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0年,在英国首都伦敦,荷兰物理学家科尼利斯·德雷贝尔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潜水船。它是木制的,船体外还蒙上了一层涂油的牛皮。船内有个大羊皮囊,灌上水,船就下潜,船可潜入4~5米深的水中。这种潜水船被认为是潜艇的雏形。
在18世纪的美国独立战争中,英国战舰在美国的海面和港口横行无忌,美国人非常气愤,想好好教训英国侵略者。这种情况使戴维特·布斯涅尔想起了自己在大学时的奇特构思。
布斯涅尔在父亲死后,将家里的农田卖掉,在29岁那年考入着名的学府——耶鲁大学。上学期间,他发现火药即使在水中也能爆炸,于是就想到创造水下炸药,通过奇妙的办法装到敌船上。他将自己的思路加以整理,终于下决心建造一条水下战舰,在水下攻击英国的战舰,甚至使用炸药。
1775年,布斯涅尔建造了一艘“海龟号”潜艇。它由单人驾驶,以手摇螺旋桨为动力,能在水下停留约30分钟。该艇的外壳是木制的,形状与一个尖头向下的鹅蛋非常相似。艇底安置了一个小水柜,艇内有一个小水泵。一旦水柜装满了水,小艇就潜入水中;而用水泵将水柜的水抽出来,小艇就立刻浮出水面。艇外挂有一个大炸药桶,专门用来炸毁敌舰。
发动进攻时,小艇行驶到敌舰的正下方,在敌舰的船底挂上炸药桶,然后启动定时爆炸装置。当小艇离开后,炸药桶自动爆炸,就可以把敌舰摧毁。
1776年,“海龟号”在纽约港试航,驾驶者是美国革命战争中的士兵埃兹拉·李。李驾驶着潜艇深入水中,试图将炸药桶挂在英国轮船“老鹰号”上。可是,由于英国轮船的表面包裹了一层铜和铁的金属层,螺丝无法穿透这些材料。每当李在轮船表面拧螺丝之时,“海龟号”就会自动往后退。这样一来,炸药松动了,在水下爆炸,所幸的是没有带来任何伤亡。
后来,罗伯特·富尔顿步布斯涅尔的后尘,也建造了一艘名叫“鹦鹉螺号”的潜艇。这艘新潜艇采用脚踏车作为动力,使潜艇的行驶速度大为提高。
但是,与“海龟号”相同的是,“鹦鹉螺号”在水下不易操纵,而且使炸药附于敌军船体的过程也出现了许多障碍。可法国人对富尔顿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资助富尔顿的科研工作。这艘船虽然屡经试验,却从未成功击沉过任何英国轮船。
不久,富尔顿又向英国人提出建造潜水艇的方案,可是英国人也觉得此项工程难以带来好的效果,因而在1805年后将这个工程放弃。
19世纪60年代,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南军建造的“大卫”号潜艇将动力设备改为小型蒸汽机,这个改进使潜艇在动力上由人力改为机器,其意义自不待言。1863年10月,“大卫”号潜艇进行试验,终于击伤了北军的“克伦威尔”号铁甲舰。
1864年2月,南军的“亨利”号潜艇使用长竿鱼雷将北军的“休斯顿”号巡洋舰炸沉,在世界历史中,它是第一艘击沉战舰的潜艇。
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以后,人们对潜水艇的浓厚兴趣一发而不可收。西蒙·莱克于1897年建造了“亚尔古号”,约翰·霍兰则在1898年建造了“霍兰号”。在霍兰号上安装了汽油内燃机,它可以在地表充电,装到潜艇上可以为潜水行动提供电力。后来,柴油机成为汽油机的替代品,为两战期间的潜水艇提供动力。
1899年,一艘名叫“纳维尔”号的潜艇问世,它的建造者是着名科学家芬贝夫。这艘潜艇进行了重大的改进,具备较好的潜浮和航海性能。它的水下航行速度为8海里/时,水上航行速度为11海里/时。这一重大改进为现代潜艇的发明作了充分的准备。
20世纪以来,潜艇的形状越来越大,质量越来越好。大多以柴油机为动力,并大大提高了航速,武器装备中既配有火炮,又装有鱼雷,增强了攻击性能。“二战”后,各国又加快了制造核动力潜艇的步伐。核潜艇的航速也非常快,并装备了弹道导弹,能长时间在水下航行,隐蔽性大为提高。自此,潜艇成为现代战争中一种强有力的战略打击力量。
064鱼雷的由来
鱼雷概念的首次提出者是美国的工程师富尔顿。1800年,他开动脑筋,设计了一艘可以携带“鱼雷”的潜艇,这艘军舰的功能之一就是对敌舰发动攻击。稍后,有些早期潜艇还能在艇首伸出杆子,来携带鱼雷。
最早的鱼雷是英国工程师怀德赫于1866年制成的,它是一个工程公司的经理,试验地点在亚得里亚海沿岸的阜姆。这枚鱼雷直径36厘米,长427厘米,重达136千克,有18磅炸药的弹头。人们利用压缩空气驱动活塞发动机,使之带动旋桨推进,航程为640米。
俄国人最早把鱼雷用于实战。在1877~1878年的俄土战争中,俄国海军第一次使用鱼雷击沉了土耳其军舰。
怀德赫鱼雷发明后,专为快速攻击敌方舰队而设计的小型鱼雷艇出现了。为了对付这种快艇,速度更快、体积更大、火力更强的军舰出现了,被人们称为“驱逐舰”。
1895年,一个叫欧伯利的奥地利人通过不懈研究,开发出一种采用陀螺仪来控制方向的新型鱼雷,命中率几乎是百分之百。
在“一战”中,鱼雷潜艇的威力充分显示出来,为军队的取胜立下了汗马功劳。
“二战”期间,鱼雷能携带600磅炸药,发射到3公里以外的海域,时速接近50公里。除了用压缩空气活塞发动机外,有人选择发射设备,会用到电池发动机、过氧化氢发动机等。鱼雷经由发射管发出。在潜艇中,鱼雷是以压缩空气发射,而在水面舰艇之中,鱼雷发射的动力用火药提供就可以了。
在“二战”中,德国抢先一步,制成了声响自导鱼雷。它能对准敌方舰艇推进器的声音飞快驶去,盟军的运输舰船屡次被鱼雷击中,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20世纪60年代,美国用反潜导弹武装起来的潜艇开始投入使用。苏联为了对付美国,开发出反潜导弹,这种武器像鱼雷一样在水下发射,然后穿出水面,变成导弹,沿截击路线向目标移动,然后再次潜入水中,变成由计算机导航的威力无穷的鱼雷,最终在水下爆炸。
再到后来,鱼雷开始用声纳装置来追寻目标,命中率非常高,有很强的威胁性。总的说来,尽管水面舰艇也配备鱼雷,但大多数鱼雷仍由潜艇发射,而且由潜艇发射的鱼雷作用最大,敌舰也不容易躲避。
现在,俄国制成的高速鱼雷成为西方国家海军的心头之患,其先进程度令美国海军胆战心惊。当然,作为重要的海军装备,鱼雷的技术含量很高。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能够设计制造鱼雷。
065举白旗的由来
两军对峙时,战败的一方准备投降,就要打出白旗,战胜的一方则会停止使用武力允许其投降。
在战争中使用白旗起源于远古,但当时白色旗帜代表要求先休战进行谈判,而不表示投降。
当交战的一方打出白旗时,对方便知道另一方要求谈判,于是下令停止一切进攻活动。持白旗的一方则派出军使、号手、旗手和翻译到对方指挥部说明条件或意图。军使从展示白旗始到再回到本方为止享有不可侵犯的权利。谈判期间双方谁也不能向对方发动进攻。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渐渐把在战争中打出白旗认为是投降,后来,打白旗就成了“投降”的标志,且一直沿用到今天。
066肩章的由来
如果人们观察军人的肩章,就能够分辨他们的军衔高低。那么肩章是怎样来的呢?
最早的肩章是由一种薄金属片制作成的,用来防御射来的箭。在古代俄国士兵的军服上,铠甲和锁子甲之间就有这种金属片,用来保护士兵们的双肩。后来肩章又增加了功能,在俄军中作为隶属某一部队的识别记号。而在法国军队使用的肩章,已演变成区别军官和士兵的标志。为了区分军人的身份,1810年之后,肩章开始有了各自的颜色。
1854年,在俄国军队中,军官和将军的制式军服上率先佩戴正规的肩章。此后,世界各国军队逐渐制定了佩戴肩章的规定,用以表明军衔高低、军兵种的不同。并且士兵的肩章也开始用布料制成。另外,在古代时肩章还可以用来帮助挂住子弹带,后来这一功能就失去了。
067大檐帽的由来
现在,军队、武警、公安都佩戴大檐帽,那么其来历是怎样的呢?
古代的骑兵戴高筒军帽,有时还用羽毛或马尾毛加以装饰点缀。高筒军帽虽然美观,可是戴着它干活却很不方便。当时军队给养系统落后,为了备马料,部队要轮流割草,晒干后打捆运走。每当部队干这种活时,就临时给每个骑兵发一种帽檐大、帽筒矮、轻便的帽子。
由于这种帽子的特殊作用,战士们称它为“备马秣帽”,即大檐帽的雏形。后来,随着军服样式的变化,大檐帽就成了常备军帽。
068船形帽的由来
随着航空兵的诞生,出现了船形帽。在此之前,飞行员都戴大檐帽。可是大檐帽容易被风吹走,使飞行员的头部冻伤。人们发现这种情况,便想办法予以解决。有关人员考虑到船只利于气流平稳地通过,不易被风吹走,就试制了船形帽。这种帽子效果不错,深受飞行员欢迎,于是就推广开来了。船形帽又叫驾驶员帽。
这种轻便无檐的船形帽,在当时仅作为飞行员执行军事任务的一种服饰。到了后来,船形帽演变成一种正式野战帽,与钢盔配合使用。由于它携带方便,所以在陆军、空军以及海军官兵值勤、作战中受到广泛的欢迎。在飞机上,它早已被更安全更实用的飞行帽代替了。
趣味链接:海军帽为什么会有两根黑色飘带?
海军士兵的帽子后面都缀着两根长短不一的黑色飘带,看起来非常潇洒。
传说在1805年,称霸欧洲的拿破仑舰队被英国海军统帅纳尔逊率领的舰队击败,彻底粉碎了拿破仑进攻英国的念头。
然而,在这次海战中,纳尔逊受重伤死去。英国皇家海军为了悼念这位杰出统帅,在发丧时让全体水兵在帽后缀上两条黑纱,表示对他的哀悼。由于纳尔逊将军深得军心,治丧之后,水兵们不愿摘去帽上的黑纱。
为了尊重水兵的意愿,英国海军正式规定海军士兵帽后加缀两条黑色飘带,并从此形成一种习惯。后来,许多国家模仿英国,建立海军时也把英国皇家海军的这一习惯带到自己军队之中。
069SOS的由来
“SOS”是世界通用的紧急求救讯号。而“SOS”代表什么却众说纷纭。有人说是“拯救我们的灵魂”的缩写,有人说这是英文“营救我们的船只”的缩写。这两种解释都是错误的。
其实,“SOS”不是英文缩写,而是无线电通讯信号。1932年美国发明家缪尔·弗·比·摩尔斯首先把电应用到通讯上,发明了电报,也就是今天的摩尔斯电码。
摩尔斯电码用点和划表示字母,可用灯光或无线电发送。在无线电通讯上,“紧急求救讯号”的代号是三点三划三点(…一一一…)。而在摩尔斯电码中,S的代号正好是三点,O的代号是三划,所以“紧急求救讯号”简称为“S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