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执政条件下改善党群关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有一条符合实际、符合群众、符合规律的政治路线。需要密切关注党所处的社会环境,要有全局的眼光,顾及党群关系的各个方面。这样,实践中才能够真正取得成效。共产党必须清醒认识和准确判断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聆听群众的真实诉求,不能把党自我封闭起来,不能主观地一意孤行去改善党群关系。党群关系是一个双向问题,是一个良性互动的问题。除了发挥政党的主动性和主导性,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力量还在于群众的觉悟。只有当群众知道一切,能判断一切,并自觉地从事一切的时候,国家才有力量,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第二节 党情和民情的新变化
一、党情三维的变化
中国共产党从结构上看,可以分为相联的三个层次、三个维度:一是作为整体意义上的党,二是党的各级组织,三是党的个体,即全体党员(包括党员干部)。党情的变化,也主要体现在这三个层次上。新时期,党的整体的状况和党的各级组织的状况发生了新的变化,其中党的基层组织发生的变化尤其明显;党员队伍的状况也发生了新变化。党自身情况所发生的这些新变化,对改善党群关系和巩固执政基础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和课题。
(一)党的整体状况发生的变化
新时期,党的整体的状况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基本定位的调整和“归位”。最显著的变化就是,由全面领导型政党转向现代执政党,由对国家社会的“全面掌控”转向“有所为、有所不为”。全面掌控的领导型政党的特点就是:掌控立法、掌控司法、掌控行政权、掌控经济和社会事务、掌控意识形态、掌控军队,所谓“掌控”主要是对思想、政治、组织、行政方面的直接控制和管理。中国共产党转向现代执政党的特点是:其功能既包含搜集和综合民意、表达民意、向政权机关输送精英、政治社会化等现代执政党的一般特点。同时,还保留中国共产党自身的一些基本特点,主要有:第一,保持和完善一党执政,多党参政的政党体制。中国共产党从开始执掌国家政权,在整个社会力量关系中就处于领导地位。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不是执政党和在野党的关系,而是联合执政,民主党派是参政党。第二,不断加强党的合法性建设,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党的长期执政地位的维护和巩固,最根本要靠代表和实现广大群众的利益,并且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第三,党在长期执政过程中实现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有效指导和管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作用主要不是通过直接管理社会来实现的,而是通过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基本方式来实现的。
中国共产党以执政党的角色发挥作用的主要途径有:第一,发挥决策作用,就是提出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对国家的重大问题提出决策性意见和建议,并通过规范的程序转化为国家政权机关的施政方案。第二,发挥组织作用,首先是组织共产党自身,把党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其次要组织国家政权的运行和活动;最后是组织和支持群众当家作主。第三,发挥协调作用,就是协调执政党、国家政权机关、民主党派、社会团体、社会组织以及利益群体等各种社会力量之间的关系,团结和凝聚全社会的力量。第四,发挥监督作用,既包括对党组织和党员队伍自身的监督,也包括党对各种国家政权机关、民主党派、社会团体、社会组织等各方面的监督,以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宪法、法律得到有效贯彻和实施。
中国共产党的整体调整和变化,要求党必须提高执政能力。执政能力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作为执政能力建设重点的领导干部能力和素质的提升;二是作为执政能力建设基础的全体党员的能力和素质的提升;三是作为执政能力建设关键的党内制度、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执政能力建设不单单是提高个人的能力,但是正如邓小平所说,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离不开执政者的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其中领导干部能力的变化最直接、最明显,所以是一个重点;而全体党员焕发出的力量则更深厚、更广泛,所以是基础。另一方面,一套运行有效的、理想的制度和体制的建立和健全,可以通过调整和整合已有的力量提高执政能力,同时稳步实现党自身的新陈代谢、吐故纳新。而且以制度和体制作为保障使党的执政能力更稳定、更持久,所以是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无论领导干部层面、普通党员层面,还是制度和体制、机制层面,三者都不可偏废。执政能力的提高最终是这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
中国共产党的整体调整和变化,要求党的执政方式必须转向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科学执政是遵循执政规律;民主执政是依靠人民执政、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执政是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依法执政是执政方式变化的核心,目的是实现广大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使党的治国理政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执政,既有利于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也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走向稳定性、规范性和长期性。
(二)党的基层组织状况发生的新变化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截至2012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达8512.7万名;党的基层组织总数达420.1万个,从基层党组织分布情况看,全国7245个城市街道、3.3万个乡镇、8.7万个社区(居委会)、58.8万个建制村建立了党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覆盖面分别达到99.97%、99.4%。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覆盖面达到99.98%。147.5万个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占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数的99.95%。4.03万个社会团体建立党组织,占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社会团体数的99.21%。3.95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建立党组织,占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数的99.61%。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加快,党的基层组织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里主要谈谈农村基层党组织、国有企业党组织、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的现状和变化。这些新变化,使党群关系和执政基础面临着新的考验。
1.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变化
农村基层党组织主要指农村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两级党的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截至2012年底,全国农村有乡镇党委3.3万个,村党组织58.8万个,乡镇、村党组织数约占全国基层党组织总数的14.8%;农村党员超过2500万名,乡镇机关干部超过100万名,乡镇站所干部接近200万名,村干部约为400多万名。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不断加强,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
然而,近年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课题,难以适应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问题是:亟待更新发展观念、强化整体功能、改进工作方法、提高综合能力、夯实薄弱环节,从而更好地发挥作用。一是发展观念亟待更新。时代发展到今天,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转变发展观念,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遵循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充分考虑农民群众的愿望,着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向推动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但是,目前一些地方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理解还不深,抓统筹协调发展的意识还不强。二是功能亟待调整,步伐亟待跟上。当前,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性日益增强,新的经济组织日益增多,农村劳动力流动越来越频繁,外出经商务工的农民包括农民党员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传统设置形式、工作方法,以及党员教育管理的方式等,进行相应的转变或调整。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围绕党在农村的中心任务,不断强化组织管理功能、教育引导功能和服务协调功能;与此要求相比,有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还习惯于过去那样“吹哨子”“喊号子”,搞强迫命令、行政干预;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忽视在新的经济和社会组织中开展党的工作,忽视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部分党员长期游离于党组织之外,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三是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亟待改进。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实行了税费改革,现在又在大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从而使国家、集体和农民的分配关系发生了重大调整。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要善于通过启发教育、民主协商、示范引导等方法推动农村工作开展,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政策手段解决农村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但是,目前一些地方的农村基层组织存在着“老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管用”的问题,不知道该如何开展群众工作。四是能力亟待提高。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将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普遍使用现代生产工具、全过程实现现代管理,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统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但是,目前一些地方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对此认识不足,能力不够,不注意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和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不知道如何为农民群众发展生产提供有效的服务。五是薄弱环节亟待加强。同农村经济发展和基层其他工作相比,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薄弱环节。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在有的地方还存在“一手软、一手硬”的现象,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挤掉”,没有被摆上应有的位置;不少干部中还存在着重物质动力,轻精神动力的现象,重视抓改革和建设工作,不重视人们的思想认识变化;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往往缺少针对性;有些地方思想政治工作软弱无力。可见,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亟待改进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亟待在这方面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一些地方的农村基层组织在这方面做得很欠缺,缺乏有效的手段和管用的措施。
2.国有企业党组织地位和作用发生的变化
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现在依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企业党组织在企业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这是一些基本原则,也是改善党群关系和执政基础的客观要求。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特别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企业党组织如何正确定位和充分发挥作用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伴随改革开放,企业党的建设和党的工作也一直在探索和前进中,有实质内容的变动主要有三次:第一次,逐步削弱书记权力,扩大厂长职权。由此引出了“中心”和“核心”的关系问题。第二次,把厂长推为企业“老大”的尝试和转折,从“中心”支配“核心”到两“心”共主企业。第三次,推出了“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过渡形态。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两“心”共主企业出现的矛盾,但是,“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困难在于如何明确权责。很大程度上要靠个人的素质和觉悟,这样的制度安排和设计,不确定性和变数太多。从总体看,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企业党的建设和工作有两个基本问题需要破解:一是党的工作如何围绕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展开和推进。二是企业改革和发展如何始终有效坚持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如何有效坚持企业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政治核心作用。
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国有企业党组织如何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本企业的贯彻执行,如何参与企业的重大决策。在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的条件下,如何处理好与企业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党委会、职工代表大会、工会的关系。有的人认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法人治理结构有了一套科学严密的决策、执行和监督系统,在这些系统之外再设一个党委是多余的,没有空间,搞“去组织化”。这些片面和错误的认识,影响了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再比如,国有企业党组织如何领导好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如何全心全意地依靠职工群众,如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等等,这些也成为需要解决的很现实的问题。
从深层次看,党组织进入企业有三大难点需要研究和破解:
第一,企业层面的财产权和执政权处理不好会有冲突。
党发挥领导作用和进入企业,首先遇到一个难题。因为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制企业是个财产组织,它的运作,要遵循财产运作的特点和规律。这是底线。归结起来可称之为“所有者主导权”,即财产所有者对企业拥有绝对的主导权。(党组织是上级主导的,全国一个整体;企业像一堆土豆,是呈分散状态。)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是受宪法保护的财产权制度,其内部结构是以财产为纽带形成的一种分权制衡的组织结构,其运行机制是利益驱动机制。企业的四大主体(利益相关者)围绕利益形成这样一种“砸饭碗”机制:企业员工的“饭碗”端在经营者手中,经营者的饭碗端在董事会的手中,董事会的饭碗端在股东会的手中,股东会的饭碗端在消费者(市场)的手中。这样一环扣一环,形成很强的约束和制衡关系。实现这种约束和制衡作用的组织形式,就是一套经过几百年检验证明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这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