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先生赞叹毕了,指着特制算盘说:“上珠一枚顶五,也可顶五十、五百、五千、五十万、五百万等等;下珠一枚是一,也可是十,一百、一千、一万、一百万等等。现在谁来听数拨珠?”
“先生,我。”老七奋勇举起右手。
诸葛先生故意问:“‘我’是谁呀?”
老七摸了下后脑勺,恍然大悟,说:“延子达呀。”
“好,延子达,你上前拨给大家看。”诸葛先生打个手势道。
延子达走至算盘前,准备拨珠。只听先生念:“一、五、五十、一百、一百八十五、三千零五。”延子达除了三千零五,其它一一拨对。
诸葛先生说:
“三千是四位数,可是只报了两个实数,千位是三,个位是五,那中间空着的百位十位便是零。打算盘,要紧的是把位数盯好。位数如搞错,大则倾家荡产;小则,口角纠纷。切莫小视!”接着老二、老四、老八几个也上去拨打一番。引得人人跃跃欲试,个个兴趣盎然。
这天小晌午,诸葛先生正看学生在沙盘上写“赵、钱、孙、李”,佳纳卷着袖子过来了,殷切地对诸葛先生说:“先生,您能教我几个字吗?这一阵子手闲。”
诸葛先生问:“你想学哪几个字?”佳纳想了想说:“先把我男人的名字、自己的名字学会吧,还有,天天做饭,对,做饭、吃饭、穿衣。”
“很好,可一下子学不了那么多。”诸葛先生和蔼地道。
“那就先学名字吧,现在都兴叫名字了。”
诸葛先生在沙盘上写了“延子元”,问佳纳:“认识吗?”
佳纳摇头说:“不认识。”
诸葛先生笑了,说:
“听说都六七年的夫妻了,朝夕相处,还不认识?这三个字就是你男人的名字‘延子元’,记住,照我的写法写三遍。”
佳纳兴致勃勃地照写三遍。
诸葛先生又在“元”后写了“女人、佳纳、做饭”,然后连贯起来读给佳纳听,佳纳笑了。
“延子元女人佳纳做饭”正是她最想说的最想学会的几个字。
佳纳边念边写了几遍,突然惊慌起来,说:
“噢哟,面发酸了吧,百灵也不叫我。”猛起身,才发现百灵正站在她身后专注地观看哩,不由笑了,说:
“走,百灵妹子,蒸葫芦包子去。”
佳纳匆匆返回厨房,用鼻子一嗅,面味不酸,才放了心,和百灵及两个侍女忙活一阵把包子上了笼。侍女烧火,佳纳一边收拾案板,一边在案板上写写划划,甚至念出声来,百灵和两个侍女也笑出声来。佳纳不解地问:
“你们笑啥?”
百灵笑着说:
“大嫂,你对大哥就那么好?别的不学,单学‘延子元女人佳纳做饭。”
佳纳理直气壮地说:
“人活一辈子多不容易!一男一女既做了夫妻,就要好好做,男恩女爱,不该死秧倒气地做挂名夫妻,既害了丈夫,也耽搁了自己,还误了子女,划不来。你看婆婆对公公多好!做媳妇的不跟婆婆学,跟谁学?”
百灵佩服地点点头,说:
“大嫂,你和两个丫头收拾,我也请先生教几个字去。”说毕,走出厨房,来到沙盘前,腼腆地说:
“先生,您给大嫂教了字,也给百灵教几个吧。”
诸葛先生被女眷的好学打动了,乐呵呵地说:“好啊。”在沙盘上写了‘延子业媳妇百灵公主缝衣’。
百灵见难写的字竟有四个之多,略有难色地说:“先生,您给大嫂教的只有两个难字,偏我有四个,能学会吗?”
“能,你是公主出身嘛,蒙古文都会,这几个字难不住你,我先念给你听。”
经先生一念,百灵便明白了,“媳妇”和“女人”只是换了个名称而已,虽然媳妇难写,可多识一两个不同的字有何不好呢?至于“百灵”,自己的名字更应学会。“灵”字(繁体)只不过多几个口字罢了。
“缝”也是常做的事,学会岂不更好。
百灵愉快地照写几遍,也奔入厨房,和佳纳在案板上念写起来,惹得两个侍女不可思议地摇头直笑,心想这有了男人的女人咋就这么怪?和嫁人前大不一样。
午饭时,佳纳端了包子和老大子元在双杏树下吃。吃喝毕了,佳纳克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说:
“大哥,我写几个字你看。”
老大子元惊讶地瞅着佳纳,心想她成天做饭,啥时节学的字?
佳纳见丈夫那神情,更来劲了,便用小木棍在平地上写了几个不大规范的字:“延子元女人佳纳……”“做饭”一下子写不出来了。
佳纳问:
“你认识吗?”
老大摇头说:
“不认识,不是才学《百家姓》吗?还没学这几个字哩。”
佳纳得意地念出了声:“延子元女人佳纳。”
延子元经此一念,心里不由一震,自己连名字还不认识,女人倒学会了两人的名字。于是他睁大眼瞧着,也动手写了起来。
那边李子树下,百灵几乎同时也给自己的丈夫写了那句话,惊得老三自愧不如。这下子,延家大院立时热火起来,都抢着叫先生教学自己的名字,学几个常用字,致使诸葛先生应对无暇,休息不得。
双杏在葡萄棚下的苇席上,对孝先说:“五哥,看来咱也得把所有儿郎的名字学会呀,以后不兴老大老二地叫了,学名要叫得上,还能认得出、写得对才成呀!”
“我婆姨的好主意,我赞成。你在陪读的时节学会,闲了教给我。”
双杏用膀子扛了下孝先,笑着说:
“看把你美的,娃娃一个个给你生出来,连名字也得你婆姨代劳。唉,一个会走了又生一个,绕眼十几个,也没觉多难。现时要记住十几个学名倒觉得难了,还是老大老二叫起来得便。噢,想起来了,哪个儿郎媳妇找我,先叫她写出小两口的名字,那不就一个一个学会了吗?免得陪读时一心二用。”
孝先乐了,说:
“好主意,还是我婆姨日能。”
此时,老七子达在李子树下遇上了诸葛先生,说:“先生,这李子树的李咋写?”
诸葛先生笑了,说:
“那不刚学过的吗?”
“啥?李子树的李咋会是赵钱孙李的李?一回事?”老七子达百思不得其解的样子。
“不一回事。也是一回事。且听道来。”诸葛先生简单回答后,细致解释起来。
院子里的延家大小听故事成风。一听先生又要讲故事,纷纷汇聚而来。
只听诸葛先生说:
“李姓为中国五大姓之一,源自上古八大姓之一的嬴。”先生于平地上用木棍写了“嬴”字。
子达眼珠一闪,说:“先生,原来和姓赵的是一家呀!”
“对呀,李、赵本同宗么。”
“那咋又姓了李呢?”
“嬴姓后人有皋陶,尧帝时为理官。”诸葛先生书“理”于地上,说:“理官专管刑狱诉讼之事,也就是管打官司的事。其后世子孙便以祖上职官为姓,成为理氏。”
“先生,先生,这皋陶想必就是大禹的继承人吧?”子达问道。
“是呀,后生好记性,那是夏朝之前的事。到了商朝末年,皋陶后裔理利贞为逃避纣王迫害,随其母契和氏出逃,至殷侯之墟,避于李树之下,以李子充饥,遂改理姓为李姓。”
“先生,那秋天才熟的梨子的‘梨’咋写?”老八子文询问道。
诸葛先生在平地上写了一个大大的“梨”字。
子文边写边说:
“原来‘李’和‘梨’都少不了‘木’字。”
老九子武也有勇气发问了:
“先生,那犁地的‘犁’又咋个写法呢?”
诸葛先生再写一“犁”字。
子武乐了,说:
“因为牛犁地,所以‘犁’下边是个‘牛’字。”
“对!延夫人,你的这些后人,个个聪明好学,不才教定了。”
双杏乐呵呵地说:
“看你把他们夸的。先生,全仗你教化哩。”
“是呀,玉不琢,不成器嘛。”孝先接过双杏的话说道,“我在军营里就听教习这么说。先生,不是你,娃娃们再聪明再好学也给耽搁了。顶多像我会些拳脚而已。”双杏乐了,轻轻捶了丈夫膀子一下,说:“嘿!先生才来几天?你也学会‘而已’了。”
举家识字热给延家大院增添了新的活力,新的气息。全家人面貌为之改观,精神为之一振。好学的延家人和诲人不倦的诸葛先生难道仅仅只满足于读写《百家姓》吗?
三、师生论古今
初冬的黄昏,油灯初掌,子达端着饭碗进了学堂,古丽形影不离。诸葛先生和库尔班正端着海碗吃着汤揪片。子达坐下来边吃边问:
“先生,有时听您说助桀为虐,有时说助纣为虐,咋回事儿?”
诸葛先生紧吃几口,放下碗,说:
“虐是残暴的意思。先说‘助桀为虐’,大禹王的儿子启不是篡位自立,破坏了禅让制吗?从此,天下成了私人的专利,父死子继,传至十六代桀的手里。桀残暴不仁,荒淫无度,民心尽失。成汤起兵,灭夏立商。人们把帮助桀作恶的叫‘助桀为虐’。成汤结束了四百年的夏朝,他的子孙又如何呢?传至三十代纣王的手里,劳役繁重,捐税苛繁,刑罚惨绝人寰,连王公大臣也无法幸免。传说梅归抱火斗,比干剜心,炮烙之刑司空见惯。纣王宠信妲己,奢侈荒淫,广建离宫,做米山面岭、酒池肉林,‘为长夜之饮’,刚愎拒谏,尽杀忠良,以至众叛亲离,阵前倒戈,被周武王败于牧野,逃回朝歌,****于鹿台,商朝六百载而亡。人们便把帮助纣王作恶的叫‘助纣为虐’。说法不一样,其实意思是一样的。”
“先生,听说武王封了八百诸侯,是吗?”子达接上问。
“然也。”此时听众已济济一堂。
“八百诸侯!那咋行?家有千口,还主事一人哩,天下主事人多了,能不乱吗?”双杏感喟不已。
“夫人言之有理。那周王只看到亲友臣子忠的一面,由众亲朋臣子在各地主事操劳,他坐江山便可高枕无忧了。殊不知,亲生儿孙几代后各自争夺,反目为仇,都落个祸起萧墙,战事频仍。更有甚者,分封不久,便磨擦百出,大打出手,何况那些朋友臣子哩。后来,周王被诸侯架空,无权无势,无地盘,便出现了诸侯纷争的春秋战国局面,周王朝名存实亡。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结果,剩下七个诸侯大国。那就是秦、楚、齐、燕、韩、赵、魏。”
“先生,在巴里坤见到一个连一个的烽火台时,您曾随口说过‘烽火戏诸侯’的话。周武王大封诸侯,想必‘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就发生在周朝吧?”子达眼珠一闪的工夫发出此问。
“着啊!”诸葛先生兴奋地说,“子达乃有心人也。烽火台专为战事紧急报警而设。事发白天,放烟,曰燧;事发黑夜,放火,曰烽。只要有一处起火或起烟,邻近烽火台便都接连效法,一直把消息传到京城。”先生顿了下,把“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一气讲完。
“咋搞的?纣王宠妲已,幽王宠褒姒,都拿江山做儿戏,把命也丢了。”老九子武不解地疑问道。
双杏嗔笑着说:“男人嘛,有了权势就知道玩弄美色,不倒灶才怪哩。”
“那不一定,咱爹就不是那种人。”子达反驳道。
“噢哟!看把你爹夸的。他没到那地步,若果真封王称帝,那还能少了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早把你妈一脚踹了哩。他爹,你说是不?”双杏笑嘻嘻地捣了丈夫一下。
孝先也笑了下,说:
“世上的男人也不全像你说的那样。”
“我不信。”
“也不尽然,先祖诸葛孔明,位多高,势多显,可他一身浩然正气,一生清廉奉公,一尘不染,光明磊落,高风亮节,千古流传。”
诸葛先生接着说:
“战国战国,天天打仗,你攻我伐,天下空前大乱,国无宁日,民不聊生。齐国最富,楚国最大。”
延子守问:“那后来谁胜了呢?”
“你们说呢?”诸葛先生反问一句。
众人猜了会儿,七嘴八舌,有的说是“齐国胜”,有的说“楚国胜。”
“最终统一天下的是秦国。”诸葛先生的回答令众人大出意外。
大家吃惊地你望望我,我瞧瞧他,不得其解,最后把疑问的目光集中在诸葛先生身上。
诸葛先生见状,不紧不慢,抑扬顿挫地絮叨开来:“比起来,秦国所占地盘大致就是周文王当年的地盘,今陕西中部和甘肃的东南一带,地盘不大,物产不丰,人口不多,也不富裕。为啥能以偏僻弱国灭掉诸多泱泱大国,一统天下呢?这就是事在人为,人定胜天。事在人为,值得一提的有几个人。
“秦穆公继位后,任用百里奚,复修内政,奖励生产,民益富,国日强,兼并邻近小国十二个。秦晋之战胜利后,成为西北霸主。
“秦孝公继位后,大胆重用商鞅,推行强国富民的新法,使秦国从此长盛不衰,立于不败之地。
“嬴政继位时仅十三岁,朝政把持在吕不韦手里。吕不韦和太后私通,以仲父身份权倾朝野,专横拔扈。后来,吕不韦担心长期出入宫闱隐私败露,加之年事已高,不胜女色,便物色一特别强壮的男子嫪为宦官,送入宫内,受宠于太后,封了长信侯,并有了两个私生子。嫪由此野心膨胀,飞扬拔扈,咄咄逼人,和太后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少年嬴政被两大集团势力架空,危机四伏,宛若傀儡,形势非常严峻。按照秦国惯例,国王成年之后,要举行隆重的加冕典礼。加冕后方可亲政。在雍都太庙加冕这一天,狼子野心的嫪派重兵包围了太庙,发动宫廷政变,企图依仗太后的权势除去嬴政,立自己的儿子为王。在这身家性命、江山社稷存亡的危急关头,嬴政以非凡的魄力和超人的胆气,从容地整冠步出大殿,向叛军朗声宣示:
“‘我是秦王嬴政,拥戴我的都是功臣,有赏,外围有我十万大军。凡不为叛逆嫪效命者,无罪;听命去诛杀嫪者,论功行赏。何去何从,自行定夺。’将士亲眼见到了秦王,听到了宣示,都不愿反叛,乐于奉命诛杀嫪。一场惊心动魄的政变被粉碎了。嬴政诛杀了嫪。从后宫搜出太后的两个私生子,一并除了。欲杀太后……”先生讲得扣人心弦,绘声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