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48600000007

第7章 朱熹的教育思想(一)(3)

应当指出,朱熹在道德教育实践中,更加重视一事一物、一点一滴的努力积累,陆九渊曾批评他是“支离事业”;朱熹有时又空谈义理,陈亮批评他是“尽废天下之实”的“迂阔”之学。这表明,朱熹在理论上虽强调了两者结合,但在实践上却常常顾此失彼,使两者处于经常脱节的状态。

总之,朱熹关于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际经验,为强化封建伦理道德、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是其本质和主流的方面。但是,他的道德教育思想和实际经验又使人们对道德教育规律的认识大大深化了一步,这也是不应忽视的。

(四)教学思想和经验

朱熹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进行道德教育。教学是为道德教育服务的,道德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主要是通过教学实现的。朱熹的全部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两句话;“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行”。正是体现了把道德教育和教学融为一体的思想,他所说的“学以明伦”也表明了相同的意思。

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传统的教学思想。他把《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和《中庸》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作为教学理论的基本指导思想。朱熹认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可以概括为“穷理”,而“穷理”又是通过格物、致知来实现或完成的。他说:“学、问、思、辨,皆所以穷理。”他根据自己的理解精心为《大学》的“格物、致知”章作了《补传》。这个《补传》最集中地概括了朱熹教学思想的理论基础,成为他探讨教学问题的基本出发点。《补传》说:“右传之五章,盖释格物致知之义,而今亡矣。间尝窃取程子之意以补之,曰: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致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格物,此谓知之至也。”

他认为教学过程就是通过学、问、思、辨,“即物而穷其理”,“格物以致知”。

朱熹所说的“穷理”,并不是探明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而主要是指体认天理,领会三纲五常、仁义礼智等封建伦理道德。他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又说:

“穷理只就自家身上求之,都无别物事,只有个仁义礼智,看如何千变万化,都离此四者不得”。他所说的“格物”,也不完全是接触客观事物,而主要是履行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不是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而是就个人自身的体验而言的。他说:“如今说格物,只昼起开目时,便有四件在这里,不用外寻,仁义礼智是也。”又说:“圣人只说‘格物’二字,便是要人在事物上理会,且自一念之微,以至事事物物,若静若动,凡居处、饮食、言语,无不是事,无不各有一个天理人欲,须是逐一验过”。“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皆人情所不能无者,但学者须要穷格得尽。若有一毫不尽,便是穷格不致也”。朱熹所说的“致知”,不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而是通过格物、穷理,使人心明复,达到对天理的透彻领悟。他说:“致知乃本心之知,如一面镜子,本全体通明,只被昏翳了,而今逐渐磨去,使四边皆照见,其明无不到”。格物是致知的基本途径或过程,致知则是格物的目的或结果,“格物,是物物上穷其至理;致知,是吾心无所不知。格物是零细说,致知是全体说。”朱熹所说的“知至”,不完全是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而是指由一事一物之理的日积月累,融会贯通,天理全明。他说:

“知至,谓天下事物之理,知无不到之谓。若知一而不知二,知大而不知细,知高远而不知幽深,皆非知之至也。要须四至八到,无所不知,乃谓至耳。因指灯曰:亦如灯烛在此,而光照一室之内,未尝有一些不到也。”“今日而格一物焉,明日又格一物焉,积习既多,然后脱然有贯通处耳”。“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通过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的过程“格物以致其知”,也就是“即物而穷其理”,由一事一物之理而至万事万物之理,达到豁然贯通,天理通明,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构成了朱嘉教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完整体系,其主导方面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认识论体系。但是,其中也包含着某些唯物论思想和丰富的辩证法因素。例如,他把格物以致知解释为“即物以穷理”,而且认为“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必须“遍格众物”,也就承认了一草一木等自然界事物也各有理,“虽草木,亦有理存焉”。一草一木、鸟兽虫鱼也是“穷格”的对象。尤其是在一事一物穷格得尽,日积月累,就能“豁然贯通”的命题中,包含着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上升和转化的思想。特别是在教学中强调由已知到未知的飞跃,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由局部到全体的过渡等等,极大地深化了古代的教学论,丰富了教学经验。

朱熹承认“教有成法”。他十分注意继承和借鉴前人的教学经验,又不断积累和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许多有价值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1.启发诱导

朱熹在注释《论语》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一章时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他进一步解释说:“此正所谓时雨化之。譬如种植之物,人力随分已加。但正当那时节,欲发生未发生之际,却欠了些小雨,忽然得这些小雨来,生意岂可御也。”就是说,教学应当象春风时雨化育万物那样,促进其自然成长壮大。

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贯彻启发式的关键是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朱熹认为,教师的任务在于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他说:“指引者,师之功也。”教师只是“示之于始而正之于终”,对学生的学习起引导、指正和解疑的作用。他特别强调学生应当成为学习的主体,做学问要靠学生自己的积极主动性。他说:“读书是自己读书,为学是自己为学,不干别人一线事,别人助自家不得。”他把学习比喻为饮食,“不能只待别人理会,安放自家口里”。他坦率地告诉学生:“某此间讲说时少,践履时多,事事都用你自去理会,自去体察,自去涵养。书用你自去读,道理用你自去究索,某只是做得个引路底人,做得个证明底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教师不能做填鸭人,不要将现成的结论硬塞给学生,硬灌给学生,要尽量少讲,多让学生自己践履、体察、思索、消化。这恰好是启发式教学的精髓。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了,学习的主动性是否得到发挥了,重要标志就是视其是否处于“愤”、“悱”状态,具体表现为能否发现或提出种种疑难。朱熹的启发式教学,主要是启发学生发现疑问、提出疑问。他认为疑问越多,学习的进步就会越快、越大,“大疑则可大进”。他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他认为学生读书学习提不出疑问,是缺乏积极主动性的表现。“若用功粗卤,不务精思,只道无疑处。非无可疑,理会未到,不知有疑耳”。读书治学达到“群疑并兴”,正标志着为学者已经有了高度的积极主动性,标志着其思维活动已处于高度积极状态,这是学习效果大幅度提高的关键,“学者读书,须是于无味处,当致思焉,至于群疑并兴,寝食俱废,乃能骤进”。朱熹认为启发式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是削弱教师的作用,不是消极等待学生自发地发挥积极主动性,而是要求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把缺乏积极主动性的学生充分调动起来,教会他们开动脑筋,勤于思索,善于发现疑问;对那些已有一定积极主动性的学生也要善于引导,端正方向,解除疑难,“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2.学思结合

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学思并重的思想,主张把学与思结合起来。

他在发挥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思想时指出:“读便是学。夫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便是读,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意。若读而不思,必不知其意味;思而不读,纵使晓得,终是不安。一似请得人来守屋相似,不是自家人,终不属自家使唤。

若读得熟而又思得精,自然心与理一,永远不忘。”只有把学与思结合起来,才能把学得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才能运用自如。

朱熹把“学”与“思”的关系比喻为人学射箭,手中没有弓箭,只思得射箭的模样,不可能掌握射箭的本领;有了弓箭在手,而不思应如何射,胡乱射去,也不能提高射箭的技能。必须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成功。

朱熹指出,不努力学习的人容易固执己见或墨守旧说,就难以接受新知识、新见解,“今学者有二种病,一是主私意,一是旧有先入之说”。不认真思考的人容易“随声迁就”,“今有一般人看文字却只摸得些渣滓,到有深意处,却全不识”。所以,他主张把学与思结合起来,既克服固执己见、墨守一说,又克服随声迁就。

朱熹提出采取比较众说异同的方法,有助于把学与思更好地结合起来。他说:“凡看文字,诸家异同处最可观。某旧看文字,专看异同处。如谢上蔡之说如彼,杨龟山之说如此。何者为得,何者为失;所以得者如何,所以失者如何?”他提出;“谓如甲说如此,且寻扯住甲,穷尽其词;乙说如此,且寻扯住乙,穷尽其词。两家之说既尽,尽参考而穷究之,必有一真是者出矣。”“正如听讼,心先有主张乙的意思,便只寻甲的不是;先有主张甲的意思,便只见乙的不是。

不若姑置甲乙之说,徐徐观之,方能辨其曲直。”朱熹对如何深入思考提出了精辟的见解。他说:“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则亦虚心静虑,勿遽取舍于其间。先使一说自为一说,而随其意之所之,以驱其通塞,则其尤无义理者,不待观于他说,而先自屈矣。复以众说互相诘难,而求其理之所安,以考其是非,则似是而非者,亦将夺于公论而无以立矣。大抵徐行却立,处静观动,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如解乱绳,有所不通,则姑置而徐理之”。除了自己虚心静虑之外,朱熹特别提倡师生往复问难论辩,“师生函文间往复诘难,其辨愈详,其义愈精”。

朱熹不仅继承和发展了学思结合的思想,而且对如何学、如何思提出了精辟的见解,使学思绪合的原则进一步深化了。

3.博专结合

在教学中正确处理博与专的关系是极端重要的,许多教育家都给予充分的重视。朱熹对博与专的关系有极深刻的见解,并把博专结合作为进行教学和指导学习的重要原则。他本人就是一个既博览群书、践履万事,又很专一精深的学者和教育家。

朱熹特别提倡博学。他认为“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只有穷尽万物之理,才能达到“天理通明”。因此,他主张“天地万物之理,修己治人之方,皆所当学”。他以盖房子为例,说明只有“阔开基,广开址”,才能盖起高楼大厦,使之高大坚实。他在解释《论语》中“多闻多见”时指出:“多闻多见两字,人多轻说过了,将以为偶然多闻多见耳。殊不知此正是合当用功处。圣人所以‘好古敏以求’,又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皆欲求其多也,不然则闻见孤寡,不足以为学也。”

但是,朱熹认为博学不能“杂而无统”,应当将博与约统一起来,“博而后约”,“惟先博而后约,然后能不流杂”。他主张读书治学应当是“开阔中又着细密,宽缓中又着谨严”。他特别反对贪多嚼不烂的坏学风,指出:“读书贪多,最是大病。”“若务贪多,则反不曾读得。”贪多就不能“通透”,无法消化,有百害而无一利,“读书须是穷究道理彻底。如人之食,嚼得烂方可咽下,然后有补。”他指出:“夫学,非读书之谓。然不读书,则无以知为学之方。故读之者贵专而不贵博。盖惟专为能知其意而得其用,徒博则反苦于杂乱浅略而无所得。”

先博而后约,或博与专结合,包含着深刻的方法论的意义。朱熹在教学中通常采用“以类而推”、“推类以通之”的“归纳法”。首先,通过博学,掌握同类事物的一般原理,即“求众物比类之同”;然后,又广泛采用“演绎法”.以一般原理去分析具体事物的特殊规律,“究一物性情之异”,达到专一精深。如果“但求众物比类之同,而不究一物性情之异,则于理之精微者有不察矣”;相反,如果但究一物性情之异,亦无法达到“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的目的。

总之,应当在博学的基础上专精,在专精统驭下博学,使两者有机结合、辩证统一。

4.温故知新

温故而知新,包含着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正确处理旧知与新见的关系;二是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朱熹十分重视孔子“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的思想。孔子把“温故而知新”当作能为人师的重要条件。朱熹也把“温故而知新”

同类推荐
  • 做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做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能获得学生的满意和认可,将成为学校最大的财富。如何做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是每个老师都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每个老师都希望的,学校的课程很多,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等等,每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特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喜好,我们真正都能做到让每个学生都欢迎吗?本书将教会教师们怎么样靠自己的才能和高尚的品德赢得学生的喜欢和尊重,让每一个教师都能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 延安颂

    延安颂

    一九三五年十月,红军在毛泽东的带领下结束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蒋介石百般阻挠,要以一困二剿三消灭的政策把红军冻死、饿死在陕北。红军于二十一日拂晓打起了直罗镇的枪声,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于二十三日把牛元峰带领的敌军全部歼灭,直罗镇战役大获全胜。直罗镇战役的胜利,不仅粉碎了敌人对于陕甘苏区的第三次“围剿”,而且为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 中国大学校园形态发展简史

    中国大学校园形态发展简史

    全书分为上篇、下篇和比较篇三篇,以时间顺序为纲:上篇按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进程,阐述和分析1860—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中国近代大学校园形态的发展历程、模式和促使这种形态产生的不同大学社会价值取向;下篇则按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发展进程,阐述和分析1949年至当前中国现代大学校园形态的发展历程、模式和其对应的社会价值取向;最后本书以中国近现代大学演变进程为坐标,比较同时期基于不同国家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因素中不同大学社会价值取向引导下形成的中西方大学校园形态。
  • 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说课听课

    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说课听课

    尽管人们对于课程的本质及其界定千差万别,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课程观是有传统与现代之别,封闭与开放之分的。有的课程观是封闭的和滞后的,不符合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趋势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有的课程观是开放的和符合现代教育思想的。为了树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现代课程观,抛弃学科本位主义,更好地理解历史学科改革的必要性,以便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潜能,本章主要内容着重研究课程相关理论:背景、平台和桥梁,把握课程理论的未来发展方向。
  • 互联课堂引领教学革命基于上海市嘉定区实验小学的研究

    互联课堂引领教学革命基于上海市嘉定区实验小学的研究

    当下,信息化教育已成气候,尤其在上海这样一个领全国教育风气之先的信息化都市。然而,基础教育阶段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仍显不足,且一直以来因平面化、形式化等问题屡受诟病,实施情况并不理想。本书立足于嘉定区实验小学“互联课堂”项目的成功推进,分学科介绍信息化手段在教学中的设计和应用案例,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意义,其所授经验,足资借鉴。
热门推荐
  • 盛宠萌妻:校霸少女逆袭记

    盛宠萌妻:校霸少女逆袭记

    沈子音校霸出身,外人面前话少冷傲,自己人跟前怎么疯狂怎么来,而在陆庭跟前不仅服软还小鸟依人。两人相‘亲’,所以相爱。说好等她三年,只是沈子音留学归来,等到的却是陆庭结婚的消息。等事情真相大白之时,沈子音已不再是当初那个小女生,且看陆司令如何披荆斩棘踏上追妻之路……
  • 等待发生

    等待发生

    原本有大好前程的IT界白领女生,既迷恋山川河海,又沉醉日夜厨房,不甘于“标准化”的人生,毅然摆脱各种世俗桎梏,立志靠自学成为绘本作家。身处浮躁的大环境,退后一步是安逸,往前一步是混沌。她游历,挑战、学习、回归、内省、行动,在种种好与坏的际遇中自渡和他渡,映射出社会、家庭、教育、职场、爱情、亲情、自我在她身上发生的一系列反应,看似波折离奇,却皆有因果循环。最后她没有成为绘本作家,却得以看透内心想要什么,与所有和解,找到自在心安的生活方式,也终未辜负他人与自己的等待。谁的人生都不是范本,在漫长岁月中,每个人都在一边迟疑,一边前行。坚持所爱,等待好事发生。
  • 灾难面前如何守护人身安全

    灾难面前如何守护人身安全

    《灾难面前如何守护人身安全》涉及的内容都与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只有人身安全了,我们才可能萌生起对其他目标追求的兴趣。著名学者马斯洛曾说过:“人有五种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可见“安全”对于人来说是如此的重要。“安全”是简单的两个字,却饱含着许多的祝福和期盼;安全是沉重的两个字,浸蕴着多少血泪与辛酸。
  • 飞蛾之舞

    飞蛾之舞

    作品从一起智能机器人被杀案件入手,以被害机器人的女儿小妮以及她的朋友麦穗破案为主线,对未来智能机器人与人类如何和平共处,人类将如何面对未来展开思考。当智能机器人的强大到超过人类,人类就会把他们作为竞争对手来防范,那时,是否会有杀戮呢?
  • 医见倾心:绝色战王妃

    医见倾心:绝色战王妃

    穿越成丑女?一针排毒,惊艳四座!姐妹联手要害她命?反手就借刀杀人,打得对方脸变猪头,见她就绕道走!太子要退她婚?退就退!可怎么隔天太子就不举名扬天下?渣男王爷占了她的身子想不负责?哪有那么便宜,要么自杀谢罪,要么自宫请罪!怎么渣男王爷却突然找上门,“女人,仗着本王未婚妻的名号为所欲为,还要本王自宫请罪?好,本王给你机会亲自动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那些年,我们正好

    那些年,我们正好

    你的青春是怎样的?是爱恨交错,还是平平淡淡?一个形影不离的四人帮,因为一场校园舞会从此解散。他来了,死皮赖脸想得到她。闺蜜的冷落,男神的邀请,爱与友情哪一个更加重要?十年后再相聚,她,没变;他,变了。回首青春的点点滴滴,我们笑了。我们成熟了。
  • 王牌TOP

    王牌TOP

    先进的未来,充满着未知,孤少王梓晗,只身独闯都市,拥有一身不俗的武力,在虚拟世界叱姹风云,站在数亿人的尖端,成为一代传奇神话!看孤少摆脱命运的束缚,打造王牌工会的铁血荣誉,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腹黑坏男人的致命诱惑:买来的小妻子

    腹黑坏男人的致命诱惑:买来的小妻子

    “做我老婆怎么样?”男子玩味的笑,从上至下似乎在打量一个物品“当然好,如果不怕你的性命因此丢掉,凡是出现在我猎杀者名单中,没一个可以活命。”“好啊,既然如此,那在我即将丧命之前,尝尝你的味道。”话一出,他如饿狼般扑向她……。
  • 叫我肆爷

    叫我肆爷

    肆爷表示的明明白白,我才不是好人,也别想拿道德卡约束我,我只是个偶尔做好事的坏人罢了!东北少女携现代记忆重活古代?有三个哥哥却依然不是团宠?不要主角光环却非要走主角剧本?暴力狂躁法伸张正义?挑战男权社会又遇到没法拒绝的他?反套路女主生活充满挑战,我们可不是傻白甜女主,也不是霸道总裁文的搬运工。简简单单的现实投射,简简单单的虚伪爽文!洛颜肆:爱看不看,不看拉倒!
  • 末世重生之微光之下

    末世重生之微光之下

    王梓潼死了,她没想到,自己没有死在丧尸的口中。却死在了同类的手里,甚至杀死他的人还是她的亲人。她协异能重生后,她决定,这一世,一定会让害死她的人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