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者说服客户的有效策略是什么呢?
1.注重感情
人是十分珍视感情的,在人与人的接触和交往中,感情的作用就十分重要。在说服人的时候,首先要创造一种平和、温暖或是热情、诚恳的气氛。有人说,再雄辩的哲学家也不好说服不愿改变看法的人,唯一的手段是先使他的心变软。其道理就在这里。在说服对象抵触情绪比较重的情况下,先让他们发挥一下是对的。发挥不只是情绪的宣泄,而且,可以让他们在原来的路上往前走得更远。这时,因为事情已经过火、过头,也因为走得越远,错误越容易暴露,他们自己便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自己就把自己说服了。
2.先顺后逆,先退后进
心理学有个“名片效应”,是说与人接触,先要向人家介绍自己的情况,让人家了解自己,取得信任。心理学还有个“自己人效应”,是说与人接触,要取得人家信任,就应该先让人家认可你是他的“自己人”。我们采用这种先顺后逆的说服方法,确可以消除对方的对立情绪,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引出认同感。
当两个方面对立起来的时候,再在对立的观点、认识上说服,就很难收到效果了。但是,你转换一下思维的角度,取其可取之处、可扬之光加以肯定,先转化对方的心理和情绪,然后再进行理性说服,这就容易有效果了。
先退后进是说,要先按被说服者的思维线路和行为途径往前推,一直推到错误处,以此得出结论——此路不通。这样,站在对方的思想和行为的角度说理,就容易被接受。
3.激发动机
美国的门罗教授提出了一种激发动机的五步法。——是引起对方的注意。主要是要善于提出问题。二是明确你需要什么。把说服对象引到他自己的问题上。三是告诉你怎么解决。拿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四是指出两种前途。即是不同的两种结果,五是说明应采取的行动。这便是结论。这种方法实际上也是站在对方立场上,说服对方,是从对方的动机出发,先在动机上寻求一致点,再以求同存异。
4.寻找沟通点
这即是如何引起对方注意、善于提出问题。实际上,无论在心理上、感情上,还是在生理性上,我们都可以找到双方的共鸣之处,即沟通点。共同的爱好、兴趣,共同的性格、情感,共同的方向、理想,共同的行业、工作等等。这都是很好的沟通媒介。事情往往是这样的,对方哪怕是向我们这方迈过一小步,他们的立场、态度、认识,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5.归纳法
这是一种提供多种事实,让对方自己去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对立情绪的人,采用只提出事实,不给结论的方法,容易被接受。
6.对比法
摆出正反两个方面的事实,让对方自己去判断是非曲直,或让他们跟着我们一起去判断对错。这也是一种好方法。
7.心理换位法
我们站到对方的位置上,或使对方站到我们的位置上。这样容易相互理解、体谅。有一句话:“挤上车的人往往会改变态度”。这话是有道理的。
8.以大同求小同
在具体问题上发生分歧,把问题停留在具体问题上,事情往往不好解决。如果把这个问题挪到相关的,如目标、理想,这样的高层次上,我们就容易找到共同点。自然,有共同点,又是大共同点,统一认识、看法,也就好办了。
9.利用兴奋点
就是利用人们最关心、关注,引起人们兴趣、兴奋的事情,把这些事情和我们要说的事情联系起来,以此激励、刺激人们的理性、心理,以便获得说服的效果。这需要我们开动脑筋,善于寻找那些确能使人兴奋的事情。
10.拿出权威的数字
心理学有个“权威性偏见”,是对权威产生的一种过分崇拜的评价性偏见。人们听到、看到权威的,往往是闪光的东西,并不了解它的另一面,所以会产生盲目性。问题是,人们并不很清楚这一点。你用权威的话说,人们就信服;你拿出权威的数字,人们就很少提出疑义。这样,在一定的条件下,适当引用权威的语言或材料,也能起到说服的作用。比如,“事故多发地段,请注意安全”和交警提醒您:“这里一个月有3人死于车上”显然,后者的作用会大得多。
管理学上有一句名言:“到用户那里五次,他就会购买。”这是说推销商品的。日常的说服也是这样,锲而不舍,不断谈心,或不断灌输,这也会有收效的。不间断的工作,这即是一种表示,又是一种愿望,还是一种压力,一般人是很难抵御的。
顺着对方说话的生意经
在周末,许多青年男女伫立街头。他们中间有不少人是等待
与情侣相会的,有两个擦鞋童,正高声叫喊着以招待顾客。
其中一个说:“请坐,我为您擦擦皮鞋吧,又光又亮。”
另一个却说:“约会前,请先擦一下皮鞋吧?”
结果,前一个擦鞋童摊前的顾客寥寥无几,而后一个擦鞋童的喊声却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个个青年男女都纷纷让他擦鞋。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听到第一个擦鞋童的话,尽管他的话礼貌、热情,并且附带着质量上的保证。但这与此刻青年男女们的心理差距甚远。因为,在黄昏时刻破费钱财去“买”个“又光又亮”,显然没有多少必要。人们从这儿听出的印象是“为擦鞋而擦鞋”的意思。
而第二个擦鞋童的就与此刻男女青年们的心理非常吻合。“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在这充满温情的时刻,谁不愿意以干干净净、大大方方的形象出现在自己心爱的人面前?一句“约会前,请先擦一下皮鞋,”真是说到了青年男女的心坎上。可见,这位聪明的擦鞋童,正是传送着“为约会而擦鞋”的温情爱意。
一句“为约会而擦鞋”一下子抓住了顾客的心,因而大获成功。我们也该从小受到启发,研究心理,察颜观色,得到准确的无形信息、知已知彼,百战百胜。
比如,在知识高深、经验丰富的对手面前,不能自作聪明、虚张声势,尤其不能不懂装懂、显露浅薄,否则,就可能弄巧成拙。
再如,在刚愎自用、好大喜功的对手面前,不宜过多解释,而可以采用激将之法。
又如,在沉默寡言、疑神疑鬼的对手面前,越殷勤,越妥协,往往会引起越多的疑问、越多的戒备。因此,关键在于想方法启发对方讲话,以便摸清虚实,对症下药。态度也不妨强硬一点,用自己的自信来感染、同化对方,打消疑虑。
有一家皮革材料公司,专为皮革制造厂家提供皮革材料。一次,一位客户登门。几句寒暄之后,公司负责人发现这位客户实力雄厚,需要量很大。在交谈中又发现这位客户比较自负,性急。于是皮革材料公司通过客户观看样品的机会,适当而得体地夸奖他的经验与眼力,在最后的价格谈判中,先开每公尺20元,但接着加了一句:“您是行家,我们开的价是生意的常规,有虚头骗不了您。最后的定价您说了算,我们决无二话。”果然,客户在这种信任的赞誉声中,痛痛快快定了每公尺15元的价格(公司的进价是每公尺12元)。显然,这样的战术成功了。当然关键还在于准确把握对方的性格及心理。
运用语言来处理反对意见
克鲁兹是一家车行的推销员,对于推销语言的成功运用独有心得,引语的使用给他的销售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有一次,一对夫妇来车行看车,克鲁兹说:“你们选中自己喜欢的车了吗?”他们说还需要考虑考虑,克鲁兹给出了一个比较好的答复:“你们知道吗?我跟我太太也和你们两位一样。”
“一样,那怎么会呢?”这对夫妇说。
“在做决定前,我跟我太太也是常常需要商量半天。正因为这样,在做销售时,我愿意让顾客考虑,是因为我不喜欢我的顾客感受到被强迫。说实话,要是那样的话,我宁可不和你们做生意。请别误会,我真的很想同你们合作,但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你们能够在离开时有一种好心情、好感觉。”克鲁兹非常真诚地说。
“先生,我们很高兴你这么想。不错,我们从不向那种强求人的推销员购买任何东西。”那对夫妇说。
“讲得对,我很高兴听你们这样讲。我请求两位花点时间,好好想一想。”然后,克鲁兹就闭上嘴,坐到了椅子上。
几分钟过后,“先生,你不会介意吧?”那对夫妇中的一位对克鲁兹说,“我们没有想过现在就……”
“啊,真对不起。是的,是的,我懂您的意思,你们想私下商量,对吧?”克鲁兹连忙应声。
“是的,先生。”
“那好吧,你们谈吧。”克鲁兹回答说,“我去隔壁办公室打个电话,要是需要的话,请叫我一声。你们二位慢慢商量,不用急。”
当然,克鲁兹知道“想一想”的含义对他们来说不会仅仅是几分钟,他们原来打算的可能是好几天。10分钟后,克鲁兹回到了原办公室,若无其事地对他们说:“我有一些好消息告诉二位,赶得早不如赶得巧,你们看中的那款热销车新货已经到了,你们真幸运!”就这样,克鲁兹达成了又一笔交易。
一条恰到好处的引语常常能够激励顾客做出购买决定。引用得及时,效果就会更突出,因为引语就像是一位仲裁员,促使顾客下定决心。当然,这种引语一定要符合你的观点。
收集和选择一些自己感到满意的引语,以备后用,是非常重要的。下面这些引语就传达了很好的信息。
“如果必须先克服所有可能出现的异议的话,那我们永远也别想当机立断。”
“不要等待,时间永远不会‘正是时候’。从你站的地方开始行动,不管什么方法,只要能用就行。当你朝着前方迈进的时候,自然就会找到更好的方法。”
“哪里缺乏想像与魄力,哪里的人们就会走向衰败灭亡……”“第二天决不会比前一天好到哪里去。”
“如果你了解所有真相,决策应该毫不费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引语会起到“名人名言”的效果,像是一种捕捉客户的网,欲擒故纵,使客户下定决心。
如何说服内行的人
高明的说服之法在于用你自己说服你自己。有时是用你的“自尊”与“虚荣”使你动心,甚至利用你的身份、地位,说服别人,引诱别人跟进。
公司来了一批外国客户,赵先生负责一部分接待工作。
吃过晚饭,赵先生带着客户约翰森逛夜市。他自己是从来不到这种地方的,觉得又吵又乱,而且卖的都不是什么高级货。
可是外国客户却坚持要来夜市,说上次来本市,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夜市。
为了生意,只好陪着来了。瞧!左一个地摊、右一个地摊,旁边还在炸臭豆腐,真奇怪,这老美居然不嫌吵、不嫌乱,好像觉得样样都新鲜……
“看!这边来了一位外国朋友!”
突然,听见不远处有人大喊,接着,一群人朝赵先生这边看过来,还让出一条人缝,后面正有个黑脸的大汉,朝着赵先生招手呢!
“来!来!来!远客请进。”
赵先生正想扭头走,约翰森居然愣头愣脑地过去了,他只好紧紧跟着。
黑脸的汉子眼睛一亮,朝赵先生上下一打量:
“瞧!还有位学者跟着,想必是位留学回来的博士。博士请看!”说着举起一架土里土气的照相机:
“您和这位外国朋友虽然从科学先进的国外回来,但是,保证没见过这种超级傻瓜相机。它傻瓜,您聪明!”
四周哄起一片笑声。
“您看!这镜头有多大,一般傻瓜相机,镜头都小小一个;但是,好的相机都应该要大,对不对?”
赵先生没有回答。
“对不对?”大汉又喊了一声,把相机递到面前。赵先生想拉约翰森转身走,却见约翰森把相机接了过来,还问赵先生:“他在说什么?”
赵先生翻译了大汉的话。约翰森直点头。
就听那黑脸大汉大声说道:“对!外国朋友真厉害,尊姓大名?Yournameplease?”居然还冒出一句英文。
“约翰森!”约翰森真实在,乖乖地答道,又双手把相机递了回去。偏偏大汉没接好,相机“啪”的一声,掉在了地上,四周群众都被惊得哇地叫了出来。
却见大汉毫不在乎地把相机捡了起来,笑道:“没事!没事!”说着,啪!又一失手,相机再次掉在地上。
他又捡起来,拿给约翰森。约翰森脸部有点儿变色,大概认为自己闯了祸。
“有没有摔坏?”大汉问,“Broken?”
约翰森左看看、右看看,摇摇头。
“没坏!没坏!”大汉叫着把相机传给大家看,“瞧!不但镜头大,而且摔不坏。”然后,他转身面对赵先生说:“要是一般相机,早破了,对不对?”
赵先生点了点头,他倒真有些诧异,也可以说是有点儿庆幸,这大汉没耍诈,故意砸了相机,好好敲约翰森一笔。
“内行!内行!”大汉一步跨上来,拍了拍赵先生的肩膀,又拍了拍约翰森,“两位想必是摄影专家,您家里有几架相机?两架?还是三架?”
赵先生一笑。
“四架!天哪,一定是摄影家,对不对?”大汉把相机交到赵先生手上,盯着赵先生的眼睛,做出很诚恳的表情:“请摄影家告诉我们,照相机是机身漂亮重要?还是镜头的解析度重要?”
“解析度。”赵先生看看相机,“你这个镜头解析度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