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天王闲云正在家里赶写一个会议讲话稿,电话突然响了起来。保姆小梅出去买菜了,王闲云只好自己去接。是省城师范大学刘晓明教授,邀请他到师范大学去给学生做一场学术报告。
刘晓明是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一个小有名气的专家,对王闲云的作品倍加推崇,在全国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有关王闲云作品研究的论文,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
据说刘晓明正是因为这些成绩,才被那所大学推举为中文系系主任的。王闲云也因此和他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两个人的年龄相仿,平时都是称兄道弟的。
王闲云本来并不看好文坛上那些咋咋呼呼的所谓批评家们,他也知道那些批评家们也不看好当代的作家。文人相轻,这也是文坛作家和批评家的通病了。但自从认识了这个刘晓明,王闲云就改变了自己对评论界的偏见,觉得文学批评还是有些意思的。
有了这层关系,王闲云就不好拒绝刘晓明了,但也不好一下子就答应。
他吞吞吐吐地对刘晓明说,这能行吗?我一向是个不大能说能侃的人,那些大学生们可不好糊弄啊。
刘晓明笑笑,说你老兄就不要谦虚了吧,国家一级作家在我们省可没有几个,你能来,那是我们的荣幸。
犹豫了一会儿,刘晓明说实话跟大作家说了吧,我们中文系还想聘请你做我们的兼职教授呢。
王闲云愣了一下,这可是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如今文坛上到处都是作家学者化的呼声,能到高校去任职确实是大多作家梦寐以求的,这对作家的创作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刘晓明见电话那头没有声音,就说那就这么定了,明天怎么样,下午两点钟,分管我们的校领导也要出席的,你好好准备一下。
王闲云知道这是要听他的课呢,报告要是好了就留在大学里了,就像是大学毕业生的面试讲课。
想到这个,他就有些不大自在。心想我一个写东西的,干吗在乎这个?
王闲云心情放松下来,也就无所谓准备不准备了。
中午王闲云在单位食堂打了一份菜,简单地吃了午饭,就在办公室沙发上小睡了一会儿。为了不耽误下午的报告,他专门从李文海那里借来一个小闹钟。
好像做了一个梦,在梦中他又回到了自己呆过的那所中学,周围到处都是学生的笑脸。有一张面孔是那么的熟悉,她微笑着,在向王闲云招手。突然之间,她变成了一条蛇,腾云驾雾起来。
王闲云一下子醒了,闹钟正发出刺耳的尖叫声。
他摸了一下额头,那里淌满了虚汗。
大白天做噩梦。王闲云嘟囔了一声,站起来,准备去师范大学了。
他在自行车棚开锁的时候,突然想起来,那个对她微笑的女孩很像自己的前妻米开斯。他在太阳底下恍惚了一会儿,苦笑了一下,偏腿骑上了车。
师范大学离文联不远。
远远地就看见了刘晓明和几个老师站在校门口。
学校大门两边扯了一个横幅,上面写着:热烈欢迎著名作家王闲云来我校讲学!
大红的美术黑体字在太阳光下熠熠生辉。
王闲云的心里莫名其妙地涌上来一种崇高感,有些飘飘然了。
接下来是热情地握手,客气地寒暄。
迎接他的人群中有一个穿着红色上衣的女教师,看见王闲云骑着自行车来,心情特别激动,她紧紧捏着王闲云的手说了一句话:像你这样的作家越来越少见了!
王闲云听了这话就愣了,这个评价可是太高了,文联离大学的距离本来就很近嘛,骑自行车也是……反过来一想,还真是的,自己这样的身份,毕竟享受副厅级待遇嘛,再近也应该有一辆小车的。
去报告厅的路上,刘晓明告诉他,那个穿红色上衣的姑娘是我们刚引进来的博士生,名字叫夏雪,对你的作品很推崇啊。
王闲云说,是吗?抬头看看旁边的女博士。心想这名字不错,夏雪,夏天的雪,蛮有诗意的嘛。
他们直接去了报告厅,里面早已坐满了学生,黑压压一片,连门口和窗台上都挤满了人。王闲云看到这个阵势,一下子找回了自己年轻时候的感觉。
那时候自己对文学是多么的痴迷!对作家这两个字感觉是多么的神圣!
都说现在的文学失去了往日的繁华与热闹,小说也成为受众越来越少的文学样式之一,可是在大学里,在这个象牙塔里,还有这么多的人对他如此关注与着迷。
掌声响起来。
热烈的掌声让作家王闲云感动得手足无措,他不住地点头示意。在主席台前坐下来,眼前却是一片模糊。
刘晓明微笑着向同学们介绍了国家一级作家王闲云的文学成就和简历,因为个人的关系,免不了带上几分夸张的成分。
同学们掌声不断。
一位分管教学科研的副校长匆匆赶来,和王闲云握了手,就坐在听众席上了。
王闲云知道这是对他的尊重和重视,一所大学的副校长能够出席自己的报告,那意味着一种资格和待遇。
报告开始。
有些激动的王闲云临场发挥,为自己的报告起了《读图时代里文学的弱化与退守》这个名字。他围绕新时期文学的崛起与当今时代文学的边缘化这一主题,纵横捭阖,发挥得淋漓尽致。
连王闲云自己也感到奇怪,自己的口才怎么会突然之间变得这么好?自己的语言怎么变得如此诙谐幽默?
就是在这时候,王闲云下定决心要留在高校,这里的人文环境真是太好了!
报告结束后,刘晓明安排了学生提问。
王闲云知道这是现在做报告常常采用的形式,有问有答,便于交流和活跃气氛。应付这样的场合王闲云是游刃有余的,本专科阶段的大学生们提出来的问题有深度的并不多,都是一些常见的文坛现象、文坛热点。王闲云把自己了解的那些著名作家之间的逸闻趣事随便发挥一点也够这些学生消化半天的了。
王闲云没想到那位副校长会向自己发问。
那个戴着老式眼睛年纪看上去却很小的副校长一直安静地坐在那里,神情甚是投入。他说话的语速很慢,好像很吃力的样子,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迸,他说:请问王作家,你认为文学在当代还有没有塑造人类灵魂的作用?它究竟有没有失去自己的品质?为什么?
王闲云愣了。
刘晓明也很吃惊,这个小有名气的张副校长怎么发癔症似的突然提出这样的问题?他一向是沉默寡言的啊。
再说他研究的是数学,怎么会对文学感兴趣?而且提的问题这么尖锐?
王闲云看着这位很认真的副校长,笑着说,这个问题可以做一篇论文的嘛,我知道这个问题很难回答,说句老实话吧,小说这个东西,不要把它看得太高尚了,它本来就是民间小巷中的道听途说和茶余饭后,是一种消遣。
给小说捆绑上崇高和高雅,那是后来的事情。
五四以降,小说被披上了政治和道德的外衣,担负起救国救民的重任。然而,随着时代背景的转变,那样的环境已经不存在了,代之的是改革开放、泥沙俱下,这样的时代特点要求文学回归它的娱乐性和消遣性。
我想这就是当代的纯文学为什么退守到边缘的最主要的原因。
至于说到文学的塑造灵魂的作用,那是对文学怀着美好愿望的人们——比如这位提问的张副校长——对它寄予的希望很大。
我想说的是,有些事情我们给予的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就是文学的分化是一件好事,这样一来,纯文学可以担负起塑造人类灵魂的责任,通俗文学就可以起到娱乐和消遣的作用。
张副校长带头鼓起掌来。
学生们听得呆了,猛然间被掌声惊醒来,拼命般地把手拍得通红,像一个个小红萝卜。
在掌声中,张副校长亲自给王闲云颁发了兼职教授聘书。
2
王闲云成了师范大学的兼职教授,生活节奏比以前快了许多。
文联《海潮》杂志那边他这个主编虽然只是个形式,可开定稿会的时候还是要去的。
文联是个清静衙门,可是会议却不少,各种名目的会议隔三差五的来那么一个,加上王闲云的名人身份,各种各样的研讨会常常要邀请他出席。现在,又在师范大学做了兼职教授,时间自然就紧了起来。
刘晓明给他安排了大学三年级的写作课。后来还想让他开公共课,王闲云推辞了,说自己实在是没有精力,不要误了人家子弟。
刘晓明也没坚持,不声不响跑到张副校长那里给他要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他知道王闲云在省城还没有宽敞的住房,能在学校里给他安排个住处,一来可以缓解王闲云的处境,更重要的是,可以把王闲云留住。
以他的名气如果能在中文系任职,那将会是一个强大的招牌,一件可以给中文系带来巨大荣誉的好事。
学校在这个问题上也算是给足了刘晓明面子,给兼职教授安排住房这在师范大学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
刘晓明也没想到张副校长答应得这么爽快,他怀疑是前不久王闲云那场精彩的报告起了作用。
王闲云拿到房子的钥匙时也很惊讶,更多的是高兴。师范大学待我不薄,我当尽力为学校多做贡献啊。王闲云对刘晓明说。
搬到师范大学以后,到文联开会也不远,方便多了。
大学里的氛围毕竟不一样,这里不光是安静,主要是那种朝气蓬勃的气氛,让人的心态年轻了,还有图书馆里的那些藏书,真正是浩如烟海啊。
给学生上课时,看着那一张张年轻的脸,王闲云感觉自己仿佛也年轻了许多。
上他的课,学生听得很认真。著名作家讲课,光那些爆料就够学生们琢磨的了。
除了一周那几节课之外,其余的时间王闲云就自己支配了,他重新把精力投入到创作上,去学校图书馆的次数也多了。他发现自己还是需要读书的,大学图书馆里的书真是丰富得很。
一时间,他真希望全国的作家们都到大学里来看看,和文联比起来,这儿才是作家的天堂。
每天傍晚,王闲云总喜欢出来绕着校园到处走走。有时候还带着保姆小梅,他有一个打算,要把这个乡下女孩子培养成一个大学生。她聪明伶俐,步入社会早,知道世间的险恶,让她多感受一下大学里的氛围,说不定能够激发她的求知欲。这样一来,他王闲云也算是做了一件莫大的好事。
师范大学建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那时候还是师范学校,后来发展为师范学院,再后来又改为师范大学,是建国前设立的为数不多的资历较老的师范大学之一。
校园里到处都是粗壮茂盛的参天大树,绿荫如盖,宁静悠远。绿树掩映中,一幢幢古老的颜色有些黯淡的那个年代特有的建筑错落有致地耸立在校园里,和刚刚落成的现代化的大楼交相辉映。
人说看一所大学的历史老不老,有没有文化底蕴,只要看看它有没有大树、有没有古老建筑就知道了。
那些刚建成的大学,个个都像暴发户似的,清一色的现代高层建筑。王闲云最看不惯这个。
那些大学哪里有眼前这样的景致?你看,那一条条互相交叉的小径漫不经心地穿插在校园里。一大片一大片的草坪让眼睛特别愉悦,忍不住就想在上面走一走,甚至想像小孩子那样去打个滚儿、翻几个跟头才过瘾。
王闲云有时候忍不住想,在这里,如果不好好看书、写作,简直就是糟踏了如此美好的环境。
校园里傍晚散步的人很多,有那么几次,王闲云在路上碰到刘晓明和他的爱人李书华,两个人像陌生人似的一前一后地走着。
刘晓明手里常常夹着一支烟,像一个思想者,旁若无人地踱着方步。
看他认真思考的样子,王闲云悄悄和李书华点点头,微笑着走过去了,他不忍心去打扰那个思想者。
这天,王闲云看见了女博士夏雪,准确地说应该是夏雪看见了他,是她先和他打的招呼。
在王闲云的楼前,她说:王老师好。
她看了看王闲云身边的小梅。
王闲云笑笑,说出去走走,夏博士有事啊?
夏雪说本来想去你家坐坐,向你请教几个问题的,不想你下来了。
王闲云说那就到家里去,我在二楼,很近的。
夏雪说改天吧,不耽误王老师散步了。她打量着小梅。
王闲云说,这是我从老家请来的保姆,叫小梅。
夏雪点点头,说哦,小梅,挺水灵的。
小梅有些害羞地笑笑。
两个人约了时间,明天在办公室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