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迪偶然发现了一则招聘广告:一家出版公司的全国销售经理要在本城呆两天,只为了招聘一位负责五个州内各书店、百货公司和零售商的业务代表。肯尼迪梦想在将来成为作家或出版家,所以“出版”二字对他来说是有吸引力的。广告又说,起初月薪一千六百美元到二千美元,外加佣金、奖金、公务费和公司配车。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工作。
不幸的是,肯尼迪不是他们的理想人选。他去面试时。那位全国业务经理很客气地向他解释,他不是他们要找的人。第一,肯尼迪太年轻;第二,他没有工作经验;第三,他没念大学。这份工作显然是为年龄在35到40岁之间、大学毕业,并具有相当丰富经验的人准备的,刚出校园的毛头小伙显然不适合。该公司已有几位应聘者待定。肯尼迪竭力毛遂自荐,但招聘者态度坚决——他就是不够格。
这时,肯尼迪亮出了绝招。他说:“瞧,你们这个地区缺商务代表已达六个月了,再缺三个月也不至于要命吧。看看我的主意:让我做三个月,公司只负担公务费,我不要工资,还开我自己的车。如果我向你证明胜任这份工作,你再以半薪雇我三个月,不过我要全额佣金和奖金,还得给我配车。如果这三个月我仍胜任这份工作,你就用正常条件录用我。”
这样,肯尼迪被录用了。在很短的时间里,他重组了销售流程,创下三项纪录:短期内在困难重重的地区扭转乾坤;三个月内,让更多新客户的产品摆满他们的整个摊位;争取到新的非书店连锁的大公司等等。三个月以后,肯尼迪有了公司配车、全额工资、全额佣金和奖金。
每天读书至少十分钟
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于这个“阶梯”的理解,应该是人们一生的经历有限,不可能每件事情都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获得知识,那么就只能依靠书籍。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它记录了人类千百年来的每一点进步,通过阅读不同的书籍,掌握各个时期、各个种类的知识,这就是读书的真理。一个没有书籍、杂志、报纸的家庭,是缺乏动力的,人们只有通过经常接触书本,才能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在不知不觉中增长各种各样的知识,才能不与社会脱节。
耶鲁大学的校长海德雷说:“在各界做事的人,无论是商业界、交通界还是实业界,都这样向我说,他们最需要的人才是大学学院培养的、能善于选择书本、能活用书本知识的青年。而这种善用书本、活用书本能力的最初培养,最好是在家庭中,尤其是在那些具备各类书籍的家庭中。”可见,一个家庭的藏书对于自己、对于孩子的未来都是十分重要的。
一位原来只是补习班讲师的英文教师,后来成为一家著名英文杂志的发行人,他说他一共买了三套英文百科全书,一套缩写本随身携带、一套放在家里、一套放在工作岗位,随时阅读。他以随时随地提高自己为目的,也慢慢把自己带向成功之途。
聪明的学生在学生时代就养成了一种重要的能力。那就是怎样从一个汗牛充栋的图书馆中,善于辨别选择书籍。以供阅读。这种能力将对他的一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掌握了如何在图书馆里寻找自己需要的书籍、资料,就等于掌握了怎样学习的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就像是一个_亡人善于选择工具一样。
“人,若是能养成每天读十分钟书的习惯,则二十年后,必判若两人。”一位前任的哈佛校长这样告诫他的学生。但是,读书不能不求理解,对书籍的钻研是一个人从书本中获取新知识的重要途径。
南宋朱熹开创了中国儒学的一个新篇章,他大半生的时间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教育工作,成就斐然。
朱熹读书十分刻苦用心,与他同龄的孩子仅满足于读书、识字、背诵,他却更倾向于用心去体会圣人所讲的道理。他常常为一句话所含的意义而食不甘味,夜不安寝。一旦他领悟了个中道理,便又高兴得不能自禁。朱熹不仅读书刻苦,而且非常善于总结学习方法。他喜欢博览群书,但从不贪多贪快。他认为,读书不明其中道理,就算读得再多也没有用。早年他在读《周礼》时,听人说《周礼》的每一句话都仿佛从圣人心中自然流出,但当时不甚理解。后经多年研读、揣摩,终于豁然开朗。他曾比喻说这就好像以前只听说糖是甜的,盐是成的,今天亲自尝到了,才真正明白了何为糖甜、盐咸。他还形象地把读书比作射箭,刚刚练习时,只要射到箭靶上就行。但经反复训练,最终要射中靶心,否则也就不能说学会了射箭。朱熹认为,读书的目的在于弄懂书中的义理,而后照着这些义理去做。
他说,十七八岁时读《孟子》,到20岁,只能逐句去理会。以后才明白,书中很多长段是首尾相连的,不能割断了它们的联系,只有把大段的文字综合起来理解,才能得到其中的真谛。
朱熹读书还十分讲究循序渐进的方法。他认为,读书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比如要先读《论语》,再读《孟子》;先读《论语》的“学而”篇,再读“为政”篇。读某一本书或某一篇时就要读到把它弄懂为止,再接着读下面的内容。这样,读到融会贯通的地步,就可以说把知识学到手了。
朱熹不仅爱读书,而且会读书。他早年兴趣广泛,禅、道、楚辞、诗、兵法样样涉猎。但后来,他又转向专攻儒家经典研究。这“一博”、“一专”,为朱熹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来读书,将为你今后的工作、生活带来精神上的极大丰收。
敢于走自己的路
“走自己的路,让人们去说吧!”我们对但丁的这句名言并不陌生。可是,我们在生活中是否信奉它,实践它呢?
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被人贬为“让青年堕落的腐败者”。
美国职业足球教练文斯-伦巴迪当年曾被批评“对足球只懂皮毛,缺乏斗志”。
贝多芬学拉小提琴时,技术并不高明,他宁可拉他自己作的曲子。也不肯做技巧上的改善,他的老师说他绝不是个当作曲家的料。
发表《进化论》的达尔文当年决定放弃行医时,遭到父亲的斥责:“你放着正经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猎、捉狗捉耗子的。”另外,达尔文在自传上透露:“小时候,所有的老师和长辈都认为我资质平庸,我与聪明是沾不上边的。”
爱因斯坦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认字。老师给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不合群,满脑袋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曾遭到退学的命运。
牛顿在小学的成绩一团糟,曾被老师和同学称为“呆子”。
罗丹的父亲曾怨叹自己有个白痴儿子,在众人眼中,他曾是个前途无“亮”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三次还考不过去。他的叔叔曾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
《战争与和平》的作者托尔斯泰读大学时因成绩太差而被动退学。老师认为他:“既没读书的头脑,又缺乏学习的兴趣。”
如果这些人不是“走自己的路”,而是被别人的评论所左右,怎么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
人生的成功自然包含有功成名就的意思,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只有做出了举世无双的事业,才算得上成功。世界上永远没有绝对的第一。看过马拉多纳踢球的人,还想一身臭汗地在足球队里混吗?听过帕瓦罗蒂歌声的人,还想修炼美声唱法吗?——其实,如果总是担心自己比不上别人,只想功成名就,那么世界上也就没有帕瓦罗蒂、马拉多纳这类人了。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得好:“有大狗,也有小狗。小狗不该因为大狗的存在而心慌意乱。所有的狗都应当叫,就让它们各自用自己的声音叫好了。”
小狗也要大声叫!实际上,追求一种充实有益的生活,其本质并不是竞争性的,并不是把夺取第一看得高于一切,它只是个人对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那些每天一早来到公园练武打拳、练健美操、跳迪斯科的人,那些只要有空就练习书法绘画、设计剪裁服装和唱戏奏乐的人,根本不在意别人对他们的姿态和成果品头论足,也不会因没人叫好或有人挑剔就停止练习、情绪消沉。他们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当众展示、参赛获奖,而是自得其乐、自有收益。满足自己对生恬美和艺术美的渴求。
所以说,真正成功的人生,不在于成就的大小,而在于你是否努力地去实现自我,喊出属于自己的声音,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爬上最险要的高峰
唯有能够忍辱负重、不怕孤单、执著向前、永攀高峰、能够认识到自身渺小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英雄和成功者。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一位老酋长正病危。
他找来村中最优秀的三个年轻人,对他们说:
“这是我要离开你们的时候了,我要你们为我做最后一件事。你们3个都是身强体壮而又智慧过人的好孩子,现在,请你们尽其可能地去攀登那座我们一向奉为神圣的大山。你们要尽其可能爬到最高的、最险要的地方,然后,折回头来告诉我你们的见闻。”
3天后。第一个年轻人回来了,他笑生双靥,衣履光鲜:
“酋长,我到达山顶了,我看到繁花夹道,流泉淙淙,鸟鸣嘤嘤,那地方真不坏啊!”
老酋长笑笑说:
“孩子,那条路我当年也走过,你说的鸟语花香的地方不是山顶,而是山麓。你回去吧!”
一周以后,第二个年轻人也回来了,他神情疲倦,满脸风霜:
“酋长,我到达山顶了。我看到高大肃穆的松树林,我看到秃鹰盘旋,那是一个好地方。”
“可惜啊!孩子,那不是山顶,那是山腰,不过,也难为你了,你回去吧!”
一个月过去了,大家都开始为第三位年轻人的安危担心,他却一步一蹭,衣不蔽体地回来了。他发枯唇燥,只剩下清炯的眼神:
“酋长,我终于到达山顶。但是,我该怎么说呢?那里只有高风悲旋,蓝天四垂。”
“你难道在那里一无所见吗?难道连蝴蝶也没有一只吗?”
“是的,酋长,高处一无所有。你所能看到的,只有你自己,只有‘个人’被放在天地间的渺小感,只有想起千古英雄的悲激心情。”
“孩子,你到的是真的山顶。按照我们的传统,天意要立你做新酋长,祝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