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问及“与五年前相比较你现在的生活有无改善”时:选“有大的改善”的占26.42%,选“有一定改善”的占56.60%,选“无改善”的占12.58%,选“有所下降”的占4.40%。71.88%的被调查者认为今后五年的生活比现在会更好。选生活“改善”的原因(可以多项选择)在前四位的是:“出行坐车方便了”的占55.84%,“居住条件比以前好了”的占51.30%,“食品丰富了”的占28.57%,“小区医疗、教育设施齐全”的占29.22%。选生活无改善的原因(可以多项选择)在前四位的是:“没有固定的收入”的占67.57%,“教育、医疗费用太贵”的占47.97%,“文化环境没有变化”的占28.38%,“住房条件无改善”的占25.68%。
对目前生活状况的感受,回答“非常满意”的占16.88%,回答“比较满意”的占30.00%,回答“一般”的占31.25%,“不太满意”的占14.37%,回答“不满意”的占5.00%,回答“说不清楚”的占2.50%。从原因上分析,“满意的原因”(可以多项选择)中“家庭和睦”(71.80%)、自己和家人身体健康(58.33%)、婚姻幸福(45.51%)、和同事(邻里)相处愉快(41.67%)排前四位。
“不满意的原因”(可以多项选择)中收入少(83.67%)、生活环境差(34.64%)、工作压力大(24.84%)、身体不好(18.30%)排前四位。
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际利益和好处使大多数农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由于受经济发展制约,农民收入水平一直比较低,以收入作为最重要经济来源的农民阶层,其收人是否稳定、有无增加始终是他们个人及家庭生活能否得到改善的主要原因,也直接影响着个人生活感受。
2.对个人收入状况、目前工作及发展机会的评价。
在对个人收入状况进行调查时,选“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占73.75%,选“501~800元”的占21.88%,选“801~1500元”的占2.5%,选“2001~2500元”的占1.87%。被调查者的收入水平总体较低,月收入在800元以下的超过七成。收入来源与上一年基本相同,务农收入和打工收入是两种最主要收入的构成。
在根据现有收入评价自己生活状况时,65.62%的被调查者选“收入一般”,8.75%的被调查者选“不富裕”,16.25%的被调查者选“生活贫困”,6.88%的被调查者选“比较富裕”,2.5%的被调查者选“富裕”。与工人的这组调查数据相比较,感到“比较富裕和富裕”的,农民比工人高出4.09个百分点,固然,农民人均收入的绝对数比工人要低;“不富裕和生活贫困”的,农民比工人低了2.16个百分点,这与农民有土地作为生存依赖,而城市工人一旦失业就失去生存基本条件有关。同时,在对收入水平作自我评价时,农民更多的是作纵向比较,而不是横向比较。
对目前从事的工作(职业)进行评价,占37.58%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从事的工作(职业)“一般”,只有17.20%的被调查者表示“满意”,45.22%的被调查者表示“不满意”。收入少(76.43%)、职业地位不高(7.65%)、工作有难度、压力大(7.01%)、工作环境差(2.54%)是“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个人收入”(41.51%)、“工作的稳定性”(22.64%)、“自我发展机会”(20.13%)是选择工作的主要考虑因素。对“个人发展的机会”,选“一般”的占48.12%,选“不多”的占46.25%,仅有5.63%的人认为发展机会“多”。在社会流动和社会地位安排方面,我国由封闭体系转向开放体系,越来越多的人认同个人获得发展的主要因素取决于“个人勤奋努力”(69.42%)和“个人受过良好的教育”(36.94%)。
“关系”(10.38%)和“家庭出生”(3.82%)所占比重越来越小。
3.婚姻、家庭生活状况。
对婚姻家庭生活感受中,绝大多数被调查者对家庭生活持肯定态度,满意度超过工人。七成以上的人“向往家庭生活”。对个人婚姻表示“满意”的占71.52%,“一般”的占18.99%,“不满意”的占1.26%,“说不清楚”的占8.23%。对现在的配偶感到“满意”的占72.61%,“一般”的占17.84%,“不满意”的占0.63%,“说不清楚”的占3.19%,不适用的占5.73%。
在对住房情况的调查中,现在住房以自建房(95.62%)为主,另外有商品房(1.88%)、经济适用房(1.25%)、出租房(1.25%)。住房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下的占20.75%,50~90平方米的占31.45%,91~120平方米的占26.42%,121~150平方米的占8.80%,151~200平方米的占5.66%,200平方米以上的占6.92%。
4.社会保障情况。
据有关部门统计,2007年3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甘肃全省所有农村人口,参合人数近18007/人,占全省农业人口的90%。在对个人获得社会保障评价中,选“满意”的占14.65%,选“一般”的占35.03%,选“不满意”的占36.31%,“说不清楚”的占14.01%。“合作医疗”(73.42%)、“教育费用减免”(48.74%)、“扶贫资助”(14.56%)这三种社会保障是被调查者参加并享有的社会保障的主要种类。参加“合作医疗”的占比比上一年提高33.82个百分点。近一成多的人对个人获得的社会保障的具体感受是不明确的或没有确定指向的,但未来其自身遇到和应对风险的过程中,这种模糊性的态度可能会发生方向上的变化,主要依据国家给个人提供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与否而变成满意或不满意。
5.使用电视、电话、电脑、网络等现代传媒的情况。
通过对农民家庭的信息消费调查发现:在农村,电话逐步成为人们的主要通信工具。有电话的占82.39%,平均月话费“在50元以下”的占74.65%,“50~100元”的占23.24%,选“有电脑”的占3.82%,被调查有电脑者中只有6.33%的人上网,上网的目的主要是获取信息(60.64%)和聊天(21.28%)。在现代社会,互联网是获取信息和机会的一种很重要的方式,买电脑的费用、上网费用、农村网络建设,网民素质都影响互联网在农村的普及程度。因此,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方式的差异使信息并不能在全部人口中均衡地分配。网络造成的“数字隔离”可能从另一个侧面使农民陷入新的封闭和不平等。
6.出行乘坐的交通工具的情况。
在对家庭有无机动车的调查中,选“有机动车”的占54.17%(其中:农用车占45.41%,小轿车占0.53%,其他占8.23%);没有小轿车及其他汽车的人占45.83%。日常出行的交通工具,自行车是首选(77.27%),农用车(12.98%)居其后,再后依次是单位车(0.65%)、小轿车(1.95%)、出租车(1.95%)、公共汽车(1.30%)、其他方式(3.90%)。农用车成为农民家庭拥有的重要财产,说明农民财富增加的同时,生产条件也得到了改善。
7.个人娱乐消遣。
从问卷的调查情况看,闲暇时间主要用在(可以多项选择):家务劳动(78.75%),看电视、录像(58.13%),抚养教育子女(45.63%),读书看报(36.88%),串门聊天(23.13%),听广播、录音(18.13%),学习文化技术(15.63%),体育活动(11.88%),逛商场(5.00%),上网(2.5%),旅游(0)。可见,农村的个人娱乐消遣种类少,参与比率低;消费性活动少,免费性活动多。被调查者中在闲暇时间上网的人寥寥无几,旅游的人为零。
三、被调查的工人
农民生活感受的共同点与差异
1.工人、农民生活感受的共同点。
(1)与五年前相比超过七成的人(工人75.17%,农民83.02%)生活状况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对当前个人生活的总体评价表示“满意”和“一般”的占绝大多数。工人农民对个人婚恋状况的评价最高,处在“一般”,最接近“比较满意”的水平;对个人精神状况、日常饮食和衣着、身体健康状况、个人社会交往共4个指标的评价处于高于“一般”,低于“比较满意”的水平;对目前从事职业或工作、工作或生产条件、个人娱乐消遣、受教育程度和再学习、目前收入和财产、个人获得的社会保障共6个指标的评价处于低于“一般”,高于“不满意”的水平。
(2)工人、农民对目前自己的收入水平、工作或职业和发展机会持不乐观态度。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民现金收入逐年稳步增加,但绝大多数人觉得自己收入一般、比较贫穷、不富裕。说明地区间经济差距、行业间收入差距、城乡差距等差距对人们的生活感受和收入评价影响深刻。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对就业和个人发展提出挑战。工人农民均对个人收入水平评价最低。
(3)个人获得的社会保障不足,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工人、农民对个人获得的社会保障的满意程度较低。
(4)消费水平低。信息消费低,有电脑的工人家庭少,有电脑的农民家庭寥寥无几。拥有小轿车、使用互联网获取信息离大多数工人农民的生活尚很遥远。
2.工人、农民生活感受的差异。
(1)工人、农民的收入水平差异。调查数据显示:工人“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占9.39%,农民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占73.35%。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工人与农民人数比率约为1:8。
(2)农村人与城市人的评价体系不同,主观幸福感受也不同。尽管,整体上工人的收入水平高于农民的收入水平,但工人对目前生活状况的正面评价却比农民的评价低。同等条件下工人比农民更倾向于认为自己不富裕、生活贫困。
四、预测及几点建议
当前,甘肃省产业工人阶层和农民阶层就个人生活方面的社会政治态度总体上是积极的。政府提出的在“十一五”期间保持10%的经济增长率是使甘肃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的保证。在政府方面,如果能及时、妥善解决好民生问题,甘肃省产业工人阶层和农民阶层就个人生活方面的社会政治态度还有提高的空间。但是,也不能忽视收入差距问题、社会保障问题、房价持续上涨问题等已经显现出来的问题对社会心理及情绪造成的负面影响。
1.缩小省内城乡差距,提高工人农民对生活的满意程度。
2007年上半年,甘肃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870.42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28%;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1020.76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58%。以甘肃省统计局发布的这组数字为依据,若把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等社会保障因素考虑在内,城乡实际收入差距在6倍左右。一方面,现实生活中收入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也有其合理性和积极作用,但收入差距过大会导致需求不足,严重制约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不利于社会稳定与进步,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会使部分经济困难的群体产生心理失衡和被剥夺感,甚至引发他们对社会的不满,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缩小省内城乡差距是推动经济快速增长、保持与发达地区差距不再进一步扩大、实现社会和谐和提升工人农民生活感受的基础。
2.重视社会保障“多米诺效应”,减轻工人农民生活负担。
收入差距扩大,财富向少数人集中,而富人的边际消费倾向比较低。产业工人、农民由于个人获得的社会保障水平低,面对医疗、教育、商品房等价格的持续上涨以及对养老费用预期的不确定性,便把大量的收入存入银行作为养老金、医疗费用以及子女的教育费用。高储蓄低消费反映出居民不敢花钱,这是一种对现实和未来生活不安全感的反映。居民需求不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不足。甘肃省经济发展同样也只能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和我国的现行外汇政策合力,造成流动性过剩。流动性过剩长期积累的结果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或者物价上涨又会使民众感到自己的实际收入被剥夺,当通货膨胀率大于收入增长率时,其生活质量就必定下降,只能将其有限的资源都投注在生活所需之上。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处理好社会保障问题是解决其他问题的基础。
3.关注、解决民生问题,及时化解社会心理压力与不良情绪。
国家统计局兰州调查队调查显示,2007年上半年,兰州米、油、肉禽、蛋等价格“恢复性上涨”以来,导致兰州市民人均多支出107.9元。我们的调查结果也显示,被调查者中六成以上产业工人和四成以上农民最希望解决物价问题。对居民而言,通胀的感受往往来自于其购买生活必需品,尤其是食品的价格。而当“感受通胀”大于“实际通胀”时,物价上涨削弱了民众的幸福指数。及时平抑物价持续上涨,使其保持在合理涨幅范围内,相应减轻居民负担,不仅能部分消除对提高生活质量和个人感受的负面影响,而且能疏导与化解社会心理压力与不良情绪。这样,也才能使民众切实感到自己与国家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是一致的,无形中增加了对国家管理者的支持、尊重和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