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师道在《光禄曾公神道碑》(见《全宋文》)中说:“公夫人周氏、吴氏、朱氏。公子晔,不仕;巩,中书舍人;牟,安仁令;宰,湘潭主簿;布,龙图阁直学士;肇,吏部郎中。女嫁承议郎关景晖,南康主簿王无咎,秘阁校理王安国,江宁府教授朱景略,秘书丞李中,承议郎王幾,宣德郎周彭孺,一卒于家,一再适王无咎,凡女九人。”而在《四库全书》中的陈师道《光禄曾公神道碑》一文中在曾易占女婿的记载中只注“此处缺文”,无明确的姓名记录。《南丰县志》(同治版,卷四十六):“博士有女九个,长适山阴关景晖,次适南城王无咎,三适临川王安国,四适会稽关景宜,五适福州王彦深,六适侯官王深甫,七又适王补之,八适江都王幾,九未适而卒。诸婿皆进士,为海内名人,可谓极一时之盛。”这两者记载是有出入的。但关景晖、王无咎、王安国、王幾几人是没有异议的,对于朱景略、李中、周彭孺、王彦深、关景宜和王深甫六人中究竟哪三人才是曾巩的妹夫,的确是要辨别一下。宋代王明清在《挥麈录》里记载曾巩参加考试时说:“嘉祐初,与长弟及次弟牟、文肃公、妹婿王补之无咎、王彦深幾一门六人,俱列乡荐。”王明清(1128—1214年),字仲言,汝阴(今安徽合肥)人。而王明清的母亲是曾布儿子纡的女儿,纡是王明清的外公。按常理,应该说对外公家的家世情况是清楚的,但他的记载还是有疑点。曾巩在《殿中丞致仕王君墓志铭》里说:“君讳某,字某,其先琅邪人,尝徙家于蜀。至君之考,又徙家于扬,故今为扬之江都人。……有子二人。曰幾,大理寺丞。曰深,润州丹徒县主簿。……寺丞娶余之仲妹,以书来乞君之墓铭,余不能辞也。”根据王明清这里的记录王彦深即是王幾。但王彦深是福州人,而非江都(今属江苏)人,而江都王幾,即王彦成,而非王彦深。曾巩这里明确地说幾是他的仲妹婿。这可能有误,也许是历代印书中弄错了字。而更多的资料显示,曾巩仲妹嫁的是王无咎,而非幾,嫁幾者为其八妹。曾巩在《江都县主簿王君夫人曾氏墓志》一文中说:“试校书郎、扬州江都县主簿王无咎妻曾氏,建昌南丰人,先君博士第二女也。”显然两处矛盾,必有一处有误。但可肯定王幾和王无咎都是他妹婿。《江南通志》(卷一百十三)里记载:“王幾字彦成,江都人。宰长洲。为政平允,弛张以时,境内豪强慑服,贫细得以安堵(南畿志)。”这么看来,王明清所言有误,王彦深与王幾是两个不地方的人。根据《宋史·王回传》记载:“王回字深父,福州侯官人,父平。”而曾巩在《隆平集》里也记载:“回字深甫,福州侯官人,尝举进士。”《福建通志》里记载:“王回字深甫,平之子。嘉祐二年进士。”在文献中常将“父”与“甫”混用,可见深甫即深父。但在曾巩的笔下为什么只称“深甫,吾友也。”如果是其妹婿,为什么在同一部县志同一卷里不把他算入到同年“曾家进士榜”中?《南丰县志》里为什么会前后矛盾?各自的依据又从何来?有一种可能,王深甫举进士时还没有与曾家成亲,而是在中了进士之后,才娶了曾巩的妹妹。当然,这些都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曾巩撰《福昌县君傅氏墓志铭》,傅氏为职方员外郎关鲁之妻,而八子之一的景宜则为曾巩的妹婿。曾巩在此铭中说:“景宜,予之妹婿也,宜为铭。”由此看来,王彦深、王深甫、王幾、关景宜都是曾巩的妹婿。曾巩在为其九妹所作《仙源县君曾氏墓志铭》里也说:“吾妹十人,其一早夭,吾既孤而贫,有妹九人皆未嫁,大惧失其时,又惧不得其所归。赖先人遗休,嫁之皆以时,所嫁诸皆良士。”
综上,相对而言,清代同治年间编纂的《南丰县志》更为可信。也就是说曾巩的妹婿依次是:关景晖、王无咎、王安国、关景宜、王彦深、王深甫和王幾。
1.长妹与关景晖
易占长女生于天圣四年(1026年),为吴氏所生,这一年曾巩八岁。她与曾巩是同父同母兄妹,属曾巩之长妹。对于她生平事迹记载甚少。她去世后,曾巩为她写下了《郓州平阴县主簿关君妻曾氏墓表》,回忆了妹妹短暂的一生。妹妹是由祖母一手带大的,小时候好静而不爱好打闹嬉戏。等到年纪大了一些的时候,她就很爱读书,对于妇女所做的织布、刺绣、缝纫等活计,她用不着别人教,自己都能做好,待人接物、言谈举止都有自己的分寸,也合符礼仪,人们很难得见她喜怒形于色。她赢得了人们的普遍尊重,她一向注重节俭朴素,对于那些繁华富丽的东西并不感兴趣。无论是在父母家里,还是丈夫家里,她都能够安于贫困,即使是生活拮据,甚至于蔬食都难于为继之时,她也能晏然处之。她对别人却是十分的慷慨,他人有困难,她会毫不犹豫地去帮助别人。她勤快,任劳任怨,操持家务极其细致耐心,把家整得有条有理。她侍奉父母、公婆都能极尽孝道。婆婆长期生病,无论是白天夜里,她都要亲自探视,亲自侍奉婆婆起居、用药。一家过得和和美美,都念她的好。然而,不幸的事情降临到了这位贤惠的女子身上。嘉祐二年(1057年),曾巩与弟弟宰及妹婿多人同时中得进士,妹妹很高兴,于是跟着丈夫去淮南看望兄弟们,当到了真州(今江苏仪征)时,竟染上了重病,七月的一天病逝于曾巩乘坐的船上,年仅32岁。
妹婿关景晖,字彦远,为浙江山阴人,晁补之《和关彦远雪》说:“山阴子猷兴,归去为谁淹。”嘉祐八年(1063年)景晖中得进士。但关景晖的生平事迹并不清晰,可考者甚少。他与晁补之关系很好,至今仍能看到晁补之写给他的诗词,晁补之出生于皇祐五年(1053年),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元丰二年(1079年)进士。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从他的这些诗词中可以看出一些与关景晖相关的信息。他在《送会稽关彦远罢官河北》一诗中云:“君年长我二十五,偶以气同均弟昆。”由此可知他们两人是忘年交,且可由晁补之年龄推断出景晖出生时间当在天圣六年(1028年),比妻小两岁。
关景晖曾为官河北,曾巩有诗相送,《送关彦远赴河北》诗云:“子明高谊众人知,苗裔清材世所推。诗作士林夸刻烛,赋成天路喜同时。岂当白首淹风力,自合青云纵羽仪。”而他的好友晁补之则有《送会稽关彦远罢官河北》。从晁补之的《汴都赋序》中可以看到,关景晖在河北是有政绩的,也深得河北民众的怀念。晁补之在该文里说:
奉议郎,前知亳州谯县事关景晖初奏《汴都赋》以讽,天子嘉其才,命对便殿。景晖言:“天子盛德,焦劳天下。盖四方之政所以行,而其未归之清净。”以谏上爱民力,固基本,如所奏赋旨。天子以语宰相,使补中都官之缺。景晖贫,不能留京师,乃官河北。而先帝弃天下,景晖亦行去河北,抱其赋而泣,以属北京国子监教授晁补之序其意。{1}
曾巩对这位大妹婿很喜爱,有多首诗相送,除上述《送关彦远赴河北》外,再如《送关彦远》,其诗云:“莫辞为我百分饮,从此送君千里行。物情簪屦尚须念,人道交亲那可轻。渚梅江柳弄佳色,林鸟野蜂吟好声。对之但醉余可置,明日此杯谁共倾。”《送关彦远赴江西》,诗云:“食蘗饮冰廉士操,敝衣穿履古人风。溪堂兴足登临后,滕阁今归啸傲中。一榻高悬宾阁峻,二龙俱化县池空。因过胜境须行乐,驿召方当急诏东。”在关景晖去世后,曾巩满怀悲伤之情写下了《祭关职方文》其文曰:
呜呼关公!以文中科,以材为吏。艰于厥初,四十始仕。终领两州,其治大肆。告老于朝,郎官以归。卿士大夫,观望嗟咨。孰为公居?竹水之寰。孰为公园?正据湖山。公出公休,八子侍侧。仕者大半,同时共籍。其声显扬,其习顺慈。万石之风,百世相差。有后如斯,世谁能及?而况公年,跻于八十。或如公寿,莫如公安。履劳抚少,其意桓桓。拜公以晚,见托以姻。书犹在几,讣已及门。福禄之全,在公奚憾?念昔思来,族亲之感。吊庐在东,远不及会。泣叙斯文,千里之外。缱绻之情,已于一酹。
而晁补之与关景晖相友善,唱和诗甚多。还有如《病起答关景晖》《别关景晖二首》《陪关彦远曾彦和集龙兴寺咏隋时双鸭脚次关韵》《和关彦远秋风吹我衣》《次韵彦远相州道中二首》《和缙云守关彥远浮山作》,等等。
2.次妹、七妹与王无咎
曾巩的二妹生于天圣五年(1027年),长大后嫁与王无咎。她聪明贤惠,曾巩在《江都县主簿王君夫人曾氏墓志》里对于其妹的情况进行了概括性的描述。他说:“(次妹)孝爱聪明,能读书言古今,知妇人法度之事,巧针缕刀尺,经手皆绝伦。先君选其婿于里中,以归王氏。王氏家故贫,曾氏为冢妇,而其姑蚤世,独任家政,能精力,躬劳苦,理细微,随先后缓急为樽节,各有条序。有事于时节,朝夕共宾祭奉养,抚其门内,皆不失所时,将以恭严诚顺,能得其属人。其舅喜曰:‘吾不以家为恤矣。’其夫叹曰:‘我能一意自肆于官学,不以私累其志,曾氏助我也。’”可惜的是,在嘉祐四年(1059年)的五月,因病去世,年仅33岁。
曾巩在二妹去世之后,又将七妹嫁与王无咎。曾巩在给王深父的一封里谈及将七妹嫁与王无咎的原因,他说:“以二女甥之失其所依,而补之欲继旧好,遂以第七妹归之,此月初亦已成姻。”当然还有一个原因自然是曾巩爱其才。
邹浩(1060—1111年)在《德兴县君曾氏墓志铭》里对于七妹的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介绍。七妹名德克,字淑珍。成年之后嫁到王家,九年之后王无咎去世。自此守寡四十余年,在大观二年(1108年)五月,她在儿子润州的官舍中去世,享年69岁。据邹浩的墓志铭介绍,她为王无咎育有二男二女,而先前她姐姐生有两个女儿,她含辛茹苦,把六个孩子养育成人。
七妹性情庄重,又遵守曾家之法,为人处事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从小到大,不论是在娘家还是夫家,不论是做女儿还是为人妇为人母时,她都能恪守妇道。七妹也是苦出身,八岁时父亲去世,嫁到王家,又是一贫如洗,还有姐姐留下的一双女儿,她却能安于贫困,全力支持丈夫。王无咎辞官回家潜心著书立言,终成著名学者。而不幸接踵而来,丈夫英年早逝,家愈贫,且无靠。在此情况下,她拖儿带女地投靠了二哥曾巩,她努力培养儿女,男儿得以读书考试,中得进士而归,且以文得名于当世,女儿也找到较好的归宿,从而使王家也再度复兴。正如邹浩所说:“王氏气尝几绝矣,至是复继而滋丰,夫人力也。呜呼贤哉。”
王无咎生于天圣二年(1024年),虽然贫困,但聪明有才,曾巩颇欣赏他的才华,于是将二妹嫁与他。他与曾巩同在嘉祐二年(1057年)中进士,随后,他出任江都尉,又调任仪真主簿、天台令等职,但他弃官而随从王安石游学。由此在生活上失去可靠的经济来源,陷入了困顿之中,以至一家人食不果腹,衣不蔽寒,于是只好再次出仕,担任了南康主簿。但是不久又将官辞去,再一次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求学问道之中。对求学他孜孜不倦,即便是寒冬酷夏,他也不敢稍稍有所懈怠。他的治学吸引了不少人,求学者常常达百余人。他的老师王安石做了宰相,他也就到了京城,一时学人羡慕不已,多从之游,甚至有人选择与他毗邻而居,与他“考经质疑”。但是往往他与别人的意见难以相合,只有王安石的言论他不敢不同。后来,王安石上奏举荐王无咎,认为他“才行该备,守道安贫,而久弃不用”。由于王安石的推荐,王无咎被召为国子监直讲,可惜任命书还没有传到手上,他就不幸去世。时熙宁二年(1069年)闰十一月,年仅四十六岁。他去世后,王安石为他撰写了墓志铭。王安石在铭中说:“所谓质直好义,不为利疚于回,而学不厌者,予独知君而已。”王无咎有一个毛病,好酒,且时常喝醉。但是只要酒稍稍醒了一点,即使是深夜,别人都已入梦乡,他也要起床点灯夜读,直至天亮。也正是勤奋如斯,他才见解异于他人,才著述丰富。王安石铭其墓曰:“安时所难,学以为己。于呼鲜哉,可谓君子。”也正因如此,元代脱脱在《宋史》里列其传。
王无咎著有《王直讲集》,曾肇为其文集作序,但那已是王无咎去世后的二十八年,其子与担心父亲的文稿散佚,于是编辑成若干卷,并请舅舅曾肇作序。在序文里,曾肇高度评价了其姐夫王无咎。在他看来,在宋代产生了诸如欧阳修、王安石、曾巩等著名文学家,但是其后能够与他们相提并论的只有王无咎了,当然这不免有些过誉。曾肇在《王补之文集序》里说:
今其见于集者,质疑问难,于数公为多,因其言,可以知其学也。补之之于斯文,非苟然而已,盖其于书,无所不读。于圣人微言奥旨,精思力索,必极其至;于诸子百家、历代史记是非得失之理,必详稽而谨择之。本茂华,源深流驶,故其为文,贯彻古今,反覆辨博,而卒归于典要,非特驰骋虚辞而已。充补之之志,盖将著书立言,以羽翼六经,而不幸死矣。
我们不妨看一看王无咎的诗文,如《游麻姑山》,其诗云:
仙軿昔日此留连,气象辽辽尚宛然。
溪落断岩为远瀑,路从绝顶见平田。
千年芝有灵禽戏,一洞云留羽客眠。
已乐胜游尘境外,况陪清论酒尊前。
这首诗写他游家乡麻姑山的情景,他流连于麻姑山的美景,这里有瀑布、平田、灵芝、珍禽、仙洞、美酒等,游人置身其间似在尘境之外,让人美不胜收。有闲淡清远之风。
再看他的一篇文《抚州新建使厅记》,此文是他应抚州郡守钱公之邀请而作,文章开篇有异于一般“记”文。他在文首从“善为政者”和“不善为政者”两个方面说开去,善为政者能够按照事情的缓急来处理。他认为“崇其善而替其恶,此最其所急,而不可缓者也。至于城池之所以备豫,廨舍之所以兴居,仓库之所以出纳,以及台榭廐驿亭圃之区区。宜革而革,宜修而修,此差可以缓而不可废者也。”此一议论为写使厅的新建作铺垫。而抚州使厅是在什么情况下新建呢?是唐危全讽所建,至此有二百多年,已经破败得很;另一方面,社会形势较好,“吏民顺谐”,“狱论清简”,于是新建使厅。文章没有用过多笔墨描写新建后使厅的规制,而只有寥寥几笔。文中说:“于是使四县之令各备其材,而不自惮其烦,缱绻督视,故能以旬有二日而成。既成,则其规模髙广皆踰于旧。而其始又以智损其中六楹,故使坐其下者,宛转四顾,豁然虚旷,称夫临堂堂千里者之势,其用于事而善如此,真所谓宏敏周通之君子哉。”全文正是在议论和描述中赞美钱公治邑有方,刑清政简,百姓安居乐业。也正是这样,作者才欣然作记。文章纡徐曲折,精于义理。
王无咎与王安石、曾巩既有书信往来,也有诗词唱和。曾巩有《王无咎字序》,王无咎向曾巩求字,曾巩为他取字“补之”。作为兄长,他在“字”里寄托了殷切期望。曾巩说:“取《易》所谓无咎者,善补过者也,为之字曰补之,夫勉焉。而补其所不至,颜子之所以为学者也。补之明经术,为古文辞,其材卓然可畏也。以颜子之所以为学者期乎已,余之所望于补之也。假借乎已而已矣,岂予之所望于补之哉!”曾巩还作《送王补之归南城》,其诗云:“瘦马君将去,清樽我谩开。眼看新雨露,身带旧尘埃。但喜丹心在,休惊白发催。穷通莫须问,功业有时来。”曾巩还为他的亡妻撰写了墓志铭。王安石作有《送王补之行风忽作因题四句于舟中》,云:“淮口西风急,君行定几时。故应今夜月,未便照相思。”又有《寄王补之》云:“平居相值晩,况复道涂留。今我思挥麈,逢君为舣舟。人情方慕贵,吾道合归休。吏责真难塞,聊为泮水游。”在王无咎去世后,王安石还为他写下了墓志铭,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除曾巩、王安石外,王无咎也与当时其他一些名士有交往,如欧阳修、梅尧臣等,今仍可见他们的往来书信或唱和的诗歌。在熙宁三年,欧阳修就曾给王无咎写过一封信,信中云:“某启。近者行舟过界上,特辱惠书,喜承秋冷气体安和。以至郡道里差遥,不敢曲邀车骑,又失于上问,全乏迎候,岂胜愧恨。某蒙恩得请,郡僻事简,衰年疲病,苟禄偷安,甚为幸也。款见未涯,以时自爱。”梅尧臣有《杂言送王无咎及第后授江都尉先归建昌》,其诗云:“白袍来,黄绶回。来跨蹇驴回跨马,麻源三谷桂花开。江都作尉入风埃,主人刘向西京才。心如明月无不照,恐君已到还鸾台。”
3.三妹与王安国
曾巩的三妹生于天圣七年(1029年),三妹长大后嫁给王安国。
王安国,字平甫,生于天圣六年(1028年),江西临川人,王安石之弟,比王安石小七岁。王安国从小聪明好学,很小的时候就能作文,得到时人好评,十三岁时写下了《题滕王阁》诗,其诗云:“滕王平日好追游,高阁依然枕碧流。胜地几经兴废事,夕阳偏照古今愁。城中树密千家市,天际人归一叶舟。极目烟波吟不尽,西山重叠乱云浮。”诗被人称颂,被多家《诗话》收录,宋代何汶《竹庄诗话》里有记:“王平甫年十三,登滕王阁赋诗,郡守张侯见而异之,为启宴乐于其上。”《宋史·王安国传》里说:“(王安国)幼敏悟,未尝从学,而文词天成。年十二,出所为诗、铭、论、赋数十篇示人,遂以文章称于世,士大夫交口誉之。”王安国敏而好学,博闻强记,才华出众,曾巩在《王平甫文集序》里也说:“平甫自少已杰然以材高见于世。为文思若决河,语出惊人,一时争传诵之。其学问尤敏,而资之以不倦,至晚愈笃,博览强记,于书无所不通,其明于是非得失之理为尤详。”其兄王安石在《王平甫墓志》里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尽管王安国颇有才华,于书无所不读,于词无所不工,但在科举的路上走得并不很顺畅,几次参加考试都没有被录取。有一年参加秀才考试,成绩优异,他所作的文章被评为第一,而此时母亲去世,他不得不中断考试,而为母守孝三年。在这三年里,他细心研读了大量的佛经,对于佛教等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由于才华出众而闻名于朝野,朝廷的大臣们因之都举荐他,称他有才华,并且把他的文章缮写好献于朝,建议对于王安国这样的人才应特别召见和测试。于是王安国受皇帝的召见和测试,赐予进士及第。从此,王安国步入仕途,先是被任命为武昌军节度推官、西京国子监教授,不久调任崇文院,特改著作郎秘阁校理,人称王校理。后来任大理寺丞,可是不久便去世了。这一年是熙宁七年(1074年),享年四十七岁。
尽管王安国才华横溢,满腹经纶,但他对于其兄长王安石的变法活动还是不理解。因为王安石的关系,王安国任职期满后,他回到京城,神宗皇帝召见了他。两人有一番交谈,先谈论的是汉文帝的文治武功,王安国对于文帝评价甚高,认为“三代以后贤主未有如文帝者。”接着从历史回到现实中,谈论当下治国用人。神宗问:“王猛佐苻坚以蕞尔国而令必行,今朕以天下之大而不能使人,何也?”王安国回答说:“王勐睚眦之忿必报,专教苻坚以峻刑法杀人为事,此必小臣刻薄有以误陛下者。愿专以尧舜三代为法理顺而势利则下,岂有不从者乎?”{1}
两人交谈一番之后,神宗皇帝又向王安国了解起了外界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神宗皇帝问:“安石秉政,外论谓何?”王安国回答说:“但恨聚敛太急,知人不明耳。”
神宗本是想听到安国告诉的情况能让他很高兴,不料王安国所反映的情况是外界认为王安石变法是为了急着敛财,又不能知人善任。神宗听到他这么一说自然是高兴不起来。
王安国虽然被朝廷委以官职,但只是不入流的小官吏而已。因为对于变法在民间情况更了解,也是出于对兄长、对家族的爱护和对天下百姓的关心,于是他一回到朝廷任职,不断力劝兄长要考虑变法的不良影响。如果不及时消除不良影响,其危害性会越来越大,甚至可能由此而给兄长本人及家庭都会带来祸害。他曾对王安石说:“天下汹汹,不乐新法皆归咎于兄,恐为家祸。”然而王安石是听不进弟弟的劝言,于是安国在影堂里大哭,对于兄长和家族命运颇为担心,直叹息说:“吾家灭门矣!”
王安国也曾责备曾布误导王安石,使得他做出了变更法令的事情。曾布说:“足下人之子弟,朝廷变法何预足下事?”安国勃然大怒说:“丞相,吾兄也;丞相之父即吾父也。丞相由汝之故杀身破家,僇及先人,发掘邱垄,岂得不预我事邪?”此一呵斥似乎很不给小舅子的面子,但可见王安国对于变法的担忧之心切切,对其可能产生的后果惶恐不安。
尽管王安国对于变法的看法不一致,甚至反对,对于变法所带来的后果担忧,这也正是兄弟情深使然。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互相关心、问候,赋诗唱和。如王安石的《示平甫弟》,他在诗中说:
汴渠西受昆仑水,五月奔湍射黄矢。高淮夜入忽倒流,碕岸相看欲生嘴。万樯如山矻不动,嗟我仲子行亦止。自闻留连且一月,每得问讯犹千里。老工取河天上落,伏砾邅沙卷无底。土桥立马望城东,数日知有相逢喜。墙隅返照媚槐谷,池面过雨苏篁苇。欣然把手相与闲,所愿此时无一诡。岂无他忧能老我,付与天地从今始。闭门为谢载酒人,外慕纷纷吾已矣。{1}
又如《寄茶与平甫》,诗云:“碧月团团堕九天,封题寄与洛中仙。石楼试水宜频啜,金谷看花莫漫煎。”给弟弟送茶叶还不忘写首诗,提醒弟弟好好品尝这上好茶叶,字里行间满溢兄弟亲情。再如《与平甫同赋槐》《平甫归饮》《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二首》《游栖霞庵约平甫至因寄》《寄平甫》等等,弟弟安国不幸早逝后,王安石还满怀悲情地撰写了《王平甫墓志》,表示深切的悼念。
王安国是一位有才华的人,一生写下了大量诗文。去世后,他的家人集得遗文100卷,定名为《王平甫文集》,曾巩为之作序。但今天只留传下来一卷,人们称之为《王校理集》。如是已很难观其诗文创作的全貌。
王安国诗文兼工,正如其兄王安石所言“盖于书无所不读,于词无所不工。”其妻兄曾巩对此也十分赞赏,他说:“古今作者,或能文不必工于诗,或长于诗不必有文。平甫独兼得之,其于诗尤自喜,其忧喜、哀乐、感激、怨怼之情,一于诗见之,故诗尤多。”并评价说:“其文闳富典重,其诗博而深”。文章如《后周书序》《韩干画马跋》,借题发挥,议论爽快,绰有深意(《艇斋诗话》)。王安国的诗如《池上春日》诗云:“一池春水绿于苔,水上花枝间竹开。芳草有时依旧长,文禽无事等闲来。年颜近老空多感,风雅含情愧不才。独有前人修禊在,荒亭终日此徘徊。”又如《春阴》诗云:“似雨非晴意思深,宿酲牵率卧春阴。若怜燕子寒相并,生怕梨花晚不禁。薄薄帘帷欺欲透,遥遥歌管压来沉。北园南陌狂无数,祗有芳菲会此心。”再如《缭垣》诗云:“缭垣乌鹊近人飞,帘外曈曈日上迟。桧作寒声风过夜,梅含春意雪残时。古今无物为真乐,出处何心更诡随。寄语年华聊一笑,未应长负醉乡期。”这些诗中足以见他的真感情,其情充沛、真挚动人,不如一般宋诗多议论,而多以意境取胜,通过意境的描写,表情达意,颇得唐人气韵。遗憾的是在古代部分文集中将他的《池上春日》《西湖春日》和《春阴》等收入林逋诗文集中。
王安国一生不算顺畅,“不得其志”,人虽“穷”,但其诗却能“达人”,流传于后世千古。陈师道在《王平甫文集后序》里对于这一现象做了较大篇幅的论述。他说:
欧阳永叔谓梅圣俞曰:世谓诗能穷人非诗之穷,穷则工也。圣俞以诗名家,仕不前人,年不后人,可谓穷矣。其同时有王平甫,临川人也。年过四十始名荐书群下士。历年未几,复解章绂,归田里,其穷甚矣。而文义蔚然又能于诗,惟其穷愈甚,故其得愈多。信所谓人穷而后工也。虽然天之命物,用而不全,实而不华;渊者不陆,物之不全,物之理也。盖天下之美,则于贵富不得兼而有也,诗之穷人又可信矣。方平甫之时,其志抑而不伸,其才积而不发,其号位势力不足动人,而人闻其声,家有其书,旁行于一时而下达于千世,虽其怨敌不敢议也。则诗能达人矣。未见其穷也,夫士之行世穷达不足论,论其所传而已。
其兄王安石也说:“平甫乃躬难得之姿,负特见之能,自立于不朽,虽不得其志,然其文之可贵,人亦莫得而掩也。”当然他的诗之所以能工,也是千锤百炼而后成,有时还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作出修改。宋代魏庆之在《诗人玉屑》(卷八)里记载苏东坡所讲的一则故事:“王平甫自负其《甘露寺》诗:‘平地风烟飞白鸟,半山云木卷苍藤。’余应之曰:‘精神全在卷字上,但恨飞字不称耳。’平甫沉吟久之,请余易,余遂易之以‘横’字。平甫叹服。”从此则故事亦可知王、苏关系较亲密。
王安国亦能词,如《减字木兰花·春情》词:
画桥流水,雨湿落红飞不起,月破黄昏,帘里余香马上闻。徘徊不语,今夜梦魂何处去,不似垂杨,犹解飞花入洞房。
词写暮春景色,流水画桥,雨丝纷纷,落花片片,流水落花让人暗生惆怅。月上中天,帘里余香,勾起了人们无限的思念。现实中无人可以细语,只待在梦中,杨花可入洞房而人却远在他乡不能入房,可谓是写尽思念之情。特别是后两句,将思念爱人的情绪写得缠绵悱恻,楚楚动人。
4.六妹与王深甫
根据清同治《南丰县志》记载,曾巩的六妹嫁给了王深甫。王深甫,即王回(1023—1065年),字深甫(父),福州侯官人。据《福建通志》载,“王回,字深甫,平之子。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为卫真簿,不合,称病去。居颖州,朝士多荐之。治平中以为忠武军节度推官知南顿县,命下而卒。”《宋史》在《儒林》中列其传称:“回敦行孝友,质直平恕,造次必稽古人所为,而不为小廉曲谨以求名誉。”于此可见其人之性格品行是合儒家之要。他去世时,年仅四十三岁,可谓是英年早逝。然而不幸的还有其妻曾氏先他而逝,据《王深父墓志铭》载:“夫人曾氏,先若干日卒。子男一人,某,女二人,皆尚幼。”王安石深情地为他写下了墓志铭,称赞他“书足以致其言,言足以遂其志。志欲以圣人之道为己任,盖非至于命弗止也。”他的去世引起人们的哀悼,王安石不仅写了墓志铭,还写下了《祭王回深甫》文表示沉痛哀悼:
嗟嗟深甫,真弃我而先乎?孰谓深甫之壮以死,而吾可以长年乎?虽吾昔日执子之手,归言子之所为,实受命于吾母,曰:‘如此人,乃与为友。’吾母知子,过于予初,终子成德,多吾不如。呜呼天乎!既丧吾母,又夺吾友,虽不即死,吾何能久!搏胸一恸,心摧志朽,泣涕为文,以荐食酒。嗟嗟深甫,子尚知否?
再如刘攽也写下了《王深甫哀》,对于他的去世表示悼念,对其英年早逝表示惋惜。
王深甫一生为文二十卷,但今已不传。今天也只能从一些古代研究者的言论中窥一斑。据曾巩所撰《王深父文集序》,王深甫的文章最值得称道的是“文”与“道”并重,他的文章是“道德要言”。他说:
文集二十卷,其辞反覆辩达,有所开阐,其卒盖将归于简也。其破去百家传注推散缺不全之经,以明圣人之道于千载之后,所以振斯文于将坠,回学者于既溺,可谓道徳要言,非世之别集而已也。后之潜心于圣人者,将必由是而有得,则其于世教,岂小补而已哉。
正因如此,深甫的文章必将传之后世,流芳而不朽。曾巩在《王容季墓志铭》里又说:“容季之伯兄深甫,以道义文学退而家居,学者所崇。”
据南宋马端临《文献通考》可以了解到,王深甫的作品在当时普遍受欢迎,达到很高的水平,可以称得上乘之作。他说:“西麓周氏曰:王深父学于欧阳公,与王介甫、曾子固、刘原甫游。其文出欧阳体而尤纯淡,序事曲折不穷,特壮伟不及也。至于摘经传语以为赋,词短而意深,有味其言哉。”又引文说,“水心叶氏曰:闻之吕氏,读王深父文序,使人长一格,《事君》《责难》《受人》《抱关》诸赋,可以熟玩。自王安石、王回始有幽远遗俗之思,异于他人;而回不志于利,能充其言,非安石所能及。”在这里,马端临借南宋学者周端朝、叶适两人之言对于王深甫的作品给予较高的评价。今天能见他一首《回浙江有感》,诗云:“候潮门外浙江西,曾忆浮舟自此归。万古波涛今日是,一身踪迹昔人非。愁侵北齿头先白,泪入秋风眼易眵。日暮彷徨不能去,连堤疏柳更依依。”
曾巩与王深甫关系很好,一直以友相称,如在《王深父文集序》开篇就说:“深父,吾友也,姓王氏,讳回。”对于朋友兼妹婿的死,他十分痛心。他在给王安石的一封信里说:“深父殂背,病毒同之,前书已具道矣。示及志铭,反复不能去手。”他们之间也有书信往来,如曾巩在给深甫的一封信里说:“与深父别四年矣,向往之心,固不可以书道。而比得深父书,辄反复累纸示谕,相存之勤,相语之深,无不尽者。读之累日,不能释手,故亦欲委曲自叙己意以报。”并在这信中谈及了很多家庭琐事及久时不见的思念之情,之后又与深甫探讨学问。此外,还有一封信专门与深甫讨论扬雄。
据《福建通志》载:在深甫去世后,“友人常秩上其文集,诏补回子汾郊社斋郎”。
5.八妹、九妹与王幾
从曾巩的《曾氏女墓志铭》可知,曾巩的八妹曾许嫁与王幾。八妹名德耀,字淑明,生来聪慧贤淑,富有孝爱之心,对于女子活计不学而自能。二十岁时许嫁给王幾。但在嘉祐六年(1061年)九月于京城病逝。从曾巩的《仙源县君曾氏墓志铭》可知,后来其九妹又嫁给了王幾。九妹也是一个端庄柔顺的女子,言谈举止都合乎于礼仪。当初夫家贫穷,吃的穿的都比人家差,但从来没有怨言。她尊敬长上,慈爱弱小,相夫教子,十分贤惠。而王幾因才华出众,得王安石赏识,委以官职,治政有声。据《姑苏志》(四十卷)记载:“王幾,字彦成,江都人。知舒城,未赴,丁父忧。王安石知其才,选宰长洲县政,刚则跲,弱则废。幾平其政,弛张以时,卒之慑服豪强,贫细得职。岁饥,广赈救之策,人物按堵,权势者欲侵扰之,执度不回。治声闻京师。”后王幾官至殿中丞,可惜在熙宁七年(1074年)三月去世,年仅三十一岁。
四妹与关景宜、五妹与王彦深的情况,除了在本章开篇提及的那些外,其他地方所见甚少。
曾巩上有哥哥晔,下有弟弟牟、宰、布、肇四人,有妹妹九人。其后裔或居于祖居地南丰县,或居于其仕宦之地,或由于种种原因迁居他处,居地广而散。他们都积极作为,为家族的繁盛,为社会的进步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本章仅对两宋时期曾巩子侄和孙裔中较为特出者作简要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