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外音:
千百年来《论语》被公认为是一座丰富的智慧宝库,只要掌握了打开大门的钥匙,人们就会从中获得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其实在《论语》中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不但从历史和现实中思考总结出智慧的硕果,同时也在不断地探究获得智慧的途径和方法,于丹教授认为《论语》不但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终极智慧,也告诉了我们获得智慧的方法,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智慧?人们拥有智慧的目的又是什么?而我们怎样才能拥有真正的人生智慧呢?
于丹: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关于《论语》中智慧的话题,其实在《论语》里面从始至终充满着智慧,智慧是洋溢在字里行间的,它不见得是拎出来的一句两句警句,更多的时候它是一种思维的方式,所以《论语》里面总是用最朴素的话去点明那个至极的真理,樊迟在问老师什么是智的时候,老师就说了两个字叫做知人,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放在我们今天来看,如果你懂得天体物理,懂得生物化学,或许你都不是大智慧,那你只是拥有了知识。真正的智慧只有一个标准,就是面对人心你拥有什么样的判断力。
在一个充满迷思的世界里,真正深沉的智慧永远是我们能够沉静下来,面对每一个人以及他背后的历史,能够顺着他心灵上每一条纹路,走进他深处的隐秘的那些欢喜忧伤那些心灵的愿望,所以什么是知人呢?学生在问老师说知了人以后要做什么呢?老师说:“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就是这样10个字,我们知了人以后要干什么?举直,是把那些正直的,有才能的,善良的,符合社会基本价值的人提拔上来,给他们一个好的空间。错是把他们安置在一个位置上,放在哪儿呢?放在枉的上面,枉就是那些曲折的,不正直的,心思可能不是那么高尚的人,也就是说让贤达的善良的人,这些符合核心价值的人,在那些不怎么善良的有一面之私的人之上,这是一个标准。能使枉者直,这个标准更温暖,也就是说人性中没有绝对的善与恶,我们不能说某一个人他就是一个十全十美的大善人,也没有说一个人他从始至终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歹毒小人。人性中的各种元素其实都是在不同的土壤,不同的温度,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空间中或善或恶,在一种环境作用下有所释放。一个人他自己的学习他人给他的际遇这些都在形成着力量。什么叫做能使枉者直呢?就是一个人他也许表现出来的不是那么高尚,也许他在做法上有一些促狭,甚至有一些卑鄙,但是你跟他在一起的时候,当你了解人心的时候,你有没有一种力量让他起码跟你合作的这一段,跟你在一起的这段空间,让一个曲折的人也就是心思可能有很多弯弯绕的人,在这一段表现得更正直坦荡,这叫能使枉者直。
所以有一句谚语说得好,人生真正成功不在于你凭运气抓了一手好牌,而在于你抓了一手坏牌但是你能把它打好,人生真正交往的成功,不在于你侥幸地一路走来遇到全是君子,而在于你遇到有些不能成为君子的人,当然不一定就是小人,能不能够因为你的交往看到人性中的温暖善良,看到你对他的体谅包容,而让他美好的一面更多地表现出来。为什么要知人呢?孔子说就是这样一个目的。
画外音:
《论语》告诉我们,真正的智慧是知人,是为了用正直的力量影响周围影响社会,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知人呢?观察了解一个人最有效的方法又是什么呢?
于丹:
那么怎么才能知人呢?孔子说你看一个人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真正看一个人做事不看事件的物理过程而看他心理上的安顿,这就是给我们一个起点,视其所以,再给我们一个过程观其所由,最终给我们一个终点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还往什么地方去藏呢?廋就是藏匿,这个人的心当你经过这样一个过程的分析,你说这个人还怎么能藏起自己呢?这就是孔子不光告诉你知人很重要,他还告诉你方法,就是你永远不要在静止的一点上考察一个人的言与行,不能断章取义说谁谁谁说什么话了所以他是个什么人,听其言还要观其行,而观其行不在于一个结果,而在一个动态的过程。
所以其实再说得进一步,孔子说你如何观察一个人呢?你去看一个人的过错,因为每个人的过错最终都是可以归类的,叫做:“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党就是结党营私的党,指归类,每个人的过错都是可以归进哪一类的,所以孔子有一句话叫做观过斯知仁矣,你看一个人的过错就知道他是不是一个仁义的人。这就教给我们更进一步的办法,不仅我们看每一件事的过程,还要去看看这个人的过错。大家都知道托尔斯泰那句名言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但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做的很多善事差不多都是相同的,对吧,扶老携幼相互谦让能够有一些忠信之道,很多社会的基本价值是趋同的。但你去看人的过错千奇百怪不一而足,在过错里最见人心。人这一生悠悠漫漫孰能无过,真君子不是没有过错,而是从过错中能洞察他的人心,有人是因为软弱犯错,有人是因为轻信犯错,很多人的过错是源自善良。
所以孔子说观过你就可以知道他是不是一个仁义的人,这一点其实是一个看人的方法,所以这种观点很有意思,它可以超越这个时间,适用于不同的时代,让你完成一种解读。其实人面对过错的时候怎么去观察?有两点很重要,第一,就是过错之后的态度,用孔子的话说叫做君子过而勿惮改,错就错了别怕改,过而不改视为过,错了不改才叫过错,所以这是一点错就错了马上改。第二点呢,真正的君子有三个字叫不贰过,用今天话说就是不犯同样的错,人这一辈子是可以犯错,但是犯错误也要有点品质,也要高级一点,我们不能屡屡地犯同样一个错,不同的事情在不同的情景下可以有失误,但是你记住教训不要在同样一个地方再次跌倒,所以观察一个人的过错不比观察一个人的好处要更深刻吗?更见人心吗?
画外音:
于丹教授认为,孔子不但告诉我们真正的智慧是知人,并且还告诉我们知人的方法,就是要通过完整的过程来观察人,而其中一个重要方法是看他犯了错误以后怎么做,这样会更有效也更深刻。那么我们观察人的目的是什么?我们掌握这个真正的智慧又是为什么呢?
于丹:
而大智慧拿到以后是为了干什么的?不是为了我们在这里蜚短流长品评人物的。真正大智慧的获得是为了有用。大家都知道子路,子路是一个勇敢过人,但是智谋稍稍欠缺的人。有一次他问他的老师,他说子行三军,则谁与。他说老师如果现在让你带兵打仗,你会选择跟什么人同行呢?子路想你这样一介儒生,你带兵打仗肯定要选择很勇猛的人吧。结果老师告诉他:“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什么叫暴虎冯河?暴力的暴,老虎的虎,冯写出来就是二马冯,凭借的意思,读凭,河就是大河。暴虎就指赤手空拳,没有任何的外在器械就敢搏击老虎,像武松那样去打白额吊睛大猛虎,这叫暴虎。冯河就指一条浩浩荡荡的大河在那里,河上没有桥河下没有船,这个人只身就敢去泅渡游泳过大河,一个人敢这样做还不说,还要拍着胸脯说死而无悔,我不怕,因为我勇敢,我的勇气就足够支撑我这么去做,我用不着考虑后果,这样是勇敢的人。
如果一个人在三军阵前这样来表态,孔子说我反正不选择跟他同行,我不用这样的人。他用什么人?他也说了八个字标准,他说:“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这话什么意思?临事而惧啊,一事当前心里得知道害怕。我们想一想今天领导面对多少任务在下单的时候,要看下属的态度,你很可能面对两种人,第一个人听个大概马上拍胸脯,说请领导放心我24小时当42小时干,保证完成任务,我立下军令状完不成拿我是问,都包在我身上了。第二个人在那儿听啊听啊,说您说的这件事太大,您让我回去再搜集点数据,我好好考虑一个可行性方案,我尽量把它完成。这样的两个态度摆在你面前你会用谁?第二种人就叫做临事而惧,他真知道害怕啊。什么叫做好谋而成?就是我真把它当回事接下来了,然后好好地运用自己的智慧一步一步去谋划直至完成,孔子说你问我用什么人吗?我用这样的人。
今天我们这个时代,很多时候我们都说外在喧嚣,就是因为外面的声浪一浪高过一浪,表决心的人,拍胸膛的人声音都很大,我们还能够考虑到他心里真正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那点在乎吗?我们能考虑一件事的可行性吗?法国曾经出过一个智力测验题,他说如果我们的卢浮宫不幸失火,这个时候你只能从里面抢一幅名画,你将抢哪幅画?大家纷纷来这个答案,几乎90%以上都集中在蒙娜丽莎上,要抢肯定抢这幅画,但是最后这个大奖被法国当时的大作家凡尔纳拿走了,凡尔纳的答案是什么呢?他说我抢离安全出口最近的那幅画。去过卢浮宫的人都知道,蒙娜丽莎在哪儿?在二楼的一个大厅里,而且是一幅不大的画,我们想想要真着火了,一片浓烟中,别人往外逃生你逆着人流往二楼上跑,你去找蒙娜丽莎,你还没摸到那幅画估计就已经烧死了,所以人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负责任的是找到安全出口,然后第二尽责任就是随手你能抢哪幅画就抢哪幅画,这是大智慧,大智慧永远不是拍着胸脯一个高扬的声音就能够代表它的品质。其实大智慧跟小聪明的区别有时候是彰显在一种态度上,所以在这个世界上什么是知人?我们是信任大智慧还是信任小聪明呢?
画外音:
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叫知人善任,对于不同性格的人要区分对待,尽可能发挥他们各自的长处。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但有性格急躁有勇无谋的人,还有很多不怎么高尚的人,社会不是真空,人们不可能不和这些人交往,那么我们又应该怎样和他们打交道呢?
于丹:
我们说到知人,毕竟这个世界上有大智慧者是少数啊,那小聪明的人都不用了,小聪明的人就什么都不干了,就像大家整个翻完《论语》说,这么好的君子之德,那那些小人你让他怎么办?小人是不是一定要远离呢?真正的知人是把不同的人放在不同的地方。就说大智慧与小聪明,就说君子与小人,孔子也有这样的说法,他说:“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这话什么意思呢?说每一个人啊都各有其位,真君子是什么呢?按孔子经常说的标准叫做敏于行而讷于言。他认为君子都是话不太多的,不怎么唱高调的人。所以他说刚毅木讷近仁,这个人不一定是很善言辞但是他内心非常地刚毅果敢,这种人可大受,就是你给他一个大任务让他去担当承受,那么他会性命相受给你完成,但是这种人是不是就没缺点呢?他也有弱点,不可小知,你别拿小聪明的事情去试探他。
那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上有好多事情是需要小聪明的,有很多商务的往来有时候真是需要跟客户沟通,他需要那种伶牙俐齿的人,需要八面玲珑甚至必要的时候还要给人家递个红包,还要阿谀奉承几句,这些事属于小聪明,真君子肯定给你干砸了,他就做不了,但怎么办呢?也有人会干这个,孔子说小人可小知而不可大受。他说你真用好有一些人呢,他也是优点,他就是善于言辞能逢迎看人脸色啊,他能够把这样一些事情做得很好,但你别认为他做好这件事就能给他大事,做真正担当大事,这样一种过于机巧见风使舵的人,尽管他有小知但他不可大受。所以你看知人是为什么?知人是为了用人,也就是说知道人以后你就能把他摆对地方。
有一个实验很有意思,都用广口的玻璃瓶,一个里面放五只蜜蜂,一个里面放五只苍蝇,瓶底冲着光亮方向,瓶口朝着黑暗方向,在那里放着,看它们做什么选择。蜜蜂显然比苍蝇那个生活环境,它整个的品质要高级很多,因为它们要合作酿蜜的,它是有组织有纪律的,它是有逻辑的,它坚持认为出口一定是光亮处,所以最后五只蜜蜂都撞死了,因为它不停往瓶底上飞,飞不出去也要这样飞,什么叫无头苍蝇,最后那五只苍蝇都活着飞出去了,因为它不一定非朝着光亮的方向,它误打误撞哪儿能出去就出去了,这个实验说明什么呢?就是我们不一定要以自己的判断,说所有好的事情都一定是哪个很高级的人能够完成,知人从知道自己到了解他人到摆对位置,这是真正了解智慧之后的出路。也就是智慧终究是要有用的,用在这个世界上去做什么那取决于我们自己。
画外音:
于丹教授认为,《论语》还告诉我们要想拥有真正的智慧,必须掌握一套独特的方法,不管天赋如何人们都不但要学而且要悟,要把世界上的各种事物联系起来综合考察,还要善于把复杂的问题归结成为简单的事情。
于丹:
那么这样的智慧由何而来呢?孔子还是教过我们一点方法论的,他说人的这个智慧首先你学是可以学来的,因为有好多人不学都在那儿推测,孔子说:“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他说有那种自己没有多少知识没有大智慧,然后就凭空臆测的人,他说反正我不做这样的事情。无非就是我多去听,听见好的我就跟着去学。我多去见,见到好的我就记下来,那这样的话呢我就能够不断地长进了,尽管这样的智慧是次一等的智慧。
为什么他说是次一等的,因为他认为人的智慧的得来其实有四个等级,第一叫生而知之者。第二就是他说的这种学而知之者,通过学习了解。第三是困而学之,就是遭遇困顿了有麻烦才临时应急想学。最次一等就是困而不学,就是都已经遭遇困境还不学,那你当然只能认命了。这四个层次我们听起来容易划分,但是大家最容易质疑的就是第一个层次,什么叫生而知之,谁是天生就带着一个经验系统过来的。我在这里的理解是什么叫生而知之呢?就是指那种悟性好的人,也就是说学而知之,就是看见了什么举一反一,而他所谓的生而知之凭着他的悟性可以举一反三,就是很多事情他可以联系起来想,这个层次就比较高了。在我们这个世界上知识固然很重要,今天是个知识爆炸时代,但是比知识更重要的是经验,比经验更重要的是智慧。其实在经验里面悟性是最强的一点,也就是说凭我们自己这种悟性,怎么样提升我们的经验,让我们的经验中能够上升,能够在我们的这个生命体系里面提供起来一种别人不能替代的那种智慧。这就是一个人靠他自己的悟性的酝酿,要想达到这么高一个层次怎么办呢?就是要把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联系起来看。
1979年12月洛仑兹,在华盛顿美国知识学会的一个年会上提出一个著名的观点,就是说这个世界的科学有哪些连带呢?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有可能带来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就是后来大家所说的蝴蝶振翅效应。为什么蝴蝶振翅能够引起那么远隔山遍海的龙卷风呢?因为这个世界上气息相关,凡事之间都有着微妙的联系,如果看不到这些的话那就是你的悟性不足。所以其实我们的经验有时候能够把一些复杂的问题教我们迎刃而解。我记得我看到过一个建国初期的一个事迹的介绍很有意思,说当时我们拿到一个苏联产的非常复杂的机器,然后想要研究机器的时候所有的工程师打开机器就傻眼了,因为里面盘根错节的有将近100根管子,这一端有那么多管子的入口,那一端有那么管子的出口,但中间管子跟管子是怎么结构的,谁跟谁是连在一起的谁都不知道,不能再接着拆了,这个机器到底怎么回事,所有的工程师就耗尽脑筋在这里面对这台机器,不知道它的结构。这个时候这个研究所的一个看门的老人过来了,他就用了两样东西就把这件事情解决了,一个是他自己手里捧着个大烟斗,另外就是他手上拿一个随时在传达室小黑板上记事的粉笔,他过来就吸足了一口烟随便找一根管子吐进去,然后看见那边有一根管子烟冒出来,他就在这头写了个1上那头也写了个1,他又吸一大口烟再拿一根管子吐进去,又一根管子冒出烟来,他在这头写上2那头写上2,最后他把这百十来根管子来龙去脉都弄清楚了。这是什么呢?这不是知识,其实这是我们在经验基础上夹杂悟性才能够产生的一个实用的结果,所以什么是大智慧?知识是可能产生智慧的基础,但知识未必直接导致智慧。真正有智慧的人,外在可以学而内心要有他的酝酿。
画外音:
于丹教授认为要把知识转化成智慧,需要深刻的思考和内心的酝酿,而这样一个过程就像把粮食变成酒,它需要严格的程序和规则,如果说全身心地投入就像酿酒必须保持的温度的话,那么主观和唯心就是酿酒时的绝对禁忌。而2000多年前的孔子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于丹:
孔子能够做到一种境界很难得,叫做子绝四。他把四样东西在他这儿基本上做到杜绝了,哪四样呢?叫做:“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意是主观臆断,就是一件事情摆在哪儿没有什么真凭实据,拍脑袋一想就说它是怎么回事,这件事他基本上不做。第二是毋必,就是必须的必,也就是说他没有抱一种必然的期待,一件事情它必须按照我的思路去走,必然有个什么结果。第三个字叫固,固执的固,毋固,也就是说不固执己见,要真正尊重这个事情的规律,尊重它的变化,然后去找它客观的一个走向,而不是固执于心。那么第四个字最难就是毋我,最后能够把自己达到一个浑然忘我的境界,然后去真正完成对客观事实的判断。
那么有了外在的学习,又有了内心这样的一种彻悟,内外合一的时候,其实还要有一些现实的方法摆在我们的生活里。所以孔子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他说,你说我有智慧吗?我没什么大智慧。他说你要看我是什么事,有鄙夫,也就是不管哪个行业有个大老粗,他来问我一些需要用体能的用技能的这些活,我没干过啊,空空如也,我就回答不上来。也就是说没有一个人是全知全能的。他说但是我有个方法,就是我遇到任何事会叩其两端而竭焉,也就是说所有的事情一事当前人要跳得出,也就是说不要沉浸在这个事情的过程中纠缠于细节,凡事在你眼前你就问问自己最好能怎么样,最坏能怎么样,对吧,一个结果需要你接受,比如说一个工作你一定是要去吗?还是要放弃吗?一个选择摆在眼前,到底何去何从呢?无非是最好会怎么样最坏会怎么样,这叫叩其两端,就是问它两端的极致,然后来统观全局。
其实要说到一个有意思的小故事,就是德国一个小学的课堂上,有一个小男孩特别淘气,他从来不认真听讲,老师实在太烦他了,然后就为了让他安静一会儿惩罚他,给他出了道题,随口说你坐那儿算,一加二加三加四加五加六一直加到一百,你去算吧,最后得多少?老师转身接着讲课,没有几分钟这小男孩站起来了,说5050.老师大吃一惊,说你怎么算出来的?那小孩说1加100是101,2加99还是101,3加98还是101,这样两头加加到中间50加51还是101,最后50个101不就是5050吗。这个小孩就是后来的大数学家高斯,这是一个特别简单的叩其两端的方法,就是你找到一种最简练的方式。
我们在生活里人多容易按照既定的逻辑去走啊,我们能够跳得出来吗?人真正问一问所谓的最好最坏也就跳开了,人有时候就在这样一种想法上,其实不至于在细节的纠缠中耗费太多太多细腻的心思,所以什么是方法?关于智慧每个人是要去彻悟,但是还是有方法可循,所以以知识作为积淀,以智慧作为我们提升的这样一种境界,每一个人循着自己的心往前走,都能够找到他的依体。做任何一个职业学习,任何一门学问,它最好的境界是什么呢?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三个不同的层次,在今天知之者不难做到啊,我们去学一门知识,拿一个文凭,读一个专业,多简单啊。拿到了这样一个文凭就是你进入这个行业的敲门砖,你拿着这个文凭就可以说我已经是知之者,但是这是最低的层次,比这个更高级的是好之者,就是对这个行业我有一种真正生命投入的爱好,我会孜孜以求,我会在这个事情里面不断地灌注自己的热情灵感,不断地探寻追问,最后把它激活,这叫好之者。一般的人会觉得好之已经不容易了,能够那么投入,好之者固然投入得深沉,但有时候会未免沉重,就是有人会把毕生的精力包括休闲的时间都用在上面,好知者我们经常表扬他们的一个词叫呕心沥血,这是最高级吗?用孔子的话说最高的境界叫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乐在其中,生命在这个职业中的穿越是莫大的享受,这个过程时时刻刻都是快乐于心的,他所得到的也许不是一份薪水,不是一个业绩,不是一个表扬,而是自己生命那种大欢欣,也就是说这种乐之者的境界,就是我学了一个知识完成一份职业,终极穿越的过程不仅是这个行业成全了我,而且由于我自己的心智成全了这个行业,在这种相互成全中获得莫大的享受与欢乐,这是一个大境界。
画外音:
《论语》中的许多智慧都来自于生活中常见的细节,虽然朴素却永恒久远,《论语》所描述的智慧之道需要我们用心灵去感悟,用生命去体验。那么在于丹教授的眼中智慧的最高境界又是什么呢?
于丹:
所以我们今天从一开始就说到智慧,这个世界的智慧有些是可以去观察的,有些是可以去感悟的,循着圣贤这么多道理走下来,最后我们会知道智慧最大的境界,在于自己心中通彻的透悟而最终成就生命的欢欣。所以只有有自己的心智在智慧才能够从知识完成转化。有一个小故事说得好,说有一个哲学家他每天都在思考人跟世界之间的关系,那么正好他要做一次大的主题演讲,他就很困扰,不知道怎么来把这个关系捋顺,他准备演讲稿的时候他几岁的小儿子在旁边不停地捣乱,他也没法安抚住这个孩子,烦得不行就随手翻杂志,忽然翻到杂志的这个封底是一个花花绿绿的世界地图,他就顺手把这一页撕下来然后撕成了很多片扔在地上,跟孩子说你现在把这个给拼上,给他一个塑料胶带,说你要是能把地图都给拼好的话我就给你五块钱,他想这么点一个小孩这个够他拼俩钟头的可以安静了,结果他安静了还没有半小时,那小孩就拎着用胶条拼好的破破烂烂的地图来了,说爸爸我把它拼好了。他一看大吃一惊,果然是拼对了,而这个孩子根本没有地理概念,他说你是怎么完成的?那孩子就笑嘻嘻地把那个破图翻过来给他看了一眼,说爸爸我发现这面是一个人的头像,我是按照这个人头拼的,我想这个人如果正确了,那么那个世界大概也就正确了,这个哲学家恍然大悟,他就知道了他第二天演讲的题目,一个人正确了他的世界大概也就正确了,明白这个态度这是生活里面最高的智慧,这种智慧发乎心灵止乎生命。好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