爸爸在一起开心的样子,我就恨我爸爸!虽然平时妈妈接我上学放学,照顾我,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想爸爸能多陪陪我。我想问问爸爸:“难道地球离了你真的就不转了吗?我向你借一天,陪我玩一次,长大后我会还你100天。好吗?”
上海市少年儿童研究中心曾经做过一个“儿童心声”的课题,调查表明,孩子们在被问及“最想把心里话说给谁听”时,选择父亲的只有约7%,而选择母亲的比例要高达近63%。这一结果值得父亲们反思:自己是否在繁忙的工作中忽视了对孩子的关注和沟通?
记得有一天我打车回家,出租司机是个30多岁的小伙子,他主动和我攀谈起来。当他得知我刚讲完家庭教育课时,一脸诧异地说:
“儿童教育?老爷们儿怎么能干这个呢?”
我知道他有女儿后,不解地问:
“怎么?你这个当爸爸的不教育孩子?”
“教育孩子是她妈的事,我的任务是挣钱。”
听到这话,我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在家庭教育中,父教是不可缺少的,也是不可替代的,这是很多为人父母者有深刻感受的。问题是,家庭教育中父亲的缺失已经成为一个比较普遍的现状。
在这里我要提醒父母,父亲的影响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爱关系孩子的体格成长
和父亲接触多的孩子,体重、身高、动作等方面的发育速度都要好于那些较少和父亲接触的孩子,并且他们患有发育不良等疾病的概率也较低。这是由于父亲大多会和孩子进行一些户外的活动或游戏,同时还爱和孩子一起做带有一定技术和需要一定体力的家务劳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给孩子的影响却相当大。
父爱关系孩子个性品质的形成
一般来说,父亲通常具有独立、自信、果断、坚强、敢于冒险、敢于克服困难、积极进取、开朗、宽容等个性品质。如果父亲经常跟孩子在一起,孩子就会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父亲的行为方式与性格特点。。理学家麦克?闵尼曾做过试验,一天与父亲接触不少于2个小时的孩子,和那些一个星期与父亲接触不到6个小时的孩子相比较,他们的人际关系更融洽,能从事的活动风格更开放,并具有进取精神和冒险精神,更具有男子汉的气概。另一些研究者称,缺乏父爱的孩子容易产生情感障碍,他们大多焦虑、自尊心低下、自制力弱,并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甚至成人以后会有许多不良生活习惯。他们把儿童的抑郁、孤独、任性与依赖行为称为“缺乏父爱综合征”。
父爱关系孩子的智力发展
我国教育学和心理学专家在北京、山东、江苏、广西与新疆5省市区,对2100多名在校中小学生性格行为特征问卷调查分析后发现,父亲的文化素质对子女的自制力、思维灵活性产生影响。一些研究还发现,父亲对孩子的智力发展影响很大,尤其对男孩的影响更大。如果一个男孩在童年失去父亲,则很容易智商偏低、认知模式女性化,这些不足将影响男孩的成长。相反,那些和父亲相处时间较长的孩子,容易从父亲那里获得更多的知识、经验、想象力和创造意识,有利于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好奇心、自信心。
父爱关系孩子性别角色的正常发展
家庭是孩子学习角色观念、形成角色取向、模仿角色行为的重要场所,是一个人性别社会化的第一源泉,孩子最初是在家庭中模仿父母,进而模仿其他男女角色。父亲提供一种男人的基本模式,男孩往往把父亲看作是将来发展自己的男性特征最现实的“楷模”;女孩则从观察父亲如何对待母亲的过程中,了解到男人应该如何对待女人,这对女孩成人以后的性别行为和婚姻关系有很重要的作用。相反,如果缺乏父爱,男孩容易变得软弱、缺乏独立性、自主性,甚至出现女性化的倾向,适应环境的应变能力差,长大以后难以成功地为人夫和为人父;而女孩到了青春期则常常表现出焦虑、羞怯、无所适从,甚至日后出现婚姻危机。
由此可见,父亲在孩子长大成人的过程中,实在是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据专家们的研究,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父母的分工及影响力有所不同:在婴幼儿时期,以母亲教育为主;上小学后父母责任各半;上中学以后以父亲的教育为主,因为此时父亲的影响力上升而母亲的影响力下降。但是,现在许多父亲却认为自古以来都是男主外,女主内,教育孩子应当是女人的事情。也有的父亲爱说“我实在是太忙了”。然而,难道一个“忙”字就可以使父亲们理所当然地推掉了做父亲的责任了吗?工作是永远也忙不完的,而孩子的成长是不能等待的。父母们希望孩子将来成为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孩子,那么,请父亲们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用父爱支撑孩子的成长。
三、给父亲支招
1.多花时间陪孩子
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平均每天能与父亲共处2小时以上的孩子,要比其他的孩子智商高,男孩更像小男子汉,女孩长大后更懂得与异性交往。作为父亲不要总以太忙为借口,把孩子推给母亲管教,要随时注意接近孩子,多和孩子交谈,倾听他的心里话,坚持每天与孩子共度一段时光,如一起看电视、看球赛、游戏等。孩子不仅从父亲那里享受到爱,也从中接受父亲的气质、情感、智力等方面的影响,为自身的心理与智力发育补充养分。
2.关心孩子不在时间长短
做父亲的首先要有责任意识,有了这种意识以后,就可以见缝插针教育孩子。比如,送孩子到学校的时候,可以给孩子讲一讲路上的见闻;看电视的时候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国家大事,让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等等。
3.带孩子冒险
父亲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带孩子做一些例如跑步、爬山、滑冰等等母亲很少做的活动,以弥补母亲在教育方面的不足。4.拥抱孩子父亲应该学会表达对孩子的爱,不管工作多么忙,下班回家也要先拥抱孩子,特别是在节日、孩子的生日或当孩子取得成绩时,最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表示祝贺与褒奖。5.对孩子多微笑有的父亲会因为工作上的烦恼影响了对待孩子的态度,这是不应该的。应时刻把爱心献给孩子,回到家应该以微笑面对孩子,让孩子在家里感到宽松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