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忧郁症的多发季节。综合媒体报道,在近几年的春季,上海、南京、重庆、武汉等地,抑郁症病人自残、轻生的事件陡增。2005年3月24日,南京连发4起自杀事件,4名自杀者全部身亡。据重庆市急救中心急诊科吕主任介绍,2005年二三月份以来,他们每个月都要抢救10多个自杀者,其中服安定药品自杀的方式最多。巧合的是,一代影星张国荣魂销玉碎,选择的也是这一个时间段。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宁洁副主任说,春季人们容易心情烦躁,自杀者中多数患有精神疾病,尤以“春天忧郁症”常见,它是导致自杀行为的首要因素。据南京脑科医院有关专家分析,这主要是因为春季人的心理容易烦躁空虚,也是各种精神病的突发期,一些性格孤僻的人,尤其是中老年人,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往往会产生自杀心理。据警方介绍,每年春季,自杀者大都是在遭受失恋、丧偶、失业、与人争吵等突然性打击后选择自杀的。这就是精神心理医学业内人士所说的“春天忧郁症”。从现有文献记载看,李清照是中国较早系统地描述了“春季忧郁症”的作家。其名作《声声慢》就写于这一季节: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精美的文字,独到的感受,女性特有的细腻、敏锐,把“春季忧郁症”描述得惟妙惟肖:所谓“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点出了季节与忧郁症的密切联系;所谓“怎敌他晚来风急”,说出了春寒料峭对人体的影响;所谓“怎一个愁字了得”,就是说沉浸于忧郁弥漫的心理氛围中,难以解脱。这些,都为现代临床医学研究古人的“春季忧郁症”心理状态提供了准确的文字记录。
忧郁症并非不可治愈。据专家介绍,80%至90%的忧郁症患者可以通过专业治疗而痊愈,而一些“准忧郁症患者”也可以通过种种心理暗示、心理放松得到缓解,乃至于根除。其中之一就是把一个大的困难和忧虑拆散、分解为若干个小的单位,然后再逐步减轻其忧郁指数的强度,让人容易面对与接受。这种方式,或可称之为“忧虑分解递减效应”,它有很强的实践操作价值。例如目前房地产市场的各种形式的“分期付款”,就是把一个巨大的金融付款压力所形成的忧郁分解为若干个小部分,如果贷款数额为30万,期限为25年,每月还款若干,实际上是把30万贷款加上利息分成了25×12=300份。一个大忧郁,变成了300个小烦恼,就好对付多了。若是一个大忧郁整体压来,会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在美国,有一则家喻户晓的征兵广告,它问世后,收效十分明显。它改变了死气沉沉的征兵局面,使许多青年踊跃应征入伍。其内容如下:
青年们,来当兵吧!当兵其实并不可怕。应征入伍后你无非有两种可能:有战争或没战争。没战争有啥可怕的?有战争后又有两种可能:上前线或者不上前线。不上前线有啥可怕的?上前线后又有两种可能:受伤或者不受伤。不受伤又有啥可怕的?受伤后又有两种可能:轻伤和重伤。轻伤有啥可怕的?重伤后又有两种可能:可治好和治不好。可治好有啥可怕的?治不好更不可怕,因为你已经死了。
这则幽默、风趣又机智的征兵广告出自一位著名心理学家之手。它别出心裁地运用了“忧虑分解递减效应”,把“参军—上前线—死亡”这一大的忧郁细致地分解为“有没有战争”、“上不上前线”、“受不受伤”、“重伤还是轻伤”、“能否治得好”、“有没有感觉”等6个部分,然后再减除每一部分的心理压力。最后,把一个大得几乎无法解决的忧郁对人的心理威胁,降到了零度。在生活中,我们很需要这种精神——忧郁,它其实并不可怕。
六、上大学:寻找自我的“另一半”
为什么要上大学?答案可能五花八门:要求知,要发展,要报答父母,要报效社会,要振兴中华;有人更干脆些:要出人头地——奔驰车,小洋楼,五大洲,去旅游……近来看到一位朋友写道:
大学,我们到底收获了什么?是毕业证?是爱情?是友情?是专业知识?是学识?是眼界?是心胸?是综合素养及能力?是这些吗?好像是,又不仅仅是。花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的费用,搭上几年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换一纸普遍却低廉的文凭到底值不值?特别是一些普通二、三本院校或专科院校学生;特别是家庭条件不好,出生在农村家庭的学生,如果单单从毕业后收入回报率来看,好像真的不是很值。我们在高等教育上是不是在跟风,是不是有些得不偿失?
上大学,到底为了什么?如果我的答案是:上大学,就是要寻找你的“另一半”,也许许多青年朋友会不以为然,原来你是在撺掇我们谈恋爱啊!就是你不说,我们也得找啊,某作家早写过《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了,还用得着再写一本《女人的一半是男人》吗?据统计,60%的大学生都谈过恋爱,当然成功率很低。但如果我说,这里所说的“另一半”,不是异性朋友,而是原本属于你的整体人格的另一半——一个追求精神完善的自我,他(她)是你完整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你最好、最忠实的人生伴侣,恐怕大家还不会“掉线”,有点耐心读下去。
上文已经说过,中外学者都曾发现了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我。
第一个自我,即“客我”,比较好认识,那就是每天都在现实世界中活动的那个“我”,照一照镜子,可以看见“他(她)”的形象;掐一掐皮肉,可以感觉到“他(她)”的存在;感冒了,“他(她)”会打喷嚏;伤心了,“他(她)”会流泪。“他(她)”,约莫××公斤重,站起来,约莫×××厘米高,躺下去,约莫占据2平方米的面积,每月约莫消费×××多元,寿命约莫×××××天……“他(她)”,要睡觉,要吃饭,要谈恋爱,还要上课、学习、娱乐、社交、消费、聊天、参加研讨会,柴米油盐,衣食住行,嬉笑怒骂,喜怒哀乐……“他(她)”天性好动,喜欢人多,熙熙攘攘,热热闹闹,觥筹交错,人声鼎沸,是“他(她)”最好的生存环境,外面世界越是热闹,“他(她)”就活得越滋润,越快活。
但这些,并非自我的全部,记得读过一篇文章,题为《和自己坐一会儿》,说明“自己”分明有两个,一个才能陪另一个坐一会儿。这另一个,就是你的“另一半”。
第二个自我,即“主我”,性格正好与第一个相反,“他(她)”有点高傲,冰清玉洁,境界高雅,追求精神的饱满,有点不食人间烟火,“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是“他(她)”的最好写照。“他(她)”天性喜静,最怕热闹,当身边有人时,“他(她)”绝对不会出现。所以,“他(她)”与“独”字有不解之缘:单独,独自,独处,孤独,独立,独行,独步……恰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他(她)”多出现在黄昏之后,因为只有夜晚才真正属于心灵,一切喧嚣只有到了夜晚才能暂时平息下来,两个自我才能真正坐下来,默默地倾诉、交流。恰如一位学者所说:
我需要一种内在的沉静,可以以逸待劳地接受和整理一切外来印象。这样,我才觉得自己具有一种连续性和完整性。当我被过于纷繁的外部生活搅得不复安宁时,我就断裂了,破碎了,因而也就失去了吸收消化外来印象的能力。(周国平《独处》)
平时太忙,太累,太为第一个“我”的生存而操劳、奔忙,以至于忘记了“他(她)”的存在,忘记了“他(她)”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饥有渴的生命。万籁俱寂时,“他(她)”徘徊到你面前,人清如水,面淡如菊,似有若无。“他(她)”能思,能感,能呼应你的精神呼唤,能稀释你的挫伤痛苦,能驱除寂寞无聊的袭扰,能给予你无限创新的乐趣,两情相悦,不让异性……这是一些伟大心灵的“通感”——梭罗曾说:“每一个人都是一座圣庙的建筑师。他的身体是他的圣殿,在里面,他用完全是自己的方式来崇敬他的神,他即使另外去琢凿大理石,他还是有自己的圣殿与尊神的。我们都是雕刻家与画家,用我们的血、肉、骨骼做材料。”(《瓦尔登湖·更高的规律》)克尔凯郭尔也说:“你知道,我很喜欢自言自语。我发现,在我的相识者中间,最有意思的人就是我自己。”(《非此即彼》)法国小说家乔治·桑曾这样描绘她发现心中另一个“自我”时的心情:“我有时逃开自我,俨然变成一棵植物,我觉得自己是草木、是飞鸟、是树顶、是浮云、是流水、是天地相接的那一条横线;觉得自己是这种颜色或那种形体,瞬息万变,来去无碍。我时而走,时而飞,时而潜,时而吸露。我向着大阳开花或栖在叶背安眠;云雀飞时我也飞翔,蜥蜴跳时我也跳跃,萤火和星光闪耀时我也闪耀。总而言之,我所栖想的天地仿佛全是由我自己伸展出来的……”总之,“他(她)”会成为你一生中真正意义上最可靠的“另一半”,永远不会背离你而去。但千万别以为,这似有若无的“他(她)”就不会嗷嗷待哺,啼饥号寒;同第一个肉身的“我”一样,“他(她)”同样需要投入力量去养育,去呵护,否则,别说什么能伴随你终生,“他(她)”也许根本就没诞生过。
读到这,你会说,说了这么多,这“另一半”对我究竟有何用呢?这要看看如果没有这“另一半”,我们会受到什么威胁。对此,想引一段文字作答——“最强大的寂寞,还不是想做什么事而无事可做,想说话而无人与说;而是想思想而早已丧失了思想的习惯。这时人就自己赶走了最后一个陪伴他的人,他一生最忠诚的朋友——他自己。谁都不要错误地认为孤独和寂寞这两件事永远不会找到自己头上。现代社会的真相告诫我们,那两件事迟早会袭击我们。”这“最后一个陪伴他的人”,就是你的“另一半”呀,而对“他(她)”的寻找,恰恰是从大学时代开始的。心理学家研究证明,青年的主要收获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心理大发现”,他与少年的最大区别就是产生了一个“内部世界”,而儿童和少年唯一可以意识到的现实就是外部世界。青年一旦有了沉思自我、深思自己内心感受的能力,他就会发现一个崭新的另一个自我。
为什么要上大学?当然要学知识、技能,但无论是什么样的知识,最宝贵的是给予人能思想的力量。能思想,就能进行最佳的自我调节,最大限度摆脱对外界物欲的依赖,稀释商品竞争社会给人的种种戕害,获得一种内在的精神自由。这样,无论被置于何等境地,人都不会丧失最后一个交流沟通的伙伴。一个人一旦感觉到要和自己坐一会,要与自己交谈,说明已经意识到要寻找自己的另一半。否则,每天看上去很忙,读了许多书,做了许多事,不过都是为那“第一个自我”而奔走,永远找不到自己的“另一半”,也就永远需要依赖外界的某种环境和事物。
为什么上大学?答案就是要寻找你的“另一半”。“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只要用心去找,肯定会找到的——要知道,他(她)才是与君偕老的终身依靠啊!恰如牛津大学校长科林·卢卡斯教授所说:“21世纪的大学不仅仅是经济推动力,更是人类的精神家园。”而这“精神家园”里的主人之一,应是你寻找到的那个“另一半”,而这种寻找恰恰是从大学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