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妈妈很爱我,可她的爱让我想去死,她的爱让我一点点自由都没有!”这是一个初三女生在信中对我说的话,她说她的一切都得由妈妈做主,穿什么衣服、梳什么发型、戴什么发卡,一概是妈妈说了算。
是啊,与以前相比,现在的教育有了根本性的变化。以前的教育是粗放型的,那时家里孩子多,父母管不过来,于是,老大照看老二,老二照看老三。这种教育倒是给了孩子一种成长的自由空间,我们小时候就是这么玩大的。整天跟伙伴在一块放了学就无拘无束地做各种游戏。而现在的父母对孩子是一种“精耕细作”,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从早晨起床开始的每分钟都替孩子安排妥帖,几点吃饭、几点出门、几点回家、几点写作业、几点运动、几点练琴、几点加餐、几点书法等等。按理说,精心安排的教育应该好于粗放型管理,为什么却受到孩子们不约而同的强烈反弹?父母们在万分困惑中备感委屈,为孩子付出这么多的爱,孩子却不领情。北京市妇联曾搞过一个征文活动,题目是《我的妈妈》。参赛的孩子有很多这样的描述:“我的妈妈像狮子,整天在家里吼叫。”“我不喜欢我的妈妈,跟她在一起我总是忙不过来,还总是挨训。相反,和爸爸在一起就轻松多了。”
在武汉举行的一次近4200名中小学生参加的题为《给我一点儿时间》的作文比赛中,超过70%的孩子选择了一个共同的题材――被妈妈逼得没有一点儿自由,压力特别大。其中有孩子写道:妈妈是“母老虎”,每次出去玩总被她准确地堵回来;妈妈是“变色龙”,考了满分她睡着都会笑醒,考差了就会大发雷霆;妈妈是“河东狮吼”,看一会儿电视她就会发作,等等。这种情形肯定是为孩子殚精竭虑的母亲始料不及的。这就提出了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话题:什么是真爱?怎样去真爱?爱不能强加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如何爱孩子,却是许多父母未必能及格的考题。教育的秘诀是真爱!但什么是真爱呢?
一些父母,特别是独生子女的父母,对孩子有无数个不放心,大小问题事必躬亲。时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我这么做还不是我爱你!”“你到大街上看看,谁像我这么爱你!”“我这不都是为你好吗?”如此情之深、爱之切,孩子们却不以为然,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把爱作为一种权利去共享。孩子虽小,却是和父母有平等权利的人,爱不能强加,爱是有尊严的享有。
美国有一个儿童父母双亡,后被一富豪资助,从此顺利地长大,并完成了学业。这个儿童的成长过程,经常被一些媒体跟踪报道。在他大学毕业前,又有一位记者找到他,问他是不是很感谢资助他的那位富豪,打算毕业后怎样报答他。谁知这个孩子却说:“不,我不感谢他,他用我的贫穷来换取他的名声,我们是一种等价交换,根本不需要报答和感恩!”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是有尊严的,即使是弱小的人。因此,父母在向孩子表达关爱的时候,尊重是第一位的。没有尊重的爱是一种伤害。一个小网友无奈地说:“当一个鸡蛋就要孵化成功,小鸡要破壳而出时,小鸡发现蛋壳内已经罩上了一层紧密的牢笼,我觉得我就是那只小鸡,而我的妈妈就是以管束我为乐!”
这或许代表着许多孩子的心声!
一位妈妈曾给我讲了她的经历:
一个周五,我身体不太舒服,肠胃不太好,下班回到家就躺在沙发上想好好休息。这时老公回来了,兴奋地递给我一个冰激凌,说这个冰激凌如何好吃,他知道我爱吃,所以特地给我带回来。我本来真的不想吃,但为了不驳他的好意吃了一小口。然后,老公兴奋地告诉我,他们单位周末有个活动,要去海边,说那里风景好,空气新鲜,说他好容易才为我争取到一个名额,机会难得,要我一定去。
这时,我突然想起孩子平时总说:“咱们家啊,只要妈妈觉得冷,我就得穿衣服,只要妈妈觉得渴,我就得喝水。”
是啊,我们成年人还常常被人一厢情愿地安排做不情愿的事,虽然这个人是你的至亲之人,虽然他完全出于好意,但是这种爱的安排多么不合时宜,多么令人不快,多么想立时回绝,大人们用这样的感同身受设身处地地想想孩子,就会明白怎么把真爱给孩子了。
二、留出足够空间
有一位经验丰富的教师对我说,你吃鸡蛋的时候观察过吗?所有的鸡蛋都有空隙,因为有空隙才能生存。如果鸡蛋变成实心的,必死无疑。我听了深有同感:我们为什么不给孩子留出足够的成长空间呢?
对儿童的保护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责任,这是毫无疑问的。但保护不等于包办,喜爱不等于宠爱,过度的呵护会成为一种伤害。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必定要经历一些磨难。磨难是人生最好的历练,大凡有作为的人都是在磨难中站立起来的。如果大人替孩子打理一切,化解所有磨难,一时顺利了,或许换来终生的软弱和依赖。
在一次夏令营中,辅导员老师晚上查铺,看见床底下竟然还躺着个人。这位老师心里一惊,拿手电筒一照,发现这位躺在床上的人是床上学生的爸爸。这位爸爸不好意思地解释说:“我儿子睡觉不老实,总是蹬被子,有时候会从床上滚下来,我担心啊,咱别声张,明天天不亮我就偷偷回去,您千万别让大家知道。”北京市西城区一所中学的老师告诉我,他们学校组织学生周日去军事博物馆参观,有些学生的父母不同意孩子去。学校很奇怪,就去找父母了解情况,结果很多父母的理由竟然是说孩子没去过军事博物馆,怕孩子找不到路丢了。
我曾目睹一个场面:一个妈妈送读初中的儿子上学,同学们见了都挤眉弄眼,妈妈刚刚离开,孩子们就嚷了起来:“宝贝,妈妈送来的?”“你真是个乖儿子啊!”对孩子过度保护的父母也许不会想到,您的爱的举动可能让孩子很尴尬!久而久之,孩子会因为父母的包办而能力低下,并因无能而自卑,因自卑而愈加无能,如此循环,后果可以想见。
父母生儿育女,就有了爱的责任,爱的唯一目标应该是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健全人格。因此除了学习,更要注重品德、性格、体质等多方面的培养。单纯注重学习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是畸形的,不能真正适应未来生活,他们的独立性、动手能力、与人交往与合作等方面的才干都会有缺陷。一直以来所说的“高分低能”是这类缺陷的形象化。有人认为“高分低能”是独生子女的通病,把原因归结为“独生”。事实上,任何一个孩子,无论是独生还是非独生,作为“自然人”来到世上,并没有本质的差异,而是在后天的社会化过程中,由于父母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才形成了不同的品质和能力。
例如不少孩子有一个毛病,就是懒。五六岁了不会穿衣服,上小学了还不会收拾书包,上中学了还不会梳辫子……孩子的懒是天生的吗?不是!是后天养成的,是大人包办代替惯出来的。
在许多父母看来,孩子的唯一任务就是学习,而劳动是孩子的负担,负担重了必然影响学习,所以心甘情愿地把学习以外的事情全部包揽下来。这就难怪一些孩子走到社会上会那样束手无策!
另外,在有些父母的眼里,孩子永远是孩子,只有呵护着才能长好。孩子扫地怕扫不干净,孩子洗衣服怕洗不干净,孩子搬东西怕累着,孩子烧水怕烫着,父母的口头语是:“小毛孩能干什么?不用你插手!”正是父母大包大揽,使孩子全面发展的可能在无形中退减。
1991年,我采访首届中日少年探险夏令营,问一个13岁的北京男孩:“你们与日本孩子相比怎么样?”男孩坦率地说:“不如他们勇敢,也不如他们能干。”“这是为什么呢?”听我这么问,男孩脱口答道:“遗传呗!”见我愣住了,他马上解释说:“爸爸、妈妈为了让我上一个好学校,让我住在姥姥家。我姥姥是退休的小学教师,嘴上说让我爱劳动,可她有‘三不准’:刀不让动,电不让动,火不让动。我长这么大,连火柴都很少划,家炊都不会,怎么会野炊呢?”
这个男孩的回答给我印象很深,他以“遗传”二字一针见血地批评中国的溺爱教育。
15年过去了,这一“遗传”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一些独生子女的父母有这样的担心:就这么一个心肝宝见,出了事还了得?再说,孩子年纪小,经验少,大人多操点儿心能让他少走一些弯路。
父母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问题是爱孩子是为了什么呢?是让孩子健康成长,学会生活的本领,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还是让孩子永远长不大,事事都要靠别人操持。毫无疑问,应该选择的是前者。举个例子:妈妈说天冷,让孩子多穿衣服,“不穿不行,必须穿!”孩子无奈,只得穿上。衣服是穿上了,但孩子未必完全理解,并不明白要根据天气的变化更换衣服,不会形成内心认同的生活本领。另外一位妈妈这样做:她先提醒孩子:“今天挺冷的,我看你得穿件厚衣裳。”孩连想都不想就说:“不冷!没事!您就别操心了!”妈妈还就真的不操心了,任由孩子蹦蹦跳跳地跑出去。出去以后,孩子自己感觉到:外面真的很冷,看来妈妈说的是对的。由此孩子明白了,天冷就要加衣服,不加就得挨冻,这就成为了他的生活经经,他切身经历中获得了直接体验,掌握了生存本领。在这一点上,西方的父母要明智得多。有个美国孩子叫威尔逊,他是个马虎的男孩,经常丢三落四有一天,他回到家高兴地说:“妈妈,我们明天要去夏令营!”妈妈说:“哦,是吗?那你要把东西带好呀!”男孩说:“放心吧,我自己来,一定能准备好的。”于是儿子把衣服、鞋子、水壶都收拾起来。一切停当后,让妈妈来看。妈妈查看后,发现儿子没有准备手电,而且衣服带的也不够。但是她并没有告诉孩子只是提醒说:“儿子,夏令营可能有晚上的活动,而且外出会凉一点儿。你自己再考虑考虑带的东西够不够。”儿子自信地说:“你放心吧,我全都准备好啦!”几天后,儿子从夏令营回来。妈妈问:“玩得怎么样?开心吗?”儿子说:“开心是挺开心的,可就是衣服带得不够,冻得够呛,真没想到山里这么冷!我还忘了带手电,想跟别人借可是别人都得用,我只好跌跌撞撞的差一点儿出麻烦。”妈妈说:“是吗?以后如果再有这样的活动应该知道怎么办了吗?”
儿子回答:“以后我会像爸爸那样先列一个清单,反复考虑,再问问别人,准备得更充分一些。”成长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在这一点上,上帝对谁都不会免费因为人是在体验中长大的,我们既然不能代替孩子成长,就只能代替孩子体验。
三、酸甜苦辣都是营养
我经常写的8个字是:“酸甜苦辣都是营养。”生活百味亲身体验过了,才叫真切的经验,每个人实际上都是靠着经验生活。你相信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你知道怎么样做是的,怎么样做是错的,怎么样做是安全的,怎么样做是危险的这都是你的经验告诉你的。所以我们如果对孩子包办代替,使他丧失了这一切,使他们变得无能而脆弱,有翅膀不能飞翔有脚不能走路,有知识不能运用,遇事就惊慌失措。现在出现种现象,我们把它叫做“30岁儿童”,指的是30岁的人了还孩子一样,凡事不能独立自主,这是一种人的退化。这对于今的独生子女父母,是一种讽刺更是一种警醒。
我给父母们的建议就是“三要三不要”:既然是孩子自己事情,就不要代替孩子决定,而要让孩子自己学会选择;不要替孩子体验,而要让孩子自己学会品尝;不要代替孩子总结,要让孩子自己学会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