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袁贵仁.价值与文化(1)[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吴良镛.广义建筑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
[3]杨东平.城市季风[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4]JasonHanly‐Forde,GeorgeHomsy,etc.TransferofDevelopmentRightsPrograms[S].1982.
[5]吴良镛.世纪之交展望建筑学的未来——国际建协第20次大会主旨报告[J].建筑学报,1999(3):610.
[6]CHague.TheDevelopmentofPlanningThought:ACriticalPerspective[J].Hutchinson,1984.[
7]沈玉麟.外国城市建设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8]赵勇.建立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制度的思考[J].村镇建设,2004(7).
[9]吴良镛.历史文化名城的规划结构——旧城更新与城市设计[J].城市规划,1983(6).
[10]陈纪凯.适应性城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1]董其祥.巴蜀社会性质初探//李绍明,林向,徐南洲主编.巴蜀历史·民族·考古·文化[C].成都:巴蜀书社,1991.
[12]袁庭栋.巴蜀文化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13]http://www.huaxia.com/jxtf/bswh/00213193.html,巴蜀文化的摇篮金山丽水蕴宝含英
[1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S].1972.
[15]谢友宁,盛志伟.国外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策略鸟瞰[J].现代城市研究,2005(1):1315.[16]刘锡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性质问题[J].西北民族研究,2005(1).
[17]四川省政协.四川历史文化城镇调查[R].2005.
[18]李和平.重庆历史建成环境保护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2002.
[19]四川省政协.关于报送枟科学保护、开发和经营古镇,促进旅游文化发展枠的报告[R].川政协〔2005〕47号.
[20]季富政.三峡古典场镇[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21]国家统计局.2000-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06.
[22]周俭,于莉.遗产利用与社会发展——江南水乡古镇遗产再利用的项目研究[J].理想空间,2004(6):2632.
[23]尧坝镇人民政府.关于“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意见[R].尧府〔2005〕64号.
[24]王林.中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比较[J].城市规划,2000(8).
[25]沈海虹.“集体选择”视野下的城市遗产保护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学院,2006.
[26]张兴国.川东南丘陵地区传统场镇研究[D].重庆:建筑工程学院,1982.
[27]谭红.巴蜀移民史[M].成都:巴蜀书社,2006.
[28]http://www.china‐mining.net/sszy/sichuan.asp四川矿产资源.
[29]卢华语.川渝经济探研[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
[30]陈金川.地缘中国——区域文化精神与国民地域性格[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
[31]袁庭栋.巴蜀文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
[32]李敬洵.四川通史(第二册)[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
[33]戴志中,杨宇振.中国西南地域建筑文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34]段渝,潭洛非.巴蜀文化的历程[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35]李敬洵.四川通史(第七册)[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
[36]李敬洵.四川通史(第六册)[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
[37]林向.论古蜀文化区——长江上游的古代文明中心∥三星堆与巴蜀文化[C].成都:巴蜀书社,1993.
[38]季富政.巴蜀城镇与民居[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39]蓝勇.长江三峡历史地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40](宋)王存.元丰九域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5.
[41]李敬洵.四川通史(第一册)[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
[42]李敬洵.四川通史(第三册)[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
[43]中华书局.历史上的三峡[J].中华遗产,2006(10).
[44]徐明前.城市的文脉——上海中心城旧住区发展方式新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45]高王凌.乾嘉时期四川的场市、场市网及其功能∥清史研究集(第三辑)[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
[46]段渝,邹一清.古蜀文明[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
[47]薛新立.重庆文化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
[48]何智亚.重庆古镇[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
[49]四川省文物统计,2006.http://www.sccnt.gov.cn/list.aspx?cid=33;重庆市文物统计,2006.http://www.cqcrtv.gov.cn/newEbiz1/EbizPortalFG/portal/html/Info‐Publishs_Zonghexinxi.html
[50]杨方琳.四川历史文化名镇文化旅游资源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4.
[51]建设部.关于公布首批枟中国国家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枠的通报.(建城〔2006〕5号).
[52]赵万民.三峡工程与人居环境建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53]钟建.四川传统场镇中心空间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1.
[54][美]凯文·林奇着.城市的印象[M].项秉仁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55]WayneAttoe.天际线美学[J].朱斌译.国外城市规划,1987(1).
[56]李卉.巴渝古镇人居环境研究——建筑形态论[D].重庆:重庆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2003.
[57]蓝勇.西南历史文化地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8]刘敦祯.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59]四川省勘察设计协会.四川民居[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
[60]杨琰.巴蜀本土建筑的回归[D].重庆:重庆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2001.
[61]王朝霞.地域技术与建筑形态——四川盆地传统民居营建技术与空间构成[D].重庆:重庆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2004.
[62]士伏,邓晓笳.龚滩[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
[63]吴涛.巴渝历史名镇[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
[64]阿蛮.宁厂[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
[65]林忠亮,李明.巴山蜀水的民俗与旅游[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5.
[66]张松.小·桥·流·水·人·家——江南水乡古镇的文化景观解读[J].时代建筑,2002(4).
[67]季富政.三峡场镇向何处去[J].重庆建筑,2005(10):2224.
[68]赵万民.“巴”文化与三峡地域聚居形态[J].华中建筑,1997(3).
[69]梁雪.从聚落选址看中国人的环境观∥风水理论研究[C].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
[70]黄光宇.山地城市学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71]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
[72]李勤德.中国区域文化[M].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5.
[73]张文勋,施惟达,张胜冰,等.民族文化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74]田喜洲.巴渝古镇旅游开发与保护探讨[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2(6).
[75]张立文.传统文化与现代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76]李振纲.文化忧思录——中国文化的历史走向[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1988.
[77]景海峰.现代性与当代中国文化的价值阐释[J].学术研究,1998(10).
[78]刘茂才,谭继和.巴蜀文化的历史特征与四川特色文化的构建[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79]四川省交通厅.四川省“十一五”及2020年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规划[R].2006.
[80]金蓉,梁鹏.四川重庆明年将打通三条高速路[N].重庆商报,2007413.
[81]谭江琦,熊燕,刘鲁.“十一五”末初步建成旅游经济强省”[N].成都日报,2005830.
[82]孙琳.共建重点区域经济走廊川渝圈定重点合作项目[N].四川日报,200531.
[83]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长江三峡工程淹没及迁建区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报告[R].1996.
[84]李晨.300年石宝寨将矗立江中成盆景[N].重庆晨报,2006913.
[85]吴良镛.吴良镛学术文化随笔[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86]王纪武.地域文化视野的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以重庆、武汉、南京地区为例[D].重庆:重庆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2005.[87]陈婷.走向可持续的历史城市保护——城市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规划及运作[D].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学院,2002.
[88]TLSaity.TheAnalyticHierarchyProcess.McGrawHillCompany,1980.
[89]杨宇振.人居环境科学中的“区域综合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