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56000000004

第4章 陈丹青——老愤青(2)

“文革”开始,陈丹青刚刚小学毕业,1968年他开始学画油画——白天画毛主席像,夜里临摹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的作品。在他看来,画毛主席像和临摹裸体画并没有什么冲突和不妥之处,显然那些临摹米开朗琪罗的男裸体纸片难逃红卫兵的抄家恶运。

1970年陈丹青去江西插队。插队期间,能够找到一份画连环画的差事,已经是最让陈丹青感到满足的事情了。

1976年的一个偶然机会,陈丹青第一次被借调到西藏画画,那年毛泽东主席逝世,他就画了大幅创作《泪水洒满丰收田》。这幅画入选了当年的全国美展,并成为他的成名作,颇受圈子里的人的赞同。

1978年,中国的大学恢复招生。陈丹青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一年前还在稻田边抬头仰望却看不见未来,一年之后就变成了天之骄子。再高明的导演,也会感叹命运戏剧性的安排。

陈丹青:现在想起来是我完全没有准备好这么一个过程。怎么可能在短短几年里面,我忽然变成一个大学生,变成一个教员,然后又变成了一个留学生,都是没有想到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整个中国是在一个非常戏剧性的转变当中,再加上中美建交,然后改革开放,然后中越战争,种种这些,我正好在一个大时代。我二十五岁上大学时,就很密集地见证了国家当时一个大的命运。昨天(2005年4月21日)张春桥死了,可是我在上大学的时候,我们每天晚上等着看电视,就是看审判四人帮。那是非常戏剧性的一个时期。

许戈辉:但是你经历这些的时候,未必会这么清晰地认识到。在六七十年代,有没有在当时你看来简直是天都要塌下来的那种大事,但是现在回过头来可以一笑置之的?

陈丹青:有有有,一个是我当农民非常绝望;另外一个是“文革”开始的时候,我父母都是右派,被抄家,那真是天塌下来,奇耻大辱,但是你一点办法也没有。你会看着自己父亲给人摁下去斗他,看着邻居在吐口水。然后小时候一块儿玩儿的朋友,第二天立刻不理你了,他还可以向你扔石子,这是我很小很小就经历过的,而且看不到会结束的一天。当然,谁都不会想到三四十年后,就是变成一种回忆以后,可以拿它来写散文。

许戈辉:那段经历在你身上的烙印的体现在哪儿?

陈丹青:我想就是对苦难特别敏感,对侮辱性的东西特别敏感。

许戈辉:比如说……

陈丹青:考试就是侮辱。就是你一定要做这件事情,你没有别的选择。我们年轻的时候,出身不好,考不上,这是侮辱。现在是英语不好考不上,这也是侮辱。我对这些事情之所以大惊小怪,我相信我对侮辱的体验太强了,整体性的侮辱。

许戈辉:但是如果你没有在美国十八年的经历的话,可能你会觉得这个考试是理所当然的。

陈丹青:对,我知道另外一种经验,是那么做人的,然后是那么办教育的,然后社会上一个人的地位是这样的。我想美国教会我这样,是一个巨大的参照。我在美国看见每件事情都会想到中国,所以我跟人说出国不是为了去看国外,其实你会看清自己。

1982年,陈丹青赴美留学。在国内绘画界的成就,让陈丹青很快摆脱了留学初期的体肤之苦。而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夹杂着人权、毒品、流行音乐和后现代艺术,撞击着陈丹青刻满“文革”痕迹的心灵。

许戈辉:在美国有过受到侮辱的经历吗?

陈丹青:倒是没有。他们问我,比方你有没有感到种族歧视?没有,我没有觉得。

陈丹青的女儿从八岁移民美国,念完了小学、中学和大学,接受的是美式教育。在女儿的成长中他看到的美国教育是:艺术学校中没有类似中国的“美院附中”、“音乐学院附中”,他的女儿就读的是一所规模与设备皆优的“艺术与设计高中”,话剧、音响、服装、画画等,凡与艺术沾边的都要涉及。

中学毕业后女儿考入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深造。他们所谓的大学入学考试,就是在家里写一篇“关于对你有影响的一本书或一部电影、描述你的一个梦”,寄出后等待面试,面试过后就是通知录取或落榜,如此简单。美国的艺术学院没有年龄限制,不授学位,只是兴趣教育。他们更强调艺术面前人人平等。

许戈辉:你在美国生活了十八年,你的女儿呢?她在美国待了和你差不多的时间,你感觉你们父女两辈人,是什么样的状态,有什么样的差别?

陈丹青:我们会争起来。有时候,就是当我在批评中国的时候,她说,爸爸,你不知道美国也有很多问题,因为她的成长经历,她知道的比我要多,她说美国有种族歧视,也有人权的问题。

许戈辉:为什么呢,你们几乎是差不多的时段生活在美国?

陈丹青:可是身份不一样,我已经是个成年人,她还是个孩子。

许戈辉:那恰恰应该反过来才对呀,就是她在批评中国的时候,你说,孩子,你不知道,其实美国社会的问题也很多。

陈丹青:不不不,我了解美国的程度远远不如她,而且我是带着一包记忆到美国去的,在美国看到的事情虽然可能很表层,但是会触动我在中国的那一摊记忆。可是她去的时候只有八岁,所以后来构成她记忆的都是美国的东西。她根深蒂固的观念有一个就是,你不要看不起别人,大家都是人,我觉得这也是美国教育非常成功的地方。但同时社会也培养一种东西,就是你对虚伪的东西,对罪恶的东西,也要非常敏感。所以她会告诉我你不要光批评中国,美国也有很多问题。她经常是我的一个提醒者,就是我可能是对那个灾难的年代,一直在一个青春记忆当中。所以它一直带到我现在对中国任何发生的事情,可能一直保持着过敏。

陈丹青爱穿中式服装,立领、对襟、盘扣、黑色的中式上衣几乎成了陈丹青的标志形象。他的怀旧情结来自民国。他把自己的长辈都归结进民国时代。至今,他还记得小时候和弟弟曾经穿过长衫。这也是他搭建民国情结的第一道桥梁。

2006年6月,在南京四方美术馆举办的《民国油画珍品展》中,陈丹青说出一句石破天惊的话:“民国油画在历史上瞬间亮相,虽然开花却没有结果,就像是美好但虚幻的春梦。”

他把徐悲鸿大师概括成一位民国时代的文人艺术家,徐悲鸿的天时、地利、人和是他被公认为大师的先决条件。

天时:是少年时代迎来中华民国的诞生,是青年时代经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

地利:他生在江南,长在江南。那里是清末民初时候中国的文化中心、文化重镇。

人和:是他遇到了多位民国初年的文艺精英,第一个赏识提携他的有力人物是康有为,另一位是一个法国公使。徐悲鸿当年在法国时,因买艺术品而陷入拮据,正是这位法国公使为他寄去了学费,解决了他生活上的困难。回国后,徐悲鸿任教于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他不必为招生而安排政治、外语考试,可以自主决定要与不要,只要他看准了,就能收进来。他有着提拔人才的眼光、热情、雅量和能量。

所有这些,陈丹青皆当作是构成“大师”的基准。

在给自己贴标签的时候,陈丹青总是说自己是“文革”一代人。也许艺术家、老海归、教授这些称谓,都不及“文革”对他而言来得更真切、更致命。当然还有他的愤怒、反叛与不随众,同样起源于“文革”经历后遗留给他的脆弱和敏感。

许戈辉:我觉得“反”这个字,在你身上也有一种特别有趣的体现。以前没有见过你本人的时候,是觉得陈丹青应该更激烈一点,但是我发现你的所有的“反”都放在你比较温和的外表下面了,形成一种很有趣的反的形态。

陈丹青:我知道你是学外语的,英文里面什么anti、dis、constraction什么的,我们在中文里面很多对应词找不到,所以只能叫反。可是中国的这个“反”字是很可怕的,你反了,好像你造反。我想这个英文前缀词这种反的意思和中文反的意思是不一样的。我自己的感觉就是,我因为小时候看不到原作,只能看印刷品,所以我总是非常着急,我想看到一个雕塑的背面,维纳斯,它的背面到底怎么样。

许戈辉:像我小时候,总想看到电影的背面一样。

陈丹青:对,还有小时候听无线电,非常想看背面,有没有人在里面,其实这就是反,我所谓的反。其实我在反任何一个东西的时候,我只是想,你已经给我看见了,我很想绕到你后面,或者旁边去看看,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许戈辉:或者再换一个角度,就是有的时候我们用反的方式,其实是在去找更多思路来佐证它。

陈丹青:我总是说,我们不要争论,因为每件事情都有两三个以上的立场,两三个以上的角度,但最后你决定选择哪一个,这是你的事情,但跟这件事情不一定有关系,包括这次我辞职,我批评教育制度,我一点不认为我说的就是对的,我非常希望有人出来告诉我,你这样说是错的,或者哪一部分是错的,可是我没遇到,绝大部分都是支持我的,这就是有问题的地方。

许戈辉:那现在的状况往往是要不就是太多的人附和,要不就是太多的人害怕,说,哎呀,有人要反。

陈丹青:对,所以它最后不真实,结果是我们总是不能接触真实。这是到目前为止,我比较沮丧的一件事情。

许戈辉:很多很多年以后,你希望别人记忆里的陈丹青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陈丹青:没有,我不会有这样的想法,我不会有。我父母从小教我,不要多谈自己,也不要夸张自己。我真的没有这样想过。但有时候,我会被告知,比方说你当年曾经怎么样怎么样,所以我通常都是借着别人的回馈来看一眼,哦,我当时就是这个样子。

许戈辉:艺术家不都是自恋的吗,不都是希望能够名垂青史的吗,你例外吗?

陈丹青:但是我很早就学会了自嘲。自嘲比自恋有意思,我亲眼看到很多人因为自恋,就弄得越来越没有意思,真的。

尾声:2007年1月,陈丹青刚刚完成对他最后一批研究生的论文答辩辅导。此时,与清华美院的合约也已期满,他还是选择了离开,悄然走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摘下“教授帽”,回到画案前潜心作画,继续做个体艺术家。

同类推荐
  • 思想之王——伏尔泰

    思想之王——伏尔泰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封建叛逆、反政府诗人、在英国、回国的日子、在瑞士、抗争、胜利、最后的岁月等。
  • 雷锋

    雷锋

    本书是第一部反映雷锋事迹的长篇小说,细腻生动地再现了雷锋如何从一个旧社会乞儿成为时代榜样的全景式历程,真实展现了雷锋作为普通人的成长轨迹,以及他在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满腔热诚待人、怀揣理想奋斗,从而成就非凡人生的内在逻辑。直到今天,雷锋的名字依旧响亮,雷锋精神依然感动和影响着我们!
  • 李鸿章坎坷创业路上的管理智慧

    李鸿章坎坷创业路上的管理智慧

    李鸿章与多灾多难的清末同在。他因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而崛起,致力洋务运动而知名,签订屈辱条约而为千夫所指,主持甲午战争而一败涂地。功焉?过焉?全有待后人评说!从经管的角度观察李鸿章波澜壮阔又坎坷曲折的一生,研究他不平凡的创业历程,剖析他高智慧的管理艺术,给读者以镜鉴,换读者以喟叹!
  • 帷幄奇谋——刘基

    帷幄奇谋——刘基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京剧四大名旦

    京剧四大名旦

    本书介绍了京剧四大名旦,分别是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和荀慧芳,通过这四大名旦让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京剧的魅力。
热门推荐
  • 第十三时辰

    第十三时辰

    你知道吗?除了第十二时辰,还有第十三个,只不过,知道的,大多都没有回来
  • 童忆煜

    童忆煜

    灰姑娘与王子的地位上演着姐弟恋的故事,可能有些狗血,但是写下来完全是因为喜欢这些天马行空,胡思乱想的行为。
  • 宇宙风行

    宇宙风行

    大千宇宙,浩瀚无垠,智慧种族纵横交错,面对高等文明的圈养,地球该何去何从。。。。。面对人类迷惘的未来,天才少年横空出世,他将如何带领人类文明打破这宇宙间的规则。。。。。。。。。。
  • 堕为神

    堕为神

    已经历八次轮回的林黎迎来了他的最后一次轮回!有佳人相依,就是最完美的幸福吗?他所拯救与打压的究竟是正义,还是邪恶?无以为营,为己所争!宁入魔渊,不进神坛!林黎必须在这条路上走下去,去求得最终的永恒之境。【欢迎投票收藏】
  • 我的特种兵老婆

    我的特种兵老婆

    热血沸腾,回归都市,凤凰涅槃,唯我独尊!
  • 重生之小雪之良

    重生之小雪之良

    一场高烧把25岁的平凡女人带回了20年前。因为成年人的灵魂让她看到了五岁的青梅竹马被埋没的才华,那么既然老天给了她重头再来的机会,为什么不去改变呢?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深宫阴谋:帝王爱之爱与恨的边缘

    深宫阴谋:帝王爱之爱与恨的边缘

    她是亡国公主,带着阴谋走近他,步步为营,可为何把自己的心给丢了呢,她与他本该是不共戴天的仇人,可她却在他的怀里一次次沦陷。当她打算放弃复仇,却发现这只是一场阴谋。原来在他的心中自己终究比不过国家,比不过天下.....他是年轻君王,为了江山不择手段。后宫三千,却唯独对她爱之入骨,但终究还是为了这天下负了她。当一切揭晓,到底是她算计了他还是他利用了她?一封书信,一场大火她终究离开了他。当他后悔是,他深爱的女子早已走出了他的生命。再见时,他强行把她带回宫,可那是他们早已形同陌路。她宁愿老死深宫也不愿与他厮守。她说不爱他,可为何在生死关头替他挡下致命一刀。再醒来,她记忆全失,他们的结局是否会改变...
  • 不是安生

    不是安生

    看了七月与安生,想着写些什么,大概我的作品也脱不开俗套,是因为我也是个俗人,不是安生。谨以此文纪念消失不见的路。
  • 愿如温木笑

    愿如温木笑

    温木是一个大学生,她想做一个普通的学生,但是...某个欠揍的傲娇骚年一直缠着她是肿么回事?这哥们还是好闺蜜的哥哥?还有平白无故多出来刷存在感的白莲花...们?“温木,做我女朋友。”“不行。”“这是个陈述句,不是反问句。”“你那么厉害,还要女朋友干啥?”某男眼睛亮了亮回答道“生包子。”“...”
  • 总裁的千亿爱

    总裁的千亿爱

    没有简介:这是我的第1本书,我以前也不会写小说什么的,作文也不好,希望你们不要介意。如果写不好,也请你们不要喷。如果不爱看,可以不看。但是我建议你们看一下哦,这是我自己写的,请不要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