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毛泽东就成立“上海人民公社”事,找张春桥、姚文元来北京谈话。
毛泽东不同意改名为“人民公社”,他说:“印度是总统制,它旁边的尼泊尔是王国,这两个,哪一个好一些?看起来还是尼泊尔王国比印度好一点。”毛泽东看着姚文元:“中国古代是三皇五帝,周朝叫王,秦朝叫皇帝,太平天国叫天王,唐高宗叫天皇。你看名称变来变去,能说明什么呢?”毛泽东又点起一支烟,开始了正面议论:“我看,不能看名称,问题不在名称,而在实际。不在形式,而在内容。”又说:“总统制、国王制、君主制,所谓资产阶级民主制,这都是形式。总统这名称在英文里和校长是一个词。我们看来好像校长低得多,总统高得多,在英文里是一样的。”毛泽东大概嘴有点干了,喝了几口茶,又接着说:“所以,名称不宜改得太多。在中国历史上,最喜欢改名字的人要算是王莽了,他一当皇帝就把所有的官职统统改了,就像现在有人不喜欢‘长’字一样。王莽还把全国的县名统统改了,就像红卫兵把北京街道名称全改了差不多。王莽改了那么多地名,连自己都记不得了,闹糊涂了。王莽皇帝下诏书就困难了,不得不把老地名写在诏书里。这么一来,使公文来往变得非常麻烦……(《毛泽东与名人》第1171~1172页)
讲了《触詟说赵太后》: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4月,毛泽东在一次中央会议上对干部讲了《触詟说赵太后》,并说:“这篇文章反映了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初期,地主阶级内部,财产和权力的再分配。这种再分配是不断地进行的,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就是这个意思。我们不是代表剥削阶级,而是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但如果我们不注意严格要求我们的子女,他们也会变质,可能搞资本主义复辟,无产阶级的财产和权利就会被资产阶级夺回去。”(《毛泽东读史》第159~160页)
他的目光停留在“吾将南游云梦”
7月13日,毛泽东在北京中南海。
现在,毛泽东反复阅读并且久久凝思的是《资治通鉴》第7卷及第11卷上的两段文字:“卢生说始皇日:‘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避恶鬼。恶鬼避,真人至。愿上所居宫毋令人知,然后不死之药殆可得也!始皇日:‘吾慕真人’!”这段看似简单的汉字,在毛泽东眼中和心里,却深感“学问大得很呐”。他在北戴河,在杭州都曾公开讲过:“马克思与秦始皇要结合起来。”
毛泽东略一翻身,侧卧变成仰卧。他的手指头本已夹了厚厚书页,顺势一拨,便将“历史”翻过几卷;翻过了秦二世,翻过了陈胜、吴广和西楚霸王。“冬,十月,人有上书告楚王信反者。帝以问诸将,皆曰:‘亟发兵,坑竖子耳’!帝默然。又问陈平……平曰:‘古者天子有巡狩,会诸侯。陛下第出,伪游云梦,会诸侯于陈。陈,楚之西界;信闻天子以好出游,其势必无事而郊迎谒;谒而陛下因禽之,此特一力士之事耳。’帝以为然;乃发使告诸侯会陈,‘吾将南游云梦。’上因随以行……遂械系信以归.因赦天下。”他的目光停在“吾将南游云梦”,久久不移。视察大江南北的决心他已下定,并且多次放风。可惜,遭到一片反对。毛泽东叹息:“没有一个‘陈平’,也没有一个读破《资治通鉴》。”(权延赤《微行——杨成武在1967》,广东旅游出版社1997年4月版第6~9页)
“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7月,毛泽东在南巡时对杨成武说:“剑英在关键时刻,是立了大功的。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毛泽东人际交往实录》第391页)
会否出现辛亥革命后的格局
9月9日深夜,毛泽东在上海虹桥宾馆召集杨成武、张春桥、余立金、汪东兴开会,专门研究分析“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形势,讨论“文革”第二年的任务。毛泽东讲了自己的看法:“‘文化大革命’搞到现在,估计有两个前途:一个是经过‘文化大革命’以后,各方面都搞得更好了;一个是从此天下分裂。如南京、无锡有两派,安徽自辛亥革命后,从1911年至1928年,17年是分裂状态。无非是像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段祺瑞当总统,张作霖不当总统当大元帅,一直到蒋介石统一。其实蒋介石也没有完全统一,山西有阎锡山,四川有刘湘、杨森,西北有三马,云南有龙云。我们会不会出现那种局面?说说你们的看法。”(《战将与统帅》第327~328页)
“你南萍是不是南霁云的后代呀?”
9月16日,毛泽东专列停在浙江杭州笕桥机场。中午11点,杨成武带两名军人登上专列,走进毛泽东的客厅。“主席,他们来了。”杨成武首先介绍那位穿绿裤子、脸颊瘦削、透一股精明干练劲的军人:“南萍同志,浙江省军区政治委员。”“主席!”南萍敬礼,上前握住毛泽东的手。毛泽东仍然坐在沙发上,一边握手,一边打量南萍:“南萍,你就是南萍么。你的祖宗是不是南霁云啊!”毛泽东嘴角流出笑:“你就是南霁云后代,你处理这些事情有经验。”
“我是照主席指示办。”南萍知道毛泽东是说他处理温州武斗和全省支左问题。
杨成武关心一件事:“主席讲的南霁云搬兵是怎么回事?”毛泽东说:“唐朝有个南霁云搬兵。有个叫张勋的被安乐生杀了,南霁云去搬兵报仇,搬不到兵就不走。他说,我城里老百姓没吃的,不发兵我也不走。”毛泽东再次望住南萍:“你南萍是不是南霁云的后代呀?”南萍赧颜道:“不知道。”
杨成武听毛泽东谈古论今,都作为一次学习机会。下来后翻阅《资治通鉴》。才知记录中“张勋”为唐肃宗时睢阳守将张巡之误。杀死张巡也不是“安乐生”,而是叛军的大将尹子奇。记录中的“安乐生”系叛军大将安守忠之误。“搬不到兵就不食”也记成了“搬不到兵就不走。”(权延赤《微行——杨成武在1967》第200~201、203页。
就王关戚下场,只说了罗隐两句诗
9月24日,毛泽东从南方乘火车回到北京,在中南海等候的王海容向他汇报了有关情况,试探他对陈毅及王、关、戚的态度。当王海容说到王力“八七讲话”不得人心时,毛泽东针对王、关、戚问题,只援引了两句诗:“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并说,“你回去吧,我要休息了。”
第二天,据王季范查明,这两句诗出自唐罗隐《筹笔驿》。毛泽东援引罗隐这两句诗,意思是说,王力、关锋、戚本禹等人,在“文化大革命”开始以来,时来运转,红极一时,似乎天、地、人都协力支持他们,一切都很得手,但曾几何时,他们多行不义必自毙,好运不长,气数已尽。(《党的文献》1998年3期第81页)
“不看古典小说,怎么知道
封建主义是什么呢?”
10月12日,毛泽东同外宾谈话中,还说:“不学点帝王将相,不看古典小说,怎么知道封建主义是什么呢,当作历史材料来学,是有益的。”(《党的文献》199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