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狄仁傑为人解忧
【原文】
初,仁傑①为并州②法曹③,同僚郑崇质当使绝域。崇质母老且病,仁傑曰:“彼母如此,岂可使之有万里之忧!”诣长史④蔺仁基,请代之行。仁基素与司马李孝廉不叶,因相谓曰:“吾辈岂可不自愧乎!”遂相与辑睦。
【注释】
①狄仁傑:武则天晚年较器重、信任的大臣,曾任武则天的宰相。
②并州:唐代并州相当于今山西省阳曲县以南、文水县以北的汾水中游地区。
③法曹:官名,掌刑法狱讼事。
④长史:州刺史的佐官。
【译文】
当初,狄仁傑任并州法曹时,同僚郑崇质当出使边远地域,郑崇质的母亲年老而且有病,狄仁傑说:“他的母亲这样,岂可使他有母子相隔万里的忧虑!”于是到长史蔺仁基那里请求代替郑崇质前往。蔺仁基平素和司马李孝廉不和,由此受到感动彼此交谈道:“我们真是自愧不如呀!”从此两人相处得亲切而和睦。
【心鉴】
排忧解难
洪应明在《菜根谭》中有言:“花费千金而结纳贤豪,孰若倾半瓢之粟以济饥饿之人?构千楹而招徕宾客,孰若葺数椽之茅以庇孤寒之士?”也就是说耗费千金去巴结权豪和招纳贤士,哪里比得上倾尽自己仅有的半瓢米来接济饥饿的人呢?构筑很多华丽的房屋招待宾客,哪里比得上盖一个简单的茅草屋来庇护家世寒微的读书士子呢?我们应该学会帮助别人,为别人排忧解难。尤其是在危难的时刻,就更能见出这份真心的可贵。“雪中送炭”更胜于“锦上添花”。
古代的边远地区人烟稀少,田地荒芜,交通不发达,而且时常发生征战。所以,狄仁傑去那里,既要经历旅途上的跋涉之劳,又要克服生活上的许多困难,还要随时准备应付征战,甚至可能会牺牲生命。面对这样的艰难困苦,狄仁傑挺身而出,主动代替郭崇质去边远地区,以免除其母子千里分别之苦。狄仁傑在危难时刻替人分难解忧的举动,不仅使受恩之人感动不已,就连向来不和的蔺仁基和李孝廉也自愧不如,两人因此而握手言欢了。在一些紧急的情况下,你伸一下手就会让人切身体会到你的关爱,而对你感恩不尽。
俗话说,助人为快乐之本。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就如同坐跷跷板一样,不能永远固定在某一个高度,只有一高一低地相互交替,你才会从中体会到快乐之所在!一个不愿帮助他人的人如同坐在一个静止的跷跷板上,虽然维持了高高在上的优势位置,但却失去了应有的乐趣,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来说,这都是一种遗憾。有一个人被带去参观天堂和地狱。他先去地狱,看到每个人前面都有丰盛的佳肴,但却个个无精打采,瘦得皮包骨。他发现每个人左臂都捆着一把叉,右臂捆着一把刀,刀叉把手有4尺长,即使每样食物都在手边,结果还是吃不到,因此他们一直在挨饿。然后这个人又来到天堂,那里的人也是用同样的刀叉,然而他们却都很快乐。原来地狱里每个人都在试图喂自己,可想而知,用把手有4尺长的刀叉怎能吃到东西。而天堂里的每个人都很开心,因为他们都在喂对面的人,也在被对面的人喂,可见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帮助了自己。
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霍曼斯提出,人际交往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如果你帮助其他人获得他们需要的东西,你也因此会得到想要的东西,而当你帮助的人越多,你得到的也就越多。长期以来,人们最忌讳将人际交往和交换联系起来,认为一谈交换,就很庸俗。其实,这种想法大可不必有,我们在日常交往中总是在交换着某些东西,或者是物资,或者是感情,或者是其他,人们都希望交换对于自己来说是值得的,而认为不值得的人际交往是没有必要去维持的。所以,人们的一切交往行动及一切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都是依据一定的价值尺度来衡量的,认为对自己值得的,或者得大于失的人际关系,人们就倾向于建立与保持,而认为对于自己不值得的,或者失大于得的人际关系,人们就倾向于逃避、疏远或终止这种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容易陷入事不关己、隔岸观火的误区,这是万万不可的。不能把对手的失误看成是你的机会。我们会发现,有些人总希望自己的竞争对手在工作中出现一点儿小失误,认为这是自己超越对手的好机会。当然,在一些情况下,抓住时机趁虚而入,直击对手是一个有效的策略。但我们所说的对手是指那些共同为一个目标而奋斗的伙伴,在这种特定的情况下,对手的失误,就是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的损失,当然也是自己的损失。因此,当你的对手处于危急之中,而你能对他伸出援助之手,他就会认为你是个诚恳可信的伙伴。这样,当你处于困难之中,他也会帮助你的。你们将会成为工作中的帮手,生活中的朋友。另外,不能在别人被误解时沉默不语。当别人因某件事遭受不白之冤,而你是知情人,却保持着沉默,你之所以这样做,也许你认为这是不关自己的事,可以不过问,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或者他不是你的朋友而是你的敌人,因此,你觉得让他受冤对自己是有好处的。殊不知,不白之冤总有洗清之时,那么到那时,你的人格就会受到更大的谴责。反之,如果你能够站出来,说句公道话,不仅是当事人,就连周围的人都会被你的高尚人格所感动。
公元前664年,山戎大举南侵,燕国抵挡不住,就向齐国请求援助。当时楚国不承认齐国为霸主,也不参加中原各国的会盟,一直与齐国作对。齐桓公就想先讨伐楚国,而后再回头对付山戎。管仲劝谏说:“您要征伐楚国,先得打退山戎。北方安定了,才能专心经略南方。”齐桓公听从他的劝告,便派大军出征山戎。山戎不敌齐国大军的攻击,只得后撤。齐军穷追不止,乘胜大败山戎,使山戎再也无力为患了。经此一战,燕国不仅转危为安,而且增加了500里疆土,成为了另一个大国。燕国君臣对齐桓公万分感激,天下诸侯闻知此事,也更加钦佩齐国,齐桓公的霸主声望由此变得更高了。齐国出兵讨伐山戎,不仅救燕国于水火之中,而且也因此一举闻名天下,齐桓公在无形中提升了自己的威望。济人于危难,利己利他,又何乐而不为呢?智者总是能高瞻远瞩,独具慧眼,看到其他组织或人的兴衰存亡对自身的重要影响,并善于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通过帮助别人、成就别人来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发展。
我们所给予他人的帮助,会储备成一股力量而不会消失,一切终将以某种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式回报给我们,而且你还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所以,不要奢望你付出了,就可以立即得到回报。从某种程度上看,我们对他人的帮助是一种奉献,它需要你以真诚的心,无私地去帮助那些陷于困境之中的人。当他人遇到困难时,主动地伸出援助之手,会使其感到倍加温暖。据心理学家分析,人的性格虽然不同,有的宽容、有的吝啬、有的豪爽、有的狭隘,但是,对于别人给予的恩惠,却是人人都充满了感激之情的。
仍旧是洪应明说过的话:“士君子济人利物,宜居其实,不宜居其名,居其名则德损。”我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应该务实,要出于真心,而不是为了追求虚名。否则,就会有损自身的道德修养。因此,我们要不吝己力去帮助别人。记住: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你赢得的不仅是他人对你的实际帮助,更重要的是你已经赢得了他人对你的信赖。
#6.窦德玄能不强对
【原文】
十一月,戊子,上①至濮阳②,窦德玄骑从。上问:“濮阳谓之帝丘,何也?”德玄不能对。许敬宗③自后跃马而前曰:“昔颛顼④居此,故谓之帝丘。”上称善。敬宗退,谓人曰:“大臣不可以无学;吾见德玄不能对,心实羞之。”德玄闻之曰:“人各有能有不能,吾不强对以所不知,此吾所能也。”李勣⑤曰:“敬宗多闻,信美矣;德玄之言亦善也。”
【注释】
①上:指唐高宗李治。
②濮阳:县名。故城在今河南省濮阳县南二十多里。
③许敬宗:太宗时当著作郎,管起草诰命。高宗时当了礼部尚书。善写文章,为人轻浮骄傲。
④颛顼:传说中的古代帝王。相传他生于若水(今四川省雅砻江),居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县东南)。
⑤李勣:唐初大将。本姓徐,名世勣,字懋功,离狐(今山东省东明县)人。
【译文】
十一月二十日,皇上来到濮阳,窦德玄骑马跟随。皇上问:“濮阳又叫帝丘,这是为什么呢?”窦德玄不能回答。许敬宗从后策马来到前面说:“从前颛顼在这里居住,所以叫帝丘。”皇上称赞他有学问。许敬宗退下对人说:“当大臣的不能没学问,我看见窦德玄不能回答,心里实在替他害臊。”窦德玄听到了许敬宗的话,说:“每个人都有做得到和做不到的,我不勉强回答自己不知道的事情,这是我能够做到的。”李勣说:“许敬宗知多见广,实在不错;窦德玄的话,也是很对的。”
【心鉴】
正视自我
“认识自我”,这是镌刻在古希腊戴尔菲城神庙里唯一的碑铭,它犹如一把千年不息的火炬,表达了人类与生俱来的内在要求和崇高的人生思考。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也不存在白璧无瑕的完人。因此,人只有正视自我,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明确自己前进的方向,才能获得人生的飞跃。
当唐高宗李治问到为什么濮阳那时候叫帝丘时,窦德玄不知道就没有回答,而许敬宗上前回答得很好,并且受到了皇帝的赞赏。许敬宗回来后就对他人说窦德玄没有学问,在背后羞辱他。许敬宗有丰富的知识固然很好,而窦德玄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做他自己能够做到的事,这也是无可厚非的,正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古往今来,眼高手低者有之,好高骛远者有之,刚愎自用者有之,自暴自弃者有之,这些人都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平凡者,不求进取,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而成功者,则尽力寻找自己不足的地方,以作为改进的指针,轰轰烈烈地度过一生。所以,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发展自我,实现自我。
鲁迅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一条小溪,明澈见底,即使很浅,但却浅得澄清,倘若是烂泥塘,谁知道它到底是深还是浅呢?也许还是浅点儿好。自信不是凭空而来的,它建立在你对自己深刻了解的基础上。人贵有自知之明,这既表现为认清自己的短处,又表现为透彻地分析自己的长处。有些人没有自信,自己瞧不起自己。有些人过于自信,自己太看得起自己。究其根源,二者都是因为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认识。人能把自己的意图、体验和感觉报告给自己,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动。人的这种行为表明,人是能够正确认识自我的。一个人能否真正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如何塑造自我形象、如何把握自我发展、如何抉择积极或消极的自我意识,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也许你会优秀而杰出,也许你会渺小而平庸,这都将取决于你是否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
无论是凡人还是伟人都会犯错误,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知道自己也会犯错误。他们时时刻刻注意修正自己的缺点,而不是文过饰非,自炫优点。伟大的发明家爱因斯坦在接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聘书之后,欣然前往报到。在爱因斯坦报到的第一天,就有专人引导他去参观他的办公室,并问他还有什么需要补齐的。爱因斯坦仔细检视了一下办公室的设备,深感满意,他转向工作人员说:“一切都很齐全啊!但是我还需要大量的纸张以及粉笔,好方便我的演算。对了,还要一个加大的垃圾桶。”服务人员一一记下其所需的物品,对于最后一样,服务员纳闷地问:“加大的垃圾桶?有什么特别的用处吗?”爱因斯坦笑了笑说:“是的,垃圾桶越大越好,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把我所有的错误,丢到那里面去。”一个正确认识自我的人,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这样就可以抛弃骄傲自大、清高孤僻、鲁莽草率之类导致失败的弱点。人是可以认识自己的,人的自信不仅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同时,也应该知道自己有缺点和不足。正确认识自我就是知道自己的潜能和心愿,知道自己的困难和局限。进取者可以在认识自我的前提下,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自我。只有学会自我肯定、自我接受,才能正确地认识自身的价值。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这样一些人,他们被人吹捧得很高很高,永远都只是看到自己风光的一面,从而在众人的吹捧之下变得越来越虚荣,察觉不到自己的不足与缺陷,总将自己定格在很高的地位上,这样他们就始终看不清自己当下的分量。每一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就像人的体能是有极限的一样,不要过于抬高自己,认为自己举足轻重。当然也不要刻意地贬低自己,只要尽力做好你自己能做的事就可以了。
有人说,雨滴不能负起洪泛之责,雪花不能承担风雪之过,个人不能担起责任之重。但你可以伸出援助之手去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你也可以鼓励周围的人,更可以借助他们去影响更多的人。不要看低你自己,也不要忽略自己的优点。春秋时期的楚庄王即位达三年之久,却仍沉溺于酒色,不认真治理国家。一天,大夫武举对楚庄王说:“大王,臣有一个谜语,猜了许久也猜不出,臣知道大王天生聪明,想请大王猜一猜。”楚庄王觉得十分新鲜,就说:“哦?那你就说说看。”武举说:“高高山上有只奇怪的鸟,身披鲜艳的五彩,美丽而又荣耀,只是一停三年,不飞也不叫,人人猜不透,实在不知是什么鸟?”楚庄王一听顿时明白武举是把自己比做了那只大鸟,他思考了一会便说:“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此非凡鸟,凡人莫知。”后来楚庄王开始励精图治,很快地使楚国发展成为南方最强大的国家。由此可见,正确看待自己,其实也就是提携自己。通常我们都不太愿意谈论自己的优点,总觉得谈论我们自己的优点显得不太谦虚。当别人问起你的优点,你说不出几条,当别人问起你的缺点,你就罗列出一大堆。事实上,你自己在某方面肯定有优点,而你却否定它,这种做法既不合人情,也表示你不诚实。总是看中自己的缺点是跟你自己过不去,而善于肯定自己的优点,这才是善待你自己。因此,正确认识自我,不仅要清楚自己的缺点,也要了解自己的优点。善于肯定自己的人既尊重别人也尊重自己,他们知道自己不错,而且往往更优秀,他们做事光明磊落,而且将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家人、工作和社会。对自己持肯定的态度会使你坚忍不拔地向着更美好的生活前进,帮助你向更高的人生目标进军。
哲学家尼采曾经说过:“聪明的人,只要能认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人都有弱点和优势,只不过是表现在不同的方面而已。只有正视自我,你才会发挥优势,变得更有力量。如果你想获得幸福的人生,请从正视自我开始吧!如果你想获得安逸的人生,请从正视自我开始吧!如果你想获得成功的人生,也请从正视自我开始吧!
#7.宋弘无私荐桓谭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