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深化音乐感知的说课教学引导
音乐作为一种音响艺术,对其感知必须通过听觉来进行。听觉感知是理解音乐的条件,是音乐艺术实践中的最重要的过程。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引导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产生强烈的艺术共鸣。
在欣赏说课教学中,更应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注重以音乐为本,从音乐出发,以听觉为中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觉感知。通过对音乐的感知,能使学生较为准确的感受不同音乐作品所表达的不同内容、不同意境和不同的思想感情。“音乐内涵的多义,情感的丰富,意向的飘浮不定,让人在多次重复的欣赏中引起不同的想象、联想,获得种种不同的感受。音乐形式的复杂、丰富,不断变化伸展,也会使欣赏者在反复的聆听中获得多层次的审美感受。”因此只有反复聆听、多次体验,才能想象出音乐背后多彩的画面,才能体验到音符串起的各种情感,才能获得丰富的音乐感知。
如《梁祝》一课中,教师先开门见山地提问:“你们知道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吗?”学生对老师的提问没有作出什么反应。在短暂的沉默以后,老师可以不用语言讲述《梁祝》的故事,而是引导学生说:“下面让我们来听听小提琴向我们讲述的生动的爱情故事——《梁祝》。”欣赏完以后,请学生来说说听到了怎样一个故事?学生在闭目倾听后,发挥丰富的想象力,热情非常高涨,争相回答。
再如在《丰收锣鼓》一课中,一位说课教师一改传统的欣赏教法,不对作曲家情况,作品创作背景、内容进行介绍,甚至不说出乐曲的标题。只是告诉学生要欣赏的乐曲是一部旋律优美,热情欢快,场面粗犷的民族器乐合奏曲,让他们闭上眼睛,引导他们想象在音乐中经历了什么场面,见到了什么画面,然后把自己在音乐中的经历说出来,并给音乐添上标题。而这时学生都热情高涨、争相发言,有的说他亲历了闹元宵的场面,为乐曲命名为“闹元宵”;有的说他看过赛龙舟,就给乐曲命名为“赛龙舟”等等。学生的发言联系了他们的生活实际,对乐曲的描述也是对乐曲的再创造。同时,教师也讲述了自己欣赏乐曲时,感受到的是一幅“人们喜庆丰收”的场面,而为乐曲命名为“丰收锣鼓”,和同学们进行交流。
③了解相关文化的说课教学引导
新课标指出: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它有助于扩大学生音乐文化视野,丰富学生对音乐的说课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它虽然在某些方面有自己相对独立的教学内容,而在更多的情况下又蕴含在音乐鉴赏之中。
因此,在音乐说课教学中应重视文学、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及人文内涵与音乐的联系。教师的说课教学引导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可帮助学生形成对乐曲的整体感受,从不同的角度获取更多的信息,从而丰富对音乐的情感体验。
如《春江花月夜》是一首琵琶古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除音乐因素外,乐曲还渗透了以下几方面的文化知识:首先它是根据琵琶古曲《夕阳箫鼓》改编而成的,具有中国古典音乐美的特征。《春江花月夜》的音乐优美、清新,很容易使人联想好似一幅清丽、淡雅的山水画卷。它的审美意境同中国的山水画有着异曲同工之美,如石涛的《秋江而景》、倪瓒的《渔庄秋霁图》等,可以丰富音乐的想象。欣赏不同乐器演奏的《春江花月夜》,如电子琴、管弦乐合奏、民乐合奏等,不同的音色及演奏风格,可使学生获得不同的审美感受。学习与《春江花月夜》审美意境相似的古诗,如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音乐与诗歌的意境相辅相成,增强了对音乐的审美感受。通过综合性的文化学习,丰富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体验。
总之,学生在欣赏音乐时常常有自己的感受,并寻求能结合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审美活动。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审美能力在音乐要素、音乐感知、典型片断、音乐情境四个方面作正确地、适度地教学引导,让学生在审美活动中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音响形式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学生从感知体验进入联想情感体验,从而丰富说课的审美体验,并最终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目的。
一切尽在不言中——课堂说课中的空白艺术
下面案例讲述的是一位教师在课堂上遇到的尴尬事:
在欣赏六年级第三课小提琴独奏《苗岭的早晨》时,我先把作品的内容和特点详细地介绍给学生,然后在他们听的时侯,又一再叮嘱:“大家要仔细听,要感受乐曲的意境,听清楚每段乐曲的节奏速度变化……”过了一会,又说:“大家能感受每段乐曲所表达的内容和意境么?”正当我不厌其烦的做着提示时,有一位平时很少说话的学生站了起来说:“老师,您能不能等我们听完了再说,您这样子打断了我们听音乐的思路,我本来有的感觉现在都没有了。”“是啊,是啊!”下面马上有好几个同学附和,我大吃一惊,顿时脸就红了,本以为学生不能一下子掌握作品的主题和意境,所以边听边说,是希望学生通过我的提示理解作品,没想到却适得其反!
下课后,我就陷入了沉思……上了这么多年的音乐课,好像每节课都是我不停地在讲解,在示范,让学生按着我的要求走,生怕学生听不懂,看不明。而事实上,我们的学生都是非常具有个性,有思想,有见解的人啊!我为什么一定要他们按照自己的思维走呢?当他们正在静静聆听音乐时,他们的思维会跟着音乐天马行空,而我的插话却突然把他们打回了现实,他们的自主空间因为我的引领而受到限制,他们的思考也会因为我的讲解而被迫中断,到最后,由于我给他们的局限,同学们对音乐的理解都是人云亦云,基本没有富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所以经过了这件事,我觉得我应该改变一下我的教学方法和思路,适当的留给学生思考的“空白”。
接受美学原理认为:“作品的美学原理是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和读者在接受过程中共同创造的。这创造的基础便是作品的空白。”“文有以不言者”,可见文章除了直接用文字表达外,还可用“不言”传情达意,“不言”即“曲言”,意在言外。图画雕绘满纸,未必尽善尽美,倘若适当留下空白,反而会收到“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的艺术效果。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空白”艺术引导学生去思索、联想、理解,沿波讨源,显其深深幽处,从而更好的体会课文中深邃的思想性和高超的艺术性,这样就不会出现上述案例中老师遇到的尴尬事了。
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更是如此。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课堂说课教学中留下“空白”,即为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了明确的答案,不是所有的时间都被“讲”、“记”、“挤满”,不是所有的情感都必须诉诸语言,在适当的时候,通过合理的方式,教师努力为学生营造一定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回忆、让学生品位、让学生体验、从而激起创造的火花,点燃个性的火把,使课堂成为思想的乐园、个性的舞场、创造的天堂……
我们有的教师一上讲台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将学生的空间占得满满的,虽然是认真而又辛苦,然而得到的回报却是学生厌学,效率低下,原因何在?缺少教学“空白”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那么,在课堂说课教学中运用“空白”艺术有那些意义?
首先,运用“空白”来控制课堂说课节奏。适当的出现“空白”是张弛有度的一种体现,是紧张中的一种休息,是疏密相间的一种调节。例如在师生突破了教材中的某一难点之后,运用“空白”让学生高度紧张的神经放松一下,让学生从高度兴奋中解脱出来,得到短暂的休息,这既符合用脑科学,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其次,运用“空白”来激发学生思考。在课堂说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把什么都讲深讲透,要留下一定内容的“空白”,让学生自己去填补,在学生思维陷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教师加以启发点拨之后,应该留有适当“空白”,当学生通过峰回路转的探索,最终登上豁然开朗的峰顶,便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幸福,这种“成功的激励”将会使学生的学习逐渐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再次,运用“空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素质教育的本质性要求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品格。要让学生有所“创造”,前提必须让学生有所“发现”。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所发现,除了教师必须以自己的素养去激发学生的灵感去启发学生的思维外,还必须给学生留有适当的“空白”去引燃学生灵感的火花,使他们形成自己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