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满足皇室的需要,各地官员要经常向朝廷进贡鼻烟,有时干脆直接从市场上购买进口的高级鼻烟进贡。以广东官员进贡为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所知最早的一分进单(现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棺)是一名叫所子的人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月二十六日进贡物品的记录,其中有鼻烟四瓶。雍正十一年二月二十六日,广州左翼副都统兼管海关税务加一级毛克明、广东海关副监都户部额外员外郎郑伍赛进贡鼻烟肆箱,内共二十四瓶。八月二十六日,又进贡鼻烟五箱。八月二十六日,广东总督鄂弥达进贡鼻烟一箱。八月二十九日,广东巡抚杨永斌进贡洋鼻烟九瓶。雍正以后,各地继续进贡鼻烟,粤海关形成了一年进贡二次、一次二箱(八大瓶)鼻烟的定例,直到清末。
随着历史的推移,鼻烟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再是熟悉的东西了,很多人闻所未闻。值得庆幸的是,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我们还能见到一些清代遗留下来的鼻烟,从其数量和包装形式上看,都不在少数。所存鼻烟的成色,多呈黄色,是上等鼻烟。其包装有玻璃瓶或罐两种,瓶罐又可分为素色、描金花、水描金花三种,其中又以后者居多。很显然,它们是原来清宫中使用过的。有一只木匣中,盛放有五瓶鼻烟,瓶均为玻璃质地,高15.8厘米,底6.8×5.5厘米。瓶为广腹,细颈,有盖,底略凹,周身磨花,瓶口加黄封。瓶内鼻烟尚存,瓶外均帖有标签,上书楷体“洋烟”二字。据考证,这一匣五瓶洋鼻烟是19世纪末地方官吏进贡给朝廷的,可惜尚未使用,清王朝便灭亡了。
二、鼻烟壶的兴起和盛行
鼻烟壶是盛放鼻烟的容器之一。当吸闻鼻烟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时候,为了随时随地享用,人们自然要随身携带鼻烟,因此,盛装鼻烟的容器也就自然地应运而生了,有盒、瓶,也有壶。在我国,人们长期使用的是鼻烟壶,这也是我们在这本书中所要叙述的重点。
不同地区不同地位的人们,所使用的鼻烟容器是不一样的;而对于不同的民族来说,鼻烟壶容器的制作则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最早利用烟草并吸闻鼻烟的美洲印第安人,用动物的骨、角以及皮革、树皮等制成鼻烟壶或鼻烟盒。
当吸闻鼻烟的习俗传入欧洲的时候,那里的玻璃制造已经相当进步了,人们利用这一优势,制作了各种样式和各种颜色的玻璃鼻烟壶。除此之外,也有用各种金属制造的鼻烟盒。
在我国传说中较早吸闻鼻烟的蒙藏民族,由于他们以游牧为主,流动性大,白天的时光常常要在马上、牦牛上度过,要求鼻烟壶必须坚固耐用,不怕摔碰,所以这两个地区的鼻烟壶多用木材或铜、银等金属制成,也有少量用动物的骨、角及玉器制作的鼻烟壶。清王朝在入关以前所用的鼻烟壶,也基本与蒙藏民族相似。其实之所以如此,不仅因为他们具有相似的民族特性,其所在地域物质材料的限制,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目前所见我国自己生产的最早的鼻烟壶,是底部刻有“顺治二年”款的铜鼻烟壶,为1986年笔者在江苏省苏州市文物商店所见,烟壶体积很小,无装饰。此外;香港布乐氏府收藏有一件“顺治三年程荣章造”款的铜质烟壶,高6厘米,壶身刻有很浅的云龙纹,且有一微凹似开光式的圆形,恰似烟碟,隐含着兼具烟壶与烟碟的双重功能,足内刻楷书“顺治三年程荣章”。程荣章可能是我国历史上留下姓名的第一位鼻烟壶制作者。因此,这件鼻烟壶虽然制作粗糙,但在中国鼻烟壶发展史上却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如果撇开传说中的我国藏蒙地区所使用的鼻烟壶不谈,确切史料记载的我国最早开始有鼻烟壶,是在明朝万历二十九年(1600年),这一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北京向万历皇帝进献了他从欧洲带来的自鸣钟和玻璃鼻烟壶。根据目前国内研究者最为流行的说法,我国最早的鼻烟壶便是在明代万历年间从欧洲传入的,并且均为玻璃制品。清代初年的著名学者王士祯在《香祖笔记》中记载,康熙年间,京师(今北京)的鼻烟“以玻璃为瓶,贮之。瓶之形像,种种不一。”瓶的颜色也很丰富,有红、紫、黄、白、黑、绿等数种。可见在我国最初接受从欧洲传来的鼻烟的同时,也接受了盛放鼻烟的玻璃鼻烟壶。
很难说清从欧洲传入的玻璃鼻烟壶究竟在中国延用了多长时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在重视变化的欧洲人只是把玻璃鼻烟瓶当作盛放鼻烟的容器,忽视了这种容器的创新和发展的时候,中国人在这方面比世界上任何吸闻鼻烟的地区的人们都领先了一步,而这一步又是分三步走的。首先,中国人继承并使用了欧洲生产制作的玻璃鼻烟壶,现在的北京故宫博物院,尚保存有不少这样的藏品,有的还带有非常考究的包装。其次,中国人开始寻找自己的鼻烟盛具。1985年,笔者在参与整理近百万件明末清初的文物时,在一些原本是用来盛装药丸的小瓷瓶中,发现了遗留在瓶中的鼻烟,这一发现至少可以证明两点:一是当时的人们在利用鼻烟的药用价值;二是当时的汉族人很可能就是用装药的小瓶来盛放鼻烟的,因为小药瓶均为瓷质,口很小,不易走味,携带也方便,是当时盛放鼻烟最理想的容器。第三,中国人开始自己制造鼻烟壶。很显然,鼻烟在传入中国后不久,便迅速为上至皇宫贵族,下至普通百姓所接受,良好的土壤使鼻烟的需要量不断扩大,对盛放鼻烟容器的需求也相应增多,进口的玻璃瓶很有限,药瓶毕竟只是代用品,中国人便开始琢磨自己去制造鼻烟壶了,况且在技术方面根本不成问题。我们不知民间的鼻烟壶生产始于何时,最为确且的记载是,清代康熙初期,我国官方便正式生产鼻烟壶。由于当时上层统治者对鼻烟的需求量最大,加之统治者在器物利用方面的苛求,所以康熙下令在清宫造办处生产制作鼻烟壶。也许这就是中国自己生产鼻烟壶的开始。从此,我国鼻烟壶的制作便走上了民族化的道路,从此,中国工艺匠师们的聪明才智便在鼻烟壶的制造方面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和光大,不仅日益发展,而且其制作之精美,品种之繁多,造型之丰富,均超过了欧洲、美洲,成为当之无愧的娇娇者。
自清代康熙、雍正以后,鼻烟壶深深地进入了中国人的生活。今天,亲朋好友相见,一般是敬烟递茶,以表示客气与尊重;而那时,人们见面的第一件事,却是互相敬鼻烟,然后再互相鉴赏鼻烟壶。康熙时,传谕设置清宫造办处,生产鼻烟壶和典章用品、室内陈设品、文房用具等,用以赏赐皇戚贵族、王公大臣及馈赠外国帝王和使臣。雍正年间鼻烟壶生产进一步扩大,广东生产的“广式玻璃烟壶”也在雍正六年进入宫内。到乾隆盛世,鼻烟壶的制作在形式、工艺与质地等方面都较前期有了较大的飞跃,在北京形成了“辛家坯”、“勒家坯”、“袁家坯”三大家各不相让、激烈竞争的局面。此时,鼻烟壶在玩赏方面的价值也超过了其实用价值。以上只是简单叙述,在下面的有关章节中,我们还将详细论及。
鼻烟壶为什么能够引人入胜呢?当时中国人普遍吸食鼻烟只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玩赏鼻烟壶之风能由上而下,广泛深入,除了上层统治集团的宠爱之外(这一点将在《帝王与鼻烟壶》一章中详尽叙述),还有其自身所具备的一些客观因素。
能够制作鼻烟壶的材料很多,金、铜、银、瓷、料、玉石、珊瑚、玛瑙、琥珀、翡翠、水晶、木、竹根、木变石、漆器、葫芦、果核等均可,人们可以根据各自所好,广泛选择。至于鼻烟壶的造型,更是繁多,除了基本的扁瓶式外,还有知了、象、狮、荷花、钟、人物、鱼、鸡、灵芝、茄子、蜡烛等形状,维妙维肖,不胜枚举。而鼻烟壶的纹饰,则更是变化多端、丰富多彩的,有山水草木、花鸟虫鱼、瑞禽珍兽、亭台楼榭;也有表示祥瑞的喜鹊报春、凤穿牡丹、马上平安、榴开百子、鲤鱼龙门、猫蝶连年等题材;有的还饰以文字,如“福禄寿”、“囍”、“事无不可向人言”、“风云在掌中”等,更有以人物的容貌绘于烟壶上的。到了清代道光年间,又出现了内画鼻烟壶这一更加为人喜爱的新工艺品种。光绪年间,内画鼻烟壶更加精美,被上层统治者奉为大雅之物品(关于内画鼻烟壶将在《内画鼻烟壶与内画名家》一章中详述)。
鼻烟壶体积微小,不过掌中之物,便于携带,可以随时随地把玩欣赏,特别是一件精美的鼻烟壶,往往能够集琢制、雕刻、绘画等艺术之大成,其品类繁杂,质料精美,形成多样,色彩美观,令人爱不释手。
在整个社会上下无不宠爱鼻烟壶的环境下,拥有什么样的鼻烟壶,拥有多少鼻烟壶,便成为不可小看的事情了。从这个意义上讲,鼻烟壶成了社会身分的象征。为此,不少人竭力在鼻烟壶的艹鬼集和应用上大作文章。
清代中期,民间流传着“和王申跌倒,嘉庆吃饱”的民谣。和王申(1750—1799年),字致斋,生员出身,先以官学士在銮仪卫充当校尉,因为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赏识,很快被授予侍卫、副都统,侍郎、尚书、大学士等要职,是乾隆后期地位显赫的要臣。和王申很会揣摩乾隆皇帝的意旨,处处事事迎合其好,使乾隆帝对他倚任不疑。和王申则利用这一点,在官职越来越高的同时,为非作歹,为自己广敛钱财。被蒙在鼓里的乾隆不仅没有惩治和王申,反而把自己最宠爱的小女儿固伦和孝公主许配给和王申的儿子丰绅殷德,做起了儿女亲家,这使和珅更加独断专行,贪赃枉法。在和王申控制朝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他聚敛了惊人的财富,有些东西甚至连皇宫所藏都难以相比。有一次,一位叫孙士毅的官员从越南回国,献给乾隆皇帝一颗用明珠雕琢而成的鼻烟壶,但几天之后,这件鼻烟壶便到了和王申手中。嘉庆皇帝在即位前便对和王申的所作所为恨之入骨,同时也窥视着和王申家里所拥有的财富,但碍于太上皇乾隆帝在世,嘉庆也不敢轻举妄动。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四日,太上皇乾隆死的第二天,嘉庆便下令逮捕乾隆的宠臣、权相和王申,宣布和珅的二十大罪状,于正月十八日赐死,和王申的家产也被全部查抄,折合成白银达八亿两之多,是朝廷十多年收入的总和,十分惊人。在查抄的和王申家财中,各种各样的鼻烟壶达2300多个,其中玉器鼻烟壶就有48个。这些鼻烟壶一部分被赏赐给臣下,另一部分则为嘉庆享用。不仅和王申,闽浙总督伍拉纳被抄家时,也有许多玉器和水晶鼻烟壶。在鼻烟壶的盛行时期,几乎所有的达官贵人为了证明其非同他人的身份,都在尽力收存鼻烟壶。
由于鼻烟壶的特殊作用,有人便以此为敲门砖。同治年间,有一个小官吏为了在宫中能谋得一个更高更好的职业,不惜重金,从欧洲购进了一件红宝石鼻烟壶和一件蓝宝石鼻烟壶。当时正是西太后实权在握,东太后不管事,小官吏以为红宝石更为贵重,于是便把红宝石鼻烟壶献给了西太后,把蓝宝石鼻烟壶献给了东太后。那知西太后认为蓝宝石才是最难得的,小官吏把蓝宝石送给了东太后,分明是不把我放在眼里。结果那位可怜的小官吏拍马屁不成,反而被问罪。
除了专门的玩赏外,人们使用鼻烟壶的方法基本上都一致,有的把鼻烟倒出一点,用一只细管往鼻子里吸;有的直接把鼻烟倒在大拇指指肚处,再按向鼻孔,使劲一吸;讲究一点的,是用烟匙从鼻烟壶里舀出一些鼻烟放在特制的烟碟中,然后一手托烟碟,一手用拇指沾点鼻烟放在鼻孔处,用力吸入。一般来讲,鼻烟吸入后,先是作闭目享受状,然后再痛痛快快地打个喷嚏,回味刚才的快感。本来有一只或数只鼻烟壶轮换,一般人都够用了,但在鼻烟壶成为一种社会身分的象征的时候,常年使用一件鼻烟壶就如同一件衣服穿得很脏很破却仍然穿着外出一样,不免有点寒碜了,于是,人们便要求拥有一定数量的鼻烟壶。不仅如此,人们在鼻烟壶的追求方面口味越来越大,出现了成套使用之风。所谓成套使用鼻烟壶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有的在一年365日,一日更换一件,或纹样异,或质料异;有的按每月之日序,更换不同寓意之鼻烟壶,如果初一使用的是画有一只喜鹊的鼻烟壶,那么初二使用的必是画有两只喜鹊……依次类推;有的随四季景物、草木的变化来更换不同装饰或质料的鼻烟壶;有的以天气的阴晴、风云变化、寒暖冷热来更换相应的鼻烟壶;有的以自己的志向、节操来更换鼻烟壶。在鼻烟壶更换时,烟壶的价值必须相当,若今日使用的烟壶价值在千元以上,明日所换者,价值也必须在千元上下稍有波动,否则便会为人所耻笑。
由于鼻烟壶具有了代表身分以至寓意恭维、赞同等内函,所以与不同身分的人交往,应谨慎选用所出示的鼻烟壶,否则便可能使好事变成坏事,两人话不投机,不欢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