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问小李:“你妻子多大了?”小李知道此人不怀好意,便没好气地答道:“年龄三十,籍贯山西,性别女,她比我大七岁,我比她小七岁,她的年龄减七是我的年龄,我的年龄加七是她的年龄……还有什么需要知道的吗?”罗嗦话像连珠炮一样射出去,使对方没有插话的机会,好事者最后只好悻悻离去。
要在常人,小李是不会那样回答的。但面对这位好事者,小李不采用罗嗦的回答,对方便会喋喋不休地发问,使自己难以下台。
有时,“罗嗦”也是一种比较亲切的语言,有一些送别、欢聚等场合,适当的罗嗦,往往会使人感到温暖、体贴,或感受到你对某种事物的重视。
巧用暗示代替直言
生活中,并不是每句话都必须直说的,有时候以暗示代直言,同样可以收到预期的效果。
暗示是人际影响的一种特殊方式,指的是暗示者出于一定的目的,采用一定的方法,含蓄、巧妙地向对方发出某种信息,以此来影响对方的心理,使其不自觉地接受一定的意见、信念,或改变其行动。
暗示的方法有:
(1)以故事暗示
一次,某乡党委为了加强机关干部管理,在工作考勤等方面作了一系列规定。决定由曾在乡属企业担任过多年负责人,不久前到机关任传达工作的一位老同志负责考勤登记。这位老同志认为这工作易得罪人,不愿意干。说自己过去就是因为办事太认真,得罪了不少人,正在吸取“教训”。
听了他的话,乡党委书记委婉地讲了一个故事:某电影导演,为拍一部片子四处寻找合适的演员。一天,发现了一个合适人选,便通知他准备试镜头。这个人十分高兴,理了发,换上新衣,对镜子左照右照,总感到自己两粒“吠牙”式的牙齿不好看,于是到医院把牙齿拔掉了。后来,他兴致勃勃地去报到,导演见到他,失望地说:“对不起,你身上最珍贵的东西,被你自己当缺陷给毁了,影片已经不需要你了。”
故事讲完后,这位老同志懂得了“坚持原则,办事认真”,正是自己最珍贵的。他愉快地接受了任务。
(2)以笑话暗示
一次,几位老同志反映机关晚上不安静,楼上的小青年不注意,老同志在楼上睡不好。这属于两代人的生活习惯问题,如果把这个问题在会上讲,就会使老同志和青年人之间产生鸿沟。
党委书记和小青年闲谈时,讲了一则笑话进行暗示:有个老头晚上很难入睡,恰好楼上住了一个经常上晚班的小伙子。小伙子每天下班回家,双脚一甩,鞋子“噔噔”两下,重重地落在地板上,每次都将好不容易才入睡的老头惊醒。老头提了意见。当晚小青年下班回来,习惯轻轻脱下第二只鞋。第二天一早老头埋怨小伙说:“你一次将两只鞋甩下,我还可以重新入睡,你留下一只不甩,害得我等你甩第二只鞋等了一夜。”
笑话说完,小伙子们悟出了笑话是有所指的。
(3)岔题暗示
请看一段对话:
甲:老何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有点好大喜功。
乙:昨晚播了《红楼梦》第一集,你看了吗?
甲:没有。你知道吗,向市里上报的材料,尽说好话,把老何捧上了天……。
乙:唉,你不看真可惜,看了就能知道跟电视剧相比到底哪个拍得好。
不难看出,乙一再岔题,是为了向甲作出暗示:他不愿意背后随便议论别人。如果甲尚知趣,说话至此,也该停止对老何的飞短流长了。
(4)诙谐暗示
这是以幽默的语言或随意说笑的方式,向被暗示者传递信息。
南唐时,税收繁重,民不聊生。时逢京师大旱,烈祖询问群臣:“外地都下了雨,为什么京城不下?”大臣申渐高决定利用这个机会进谏,便诙谐地答道:“因为雨怕抽税,所以不敢入京城。”烈祖天性比较豁达,听罢大笑,决定减轻税收。借助一句笑话来暗示,竟然为百姓做了一件好事。
交谈中的模糊语言
顾维在担任驻美公使时,有一次参加各国使节团的国际舞会,与他共舞的美国小姐突然问他:“请问您喜欢中国小姐,还是美国小姐呢?”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若说喜欢中国小姐,立刻得罪美国小姐;若说喜欢美国小姐,又有失作为公使的自尊。顾维钧不慌不忙地回答:“不论是中国小姐还是美国小姐,只要喜欢我的人,我都喜欢她。”
这个回答,即得体又贴切,不卑不亢,令人拜服。
顾维钧这里使用的,就是模糊语言。即在答话中为了某种需要而采用一种概念不清晰甚至是很模糊的语言。
这个“模糊语言”是不是同“说话要清晰准确”的要求自相矛盾呢?其实不然。这里讲的模糊语言是交谈中的一种策略,前提是交谈者并不是表述不清,而是为了某种需要和不便,人为地制造模糊。
在交际中使用模糊语言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在日常生活中,有些话不必说得太死、太具体,就可以达到目的。如说得太死、太具体,反而容易被动。
例如,一对恋人上街时,男的突然想起忘了一件东西,说:“请等我一会儿,我去去就来。”这个“一会儿”,到底有多长?“是五分钟”、“十分钟”还是“十五分钟”,没有确定的意义,但对方会很准确地理解为不太长的“一段”时间,会耐心等待。
这种说法,就比使用确定的语言表述更好。如说:“请等我五分钟。”结果因为某种原因,耽搁了十分钟,而对方是个时间观念很强的人,就可能造成不愉快。
在日常生活中恰当地使用模糊语言,能使自己有一定的灵活性。
二是从交际策略的需要出发,有意识地使用模糊语言,能力避被动,争取主动。
比如,朋友邀你去做客,你自己无法确定具体时间,就可以说:“大约在中秋节前后,我一定去一趟。”这样很灵活,可以在中秋节前,也可以在后。
在外交上这种情况就更多一些。如国际交往中,一方领导人当面向另一方领导人发出访问邀请。如果这一邀请事先未商定,被邀的一方对于是否应邀尚无把握,而出于礼貌又不便当场拒绝,则通常是说:“我高兴地接受您的邀请,将在方便的时侯访问贵国。”这样,如果日后无意往访,可用各种“不方便”为托词。
再如,对突发事件,在尚未弄清来龙去脉,又不得不立即作出反应时,也需要这种伸缩性很大的模糊语言。也有人称之为“外交字眼”。如:“我们注意到了××事态的发展。”“我们注意到了贵国领导人的讲话。”“注意到了”只表示“知道了”,但并未点明自己的观点,使自己拥有主动权。
对本来已经清楚的事实或想法,出于某种策略的考虑,故意使用含义宽泛的模糊语言,可以使你的话具有某种弹性,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有的单位领导为了纠正某种不良倾向,又不致于使矛盾激化,便使用模糊语言:“最近一个时期,我们单位的纪律状况总的看是好的,绝大多数同志比较自觉,但也有极个别同志表现较差……。”这里,使用了一系列的模糊语言:“最近”、“绝大多数”、“极个别”等。
这是一种批评的艺术。它从保护有缺点的同志的自尊心出发,既照顾了面子,又指出了问题。
模糊语言可以摆脱困境。项羽自称霸王后,想谋杀刘邦。范出主意说:“等刘邦上朝,大王就问他:‘寡人封你到南郑去,你愿不愿意去?’如果他说愿意,就说他意图养精蓄锐,有谋反之心,可以绑出去杀掉;如果他说不愿意,你以违抗王命杀掉他。”
刘邦上殿后,项羽一拍案桌,高声问道:“寡人封你到南郑去,你愿不愿意去?”
刘邦答道:“臣食君禄,命悬于君。臣如陛下坐骑,鞭之则行,收辔则止,臣唯命是听。”
项羽一听,无可奈何,只好说:“刘邦,你要听我的,南郑你就不要去了。”
刘邦的回答,就是使用了模糊语言,从而绕开了陷阱。
为了保守机密等需要,模糊语言有时还是斗智的武器。
共产党人王若飞被捕后,在伪法庭上有一段和伪法官的对话:
“你是什么人?”
“共产党人。”
“你从哪里来?”
“江西瑞金。”
“是谁派你来的?”
“毛泽东。”
“你来干什么?”
“推翻你们。”
“你们的人在哪里?”
“到处都有!”
敌人要的是具体、准确的回答,王若飞提供的却是模糊的、伸缩性很大的概念,打破了敌人想获得机密情报的美梦。
在运用模糊语言交际时,应注意划清它和“含混其词”、“语无伦次”的界限。前者是为表达需要,而后者辞不达意,反映了表达者思路不清,口才低下。在一些特殊环境下,不允许使用模糊语言,如在战场上,模糊语言可能导致贻误战机。
“吊”起听者的胃口
设置悬念又称“吊胃口”。它是利用听者的好奇心理,先说出一个发人深思或出人意料的现象、结论,设一“关卡”又秘而不宣,让听者自我猜测思考后才加以分析,和盘托出真情或道理的说话技巧。
有一次,桂林的一位导游带了一个旅游团到北京,在参观北海时,他指着九龙壁对游客说:
“我知道大家的眼力非常好,可是你们能看出哪条龙身上有块硫璃是假的吗?时间只给两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