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来到人世间,似乎四处都回响着钟声——晚祷的钟声,圣诞的钟声,复活节的钟声……一切的钟声,在他听来全是丧钟。这究竟是时代的丧钟?家庭的丧钟?还是人生之梦的丧钟?
1.悲痛苦难的童年
在普鲁士的萨克森省一个叫罗肯的地方,正当人们欢庆国王生日的时候,小尼采呱呱落地了,时逢1844年10月15日。
父亲对这个与国王同日诞辰的男孩颇为喜爱,并引以自豪。当时他十分动情地为儿子进行了洗礼,并说:“你喜庆的10月,在不同年代的10月里.发生了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件,而今天我所经历的乃是最重大、最美好的一件,我要给我的孩子洗礼。哦,非常幸福的时刻!哦,珍贵的节日!哦,无法形容的神圣的工作!以主的名义为我祝福吧——我以激动的心情表示——我亲爱的孩子使我能够把他奉献给主,我的儿子,弗里德里希·威廉,你在世上就叫这名字,这是为了怀念我的恩人国王,你是在他的诞辰这天出生的。”本来就得宠于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的这位父亲,为了怀念恩人,给儿子取了一个与国王相同的名字。
尼采的父亲对这个在吉庆日子降临的儿子寄予了无限的厚爱和希望,他在:罗肯教堂的登记册上,将从《福音书》中引出的一个寓意深长的问句写在爱子的教名下:“这个孩子,将来怎么样呢?”望子成龙之心溢于言表。然而,尼采在他的一生中却远远地、坚定地背离了他的父亲、母亲乃至整个家族。
尼采的家族,几代以来就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的堡垒,他们信仰路德教,敬畏上帝,正直、狭隘,受人尊敬,体现了德国牧师家庭的一切道德信念。其祖父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路德维希·尼采,曾担任过教区监督,是一个颇具才华的虔诚的信徒,当时在康德的批判哲学和西方的无神论可能扰乱德国人心时,他适时地写了一本题为《伽马列,或论基督教的永存,对当前神学界动乱的教诲和安抚》的书,后来又写了一篇文章:《论促进关于宗教、教育、臣民义务和人生的一种合理的思想方法》。当妻子留下7个孩子去世之后,他又娶了一个出身牧师家庭的年轻寡妇。这次再婚又生了三个孩子,先是两女,即奥古斯特和罗莎丽。最后生的是男孩,取名卡尔·尼采,这便是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的父亲。
卡尔·尼采生于1813年,是一个有艺术才能且又非常热情的好心人。他具有高超的音乐才能,自己能作曲,善于出色地即兴演奏钢琴,深受宫廷人士的欢迎。卡尔·尼采起初当家庭教师,继而任阿尔滕堡公爵的小姐们的教师,后来根据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的命令,得到了萨克森省罗肯村的牧师职位,并带一家人连同两个尚未结婚的姐姐迁到罗肯。1843年,30岁的卡尔·尼采与一位乡村牧师的女儿、17岁的弗里西斯卡结婚,次年生下尼采。之后尼采又有了一妹一弟,妹妹伊丽莎白1846年诞生,弟弟约瑟夫1848年出世。尼采的父亲虽然地位不高,却得宠于普鲁士国王。在这个家庭里,奥古斯特姑母主持家务,罗莎丽姑母则为发展基督教的福利设施而尽力。尼·果的母亲与这两个老处女相处还算和谐、川页畅。
本来,家庭的这种环境和特点,可以使尼采把祖先的一切道德信念承继下来,发扬光大,但事实并非如此。
尼采先天不足,体质虚弱,头大身子小,眼睛斜视。再加上从父亲那里遗传的慢性头痛症、视力衰落症,使得他饱尝了世人的白眼和讥讽,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孤僻、忧郁的种子。
更有甚者,1848年8月,家庭的丧钟敲响了,不幸的日子开始了,仅仅4岁的尼采被悲痛和苦难的气氛淹没了。
尼采过早地目睹了死亡、哀痛、埋葬、坟墓,过早地品尝了生离死别的凄惨滋味。父亲由于摔倒而得了脑软化症,11个月以后离开了人世,而小尼采仅有5岁。尼采是那样爱他的父亲,他清楚地记得,就在父亲死前不久的一天,他跟着父亲到吕茨恩去赶集,回家途中,传来了复活节的钟声。父亲死后,这钟声在他敏感的心里一直回响不已,时而载着他的忧思飞往父亲的墓地。
伤痛的眼泪尚未擦干,几个月后,不满两岁的弟弟又夭折了。在这段悲剧性的日子里所发生的各种事态:深夜的报警、家中的哭泣声、密室的恐怖、死一般的寂静、悲哀的尽情发泄、丧钟声、赞美诗、葬礼时的布道、深埋在教堂石板底下的灵柩,都深深地印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小尼采对这些体验得太早了,因而完全被震慑了,并且隐隐约约地感觉到灾难要降临这个世界了。他时常做噩梦,梦幻搅得他不得安宁。
当一个人掠去一棵树的花冠时,整棵树都枯萎了,乌儿也不再栖息于枝头。我们家的花冠已经被夺走了,欢乐离开了我们的心房,深深的悲哀却成了我们的所有物。心灵的创伤尚未愈合就又被痛苦地割开了。大约这个时候,我做了一个梦,梦里我听到了凄婉的风琴声,如同在葬礼上一样。当我试着找出这一演奏的起因时,一座坟墓猛地裂开,出现了穿着寿衣的父亲。他穿过教堂,回来时抱着一个小孩。坟墓再次敞开,父亲在里面消失了,墓石重新移回原处。风琴的哀诉随即消失停止,我被惊醒了。第二天早上,我把这个梦告诉了亲爱的母亲。紧接着我的弟弟约瑟夫生病了,并且在几个小时的神经性危机之后也去世了。我们悲伤极了。我的梦则完全得到了灵验,因为弟弟的小尸体就被安葬在父亲的怀里。在这场双重灾难之后,上帝成了我们的惟一安慰。这是1850年的将近1月底。
这是尼采在9年之后记录的自己当时的心境。
亲人接连死亡,使年幼的尼采多愁善感,过早地失去了天真烂漫,开始对人生产生疑虑——我们是谁?我们从何处来?我们为何而来?我们向何处去?浮生如梦,朝生暮死。死,竟是如此神秘!
从此,支配这个家庭的是信仰虔诚的女性:祖母、两个姑母、母亲和妹妹。母亲继续教他读书,罗莎丽姑母给他上宗教课。全家靠每年160马克的抚恤金和救济金度日。但使这个家庭感到特别自豪的是传说他们的祖先之中有位居高位的波兰伯爵,这位伯爵是为了自己的信仰才离开祖国的。尼采和妹妹伊丽莎白也最喜欢听祖母给他们讲这个家族高贵血统的传奇::他们的远祖姓尼兹克,世袭伯爵,原先居住在波兰。在宗教改革运动时期,他们为了追求自己的信仰,不顾残酷的宗教迫害,与天主教断绝了关系。从此,他从一个乡村被驱赶到另一个乡村!.无家可归,带着逃亡前刚出世的孩子,悲惨地流浪达三年之久。尽管遭受各种各样的磨难,母亲还是艰辛地以特有的慈母的爱心Ⅱ甫育着自己的儿子。这个孩子也惊人的健壮,高寿而终,并且把高寿和强健双重优点传给了他那家族的后代。
尼采从不厌倦聆听如此优美、壮丽的传奇,还时常恳请大人们讲关于波兰民族的历史。尽管幼小的尼采还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意义,但是,波兰人那种由骑马聚集在大平原中央的贵族们举行的选举国王的仪式,以及那种即使是地位极其低下的选民也不必在表决时屈从于他人意愿的选举权等,都深深地打动了他,使他无比自豪地称这个民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尼采对妹妹声明说:“一个尼兹克伯爵是决不撒谎的。”这种无法考证的贵族出身和波兰血统,却使尼采一家的眼光超越了农村的狭隘环境,意识到了一种特殊的身份,并在尼采的一生中烙上了印记。尼采直到44岁还提到:“我的祖先是波兰贵族,我的血液中因而有着多种民族性。”
亲人死后不久,由于罗肯的牧师住宅必须交出,尼采的祖母固执地决定,全家迁往萨勒河畔的小城瑙姆堡。后来尼采回忆了迁居前最后一夜的情景:“晚祷的忧郁钟声传到前厅,夜色笼罩大地,天空一轮明月,繁星闪烁。我久久不能人睡,夜半时分,我悄悄走到院子里。这里停着许多满载的大车,车夫们朦胧的脸庞在院子里隐约闪现。我简直不相信这就要去另一个地方安家。我在这里品尝过欢乐和痛苦,这里安葬着父亲和小弟,这里的居民始终和睦相处,离开这村子是多么痛苦的事情呵!天蒙蒙亮,大车穿过乡间大道,把我们运往瑙姆堡,我们将在那里安家。别了,别了,亲爱的父宅!”
瑙姆堡,是一个高贵的城市,城堡的土堤内,绿草成茵,这里居住着一个由官吏、牧师、乡绅及其家属组成的资产阶级上流社会,他们由5个城门出入,生活严谨而有规律。大主教区教堂里的钟乐声传遍整个小城,召唤人们起居,召集人们庆贺国家和宗教的节日。初来乍到的尼采对这里的阅兵、宗教仪式、圣诞节和国家周年庆典等都感到新奇,特别是国王诞辰的庆典日是他最为快乐的一天。后来尼采回忆说,“敬爱的国王的生日也是我的生日”,“在那一天,我总是被军乐声唤醒,总是收到各种礼物。庆祝仪式很快就结束,于是我们一起走进教堂。尽管讲道是对国王而不是对我的特别祝福,我却总是拣其中最好的话自己享受。此后我们全都聚集在学校里庆祝这个重大的节日……集会结束之前,大家一起唱一支优美的爱国歌曲,主持人宣布散会。接着,我的一天之中最美好的时刻来到了;我的朋友们来了,我们在一起度过欢乐的一天”。
尽管如此,早已习惯了乡村宁静生活的尼采,对小城的城堡、教堂、街道和人群感到不适应,而盼望回到美丽的大自然中去。近视、头痛症仍在折磨他,母亲只能用冷敷、淋浴、散步的方式给他治疗。
无论是在罗肯,还是来到瑙姆堡,幼小的尼采都经常看到一些整齐的队伍或零乱的造反者穿过街巷、城堡。他们有的骑着马,有的乘着马车,有的扛着枪,有的挥舞着旗帜,还有的喊着口号、唱着歌曲。对此,尼采所能表现出来的只能是惊恐或好奇,并未能认识到这些人群都是轰轰烈烈的欧洲大革命的直接参与者。
1848年欧洲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近代欧洲革命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革命。这次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它在一些国家里打击和破坏了封建大地主所有制和农奴制,从而促进了欧洲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尼采的忧伤、苦难以及对人生问题的朦胧意识,正是在当时这种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下逐步形成的。
当时德国的容克地主已经感到难以用老皇历来维持自己的统治,可是又找不到其他出路。而德国的资产阶级,从娘肚里就带来了软骨病,他们在经济上受到封建经济关系的限制,在政治上又不得不依赖封建专制的统治,因此在德国资产阶级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感到前景黯淡,无可奈何。德国容克地主和资产阶一级流行的这种思潮,在1848年之前只不过是一种暗流,而到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失败之后,这种情绪就明朗化、普遍化了,致使国内一片消沉,悲观情绪笼罩一切。
进入50年代之后,德国容克贵族和大资产阶级联盟,并大刀阔斧地发展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当然不会使社会充满诗情画意,而只能从头到尾、每个毛孔都滴着鲜血。这必然给旧的中小贵族、中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带来两极分化的极大压力和痛苦。
资本主义的大踏步前进,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导致基督教信仰的崩溃。在漫长的中世纪,基督教是欧洲人的精神支柱,人们把生活的意义完全寄托于天国,以灵魂不灭去寻求人终有一死的慰藉,上帝是苦难人生的惟一救世主。而当今,迅猛发展的自然科学以及反映在哲学上的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将从根本上动摇基督教信仰的基础,一切传统的价值正在崩溃,人们愈来愈感觉到人生失去了曾经确定的意义。人,似乎处于价值真空、无家可归的状态之中。悲痛苦难的人,在这悲痛苦难和价值危机的年代,怎能不对人生到底意义何在而扪心自问呢?正如后来尼采回忆的那样:在我幼年的生涯里,我已经见过许多悲痛和苦难,所以完全不像其他孩子那样无忧无虑、天真浪漫,从童年起我就寻找孤独,喜欢躲在无人打扰的地方。
2.孤独忧伤的小学者
1850年,尼采遵照祖母的吩咐,到瑙姆堡市立小学读书,他本来就不习惯小镇的生活,且孤独成癖,现在再加上孩子们对这个其貌不扬的乡下人的敌视,使他几乎受不了。尼采在这里,不同那些粗野的伙伴一起玩耍,也不同他们交朋友,更麻烦的是难以正常地学习。直到次年春天转到一所为准备上教堂文科学校的学生开办的私立学校,才觉得好了些。
在私立学校,尼采学习希腊语和拉丁语,由于他自小就受到宗教思想的熏陶,受到虔诚又自信的妇女们的教育,所以肯用大量时间学习宗教课。他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父亲,并且希望以父亲为榜样,像家族里其他所有男子一样,成为一名牧师,一个接近上帝并以上帝的名义说话的选民。所以他时常手捧一本《圣经》在草地上边走边读,虔诚的样子颇使人感动,别人称他“小牧师”或“庙里的耶稣”。尼采自己也说过,他小时候熟读《圣经》,十几岁就感知到光彩照人的上帝。
在学校里,尼采还是一位循规蹈矩的小学生,据他的妹妹回忆,有一天放学时,忽然下起了大雨,小尼采没有带雨伞和斗篷,他帽子上盖着写字用的石板,小手绢又盖在石板上面,慢慢地朝家走……当妈妈催促他赶快回家时,浑身湿透的他却一本正经地答道:“妈妈,我们的校规明文写着:在离开学校时,孩子们不得在街上乱奔乱窜,他们必须安静地、举止文雅地走回家中。”
在家里,宗教和道德的高度要求和家庭中人为的、不自然的气氛,使得尼采很少能参加其他儿童那种自由自在的游戏,他严肃不苟、喜欢孤独,但善于思索、具有敏锐的感受力和观察力,并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促使下显现出了勇于创造的粗犷、专断的气质。在这个家庭里,他始终是文质彬彬的,只有假日到了外祖父家里才感到快乐。外祖父的家掩映在树木成阴的山峦下,坐落在清洌潺谖的萨勒河岸上,每天清晨他都可以到河里去洗澡。外祖母让他和妹妹伊丽莎白穿上旧衣服在野外和花园里可以无拘无束地尽情喧嚷。当然,尼采也喜欢儿童游戏,特别醉心于各种自己发明的游戏。他还把这些游戏写成小册子,送给他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