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就因为老九那次激动人心的鼓励,使我埋藏于内心的无穷潜力终于一无所剩的被激发了出来,期末考试数学成绩一跃成为我们级老三,这是老九,以及我,当然还有我那个李飞婷姐姐没有料想到的!因为在这之前,我的数学成绩在年级排名一直在中下游。
渐渐地随着我的成绩的提升,我竟然不是那么的讨厌、害怕老九了,虽然说那次他夸了我,但心中对他的恐惧感还是未消除。时常在课堂上开个玩笑,或者出个小差错,老九也对我是一再包容。
现在的我,除了老九的那门数学学的还可以外,语文还算凑合,至于那些个什么物理、化学等一概是只懂皮毛,考试也就是四五十分的样子!
呵呵!这里还有一段定位我人生理想的一件大事,就是在初二,爸爸买回了中国古典八大名著:《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老残游记》《儒林外史》《孽海花》《官场现形记》。当时听爸爸说那些书花了他一百块钱,但卖书人到爸爸的一个同事跟前卖时,那卖书人竟然只卖了八十块钱,爸爸还为那事念叨了好长时间,说卖书的那家伙骗了他。但现在我拿出来一看,书绝对是好书,虽然是盗版的,但绝对盗的正宗,封皮是硬质木板做成,封面的画也很清晰,没有一丝瑕疵,里面的纸张也绝不是像报纸一样是最烂的纸张,白白的纸张上字迹清晰,错别字也几乎没有,话又说回来,正版书也不见得没有错别字。我觉得爸爸的那一百块钱掏的值。
那时,看见爸爸每天晚上下班以后就抱着那么大一本书在津津有味的阅读,时而愤怒的一拍大腿,时而高兴地仰天大笑,时而拖着腮帮好像在沉思……总之,爸爸看的十分的投入,整一个学者模样。当时爸爸看完了就把书放在家里那个闲置的衣柜里,我出于好奇就拿出来乱翻,起初拿的是《三国演义》,因为爸爸正好看的是它,翻了几页就已经头大了,虽然说是用白话文写的,毕竟是古人写的,还是脱不了文言文的。记得那个“如之奈何”就困扰了我好长时间,到底是什么意思吗?我没有搞懂!直到有一天学习了一篇文言文才知道“如之奈何”是什意思,不就是“怎么办”的意思嘛,当时就老想:古人到底是与人交流时说“如之奈何”还是“怎么办”?不过那都是属于语言交流方面的事了,我也不想深究,反正咱已经知道“如之奈何”就是“怎么办”的意思了。
有一天忽然翻开《西游记》,随便看了一下,就是这一看让我一发不可收拾,因为里面的文字描述可比那电视画面表现出来的《西游记》刺激多了,因为在书中,你可以发挥你所有的想象,把那种场面给表现出来,不像电视剧,只限于导演或者说是演员所表现的那一种固定模式。
可看着看着问题还是出来了,因为里面还是有个别词语不懂其意,这大大的影响了我的阅读快感!还好当时我们语文课就在上文言文那一块,于是乎,我为了能更好的去看《西游记》,就很认真的学习了文言文释义那一块。
从那以后,我知道古文的“走”就是“逃跑”的意思,“辄”是“就”的意思,“须臾”是“一会儿”的意思……
我每一天放学后就疯了似的拼命的看书,看的我是张牙舞爪,大笑于厅堂之上,有时还狠狠地砸一下桌子,把那个正在刻苦学习的李飞婷吓得打一个寒噤,然后就痴痴地看着我那么一小会儿。那时,李飞婷多半是被我这个书痴吓成了一个半成品的神经质,当我突然发出那种恐怖的怪笑时,她立刻会停下手中的作业,眼睛黯然无光的盯着我看半天,末了再说一句:李飞飞,你正常一点啊!姐都快被你这怪笑吓出病了!我听了她的话,一边看书,一边漫不经心的回答道:我看你本来就有毛病,现在又赖到我头上了。
不过,有时有的字不认识懒得查字典,就把李飞婷当字典用了,可李飞婷也比我强不到哪里去,她也大多情况下不认识,我只好翻家里那本又破有旧的字典喽!
记得上小学时学过一篇关于陈毅小时候的故事,说陈毅学习认真,有一天母亲为他端来一盘饼和一碗芝麻酱,他因为看书看的太认真,就把书桌上墨汁当做蒜泥给蘸着吃了。后来陈毅就成了一代名将,也许就是墨汁吃多了吃出来的吧!可我就不一样了,我看《西游记》看的正入迷,姐姐就端上了饭菜,那天我就觉得奇怪,我边用手抓着桌上的食物吃,边津津有味的看着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我就觉得有个东西忽的一下跳到了我的面前,每当我去抓桌上的食物时,那东西就抓我一下,好长时间了,我没有在意是什么东西老抓我的手,直到李飞婷突然大喊一声:飞飞,你干嘛把我给豆豆放的馒头渣给吃掉呢?当我听到李飞婷的喊叫声时,我猛然的一抬头,刚好与我家的那一只大花猫的双目相对,只见大花猫豆豆用一种惊恐而不解的眼神看着我。这时我才恍然醒悟,“啊……”了一声,大叫不好,原来我把李飞婷刚给豆豆放的食物给吃了,我还以为是李飞婷端上来给我吃的呢!怪不得我吃的时候老有东西抓我的手,原来是豆豆看见了我在吃它的猫食!我忽然间只觉得一股难以抑制的恶心直冲心头,放下手中的书就往屋外冲。
《西游记》被我用了整整一学期,外加一个假期的时间给啃完了,接下来我就把目标放在了《水浒传》上。这下被《水浒传》里的情节与艺术构思给吸引住了,前边看《西游记》只是被那种降妖除魔的刺激场面所吸引。章回体小说都有一个惯例,每写完一章,他就会给读者留下一个悬念,就会看到一句话: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每每在看完一章之后,就觉得余味未尽,慢慢的就有一种奇妙的想法:自己如果能写出这样的小说,那该有多好啊!
这种感觉一发不可收拾,而且是越来越强烈,但说实话,当时写的作文也不怎么样,记得我们那个语文老师老是在我的作文本上写道:文无新意,死板老套。
那时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感觉交织在内心的深处,与其说是一种作文写不好的痛苦,还不如说是一种内心的矛盾在作怪!因为自己老想着几时能写出像《水浒传》那样的小说,但自己的作文又写的一塌糊涂,怎么可能写出一篇像样的小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