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76300000008

第8章 加强过程管理——“四化”让生产更精益(1)

本章要点:生产同步化与一个流生产,缩短切换时间与制订生产节拍,柔性生产方式的定义及实施,生产均衡化的定义及其好处,零浪费化与产品品质的提高。

关键词:一个流生产作业切换时间“U”形布置,生产柔性化,瓶颈管理。

一、生产同步化让生产更顺畅

1.生产同步化的定义

生产同步化又称生产顺畅化,是指前一工序的加工刚结束,就立即转到下一道工序中去。

JIT生产方式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尽量使工序间的在制品数量接近于零。在已经实施JIT生产的企业里面,组装线与机加工线几乎是同步进行的,产品可以进行单件的生产、单件的流动,也就是前工序加工结束后就可以立即转到下一道工序去。这就是生产同步化或者生产顺畅化,它是实现JIT生产的一个基本原则。

在没有实施JIT的企业里面各个作业工序之间是相互独立的,而且是批量化生产的,每个工序在加工出来的产品累计到一定数量以后才会转移到下一工序,这种做法必然会导致工序间出现大量的在制品。

拥有四个仓库的企业

我曾在一个国企里面了解到,它的生产要经过三道工序,每一道工序由一个车间负责,每个车间都从仓库里取出本工序所需的材料,加工完成后再放入另一个仓库。例如甲车间先到A仓库(即原料库)领原材料,生产出中间品就存放到B仓库里面,然后乙车间又从B仓库把中间品领出来,再加工,加工以后又放到C仓库里面。丙车间是最后一道工序,需要到C仓库把中间品领出来,生产出成品,再放到D仓库(即成品库)里面去。整个工厂除了原料库和成品库,还有两个中间产品库,库存就非常大。

我记得整个工厂从原料到中间品库存再到产品库存,如果要卖完需要半年时间。

如果现在还采用这种生产方式,企业就很有可能受到损失,特别是生产IT产品的企业。例如生产电脑的公司,电脑存放半年价格可能就会下降得很厉害,这样就会给工厂造成损失。所以,生产IT产品的企业就非常需要实施JIT。戴尔电脑就是完全的JIT生产。客户定一台电脑,工厂就生产一台,仓库里面没有库存,因为有库存就意味着可能要贬值,可能要贬值就会意味着这个企业可能会亏本。

2.JIT追求一个流生产

什么叫一个流生产呢?

一个流生产就是指每一道工序都只有一个在制品或成品,力求工序间在制品数量为零,整个产品加工过程始终处于不停滞、不堆积、不超越的流动状态。这就要求我们的作业场地、人员、设备都要合理配置,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时尽其效。

目前国内企业要实现一个流生产是比较困难的,但是我们可以尽量地减少。例如做不到一个流我们就两个流,两个流也做不到,我们就三个流。一个流的目的就是要尽量减少在制品的数量,这样我们原料零库存,成品也是零库存,中间在制品数量就会非常少。

而实施JIT的企业,从原料到生产过程到成品,库存量一般都能够保持在半个月到一个月,也就是半个月到一个月就可以把原料、在制品、成品这些东西卖完。

要想实现一个流生产,作业场地、人员、设备一定要合理配置。按照传统的方式是不可能实现一个流生产的,只有合理的配置才能使产品在生产的时候,每道工序只有一个产品。产品开始生产后,很快就可以进入包装的最后一道工序。

3.生产设备要垂直布置

传统的生产方式的设备是水平布置的,即把相同的设备摆在一起。

企业常常是每个车间里所有的机器都摆在一起,大家做的都是一模一样的工作。第一道工序结束以后,进入第二道工序,也就是第二个车间,再到第三道工序,也就是第三个车间……直到产品生产出来。

在市场的需求比较强烈的时候,生产多少产品都可以卖得掉,用这种方式是可以的。但现在市场多变,需要的产品也多变,我们再用这种方式就很麻烦了,这样操作会增加很多在制品。有时候工序与工序之间比较远,一个一个搬运会造成时间的浪费,有些企业干脆买回一些叉车或者生产出一卡车的东西再送到第二道工序去,这样在制品数量就会增加。

JIT生产方式采用一个流生产,力求最大限度地消除搬运、在制品多、可能出现大量不良品等无价值的现象。因此,JIT生产方式在作业区设备布置以及作业人员的配置上采取了一种全新的方法。

为了实现一个流生产,对设备的布置进行调整,不是按类型,而是根据加工工件的工序进行布置,形成相互衔接的生产线。我们把这种布置方法称为垂直布置。

JIT的生产设备就是采用垂直布置的方法来布置的,生产各工序都在一条线上面,比如A、B、C三道工序,在A上面加工的产品马上就移到B设备上,加工完成再马上移到C设备上。只有把原来的水平布置变成垂直布置,我们才能做到一个流生产。

4.一个流生产的八大要点

1.单件流动。

2.按加工顺序排列设备。

3.按节拍进行生产。

4.站立式走动作业。

5.培养多能工。

6.使用小型、便宜的设备。

7.生产设备“U”形布置。

8.作业标准化。

(1)单件流动

单件流动就是要避免批量加工,要逐个完成零部件在相关工序的加工,使产品实现单件生产、单件流动。

(2)按加工顺序排列设备

放弃传统生产方式中按设备类型排列的布局,而是按照加工顺序来排列生产设备。第一道工序设备、第二道工序设备、第三道工序设备……各道工序的设备排成一条线。

我们按加工顺序来排列设备,就是要避免出现一些孤岛设备。什么叫孤岛设备呢?我们经常在一些工厂看见有一个设备放在角落里面,离其他工序很远,我们要将产品搬运过去,它生产出来的产品又要搬运到下一道工序去,这就叫孤岛设备。

(3)按节拍进行生产

例如我们现在排好五台设备,如果五台设备节拍不一样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有的生产得快,有的生产得慢,生产快的就会积压产品,这时候就不是一个流。所以我们要想办法让生产慢的设备快起来,生产快的设备慢下来,变成所有设备都是一样的节拍。例如我们生产一件产品每个工序标准时间都是五秒钟,那每一台设备都得调整到五秒钟生产一件产品,这样每一道工序都按节拍生产,生产才能流畅,才能做到一个流生产。

(4)站立式走动作业

在很多工厂我们都可以看到,工人们几乎都是坐在那里工作的。坐着有什么问题呢?坐着会造成他的很多动作都是不产生价值的。另外,在推行了JIT生产的企业里,有时候为了调整生产节拍,可能让一个工人同时操作两台设备,工人坐着工作就达不到生产要求了。因此,一个流生产要求工人们站立式走动作业,以提高工作效率。

(5)培养多能工

在传统的生产方式中,一个工人通常只需要操作一台设备,一个流生产则要求工人可以同时操作两台甚至两台以上的设备,这样就可以更灵活地调配工人。如果员工除了操作A设备,还要操作B设备、C设备,他必须是一个多能工,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多能工,以提高生产效率。

JIT的观念与传统的观念不一样,传统观念认为工人成为熟手后,做的时间越长越好。在传统的工厂里,一个人可能从入厂到退休都操作同一台设备,这样会造成工人感觉工作很枯燥,生活没有意义,渐渐地对工作失去了兴趣。

JIT的观念则是一个人总是做同样的事情,做久了以后会厌烦这件事情,厌烦这件事情就会麻木,麻木以后事情反而做不好,所以需要经常调换其岗位。

经常调换岗位,能给工人新鲜感,让他更有灵感、更有创意。如果工人整天操作同一台设备,即使你让他想办法改进操作方法,他还是会一直按老样子做,但是如果让他不断换新的设备,他就会有很多创新、很多新的想法,这样对我们的改善就更有好处了。

我们培养多能工除了可以提高效率以外,还可以令这些工人生活、工作多样化,让他们在工作内容更加丰富的同时也更喜欢这份工作,让他们有兴趣把工作做得更好。

单能工与多能工:

一个流生产对作业员的要求很高,他们必须熟练工作单元内各工序的作业。因此培养满足要求的所谓“多能工”是必需的。在传统的生产方式中,设备是按1人1台或1人多台配置的,即使1人多台,因为是相同的设备,故都称之为“单能工”。

(6)使用小型、便宜的设备

JIT不主张使用机械化、自动化、批量很大的设备,它主张使用小型的、便宜的设备。

为什么呢?因为大的设备会产生一些问题。大的设备生产很快,短时间内就能生产很多中间品,下面的工序跟不上,就会造成大量积压。

另外,大设备会造成投资和占地面积的增加。

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越便宜的设备越好,这样投资少,灵活度高。

这与我们传统观念里的越高速、越通用的设备越好是不同的。

我们可以到推行JIT的企业去看,它们不一定有很大型的运输设备,不一定有运转很快的设备,但是它的设备很柔性化,可以快速地布置,可以生产多,也可以生产少,量是可以调整的。

(7)生产设备“U”形布置

在传统的生产方式中,生产设备一般水平摆放,即摆成“一”字形,而JIT生产方式则主张把生产设备布置成“U”形。设备从入口到出口摆成“U”形,这样就可以大量减少工人走动的距离,可以节省时间,可以灵活增减现场作业人员。

(8)作业标准化

如果作业不标准化,生产一个产品的时间得不到控制,那我们的节拍就得不到控制,就不能保证一个流。

因此,我们要尽量让设备流水线化。

作业标准化就是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工序都有一个作业指导书,然后要检查员工是不是按指导书操作的。我原来在某企业做制造部经理的时候,就发现企业实现一个流生产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要求员工按作业指导书去做。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作业指导书就是流水线,一个工序规定时间为5秒钟,员工就必须在5秒钟内完成这个动作,即使他完不成,流水线也往下流,这样就逼着员工完全按照我们的作业指导书指定的方式用5秒钟甚至4秒钟的时间就完成操作。

如果不是一个流要求员工5秒钟完成,他可能需要10秒,甚至20秒。因为他没有压力,后面也没人追着要这个东西。

所以作业的标准化,也是JIT生产方式所必需的。

5.缩短作业切换时间

所谓作业切换时间是指前一品种加工结束到下一品种加工出产品的这段时间。

生产同步化的理想状态是工件在各工序间一个一个地生产、一个一个地往下一道工序传递,直至总组装线,即单件生产单件运送。工厂中有各种各样的工序,为了实现全部生产过程的同步化,需要根据这些工序的特点,使批量尽量减少,朝理想的一个流靠拢。但这样一来,作业切换就会变得很频繁。因此,如何缩短作业切换时间就成了实现生产同步化的关键问题。

在生产现场,从一种产品换到另一种产品时,通常都要做许多“切换”的动作,此时往往要使生产活动停顿下来,因此会造成产品数量上的损失。为了避免“切换时间”的损失,许多人倾向于多生产一批产品,以减少切换的次数。但是这种做法,仅仅考虑到减少“切换”本身的成本,却忽略了工厂的整体效益,例如制造过多产品的浪费、等待的浪费、搬运的浪费、库存的浪费、动作的浪费、不良的浪费、生产周期过长、物流混乱等等。尤其是目前市场的大趋势是走向少量多样、高品质、短交期的新竞争时代,不注重整体效益,将导致竞争力的丧失。

要实现一个流,特别是在流水线上实现一个流,有时候我们需要变换新产品。传统生产条件下在工厂里面变换新产品叫做换线,要换线我们就要把流水线停下来,把前一个产品包装完、移开,把下一个产品摆上去,再重新开动流水线。这是以往的变换方式,一般要花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有的比较复杂需要花半天时间,这就比较浪费时间了。

在JIT生产方式下,流水线的换线只需要将新的产品放到第一道工序,后面跟着生产线流动,这样就能完成换线。

所以一个流的关键就是我们怎样缩短换线的时间。前面我们说的是生产线上换线、流水线上换线,这是比较容易的。但是有一些设备上的换线就比较麻烦了,例如我们要换一个模具、一个刀具、一个工装,这时候花的时间就比较多。

切换时间可分为内部切换时间和外部切换时间。内部切换时间必须停机,外部切换时间可以事先做好准备,不需要停机。

在不停机的情况下,为了减少切换时间,我们先把外部的作业全部做好。例如我们把东西准备好,甚至可以用一个工具车把那些要更换的模具都装好推到设备旁边,这样切换的时候就不用寻找、不用移动,也不用乱用。这是准备好外部作业时间的切换。

内部切换时间怎么减少呢?首先我们要按规定去做,按标准动作换模,这样就不会返工。有的员工工作很随意,不按规定做,装上去不合适,拿下来再装,再装、再拿,这时候就会增加换模的时间。

当然我们可以把模具标准化,减少螺丝,用夹具的方式。有一种模具是放上去以后要用螺丝拧的,但我们可以设计出一个东西使其卡住就到位了,这样也可以减少换模具的时间。

当然,还有一个调整。很多模具换完以后需要调基准,我们可以尽量设计成不需要调。

还有就是,可以利用平行作业的方法来缩短切换时间。例如本来是一个人做的事,现在两个人一起做,这时候可能就会省一半时间。

另外,切换的时候尽量手动脚不动。我们把东西都放在旁边,拿了东西就装上去,而不像有的传统企业里面,切换的时候什么都没准备好,机器停下来,需要去找这个又找那个,拿这个又拿那个,时间都浪费了。所以,一定要事前做好准备,能简化的尽量简化。

说到简化,大家要记住,在所有管理里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最有效的方法。所有的东西都不能太复杂,所有的程序、所有的操作我们都尽量简化,越简化就越容易操作,越简化越不容易出不良品,越简化越能省时间。

这些都是可以缩短切换时间的方法。

6.制订生产节拍

一个流生产要求我们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生产节拍,那么这个生产节拍怎么制订呢?用一天的生产时间除以一天所需的生产量,这样就能算出需要每多长时间生产出一个产品。例如我们一天的生产时间是8小时,要生产800个产品,那么我们的生产节拍就可以制订为每0.6分钟生产出一个产品。

JIT关心的是生产必要数量的产品,而不是为了提高设备的效率拼命生产,那样生产出来的可能是并不需要的产品。

同类推荐
  • 超级产品的本质

    超级产品的本质

    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在本书中,详细回顾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超级产品之一——“福特T型车”从构想到狂销全球的全过程。关于一个超级产品的一切:理念、构思、设计、检验、改良、简化、人性化、改进生产方法、降低造价、改进使用体验、广告、定价……福特都进行过偏执狂式的反复推敲和实验。一个世纪以后,福特的信徒史蒂夫·乔布斯,将超级产品的思想全面升级、运用到新的领域,又一次用最少的产品拿走了行业最高的利润,征服了全世界的消费者。找到合适的产品,通过对其反复研究,去掉任何多余的部分,这才是正确的。要反复问:产品还有没有更简便、更轻便的余地?大多数的生产者,更新产品比改进生产方法快,我们则恰恰相反。
  • 梁稳根和他的三一重工

    梁稳根和他的三一重工

    从团队合作、股权分置、技术研发等角度分析了三一重工为什么在短短的20几年,做到世界500强的规模,三一重工不等不要不靠垄断,硬生生在国有一统天下的格局中分出一块蛋糕,并把他做大,其中肯定有世人不知的秘密,梁稳根经营到底有什么秘诀?本书会一一道来。
  • 超级CEO成功哲学课——史玉柱

    超级CEO成功哲学课——史玉柱

    本书主要从史玉柱在创业之路上的坚忍和踏实两方面进行论述,其中又分为梦想、激情、竞争、自信、诚信等12个方面,通过阅读,读者可以从中获得激励和感悟,从而坚定自己的梦想。
  • 做最好的HR

    做最好的HR

    想要企业的人员稳定,业绩提升,首先需要有一个合格的HR对人员情况进行把关。本书全面阐述了企业HR的角色定位、岗位要求、管理技能、实操技巧等。通过阅读本书,HR可以找到从优秀到卓越的正确途径,从而有效提高管理能力,轻松打造高效团队。
  • 总裁的使命

    总裁的使命

    作为老总,你如果拿不出系统的方案,就不要轻易去改造你的手下,否则,那一定会费力不讨好,会既害了员工,又害了自己。
热门推荐
  • 日落后的东三省

    日落后的东三省

    上世纪初期,张老三和几位儿时玩伴在老家发生的奇闻异事。
  • 上一世魔王

    上一世魔王

    上辈子我就是爬了棵树,就特么被一群小精灵冲过来炸死了,真特么日了狗了。好不容易重活了一次,还是干点别的吧。这可不是一部严肃的小说。就这样。
  • 邻桌是只吸血鬼

    邻桌是只吸血鬼

    新的学期,首都的一所号称“天才乌托邦”的最强高校——玉龙高校的一年一班,来了一位自乡下而来的转学生。冷峻而又“沙雕”的性格让他很快便融入了这个全新的大家庭。但同学们并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其实是一只吸血鬼,而且这只吸血鬼并不是传说中那种喜欢吸食人血的吸血鬼,而是一只进化了的现代版高级吸血鬼。具体怎么个现代法呢?大概就是他不用靠吸食人血来维持生命,而是靠番茄。是的,你没有听错,就是番茄。他每天只要吃几只番茄就能维持自己的生命活动。本来,他以为,只有他自己是特殊的,但不久,他便发现,原来除了自己以外……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并不像他原本想的那么简单……
  • 虞笙不散场

    虞笙不散场

    一次蓄意的接近、一次无心的安慰,一次精彩的演出让本无交集的他们相遇相知。一次坦诚的面对、一次善意的谎言、一次浪漫的告白让本就暧昧的他们相爱深爱。一次意外的车祸、一次父母的会面、一次不解释的误会让本已误会重重的他们背道而驰。“苏祁笙,我们之间有太多的不许。”
  • 萌学园之浮生若梦

    萌学园之浮生若梦

    自未来而来,只为守护至亲至爱之人穿越过去,只为改变他们的命运我愿用命来换取你们平安顺遂只为报当初以命护我周全之恩在我被世界敌对时,站在我的身旁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 酥糖分你一半

    酥糖分你一半

    三年后的又一次见面,谢晟就把俞抒刚刚买的一袋小酥糖给撒了一地。撇了撇嘴又做了个鬼脸“谢渣男,再也不见”谢晟却弯了弯嘴角“小短腿,还会见的”上了大学,谢晟疯狂追求俞抒。最后同居的时候发生一点点火花...女主(俞抒)是个数学贼烂,英语却出奇的好的小可爱。男主(谢晟)则是个斯文败类,考试次次年纪前十,篮球还打得好,还喜欢欺负我们的小可爱。妖孽学霸兼体育老师宠儿×数学贼儿烂的古灵精怪小可爱甜宠文
  • 彼特斯坦城堡

    彼特斯坦城堡

    美好的东西,人人向而往之。虽然美并不能与生俱来,但我们可以发现美,并且爱上美,生活亦会更加丰富多彩,人生亦会美不胜收。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道天星神

    道天星神

    吾自凡间来,追寻长生天,此路多荆棘,永世不回头,当吾回头时,唯称道作祖,世间无人敢称天。
  • 火影忍者之改变带土命运

    火影忍者之改变带土命运

    本书与《火影忍者》动漫有细微出入,更多的是作者自己的写作风格与故事,但主线剧情不会相差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