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991700000013

第13章 外篇(1)

游学第二

出洋一年,胜于读西书五年,此赵营平百闻不如一见之说也。入外国学堂一年,胜于中国学堂三年,此孟子置之庄岳之说也。游学之益,幼童不如通人,庶僚不如亲贵。尝见古之游历者矣,晋文公在外十九年,遍历诸侯,归国而霸。

赵武灵王微服游秦,归国而强。春秋战国,最尚游学:贤如曾子、左丘明,才如吴起、乐羊子,皆以游学闻。其余策士杂家,不能悉举。后世英主名臣,如汉光武学于长安,昭烈周旋于郑康成、陈元方。明孙承宗未达之先,周历边塞,袁崇焕为京官之日,潜到辽东:此往事明效也。请论今事:日本小国耳,何兴之暴也!伊藤、山县、本、陆奥诸人,皆二十年前出洋之学生也;愤其国为西洋所胁,率其徒百余人,分诣德、法、英诸国,或学政治工商,或学水陆兵法,学成而归,用为将相,政事一变,雄视东方。不特此也,俄之前主大彼得,愤彼国之不强,亲到英吉利荷兰两国船厂,为工役十余年,尽得其水师轮机驾驶之法,并学其各厂制造;归国之后,诸事丕变,今日遂为四海第一大国。不特此也,暹罗久为法国涎伺,于光绪二十年,与法有衅,行将吞并矣;暹王感愤,国内毅然变法,一切更始;遣其世子游英国,学水师。去年暹王游欧洲,驾火船、出红海来迎者,即其学成之世子也。

暹王亦自通西文西学,各国敬礼有加,暹罗遂以不亡。上为俄,中为日本,下为暹罗。中国独不能比其中者乎?至游学之国,西洋不如东洋,一、路近省费,可多遣;一、去华近,易考察;一、东文近于中文,易通晓;一、西学甚繁,凡西学不切要者,东人已删节而酌改之。中东情势,风俗相近,易仿行,事半功倍,无过于此。若自欲求精求备,再赴西洋,有何不可。或谓昔尝遣幼童赴美学习矣,何以无效?曰:失之幼也。又尝遣学生赴英法德学水陆师各艺矣,何以人才不多?

曰:失之使臣监督不措意,又无出身明文也。又尝派京员游历矣,何以材不材相兼?曰:失之不选也。虽然,以予所知,此中固亦有足备时用者矣。若因噎废食之谈,豚蹄篝车之望,此乃祸人家国之邪说,勿听可也。尝考孟子所论圣贤帝王将相,历险难,成功业,其要归不过曰,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而已;曰生于忧患而已。夫受侮而不耻,蹙国而不惧,是不动也。冥然罔觉,悍然不顾,以效法人为耻,是不忍也。习常蹈故,一唱百和,惮于改作,官无一知,士无一长,工无一技,外不远游,内不立学,是不增益所不能也。无心无性无能,是将死于忧患矣,何生之足云?

设学第三

今年特科之诏下,士气勃然,濯磨兴起。然而六科之目,可以当之无愧,上副圣心者,盖不多觏也。去年有旨令各省筹办学堂,为日未久,经费未集,兴办者无多。夫学堂未设,养之无素,而求之于仓卒,犹不树林木而望隆栋,不作陂池而望巨鱼也。游学外洋之举,所费既巨,则人不能甚多。且必学有初基,理已明、识已定者,始遣出洋;则见功速而无弊,是非天下广设学堂不可。各省各道各府各州县皆宜有学,京师省会为大学堂,道府为中学堂,州县为小学堂。

中小学以备升入大学堂之选,府县有人文盛物力充者,府能设大学,县能设中学,尤善。小学堂习《四书》,通中国地理、中国史事之大略,算数绘图格致之粗浅者;中学堂各事,较小学堂加深,而益以习《五经》,习《通鉴》,习政治之学,习外国语言文字;大学堂又加深加博焉。或曰:天下之学堂以万数,国家安得如此之财力以给之?曰:先以书院改为之,学堂所习,皆在诏书科目之内,是书院即学堂也,安用骈枝为?或曰:府县书院经费甚薄,屋宇甚狭,小县尤陋,甚者无之,岂足以养师生,购书器?曰:一县可以善堂之地,赛会演戏之款改为之,一族可以祠堂之费改为之。然数亦有限,奈何?曰:可以佛道寺观改为之。今天下寺观,何止数万?都会百余区,大县数十,小县十余,皆有田产,其物业皆由布施而来。若改作学堂,则屋宇田产悉具,此亦权宜而简易之策也。方今西教日炽,二氏日微,其势不能久存,佛教已际末法中半之运,道家亦有其鬼不神之忧。若得儒风振起,中华又安,则二氏固亦蒙其保护矣。大率每一县之寺观,取什之七以改学堂,留什之三以处僧道。其改为学堂之田产,学堂用其七,僧道仍食其三,计其田产所值,奏明朝廷旌奖,僧道不愿奖者,移奖其亲族以官职。如此,则万学可一朝而起也。以此为基,然后劝绅富捐资以增广之。昔北魏太武太平真君七年,唐高祖武德九年,武宗会昌五年,皆尝废天下僧寺矣。然前代意在税其丁,废其法,或为抑释以伸老,私也。今为本县育才,又有旌奖,公也。若各省荐绅先生以兴起其乡学堂为急者,当体察本县寺观情形,联名上请于朝,诏旨宜无不允也。其学堂之法约有六要。一曰新旧兼学:

《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一曰政艺兼学: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备律例、劝工通商、西政也;算绘、矿医、声光、化电、西艺也。(西政之刑狱,立法最善。西艺之医,最于兵事有益;习武备者必宜讲求。)才识远大而年长者宜西政,心思精敏而年少者宜西艺。小学堂先艺而后政,大中学堂先政而后艺。西艺必专门,非十年不成;西政可兼通数事,三年可得要领。大抵救时之计,谋国之方,政尤急于艺。然讲西政者,亦宜略考西艺之功用,始知西政之用意。一曰宜教少年:学算须心力锐者,学图须目力好者,学格致化学制造须质性颖敏者,学方言须口齿清便者,学体操须气体精壮者。中年以往之士,才性精力已减,功课往往不能中程。且成见已深,难于虚受,不惟见功迟缓,且恐终不深求,是事倍而功半也。一曰不课时文:新学既可以应科目,是与时文无异矣。况既习经书,又兼史事、地理、政治、算学,亦必日力哉?朱子曰:“上之人曾不思量,时文一件,学子自是着急,何用更要你教。”(《语类》卷一百九)谅哉言乎!一曰不令争利:外国大小学堂皆须纳金于堂,以为火食束修之费,从无给以膏火者。中国书院积习,误以为救济寒士之地,往往专为膏火奖赏而来。本意既差,动辄计较锱铢,忿争攻讦,颓废无志,紊乱学规,剽袭冒名,大雅扫地矣。

今纵不能遽从西法,亦宜酌改旧规,堂备火食,不令纳费,亦不更给膏火。用北宋国学积分之法,每月核其功课,分数多者酌予奖赏。数年之后,人知其益,即可令纳费充用,则学益广,才益多矣。一曰师不苛求:初设之年,断无千万明师。

近年西学诸书,沪上刊行甚多,分门别类,政艺要领,大段已详。高明之士,研求三月,可以教小学堂矣。两年之后,省会学堂之秀出者,可以教中学堂矣。大学堂初设之年,所造亦浅。每一省访求数人,亦尚可得。三年之后,新书大出,师范愈多,大学堂亦岂患无师哉?若书院猝不能多设,则有志之士当自立学会,互相切磋。文人旧俗,凡举业楷书,放生惜字,赋诗饮酒,围棋叶戏,动辄有会:何独于关系身世安危之学而缓之?古人牧豕都养,尚可听讲通经,岂必横舍千间、载书兼两而后为学哉?始则二三,渐至什伯,精诚所感,必有应之于千里之外者。昔原伯鲁以不悦学而亡,越句践以十年教训而兴,国家之兴亡,亦存乎士而已矣。

学制第四

外洋各国学校之制,有专门之学,有公共之学。专门之学,极深研几,发古人所未发,能今人所不能,毕生莫殚,子孙莫究,此无限制者也;公共之学,所读有定书,所习有定事,所知有定理,日课有定程,学成有定期:或三年,或五年。

入学者不中程不止,惰者不得独少,既中程而即止,勤者不必加多;资性敏者同为一班,资性钝者同为一班,有间断迟误者附其后班;生徒有同功,师长有同教,此有限制者也。

无事无图,无堂无算,师无不讲之书,徒无不解之义,师以已习之书为教,则师不劳,徒以能解之事为学,则徒不苦。问其入何学堂而知其所习何门也,问其在学堂几年而知其所造何等也。文武将吏,四民百艺,其学无不皆同。小学堂之书较浅,事较少,如天文、地质、绘图、算学、格致、方言、体操之类,具体而微。中学堂书较深,事较多(如小学堂地图则极略,仅具疆域山水大势,又进则有府县详细山水,又进则有铁路电线矿山教堂,余书仿此)。方言则兼各国,算学则讲代数对数,于是化学医术政治以次而及,余事仿此。大学堂又有加焉。小学中学大学,又各分为两三等,期满以后,考其等第,给予执照。国家欲用人才,则取之于学堂,验其学堂之凭据,则知其任何官职而授之。是以官无不习之事。

士无无用之学。其学堂所读之书,则由师儒纂之,学部定之,颁于国中。数年之后,或应增减订正,则随时修改之。

其学堂之费,率皆出地方绅富之捐集,而国家略发官款以补助之。入学堂者但求成才,不求膏火,每人月须纳金若干以为饮食束修之费,贫家少纳,富家多纳。其官绅所筹学堂之费,专为建堂、延师、购书、制器之用,不为学生膏奖。(亦有义学以教极贫子弟,学生出资甚微;然义学甚少,所教极浅。)来学者既已出费,则必欲有所得而后归;学成之后,仕宦工商各有生计,自无冻馁,此以教为养之法也。是以一国之内,常有小学数万区,中学数千,大学百数,由费不仰给予官,亦不尽仰给予绅故也。其善有三:出资来学则不惰,志不在利则无争,官不多费则学广。苏子瞻沮新法学校之说曰:“必将发民力以治宫室,敛民财以养游士。”如西法所为,可无多费之虞矣。王介甫悔新法学校之误曰:“本欲变学究为秀才,不谓变秀才为学究。”如西法所为,可无变为学究之患矣。凡东西洋各国,立学之法,用人之法,小异而大同,吾将以为学式。

变科举第八

朱子尝称述当时论者之言曰:“朝廷若要恢复,须罢三十年科举以为极好。”痛哉斯言也!中国仕宦出于科举,虽有他途;其得美官者,膺重权者,必于科举乎取之。自明至今行之已五百余年。文胜而实衰,法久而弊起,主司取便以藏拙,举子因陋以侥幸,遂有三场实止一场之弊。(钱晓征语)所解者高头讲章之理,所读者坊选程墨之文,于本经之义,先儒之说,概乎未有所知。近今数十年,文体日益佻薄,非惟不通古今,不切经济,并所谓时文之法度文笔而俱亡之。今时局日新,而应科举者拘瞀益甚,傲然曰:吾所习者,孔孟之精理,尧舜之治法也。遇讲时务经济者,尤鄙夷排击之以自护其短;故人才益乏,无能为国家扶危御侮者。于是诏设学堂以造明习时务之人才,又开特科以罗之。夫学堂虽立,无进身之阶,人不乐为也。其来者必白屋钝士,资禀凡下,不能为时文者也。其世族俊才,皆仍志于科举而已。即有特科之设,然二十年一举,为时过远,岂能坐待?

则仍为八比诗赋小楷而已。救时之才,何由可得?且夫齐衣败紫,晋曳苴履,赵文王好剑而士死于相击,越句践好勇而士死于焚舟,从上所好也。两汉经学,实禄利之途欧之。

使乡会试仍取决于时文,京朝官仍长于小楷,名位取舍惟在于斯;则虽日讨国人而申儆之,告以祸至无日,戒以识时务、求通才、救危局,而朝野之汶暗如故,空疏亦如故矣。故救时必自变法始,变法必自变科举始。或曰:若变科举,废时文则人不读《五经》《四书》可乎?于是有献学校贡举私议者曰:变科举者,非废《四书》文也,不专重时文,不讲诗赋小楷之谓也。窃谓今日科举之制,宜存其大体而斟酌修改之。昔欧阳文忠知谏院时,恶当时举人鄙恶剽盗全不晓事之弊,尝疏请改为三场分试随场而去之法,每场皆有去留,头场策合格者试二场,二场论合格者试三场,其大要曰:“鄙恶乖诞以渐先去,少而易考,不至劳,全不晓事之人无由而进。”其说颇切于今日之情事。欧公之欲以策论救诗赋,犹今之欲以中西经济救时文也。今宜略师其意,拟将今日三场先后之序互易之,而又层递进取之;大率如府县考复试之法,第一场试以中国史事,本朝政治论五道,此为中学经济。假如一省中额八十名者,头场取八百名;额四十名者,头场取四百名,大率十倍中额,即先发榜一次,不取者罢归,取者始准试第二场。二场试以时务策五道,专问五洲各国之政,专门之艺:政如各国地理、官制、学校、财赋、兵制、商务等类,艺如格致、制造、声、光、化、电等类,此为西学经济。

其虽解西法而支离狂怪显悖圣教者,斥不取。中额八十名者二场取二百四十名,额四十名者取一百二十名,大率三倍中额,再发榜一次,不取者罢归,取者始准试第三场。三场试《四书》文两篇,《五经》文一篇,《四书》题禁纤巧者,合校三场均优者始中式发榜如额。如是则取入二场者必其博涉古今明习内政者也。然恐其明于治内而暗于治外,于是更以西政西艺考之:其取入三场者必其通达时务研求新学者也。然又恐其学虽博,才虽通,而理解未纯,趣向未正,于是更以《四书》文《五经》文考之,其三场可观而中式者,必其宗法圣贤见理纯正者也。大抵首场先取博学,二场于博学中求通才,三场于通才中求纯正。先博后约,先粗后精,既无迂暗庸陋之才,亦无偏狂妄之弊。三场各有取义,较之偏重首场所得多矣。且分场发榜,下第者先归,二三场卷数愈少,校阅亦易,寒士无久羁之苦,誊录无卷多谬误之弊,主司无竭蹶草率之虞。一举三善,人才必多,而注重尤在末场,犹之府县试皆凭末复以定去取,不愈见《四书》《五经》

之尊哉?惟科举必以生员为基,其学政岁科两考生童,均可以例推之。岁科考例先试经古一场,即专以史论时务策两门发题。生员岁考正场,原系一《四书》文,一经文。生员科考正场,原系一《四书》文,一策,亦照岁考例改为经文,以免荒经之弊。童试一切照生员,惟将正场第二篇《四书》文改为经文而已。盖生童考试旧章,正与今日所拟科举之法相类;二十年来经古场久已列算学一门,是尤不劳而理者也。

难者曰:主司不能尽通新学,将如之何?曰:应试难,试官易。近年来上海编纂中外政学艺学之书,不下二十种;闱中例准调书,据书考校,何难之有?且房官中通晓时务者尚多,总裁主考惟司复阅,何难之有?至外省主考学政,年力多强,诏旨既下,以三年之功讲求时务,自足以衡文量才而有余。乡会试之外,惟殿试临轩发策,典礼至重,自不可废;然可即据以为授职之等差,朝考似为可省。及通籍以后,无论翰苑部曹,一应职官,皆以讲求政治为主。凡考试文艺小楷之事,断断必宜停免,惟当考其职业以为进退,则已仕之人才不致以雕虫小技困之于老死矣。难者曰:本朝名臣出于科举者多矣,安见时文之无益?不知登进限于一途,则英雄不能不归于一彀,此乃人才之亦能为时文,非时文之足以得人才也。且诸名臣之学识阅历,率皆自通籍以后始能大进;然则中年以前,神智精力销磨于应举者不少矣。假使主文者不专以八比诗赋为去取,所得柱石之臣,干城之士不更多乎?窃谓议者之说,意救时而事易行,实本明旨特科岁举讲求经济之意而推阐之,因存其说于此。并将朱子论科举之弊,及欧公论三场以渐去留之疏,节录于左。可知七八百年以上之贤人君子忧国势人才之不振,疾官人选举之无方,其谋虑固已如此,庶今世士大夫得有所儆悟焉。

招考自强学堂学生示并章程张之洞

同类推荐
  • 现代教育学

    现代教育学

    现代教育学主要收录了德育(上)、德育概述、德育过程、德育原则、德育(下)、德育的目标与内容、德育方法与途径、德育资源及其开发、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概述与特点、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等内容。作者王蕙打破原有的“教育学”逻辑思维,以教育实践需要来建构本书的逻辑思维,而不是执著于中国“教育学”的固有模式。
  • 罗以澄自选集——新闻求索录

    罗以澄自选集——新闻求索录

    新闻传播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众多门类中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在中国,新闻学的研究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传播学的引起关注和广泛研究,也有近三十年的历史。由于新闻传播学者们的努力,中国的新闻传播学已经由被某些业界人士妄自菲薄的“无学”,变成了“显学”。在国家颁布的学科目录中,从无到有,由附属在中国语言文学之下的二级学科,变成了独立门户的一级学科。
  • 网络媒体的经营管理

    网络媒体的经营管理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媒体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网络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介质,有着与传统媒体截然不同的新特征。网络媒体给我们的时代提供了最快捷、便利的传播方式。网络媒体是人类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传播工具。网络媒体的出现和对文明的意义,不亚于中国人发明纸张的意义。
  • 性别与传播:文化研究的理路与视野

    性别与传播:文化研究的理路与视野

    性别与传播研究作为一个成长中的学科和研究领域,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不仅因为它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更重要的是它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人生态度、生活方式等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吸收了与该研究相关的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文学、哲学等学科领域的信息,力图使整个研究既有理论的思辨力,也有对现实问题的穿透力。
  • 中国大学生失恋报告

    中国大学生失恋报告

    《中国大学生失恋报告》是一种带着关爱温情和充分平等说理的交流,是一中尽可能文学的叙述和解析,其中有很多的和失恋者的理解沟通,有很多或动人,或震撼,或恐怖,或遗憾的从恋爱到失恋的真实人物故事,这些曾经真实存在并有了不同演变结局的人物故事,这些浸透了当事人男女感情悲凉,身心血泪,命运挫折忧伤的文字,是很值得任何一个处于相爱阶段的年轻人阅读的,做为一种借鉴,作为一种教训,作为一种人生的积累都可以。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不喜欢甜

    我不喜欢甜

    “小妹妹你怎么一个人在外面?你的爸爸妈妈呢?”林锦刚从缨家出来(被缨月赶出来的)就看到一个小女孩在椅子坐着。“我……我帮妈妈买东西,刚刚走累了,坐……坐在这里休息。”她刚坐下就听见林锦的声音,吓了一跳。回答他的问题时,眼神一直在躲闪,不敢正视林锦。林锦看她这样很是好奇,但是他不会问的,毕竟他们不熟……
  • 狩魔进化

    狩魔进化

    在类似末世的异变世界里,活下去唯一的选择是狩猎魔物,摄取魔物的一切,包括血肉,力量,基因,利用这些进化自己才能在弱肉强食的世界里生存!
  • 复仇的人

    复仇的人

    一天阳光明媚的上午,因为父亲的残忍,给女孩留下了仇恨。两个男孩的出现又给了女孩怎样的感觉,又会出现怎样的火花呢?
  • 公主姐妹花之传说

    公主姐妹花之传说

    在很久以前,诞生了一个小小的国家——月国,而在这个国家里,隐藏着一个代代相传的秘密。“公主,驸马爷陛下跑了~~”“什么?成亲之日竟然跑了?待我去把他捉回来!”说完一个俏丽的身影飞了出去。竹林。“你果真在这。”“当然啦,娘子,这是我们第一次约会的地方哦!”“谁和你约会,快跟老娘……”还未说完,就被一张熟悉的唇堵住了嘴。
  • 我的半成品系统

    我的半成品系统

    发现目标,开始检测目标符合条件……检测成功,融合条件百分之百,准备融合……融合成功,开始检测所在文明……检测成功,中级核前文明,低级文明。开始检测星球等级……检测成功,世界之心碎片,本源级星体,可演化万物,可与诸天位面连接。正在连接……
  • 天命之界

    天命之界

    万年劫、万年现、万年掌控一朝变;万年生、万年死、万年宿命绝于此;超越生死、改写轮回、只在一念之间、一念众生醒、一念众生灭;掌控时间、操控空间、只在一息之间、一息天空笑、一息大地哭;看一个先天血液、体质、生命不足的少年、看一个先天被诅咒的少年;如何打破宿命、冲出规则、如何越己、越天、越道、越界!我命由我不由天、我命规则我自主、我命轮回我掌控!
  • 西游际

    西游际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谁人看。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断。覆载群生无仁义,发明万物渡劫难。欲知会元善恶事,须看西游造厄传。人说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耳熟能详的故事中,那所思所想所看到的,却往往只有一个。愿以不同的笔墨,书写不同的颜色,细推敲,巧斟酌……
  • 成功需要耐得住寂寞

    成功需要耐得住寂寞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只关注成功表面的光彩,却忽视了成功背后的艰辛。谁能耐得住寂寞,谁就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在寂寞中走向成功,是无数成功人士总结出的经验。不在寂寞中消沉,就在寂寞中发奋。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今天的寂寞孕育着明天的成功。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冷静地思考人生的方向。在人生最易寂寞的青年时期,让自己品味寂寞,并在寂寞中提升生命的价值。不求最快,但求最好,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耐得住寂寞就有成功的希望。《成功需要耐得住寂寞》教你如何成功。
  • 墨者令

    墨者令

    墨者令一出,谁与争锋?号令群雄,舍我其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