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加州大学,位于加州洛杉矶市中心,已成为全国最具竞争力的大学之一,其中商学院、电影、传播、建筑、医学及理工学院等科系在美国大学中相当知名。建筑多为罗马式风格,也有近代风格建筑,树木花草很多,十分美观大方。我们在那里见到了江西学子,他带我们参观校园,细说在这里读书学习的美好环境。在校园体育馆边,我们见到一对中国的老年夫妻,他们旁边有辆儿童推车,里面坐着一个二三岁小孩。上前一问,原来他们来自四川,来这里是给儿子带小孩的,儿子在这所大学读硕士。问他们在美国的感受,他们说,很寂寞,不习惯,没处去,没家乡好。他们一见到我们就很想交谈,平时他们很难找到说话的外人。
央视着名主持人白岩松在微博中说到:“提到美国,人们马上想到这是一个现代化的国家,生活节奏快,都市霓虹灯闪烁,酒吧餐馆歌舞升平,人情冷漠,家庭观念不强,性方面非常开放,钱才是上帝。到了美国你会发现,以上描述基本符合如今中国的状况,与美国关系不大。”这是一家之言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在我们和当地办报刊的华裔人士交谈中,了解到的情况是,他们的生存环境不容乐观。竞争是存在的,排挤歧视也是存在的。为了生存,他们要多方经营,不但要办报刊,还要经营旅游、留学、培训、保健品等业务,稍有不慎,就举步维艰。我们也见到唐人街那连排陈旧的房屋,明显呈现出的脏乱差。也用镜头拍下了散落在城市街道的外国乞丐,市区地道墙壁上到处涂鸦,站在公路边举牌要求给以帮助的外国穷人。正如一部中国电视连续剧所说的那样:这里是天堂,也是地狱。
记得离开洛杉矶回国的前一天晚上,中国籍友人驱车一个多小时,带我们去看海,站在用钢桩和木板搭成的廊桥上,寒风劲吹,眼前是茫茫一片黑沉沉的大海。友人深情地说,跨过这太平洋就是我们祖国了。我们驻足了许久才返回。回去的路上,我在想:落后不可怕,贫穷不可怕,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只要不惧黑暗,心存光明,坚定信念,积蓄智慧,勇往直前,就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在美国经历的几个细节:
在华盛顿参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要经安检,当我把外衣、手机、照相机放在塑料框内,准备走进安检门通道时,前面不远站着的一位棕色皮肤的安检员指指我,示意我停下,又指指框子。我认为是指我身上还有什么东西没放下,我摸摸身上,伸伸手,表示要安检的东西都放下了。那安检员又指指我的照相机,摆摆手。我明白了,我的相机可以提着,不要安检。可能是这安检仪器功率太强,他怕我的照相机里的照片受到损害。想得真是太周到了。
在洛杉矶的美国电子产品大超市,导游带我选电影碟片。这里电子产品倒不贵,就是蓝光碟不多,还没中国市场多,要知蓝光碟的母带大多是来自美国,没办法,只好选D9碟片了。我选了一张我喜欢的经典娱乐片《偷天换日》,该片故事情节生动,里面有诺顿、塞隆等好莱坞明星。在收银台交款时,那女服务员忽然“哇”地叫了起来,把我们吓了一跳。后导游一问,原来她也喜欢这部电影,喜欢这电影里面的明星。看来,文化产品有它的共性,魅力是能带来共鸣的。
在拉斯维加斯宾馆,清晨起床,见门缝下塞进了报纸,拿起来一看,是英文版的,看不太懂。但一版的几张照片很清楚,意思也很明了。一张是美国兵和家人团聚的照片,告诉读者美国已从伊拉克撤军;一张是朝鲜人在灵柩前痛哭,是告诉金正日逝世;还有一张是两位家庭妇女笑着捧着大纸箱出商场,这是告诉读者圣诞节打折购物,百姓高兴。三张照片把当天的大事都充分地表达出来了,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人都可以通过这张报纸了解到当天的世界大事。办报,就应该这样办。
2012年2月18日-23日
泰国记
当泰国航空公司空客A330从广州飞临曼谷夜空时,我看到曼谷这座城市的灯光是那么的璀璨,像无数颗闪闪发光黄金颗粒,把这座美丽的城市装饰。但我又注意到,眼前的灯火虽然很亮丽,却不是很稠密,甚至有点稀疏。要知道,这可是世界上除巴黎、伦敦之外,居全球第三位游客最多的大都市。
要说我也是见过一点世面的,去过一些国家和地区。可我对泰国这个与中国相隔不远的亚洲国家有点陌生,只知道泰国是中国游客喜欢去的旅游目的地,是大象王国,还有泰拳很出名,再就是人妖,别的就没有什么印象了。来泰之前,我看过一些资料,包括人民日报泰国专刊。才知道中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是泰国第三大出口市场,中国是泰国最大的橡胶购买国,中国每年有近百万人赴泰国旅游。来泰后了解到,仅2010年春节期间,中国就有过10万人到泰国旅游。让泰国导游笑眯了眼,连说:“感谢中国”;才知道在泰中关系源远流长,早在东汉时期中国就有了关于泰族的历史记载,元朝末期,华人开始移居泰国,泰中民族长期相互融合,逐步形成今天的“泰中一家亲”。到泰国的中国人都会找到“回家”的亲切感,这是在世界其他的地方很难看到的。来泰后我发现,曼谷的唐人街是店面众多,中国货广,人潮涌动,热闹非凡,这足以显示华人在当地的实力和地位;才知道泰国民族绝大多数信小乘佛教,到处是金碧辉煌的寺庙,男人一生都得出家一次,随处可见穿着赭色长袍的年轻僧侣,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来泰后亲身感受到,这充满微笑的国度里,那双手合掌于胸的祝福礼节,温馨而优雅,礼貌而友好。这是一个很容易让人爱上的国家。我到这里学的第一句泰语就是“萨瓦迪卡”(您好)。
因儿子在中国驻泰国使馆工作,作为“探亲”,我和妻子这次在泰国住了20多天,而且是在中国春节期间。除曼谷外,还去过芭堤雅、大城、华兴、沙美岛等地,徜徉于皇宫、古堡、海滩、超市等处,流连忘返,感慨颇多。大的方面,人文历史自然风光,报纸杂志多有记载,我不赘述,我只从印象深刻的生活中的吃、住、行、看几个方面,记录一点自己的切身感受。我对游记文章的认识是:记流水账比掉书袋好一点,最少不千篇一样;写个人感受又比记流水账要好些,是否深刻和独到是另一回事;游记文章最高层次是“发现”,发现新景点、新意境、新感觉、新观点,如有新形式、新手法、新语言就更上乘,但文切忌长,说点真心话。中外游记名篇都是精短隽永真情实感的。
先说说“吃”。民以食为天,中国人的习惯。过去老说中国人俗,朋友熟人一见面就问:“吃了吗?”哪知,在泰国,见面最普通的问候之一就是:“你吃米饭了没有?”这可能是泰国的大米太有名了,好吃。泰国米颗粒大,黏性强,像糯米,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还有,他们认为一餐中不吃米饭这主食是不可接受的。在餐馆里你要碗米饭,量不多,至多一两,你可再要,钱再算。物以稀为贵,好米一次吃个够,那就不叫好东西了。
泰国菜的特色是四个字:酸、甜、咸、辣。几乎每道菜都是这个味。开头一二餐,还有点新鲜感,到后来我就有点接受不了。就拿那道最有名的泰式酸辣海鲜汤来说,这道菜别名叫“冬阳贡”,有虾仁、鸡肉、蘑菇、西红柿、鸡蛋,要命的是加了泰国的柠檬、香草,汤上面还浮了不少的黄油和干辣椒酱及咖喱、胡椒粉等。五颜六色,十分好看,味道很重,够刺激的。由于泰菜“五味俱全”,有其特色,东西方食客都容易接受,因此,它是继法国菜、意大利菜和粤菜之后,世界第四大最受欢迎的菜肴。
还有年龄大点的中国人不习惯的是,泰国就餐的前奏不是喝汤,而是喝一半果汁一半冰块的饮料。这是因为泰国一年四季基本上就是夏天,只有雨季和旱季之分。天热就餐必须先降温。春节,国内的季节是冬天。而在这里我们是穿着休闲短裤和T恤,开着空调喝着冰水,过着夏天的日子,这哪里还有过年的气氛。只是在除夕的夜晚,我们在中餐馆聚餐,听到外面有零星鞭炮和礼花声,看着央视的春节文艺晚会节目,才能意识是在国外,遥感中国的传统节日了。
在泰国就餐,也是很能感受到当地文化气氛的。那天中午,在曼谷参观完享有盛誉的大王宫后,在民主纪念碑广场边的一家老字号餐厅用餐。据介绍,这是家开了52年的餐馆,因为该广场是历次政治集会所在地,所以,这家餐馆见证了20多个军人政府的更替。泰国崇尚军人,着名景点都有军人站岗驻扎。这里的服务员也是一身白色有肩牌像军人的服装。在不大的餐厅大堂,还有架钢琴,一个有西方血统的泰国女歌手在唱歌。开始只是唱泰国古典歌曲,见有不少中国游客入座,马上就唱起了中文歌曲《甜蜜蜜》,赢得了不少掌声。
说到吃,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当地,吃冰冻鱼的多。从资料上看,泰国是世界市场主要鱼类产品供应国之一,也是位于日本和中国之后的亚洲第三大海洋渔业国。可我见摊点卖的都是塑料包装盒装的死鱼,有的还在大阳底下放着。是不是因为是天气热,鱼没法“保生”;还是由于是海鱼,有盐分,可以耐温。我问儿子,他回答,当地吃鱼都是这样的,很少看到吃活的。这让我有点不得其解。
值得一提的是,泰国用餐工具是不锈钢小匙和刀叉,是西式的,而菜系是泰式的,这也可以看出泰民族很早就融进了西方文化的元素,结合东方人的特点,确立了泰民族自己的特色。这不仅从饮食上可以看出来,还可从政治、建筑、服装、语言、礼仪等各个方面,来解读这个有很多西化成分又有很多“泰式”特点的东方国家。
再说说“住”。到过中国大城市的人,初到曼谷,会发现这里的房屋参差不齐,很不连贯,不像中国大城市那样规划整齐,成片耸立。这里有高达80多层的摩天大楼,也有可停直升机的办公大楼、豪华宾馆,可从气派的高架桥下来,马上就能看到连排的斑驳陈旧的“火柴盒”-低矮简陋的铁皮木棚房,形成极大的反差。让你感觉一会儿是现代化、富翁式的奢侈生活;一会儿是平民化、穷人级的生存状态。
从我住的BU公寓式宾馆往市中心看,远处是参差错落的高楼大厦,晚上有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彩,高架桥上的车灯也是“黄流”滚滚,令人炫目。近处却是呈直线的街道旧房,一排排灰不溜秋的,有种破旧之感,到了晚上灯火很暗,路灯稀少,几乎是靠两边店面和来往车辆车灯映照路面。城市的不协调两面,真是鲜明而毫不隐瞒的两重天。
城市外观最能反映城市的硬件建设。曼谷的屋顶上电视锅子和鱼骨天线很多,说明这里的有线电视还不发达,家庭看电视接收很多是要自己解决。在条件好一点的宾馆,也只能收看到国内外十多个电视台的节目,频道不多且网速很慢。最要命的是室外的各种电线、传输线,一股股交织在一起,几十上百条,沿街道伸展。巨蟒般的线条有的还拖沓着好些根,上下缠绕,有的还像长豆角似的掉了下来,很不雅观。难怪有文记载,“无所谓”可以算是泰国人的口头语,“慢慢来”是泰国人的基本心态。只是电杆下的电表一个接一个整齐完好地排下来,连线通向街边的各个住户,足以证明这里的治安环境还行。
住所附近的购物环境如何?在曼谷,美国、法国、日本等世界着名超市品牌这里都有,有的地方是几家大超市连在一起,居民和游客购物很方便。有的超市大得惊人,除世界各国的物品品种齐全外,连小汽车都可以在这里购买。还有各种餐饮、按摩、修理店,还可看电影、电视新闻、时装表演等,应有尽有,功能齐全。我常在大商场里面转不出去,只好先走出去,再判断方向寻找回去的路。
特别有趣的是,偌大的超市中心的室内广场,有许多展卖小摊点,常常人头攒动,专卖打折商品和便宜货,为超市带来很好的人气,被人称为“开着空调买地摊货”。这种现象很能反映泰国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多样化、兼容性。在一种环境中,高档与低档、高雅和通俗、现代和传统可以同时同地存在,各显特色,各取所需。不像我国许多地方,城市购物分高档区和低档区,让人来回跑不说,还影响购物者的心态。这样做还有一个原因,也许是想和超市外庞大的地摊竞争。在曼谷的许多街道,人行道有多长,地摊就有多长,包括吃的、穿的、用的。摊主除本国人,还有外国人。据了解,这地摊税收很少,政府就是鼓励市民自食其力、安居乐业,形成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环境。
当你走在曼谷的大街小巷,你能感受到这里没有车笛声,没有高音喇叭,也没有吵架声,只是摩托车的轰鸣声不时响起。还有两点会令你惊讶。一是看上去很破的房屋前或里面小院里,很干净;还种了许多花花草草,很雅致。你会发现,院子里停着豪华的日本小汽车。这是因为日本汽车已基本占领了泰国市场,满街跑的出租车也是日本丰田。还有就是曼谷作为“夏都”,处处离不开空调,你会发现,写字楼、住宅楼的外墙上,看不到空调外机,都被放在阳台上。尽管自己受热,可既美观又安全,街道噪音也小了许多。这一点值得中国人学习。
泰国的“行”也是值得一说的。曼谷的交通是立体的。有地铁,线路不长,就一条,乘客也不多;有城铁轻轨,与地铁相连,比地铁乘客多;有高架桥通过主要交通要道,是收费的,目的是高峰期减少塞车。塞车是大都市的通病,曼谷不仅塞车严重,还塞船。我们到市郊的水上购物集市,那小船是挤挤挨挨,真可谓挤得“水泄不通”。不过塞归塞,船与船之间买卖兴隆,成为旅游盛景。游客乐此不疲,心情怡然。
曼谷的交通工具是多种多样的。除私家车、出租车外,公交车也有不少,很方便,方便到汽车是打开车门开的。一遇红绿灯,乘客可赶紧上下,从车缝中消失。还有机动三轮敞篷车,又叫“突突车”,可坐二三人,常见西方人坐着观光望景,与司机边走边聊。还有就是营运的摩托车。车主个个都是赛车手,技术高超,在曼谷成为一景,常飙起来跑。车主是穿统一橙色服装,还有编号,在路口排队等生意。他们的特点就是快捷,常常是从人行道上穿过,把乘客送到指定地点。但这种交通工具是不安全的。我儿子一同事,在去上班的巷口被摩托车撞了,骨折治疗费花去40万泰铢,车手太穷赔不起,只好自己掏腰包。看来,在泰国安步不能当车。
所以,在曼谷狭窄的老街,是没有人行道的,走在路上的行人也很少。人都在大大小小的车上,坐车比走路安全。交警也很少,只有在上下班高峰期,才在交叉路口可见到戴口罩的交警。司机如有点违章也不要紧,在这个“小费国家”,很多问题靠小钱就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