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自媒体就不一样了,它的模式是,我只做我自己感兴趣并且擅长的事情,以此来吸引跟我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至于那些不喜欢我的人,那我们就相安无事,各玩各的。所以,如果听了这个节目,觉得喜欢,心里默默地发出一句“原来酱紫哦”的感慨,那就证明,或许我们可以一起愉快地玩耍了。
网友评论吧
@某莎翁:木心曾说过:“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从前日子过得慢,从前的日子也更让人感到踏实。我不禁在问,为什么,踏实的日子属于从前?许光头有意无意地将“常识”与“好坏”两个概念联系在一块儿阐述,而我恰巧认为每个时代的“好坏”都取决于每个时代的“常识”。西方人认为中国人是可怕的,因为中国人没有“信仰”。而此处的“常识”与“信仰”都可以理解成为一种生活的向导,一种指引生活的方向。
“多少大佬都被老娘搞定”
错的为什么不能是我
2014年,有很多演艺界人士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出事,比如文章、黄海波、宁财神、******、柯震东、房祖名……他们在面对法律的时候,表现都差不多,接受法律的制裁。但是在面对大众的时候,表现就各不相同了。有的人会认错,有的绝对不认错。而认错的,其实细究起来也有不同。比如******,表面上看好像是在认错,可是当她说自己的种种过错时,难道背后不带着一点点炫耀吗?意思好像说:“你看,多少大佬都被老娘搞定,哈哈,你们成吗?”
人的心理啊,是个极为复杂的东西,我们不能仅仅从表面上去看一个人的表态。实际上,很多时候不同心理表现出来的表征是一样的,就好像同样是发烧,可能是无数种病造成的。这个时候,我们只有诊对了病,才能对症下药。《原来酱紫》第一集,就讲了一期心理学,我们这里再来讲一期心理学。尤其来看看,人们面对犯错这件事的时候,为什么总是那么难承认呢?先声明,我们讲到的例子可能比较多,大家要有心理准备。但我保证,提到的学术名词只有一个。今天要介绍的这本书,名叫《错不在我》,作者是美国的两位心理学家:卡罗尔·塔夫里斯和艾略特·阿伦森。他们提出了一个解释不认错的心理名词: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
我们先把目光投向非洲。在非洲的原苏丹,现在属于南苏丹共和国的地方,有两个部落:丁卡和努埃尔。这两个部落有个相同的习俗,就是会拔掉孩子的几颗前排恒齿。这是项非常残忍的手术,因为当地的医疗条件有限,他们是用鱼钩来完成拔牙的。人类学家对此很好奇,为什么会有这么诡异的行为,于是进行了长时间的田野调查。
结果发现,这种传统来自当地早年曾经流行过破伤风。在疫情中,村民拔掉孩子的前排牙齿,这样一来即便儿童不幸被感染,大人仍然可以喂食。但是对孩子来说,这无疑是痛苦的,并且实际上只有很少数的人会真的感染破伤风。村民为了让自己的行为有理有据,并且说服自己的孩子,于是找到了一番说辞。那就是,转变整个部落的审美观念。他们会说:“没有牙齿很美啊,那些拥有全部牙齿的人很丑,他们看起来就像会吃人的食人族一样,一整排牙齿看起来好像驴子。”除了“外貌协会”的这套,村民还有招,比如从声音入手,告诉小孩子:“我们喜欢说话时发出嘶嘶声。”——小孩没牙说话漏风嘛。
但最绝的一招,还是跟害怕拔牙的孩子说:“这项仪式可是成熟的标志哦。”也就是说,它变成了一项“成人礼”,变成了一项“传统”。你看,刚才我们一步步经历了怎样把错的说成对的,这样一个指鹿为马的过程。一个在特殊时期采取的特殊办法却变成了常态,我们已经在面对“认知失调”了。那什么叫“认知失调”呢?别急。再来看个例子,我想很多人可能都遇到过。
比如,有一次考试,题目特别难。你呢,认认真真,即便答不出,也抓耳挠腮地苦思冥想。这时候你抬望眼,突然看见旁边有个“败类”,他正在作弊。哎呀,人生中最纠结的就是这种时候。看着人家在走歪门邪道,自己却在这边埋头苦干,真想跑到他那边去,要堕落咱就一起堕落。但是,这个时候你咬紧牙关坚持住了,因为突然想起了圣人之道,浩气凛然,老子就是不作弊。
最后,考试结束了。但故事就此结束了吗?当然没有啦。考试成绩出来了,你没作弊,考了个59分,他作弊了,考了95分。你那个气啊,哭天抢地,也没有证据啊。你跑去找那个同学,指责他作弊。他会怎么反应呢?即便人家知道这是错的,可是人都是要面子的嘛,一定不会承认。相反,他还会倒打一耙,指责你是“假道学”。他可能会说:“不就是作了一次弊,犯得着这么不依不饶的吗?我就不相信你这辈子从来没有作过弊。”你更生气了:“老子这辈子就是看不惯你这种小人,伪君子!”口舌之争还算好的,最后别打起来。
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模型,来想象一下在整个过程中,你们两个人的心理走向。好比说,你们刚开始都站在金字塔的顶端,这时候你们是挨着的。然后,你们因为一个作弊一个没作弊,而选择了两条不同的路径走下金字塔。在你们各自看来,这两条路径,一条叫“假道学”,一条叫“伪君子”。然后,你们就在各自的路径上越走越远,你们之间的距离也相隔越来越远。在这个模型中,所谓的距离,指的是心理距离。等于说,你们都在逐渐强化对对方的认识。刚开始,你们只不过是做了两个不同的并不算严重的小动作,到后来,却成了人格之争。我们都不难理解这个道理,小时候大人总是说:“小时候偷针,长大了偷金。”其实就基于这个模型,他觉得你会沿着金字塔的路径越走越远,成为不归路。
那么,怎么你就不能理性一点,告诉自己:他作弊,就是当下的选择,不见得代表未来他每次都会作弊。起码,等他下次再作弊的时候,我取个证,再告发他。这是因为,当你已经有了对他的认知,而他又拒绝承认你的认知正确的时候,就发生了《错不在我》作者所谓的“认知失调”。根据他们的定义:认知失调是一种精神紧张状态,当人同时具有两种心理上不一致的认知时就会产生。相信通过上述举例,大家都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但是,“认知失调”可不单是心理反应那么简单,“失调会造成心理不适,从最轻微到极端的痛苦都有可能,除非找到方法减轻这样的不适,否则人们无法放松。”这听上去简直感觉不是“认知失调”,而是“月经失调”的节奏。
但是,“认知失调”可真是比“月经失调”难调多了。因为在作者看来,认知失调这玩意儿,根本就是无可避免,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一种本能反应。打个比方来说,就好比盲点。每个人的视野中,都有盲点。只不过,我们常常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可是,盲点偶尔发挥威力,那也是要命的。比如,对开车的司机来说。所以,好的司机会特别留意盲点,多个心眼儿。而认识到认知失调的存在,也有助于我们防止它对我们生活的干扰。确切地说,就是帮助我们反求诸己。
听过《原来酱紫》第一期节目(介绍路西法效应有关内容)的听众,有些人告诉许光头,说他还是不相信自己会被环境影响,做那些坏人做的坏事。在他看来,他自己从内而外,从头到脚,都是个彻头彻尾的好人。那好吧,许光头今天再尝试用认知失调的原理,来给你把把脉,看看你会怎样变成一个坏人。给大家讲一个和路西法效应一样有名的心理学实验:米尔格伦实验。
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米尔格伦实验是这样的,假设你现在是一名应征参与实验的人士。你被告知实验的规则是这样的:你在一个房间里扮演老师,手中拿一张问卷,面前放一个按钮。而在另外一个房间,有一名学生被连上了电线。你在这边问问题,学生在那边回答,每答错一道题,你就按一下面前的按钮。学生回答的错误次数越多,电压就越大。第一次,75伏,学生嘟囔了。第二次,120伏,学生叫痛。第三次,150伏,学生表示想退出实验。第四次,200伏,学生大叫:“血管里的血都冻住了!”第五次,300伏,学生拒绝回答问题。直到330伏的时候,学生那边没有传来任何声音……也就是说,那边的学生可能已经被电死了。你认真假设一下,如果是你,到第几次的时候会招架不住心理压力宣布放弃?但是主办实验的人会不断告诉你,甚至警告你,你既然选择了参加实验,就必须完成它,你别无选择。你该怎么办?而到最后,真实的实验结果是怎样的呢?
米尔格伦实验之所以有名,是因为最终结果令人吃惊。刚开始,专家、学者判断最多只有十分之一的人会狠心按下最大伏特数的电压按钮。但是,最终却有65%的人这样做了。也就是说,参加实验的40人中,有27人选择“杀死”学生。当然,作为一个心理学实验,没必要玩真的。所谓的房间那边的“学生”,是工作人员扮演的,根本没有连接电线,只负责在那边做反应而已。
一般对米尔格伦实验的解释是当一个人身在一种特定的制度时,他会把自己作的恶、所有的责任都推卸给制度。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的政府管治之下,例如希特勒的纳粹德国,人们会毫无顾忌地作恶。后来整个实验的视频记录,被整理成纪录片,名字就叫《服从》。
但是《错不在我》的作者从认知失调的理论去解释米尔格伦实验,也是可以说得通的。甚至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会把自己的责任推卸到制度上去。因为每个人都无法面对,“杀死”学生的是自己。
那么我们又要问,这种不断给自己找理由、找借口的做法,难道不是自己骗自己吗?没错,确实是自己骗自己。但人的心理奇妙之处在于,往往骗着骗着,自己就真的相信了。所以,你看在法庭上,有的人在受审的时候,把自己的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然后控方拿出铁证如山的证据,被告往往看了目瞪口呆,大喊“冤枉”。这时候我们就说:“装,继续装。”其实,被告不见得在“装”,而有可能真的忘了。对,人的记忆是可以重组的。所以尼采才有那句名言:“我的记忆说:‘我做了。’我的自尊坚持道:‘不可能是我做的。’最后记忆屈服了。”
千万别小看这点,因为对记忆的迷信以及对精神分析学派的迷信,很多人都被冤枉锒铛入狱。在精神分析大行其道的年代,心理学家发现,成年人的很多不良习惯,比如尿床、沉迷****等,与童年时受到过性侵犯有关。所以,一些人就开始回忆,自己小时候遭到过谁谁谁的性侵犯。然后,就去追诉这些“犯罪嫌疑人”。当年可真的就有不少人,因为这些记忆就被抓进去了。直到后来,DNA技术出现了。你说谁性侵过你,那好,找来化验吧,才发现一大批冤假错案。那些人幻想的“记忆”,换一个现在流行的词,其实是他们“脑补”出来的。
不怕歧视才是真的强者
人的心理就是这样一种奇怪的机制。只能说,虽然今天人类在心理学方面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但是距离彻底解开人性之谜,或许还差得很远。甚至可以说,大概永远也没有办法真正了解人的心理。因为人类这个程序实在是太复杂了。不过,今天我们介绍“认知失调”理论,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现实意义。那就是,其实我们所谓的“地域歧视”也可以用“认知失调”加以解释。
比如内地游客在旺角街头便溺事件。其实围绕这个事件本身,就事说事,对双方都不无裨益。但是,说着说着很快就变成内地人就是怎样,香港人就是怎样等这些结论性话语。扪心自问,咱们自己有没有说过类似的话?当然不敢说没有,但咱们学习了认知失调,咱得用起来,得反思自己。
而在美国,类似的歧视有没有呢?当然有啦,对于美国这样一个移民国家来说,各种种族、肤色、信仰、语言的人混在一起,歧视无可避免。比如,对黑人的歧视,对爱尔兰人的歧视,对犹太人的歧视,乃至对华人的歧视。又如,对胖子的歧视,对矮子的歧视,或者对我这样的光头的歧视。说白了,歧视就是偏见。一般认为,偏见是由刻板印象造成的。比如,在你的人生中遇到过一个很刻薄的香港人,于是你就得出结论:香港人都很刻薄。而这种刻板印象导致了歧视。但是,认知失调理论却有不同的解释。他们认为,歧视的态度和歧视的行为是相辅相成的。也就是说,歧视的行为会加重歧视的态度。相反,如果我们拒绝歧视的行为,有利于减轻我们歧视的态度。这个理论,对今天的我们来说太有意义了。最重要的是:我们终于发现,我们有救了。只要我们生活中少做歧视的事,少说歧视的话,我们的毛病或许就能减轻。有人说,地域歧视是人性,不可避免。有可能,就像“认知失调”一样不可避免。但是,尝试去控制它,让它少发作一点,总是可以尽力而为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