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最后一次聪明的表露是在曹操自封为魏王之后,曹操亲自引兵与蜀军作战,战事失利,进退不能。曹操数次进攻蜀军总不能奏效,长期拖下去,不仅耗费钱粮且会挫伤士气,真的撤兵无功而归,又会遭人笑话。是进是退,当时曹操心中犹豫不决。此时厨子呈进鸡汤,曹操看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觉得眼下的战事,有如碗中之鸡肋:“食之无肉,弃之可惜”。他正沉吟间,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号令。曹操随口说:“鸡肋!鸡肋!”夏侯惇传令众官,都称“鸡肋”。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各自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有人报知夏侯惇。夏侯惇大惊失色,立即请杨修到帐中问他:“为什么叫人收拾行装?”杨修说:“从今夜的号令,便知道魏王很快就要退兵回去了”。“你怎么知道?”夏侯惇又问。杨修笑道:“鸡肋者,吃着没有肉,丢了又觉得它味道不错。魏王的意思是现在进不能胜,退又害怕人笑话,在此没有好处,不如早归,明天魏王一定会下令班师回转的。所以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夏侯惇说:“您可算魏王肚里的蛔虫,知道魏王的心思啊!”他不但没有责怪杨修,反而也命令军士收拾行装。于是寨中各位将领,无不准备归计。当夜曹操心乱,不能入睡,就手按宝剑,绕着军寨独自行走。只见夏侯惇寨内军士,各自准备行装。曹操大惊,我没有下达撤军命令,谁竟敢如此大胆,作撤军的准备?他急忙回帐召夏侯惇入帐,夏侯惇说:“主簿杨修已经知道大王想归回的意思。”曹操叫来杨修问他怎么知道,杨修就以鸡肋的含意对答。曹操一听大怒,说:“你怎敢造谣乱我军心!”不由分说,叫来刀斧手将杨修推出去斩了,把首级悬在辕门外。曹操终于寻得机会,除掉了杨修,杨修也终于结束了他“聪明”的一生。杨修确实够聪明,聪明得能看透别人看不到的很多东西,能猜透别人猜不透的许多事情。然而,也正因为如此他又显得太愚蠢了,愚蠢得连如何保护自己都不知道。于是最后,他表面的聪明终于使他走上了绝路。他到死肯定都不会明白,正是他过分外露的聪明使他成了刀下鬼。聪明能使他招人喜欢,但太滥用自己的小聪明却是不明智的,最糟糕的是他又自恃聪明,还喜欢表现出来,这在明争暗斗的官场,注定成不了大气候,注定被人扔弃在权力的道路上,而成为荒野孤魂。
苏东坡曾经有一首诗说:人皆生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子孙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首诗虽然只是自嘲,其间却是大有深意。苏东坡之所以一生颠沛流离,原因就在于他自恃才高而不知道收敛,太锋芒毕露了,终于不能在朝廷立足。而他最后能悟出这个道理实在是不容易,却也很让人为他扼腕,从这里就可以看到恃才的性格给他造成的痛苦是多么巨大。自恃其实是一种无知,有时候能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危险,因为到头来他们很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自夸不如人夸
吹牛是不是一种本事呢?答案是肯定的,但要能做到不让人看出来你是在吹牛就不那么容易了,而一旦被人发现你是在讲大话最要命的是别人以后可能就会觉得你这人靠不住,轻浮,所以尽量还是不要自吹的好。喜欢吹嘘自己的人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很高傲的样子,实际内心是很空虚和自卑的。
美国近代最有名的女作家玛格利特?米契尔,有一次被邀请去参加世界书会。那时还没有胸前佩戴名牌的习惯。所以,当时有位匈牙利作家坐在她的旁边,却根本不知道这位衣着朴素、态度谦虚的女士是谁。他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同她进行了这样一段谈话:“小姐,你是一位职业作家吗?”
“是的,先生!”
“那么,有些什么大作,可否告知一二?”
“谈不上什么大作,我只是偶尔写写小说而已。”
“噢,你也写小说,那么,我们可以算是真正的同行。我已经出版三百三十九本小说,那就是……你写过多少部呢,小姐?”
“我只写过一部,它的名字是《飘》。”
话音未落,那位匈牙利作家已目瞪口呆了。
在生活中常常会碰到这样一些人,每当人们谈起一个什么问题时,他就会时不时地接茬说:“我知道,这个怎样怎样……”不着边际地乱吹一气,即使文不对题也丝毫不会感到脸红,这种人很招人烦。而且这样做高明吗?显然不,他的动机是很清楚的,就是不愿意被轻视,不懂装懂,在人前冒充有学问的人。但他没想过还是谦虚的人多,人家虽然没有像他一样夸夸其谈,并不说明人家不懂,而他倒成了班门弄斧,最后在沦为笑柄。
吹牛与自我表扬可以算是一对孪生兄弟了,它们最大的不同就是自我表扬可能说的确有其事,但相同的话从别人那里听到和从自己嘴里说出来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日常工作生活中,经常能看到这种爱自我表扬的人,他想让别人知道自己有能力,处处想显示自己的优越感,并想借自我表扬来获得他人的敬佩和认可,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失去了同事的信赖。
有一位在工厂从事统计工作的女性,调到某机关的第一天,就与陌生的同事大谈自己的过去,说自己如何如何行,并无意间冒出一句“像我这类人在工厂都属上上人。”结果同事大为反感——你是上上人那别人算什么?
还有一个小伙子,头脑灵活,思路敏捷,看起来确实有点儿聪明。一次,他去一家大宾馆应聘。
主持面试的客户部经理,在同小伙子谈完一般情况后,便问道:“我们经常接待外宾,是需要外语的,你学过哪门外语,水平如何?”
“我学过英语,在学校总是名列前茅,有时我提出的问题,英语教师都支支吾吾地答不上来!”他自我表扬地说。
经理笑了一下又问:“做一个合格的招待员,还要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你……”经理的话还没说完,他便抢着说:“我想是不成问题的,我在校各门学习成绩都不错,我的接受能力和反应能力都很快,做招待员工作绝不会比别人差。”
“那么说,就你的的学识来说,当一名招待员是绰绰有余了?”
“我想,是这样。”
“好吧,就谈到这里,你回去听消息吧。”
他踌躇满志地回去等消息,可等到的消息却是不录用。
小伙子本来想自我表扬一番,以便获得经理的信赖,没想到结果是抬高自己,反而没给人留下好印象,失去了别人的信任。
“面子是别人给的,脸是自己丢的。”一个人若真正有某种本领或才智,自然会得到别人公正的赞许,这赞美的话若是出于别人之口,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何必要“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呢?
表现自己要适度
在职场上,要想出人头地,适当表现自己的能力是必要的,这可以让上司和同事对你留下一个好的印象。但要是时机把握失当将使自己在职场竞争中输得莫名其妙。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没有竞争就没有生存,但是竞争也是需要讲究策略战术的,如果不注意表现的场合,方式,使别人特别是同事看着你感觉矫揉造作,特别别扭的话往往会被认为是在有意推销自己,结果常常是得不偿失。
每当自己工作有成绩而受到上司表扬或者提升时,不少人往往会在上司没有宣布的情况下,就在办公室中飘飘然去四下招摇,或者故作神秘地对关系密切的同事细诉,一旦消息传开来后,这些人肯定会招同事嫉妒,眼红心恨,从而引来同事的不满与愤懑,这在工作中是十分不利的;话又说回来,除了在得意之时不要张扬以外,即使在失意时,也不能当众向其他人诉说上司的种种不对,甚至还要牵连其他同事也犯了同样的错误怎么不被惩罚,要是这样的话,不但上司会厌烦你,同事们更会对你恼怒,你以后在单位的日子肯定不好过。所以,无论在得意还是失意的时候,都不要过分张扬,否则只能给工作友谊带来障碍。
汤姆是一家大公司的高级职员,平时工作积极主动,表现很好,待人也热情大方,跟同事关系也不错。但一天,一个小小的动作却使他的形象在同事眼中一落千丈。那是在会议室里,当时好多人都等着开会,其中有一位同事觉得地板有些脏,便主动拖起地来。而汤姆似乎不很关注,一直站在窗台边往楼下看。突然,他走过来,坚持拿过同事的拖把替他拖地。本来差不多已拖完了,根本不需要他的帮忙。可汤姆却执意要求,那位同事只好把拖把给了他。
刚接过拖把不一会,总经理推门而入。看到的是汤姆在勤勤恳恳地拖地,一切似乎都不言而喻了。
从此以后,大家再看汤姆时,就觉得他为人假了许多。以前的良好形象被这一个小动作一扫而光。
在工作中,往往有许多人掌握不好热忱和刻意表现之间的界限。不少人总把一腔热忱的行为演绎得看上去是故意装出来的,也就是说,这些人学会的是表现自己,而不是真正的热忱。真正的热忱绝不会让同事以为你是在刻意表现自己,也不会让同事反感。
在需要关心的时候关心同事;在工作上该出力的时候,全力以赴,才是聪明的表现。而不失时机甚至抓住一切机会刻意表现出自己“关心别人”、“是领导的好下属”、“雄心勃勃”,则会让人觉得虚假而不愿与之接近。
有人说:“自我表现是人类天性中最主要的因素。”人类喜欢表现自己就像孔雀喜欢炫耀美丽羽毛一样正常。但刻意的自我表现就会使热忱变得虚伪,自然变得做作,最终的效果还不如不表现。而孔雀开屏,则是在恰当的时机把自己的最美的一面展现给自己心仪的配偶,同时赢得了世人的心。这就是孔雀给世人的启示:自身拥有傲人的资本,但也需要巧妙地把自己的资本表现出来,否则自身的优势只能淹没在自我爱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