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美好的东西,就是他同别人的友谊。——[美]林肯
要结交忠实的朋友,朋友就是个人的幸福。——[印]《五卷书》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白《赠汪伦》
君子不可无友。——明·吕坤《呻吟语·补遗》
有良友伴行,路遥而不觉其远。——[英]莎士比亚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财富并非永久的朋友,但朋友却是永久的财富。——[俄]托尔斯泰
【典型事例】
知音就是知心
俞伯牙善于弹琴,而钟子期善于欣赏。一次,伯牙弹琴时,正好钟子期路过那里。俞伯牙弹的是新作《高山操》,钟子期一听琴声便赞叹道:“好啊!巍峨高大,就像看到了泰山一般。”俞伯牙琴声一变,又弹出了一曲《流水操》。钟子期又赞叹道:“美啊!汪洋辽阔,就像看到了长江黄河一般。”又一次,俞伯牙在泰山北坡突然遇到一场暴雨,不得不躲在一块突出的岩石下避雨,因为心里烦闷,随手取出琴来,即兴创作一首《霖雨之操》,后来又转而描写山崩的声音。恰好钟子期也在旁边,俞伯牙弹到哪里,钟子期一听琴音,就能够立即指出作者志趣之所在。俞伯牙放下琴来,叹息说:“你的欣赏能力真了不起,你所想象的音乐形象,就是我心里想表现的。看来我的演奏,是怎么也逃不开你的听觉的了。”据说,后来钟子期死了,俞伯牙觉得再也难觅知音,竟然将琴摔断,终身不再弹琴。
王力幸遇叶圣陶
20世纪20年代,我国语言学家王力在法国巴黎留学的时候,经济十分困难。他起初将译稿寄给国内的一些小出版社,连连碰壁。后来他干脆把译稿寄给商务印书馆,没想到一发即中,稿费也很快寄给了他。自此以后,他不断把译作寄出,也不断收到商务印书馆汇来的稿酬。有时,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他没有交齐稿件,就先索取稿酬。这样的要求竟也能如愿以偿,如此厚爱连王力自己也觉不解。谁在垂青王力呢?是文学家叶圣陶。当时,叶圣陶是商务印书馆的编辑,尽管他与王力素不相识,但十分赏识王力的译作,以文会友,赤诚相待。他当然不知道,由于他的扶持,王力在异国渡过了不少难关。1932年,王力获得法国文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到清华大学执教。他经常对人说:“我在巴黎上大学的学费,都是叶老给的。”王力与叶圣陶虽然神交已久,可直至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才第一次见面。王力晚年根据叶圣陶的建议,将他的音韵学研究成果通俗化,写成《音韵学初探》一书。这本书的扉页上印着:“献给叶圣陶先生。”——吴振标《名人轶事录》
刘关张亲若兄弟
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父亲死得早,他跟母亲一起以织席子、贩草鞋为生。那时正当汉朝末年,黄巾起义,天下大乱。刘备结交豪杰,纠合人马,组织武装。关羽,字云长,河东解县人。张飞,字益德,也是涿郡人。张飞跟关羽一起投奔刘备,替刘备当警卫。刘备跟他们同吃同住,睡一张床,情同手足。后来曹操俘虏了关羽,竭力优待他,先封他做将军,后来又上表请封他做汉寿亭侯,又赏赐很多东西。但是,关羽却一心想着刘备,最终他离开曹操找到刘备。这以后关羽和张飞一直跟着刘备出生入死,建功立业,刘备待他们也一直亲如兄弟。桃园结义历代被传为佳话。——晋·陈寿《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恩格斯对马克思的帮助
马克思为了完成他的鼎世之作《资本论》,曾穷得无法维持生活,文稿无钱寄走,甚至连出门的外套都押在当铺里。为了使马克思不再被生活所困,恩格斯忍受了整整20年那该死的商人生活,空耗着聪颖过人的天资却毫无怨言。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出版时说:“没有你(恩格斯),我永远不能完成这部著作。坦白地说,我的良心经常像梦魇压着一样感到沉重,因为你的卓越才能主要是为了我才浪费在经商上面,才让它荒废。”不仅如此,在马克思逝世后,自1883年3月开始,恩格斯放弃了自己的理论研究工作,用整整十年的时间,整理出版了《资本论》的第二、三卷。手稿整理的难度是很大的,恩格斯不顾年迈体弱,日夜不息。他说:“我喜欢这种劳动,因为我又和我的老朋友在一起了。”列宁曾这样评价道:“恩格斯出版了《资本论》第二、三卷,就是替他的天才朋友建立了一座庄严宏伟的纪念碑。在这座纪念碑上,他无意中也把自己的名字不可磨灭地刻上去了。”列宁认为:“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动人的传说。”——王庆君《人际关系的奥秘》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自1931年起,鲁迅和瞿秋白为推动革命文艺运动并肩战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33年2月,瞿秋白夫妇的住处受到特务的监视,他们被迫转移,避难在鲁迅家中。在沉静的深夜里,两位患难中的战友相互鼓舞,相互切磋。后来,鲁迅四处奔忙,帮助瞿秋白夫妇安顿了住处。鲁迅和瞿秋白都把对方视为知己,瞿秋白曾拟有“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二句,鲁迅即亲笔抄写成一副对联,赠给瞿秋白。——沈敖大《华夏风范》
【阅读链接】
《感恩朋友——知音难忘的85个友情故事》,滕刚主编,花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师生情
【相关题目】
老师,辛苦了
那一格亮光
园丁颂
记一位老师
我的(语文等)老师
我敬爱的老师
我最尊敬的人
老师的眼睛
老师的背影
春蚕颂
红烛颂
【构思指要】
老师给学生以谆谆教诲,给学生以知识,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同时,老师用自己的言行,自己的人格和那一片情意,无声地滋润莘莘学子的心,教会他们怎样做人,因而“师生情”也就成了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师生之间的感情难以表达,因为那是一种夹杂着无数情感的综合体。学生对老师有对父母般的爱戴,因为他们的严厉中深藏着对孩子进步的心愿;学生对老师有对长者的尊敬,因为他们的慈祥中都体现了对学生的爱心;学生对老师有对知识的渴望,因为他们的话语中充满深邃的道理……选择一种你最想要表达的师生情,用最质朴的语言去描写,因为师生之间的纯情不需华丽的辞藻去渲染,只需将心中最纯真的情感献给老师,在心中画出一块温馨的天空,留下一方温暖的乐土,培植一株高大的绿树,献出一捧动人的鲜花。质朴中见真诚,平易中见精神,用感人的力量净化作者和读者的心灵。
叙事需寄情于事,抒情则需情感真挚。教师总是被习惯地称为红烛、蜡烛,他们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还以生命的激情去点燃每一个学生的生命之火。他们所付出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情感,是精力,是无私的爱心。同样,他们得到了学生们的刻骨铭心的尊敬、颂扬和感激。
【成语谚语】
良师益友为人师表尊师重道诲人不倦教学相长循循善诱言传身教
有教无类青出于蓝教无常师饮水思源桃李争妍后继有人
教不严,师之惰。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一身平价布,两袖粉笔灰。
【名诗佳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唐·白居易《春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唐·韩愈《师说》
学生如果把先生当做一个范本,而不是一个敌手,他就永远不能青胜于蓝。——[俄]别林斯基《文学的幻想》
互相取长补短,才能有所进步。——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典型事例】
张良虔诚拜师
张良年轻时,有一天路过下邳的一座桥头,见有位穿着粗麻织的衣服的老人端坐在那里。当张良走近时,老人故意把鞋掉到桥下去,并对张良说:“小伙子,下去把我的鞋捡回来。”张良起初并不高兴,只因是位老者,又气度不凡,像是很有学问的人,就跑下桥去捡起这只鞋,并跪着给这位老人穿上。那老人捋着胡子含蓄地笑了笑,便扬长而去。张良感到惊奇,就想向老人请教。这位老人走出了约半公里路,又走回来对张良说:“你这小子有出息,我乐意教教你。五天以后天一亮,就到这里来见我。”张良跪拜着说:“是!”五天后,张良起早来到这里,老人已经先到了,他说:“与老人相约见面,为什么迟来啊?五天后一早再来!”五天后,张良在鸡鸣时就赶来了,但还是迟于老人。老人极不高兴,嘱咐他五天后再来。第三次,张良半夜就赶来等候老人,老人这次欣喜地说:“应该是这样啊。”同时,拿出一本《太公兵书》赠给张良。张良从此日夜攻读,悉心钻研,终于成为一位军事家。——东汉·班固《汉书·张良传》
杨时立雪程门
杨时,宋代著名学者。他从小聪明好学,常对人说:“学习对我像饮食一样,是出于我内心的需要,所以我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放松学习。”他20多岁就中进士,但他辞官不做,慕名到当时很有名望的学者程颢处求教。在程颢的指导下,他进步很快。当他学成回故乡南剑(今属福建省)时,程颢目送他远去,感叹地说:“我的思想学识从此往南去了!”程颢死后,为了进一步深造,年已40岁的杨时又来到洛阳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有一天,他和同学游酢一起去向老师请教,正碰上程颐闭目养神,坐着假睡。杨时和游酢为了不打扰老师,恭恭敬敬地侍立一旁。那天下着大雪,等程颐醒来,门外积雪已有一尺厚了。——元·脱脱等《宋史·杨时传》
视师如父的罗汝芳
明代学者罗汝芳年轻时拜颜钧为师。后颜钧因得罪权贵,遭迫害下狱。罗汝芳就到狱中亲自侍奉老师,颜钧坐牢六年,罗汝芳侍奉六年,连科举考试也没去参加,还卖掉田产以解救老师出狱。颜钧晚年退隐归田时,罗汝芳来了,他寸步不离地侍候老师,茶水瓜果都亲自送到老师面前。孙辈们觉得这太辛苦了,要求由他们代劳。罗汝芳仍然坚持亲自侍奉,说:“我的老师不是你们所能侍候的。”——清·黄宗羲《明儒学案·泰州学案》
张曜拜妻为师
张曜是清咸丰时的武将,因作战有功,被提拔为河南布政使。他自幼失学,没有文化,常受朝官歧视,御史说他“目不识丁”,因此改任他为总兵。从此,张曜立志要好好读书,要求妻子教他。妻子说,教你是可以的,不过有个条件,就是要行拜师之礼,恭恭敬敬地学。张曜一口允承,马上穿起朝服,请妻子坐在孔子牌位前,严肃庄重地行了拜师礼。从此以后,凡公余时间,就由妻子教他读经史。妻子对他要求也极严格,张曜常躬身听训,不敢稍有不敬。同时,他还请人刻了一方“目不识丁”的印章,佩在身上以自警自勉。由于妻子的严格要求和自己的发愤苦学,几年以后,张曜已能精通国史,写作诗文也能符合古文的章法。后来,他在山东任巡抚时,又有人参他“目不识丁”,他就上本请皇上面试。结果,其广博的知识使皇帝和许多大臣大为惊奇。因他勤奋好学,死后被谥为“勤果”。——赵尔巽等《清史稿·张曜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