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169100000018

第18章 爱君笔底有烟霞(枕书类)(1)

“墙上有串典雅的中国结/是用触目的红丝线一针一针委婉地钩成/肚里更另有中国结,却不知道/是谁啊打的,从何年何月/每到清明,或是中秋/就隐隐牵痛/为我解吧,请轻轻地提起,轻轻地放,为了/这一头是岛的海岸线/曲折而缠绵,靠近心脏/那一头是对岸的青山/脐带隐隐,靠近童年……”

爱君笔底有烟霞

文/纳兰泽芸

曾见有人细述读汪曾祺的心情——我爱读汪曾祺到了这般情形:长官不待见我之时,读两页汪曾祺,便感到待见不待见有屁用;辣妻欺我之时,读两页汪曾祺,便心地释然,任性由她。

仅此两句,已觉莞尔。

大凡喜爱汪曾祺文字的人,都会被这个可爱的小老头看似淡然,实则醇厚至极的文字所感动。就像白米饭或者白开水,表面上淡而无味,实则过尽千帆,尝尽百味之后,才发现,它才是至味。汪曾祺的文字就是这样,乍看浅白如闲话,一个字一个字拆开,无甚稀奇,可是,一旦这些文字组合起来,你就像看到了高天上流云,干净、流畅,没有一字能割舍。

几年前,我读汪曾祺的书,但读一些后放下了,当时轻薄地觉得他的语言太过通俗,不是我欲学习的对象,我喜欢的是那种捭阖纵横、气吞山河的磅礴文字意象。当时还轻飘地说,这样的文字我都能写出来呀!如今想来,觉面红耳赤,年少真的是不知地厚天高。

须知宴席易做,青菜难炒,要把小小的青菜炒成至味,更是难上加难。他的文字,在于意象,在于氛围,在于韵味。寻常物事,他能写出文气鲜灵,使你思绪不得不跟着他质质朴朴的文字跳荡游移,却有一种不滑、不浮、不矫,抵达心底的熨贴。

《寄意故乡》大体可算作一本回忆往事的书。汪老在他花甲之年,带我们胜似闲庭信步地逡巡于他的故乡——高邮小城。他的家、他的家人、他童年的花园、那些已作古的故人、故乡的四季、故乡的吃食……琐琐屑屑,细细说来,民俗风物、市井趣闻,如闻隔江琵琶,泠然有声。

他写父亲。父亲聪明过人,手很巧,而且总是活得很有兴致,乐器、书画、刻章,样样能来,父亲做出的荷花灯和蜈蚣风筝,十里八乡找不到更精巧的。父亲给人看眼病很有一手,但从来不收钱。写父亲对自己的爱,也是淡淡的来,淡淡的去。说他去江阴投考中学那年,与父亲住在一个客栈里,臭虫很多。父亲点起一支蜡烛,见到臭虫,就用蜡烛油滴在臭虫身上。他美美睡了一觉,第二天醒来,看见席子上有好多蜡烛油点子,父亲为了不让臭虫打扰儿子睡觉,举着蜡烛,一夜未睡。末了,也只是淡淡地说,“我很想念我的父亲,现在还常常梦见他,我的那些梦本和他不相干,不知道怎么会掺合进来了。”

似乎是淡淡的感情,不是那种浓烈到令人窒息的大悲大恸,却让人在这淡淡的几句话里不禁动容。就像归有光《项脊轩志》的结尾:“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淡淡十来个字,为什么会成为中国古文极有名的结尾,只因这短短十来个字里所包含的凄恻,悠然不尽。

他写儿时的花园。巴根草、臭芝麻、蟋蟀、螳螂、蜻蜓、土蜂、哑巴知了、天牛、含羞草,他用大白描的手法全景式地展现了一个小花园在孩子心里的乐趣。于是我们跟着他捉知了,就算捉到了哑巴知了也不扫兴啊,用马齿苋的花瓣套起哑巴知了的眼睛,马齿苋的花瓣像个小口袋,仿佛天生就是套哑巴知了眼睛的。一放手,哑巴知了呼飞起来,不偏不倚不转弯。好玩。还跟着他把地上的土蜂窠堵起来,在旁边给土蜂再掘一个,土蜂回来找不到家了,撅着屁股找啊找,好容易找到新家,进去,发现不对,又出来在附近大找一气。没找到,土蜂它老先生生气了,坐在门口吹吹风。也好玩。

没有成人的口吻,完全是一个顽皮孩童的自然口气,隔了六十多年光阴,这口气依然像一条清亮质朴的小溪,淌在作家的笔底,淌在阅读者的眼里、心里,空灵、自然而舒服。

最喜欢的,莫过于“故乡食事”一章。蚬子、螺蛳、荠菜、咸蛋、臭豆腐、乳腐肉、芋泥肉、霉干菜,手抓羊肉……有一晚我不知深浅,读了这一章,本来不饿的肚子竟饿得前心贴后心,恨不得把脑袋伸进冰箱搜罗吃的,真是想霉干菜烧肉呀,可这夜半三更,上哪儿找去?这个好吃的小老头,为什么要写得这样满口噙香呢,害得我一夜没睡好。

他写臭豆腐,说有一次在长沙,想尝尝毛主席老人家在火宫殿吃过的臭豆腐,据说火宫殿的臭豆腐奇臭无比,就循味跟踪,忽觉臭味渐浓,几个人格外兴奋,快了,快到了,闻到了臭味了嘛!

谁知,到了眼前一看,是一个公共厕所!

我差点笑翻。

他写山东人爱吃生葱,说有一个笑话,婆媳吵嘴,儿媳跳了井,儿子回来,婆婆哭哭啼啼说,可了不得啦,你媳妇跳井啦!儿子说,不咋!拿了一根葱在井口逛了几下,媳妇就上来了。

这个可爱的小老头!他把寻寻常常的吃食,用寻寻常常的字眼,用寻寻常常的口气,把吃的感受、氛围、来历说得兴味盎然。信手拈来的小苋菜、小辣椒、小螺蛳都写得生意满眼,把世俗的口腹之欲与高雅的文字奇妙地融合,让人看了就觉着香,觉着饿,觉着那印着字的纸都是香的,能吃的。

读过汪曾祺的人大多有这样的感觉,他的语言很怪,拆开来看看没什么呀,就是一个个没有雕饰的汉字,可是将这些汉字放在一起,再品咂,奇怪,就会滋味悠长。就像包世臣论王羲之的字,说他的字一个一个单看,并不觉得美,但是字与字之间如老翁携带幼孙,顾盼有情,痛痒相关,是一种整体美。汪曾祺的字也就像长在一起的树枝一样,枝干之间,汁液流转,一枝动,百枝摇。

汪曾祺是典型的“大器晚成”型作家,直到60岁之后才为人所瞩目,他一生三百万字的作品九成是写于六十岁之后。其实,他在上世纪40年代初就已经以小说才华在文坛崭露头角。

上世纪30年代末,19岁的汪曾祺怀揣文学梦,为了追随沈从文而千里迢迢赴云南考入西南联大,然而,后来连续不断的政治运动以及风云变幻,让他清醒地意识到,他擅长的笔法和熟悉的生活没有用武之地。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整个创作生态环境宽松而解放,他才在春风频送暖,老树发新芽的激动感叹中,开始自己新一轮旺盛的创作生命。

鸟多闲暇,花随四时,仿佛这就是汪曾祺和他的文字留给人们的印象。他自己也说,随遇而安,这是“我与我周旋的结果”,自己哄自己玩儿。这样的话里,细细品味,你会发现,有辛酸在里面。

四十年代崭露才华,之后整整寂处一隅四十余载,幼时生母早亡,青年遭逢国难,挨饿于西南联大,中年划为右派,受辱遭凌。然而他生性谦和淡泊,对什么事都看得很开,他被打成右派下放北方边地,边地风沙漫卷,远离家人故友,独自在荒凉绝塞。这种情况如果放在情志压抑些的人身上,不知会做何举动,可是汪曾祺却“想办法找点乐子”,画马铃薯图谱,画完就烤烤吃了填肚皮,他还半调侃地说,我当了一回右派,真是三生有幸,要不然我这一生就更加平淡了。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汪曾祺独抒性灵的文字,淡淡地絮絮着人的一生。无论是大开大阖,大起大落,在他的笔底,都如山野闲花,寒潭秋水,就那么淡淡地、小小地氤氲着理性、睿智和从容的烟霞。

分一节指骨让父辈抚摸

文/纳兰泽芸

当我看完阎连科的《我与父辈》时,窗帘外刚刚露出一点曙色。我将书放在被子上,抚摩着硬壳书皮,望着封面上被床头灯照亮的“我与父辈”四个字——深深宽广的黑土地,“父辈”都已在地下,“我”已有一半进入地下,还有一半留连在人世间——也许,以这种苍凉的方式安排这四个字,正表达了作者阎连科内心深处那种怆然的心绪。

正如阎连科自己所说:这本书我希望我的晚辈看,也希望我的同代人看。看完之后会觉得,如果你和你的孩子有距离,这个距离是可以缩小的;如果没有距离,这个爱是可以加大的。

阎连科称这本书是他所有作品中“情感的钻石”。写作过程中,记不清有多少次边写边泪流满面,泪水模糊了眼睛没办法看清字,跑到洗手间里用毛巾擦把脸再接着写。我知道阎连科是为数极少的仍用纸笔而不是用电脑写作的作家。他说并不是他思想古板或者不跟上时代,而是自己的打字速度实在太慢太慢,往往跟不上思维的节奏,使他干脆放弃了电脑,仍旧一笔一划地写作。因为长期伏案写作使他患上了严重的颈椎病,只能将稿纸夹在竖起的木板上写,因为一低头就头痛。

阎连科是朴实的,正像他朴实乃至土气的脸庞,他朴实地说,本来这本书是写给自己家族的80后孩子的,但他希望所有的80后及90后孩子也能够看看,现在的孩子不能不知道他们的父辈甚至是祖辈如何走过来的,不应漠不关心父母曾经的生活和经历,希望他们读后能重审亲情,拷问自己对父母索取了什么,付出了什么,又承担了什么。

我不管别人怎样评价这部由阎连科一笔一划写出的13万字散文,但于我的影响就是,将女儿收拾好准备送她上幼儿园前,我分别给父母打了个电话。打完电话,鼻子酸酸的。还是阎连科说得好啊,敬孝得趁早,不要等到子欲孝而亲不待的时候,承受那种噬心的追悔与歉疚。而这种追悔与歉疚,将永世无法弥补。

阎连科正是在这种噬心的追悔与歉疚中,用一枝笔让自己返归本心,与灵魂素心相对。他放弃了一切写作技巧,以一种质朴至稍嫌寡淡的叙述方式,将一段一段朴实的文字缓缓铺陈开去。有时候读至某处我甚至想,这真是那个写出华丽奇谲《丁庄梦》、《日光流年》、《受活》的阎连科的作品吗?

开卷之初,直至结页收笔,13万字的作品,像是流淌着的一条溪水,这条溪水里融汇了忏悔、温情、感动、伤怀、思念,和一种袒露内心的真实。不事雕琢,却触动人心。

父亲、大伯、四叔,这三个已经故去的父辈面容,在作者的记忆和怀念之中重新鲜活起来。他们都是生活在中原土地上的普通农民,有着中国农民所有的品德,勤劳、朴实、坚韧,忍辱负重,为了生存,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沉默里,用日日月月年年的劳作收获微薄的希望。

父亲。

阎连科的父亲因哮喘病已离开他二十五年了。二十五个春秋,是漫长的一河岁月,可是阎连科对于父亲的回忆,任凭多少岁月之水也无法冲刷。

他记得当父亲知道自己得了哮喘病那天起,父亲就用尽全力想完成此生最大最庄严的职责——给儿子盖几间房子,让他们能有尊严地娶上一门亲,给女儿备一份嫁妆,让她们体面一点嫁出去。为了去山上拉做地基的石头,父亲破冰过河肩扛背驮,身上挂满冰凌,哮喘引起呼吸困难,脸都憋得青紫。

他记得长年患股骨头坏死瘫在床上的大姐,她那痛楚的哭声笼罩在院子里,也遮蔽得父亲的心上冬不见光,夏不见风,变卖了家中所有能卖钱的东西医治也等于零。做手术买不起血浆,父亲带着孩子们一起抽血输给大姐。

他记得自己为了逃离土地的自私想法而固执地去当兵,没多久中越自卫反击战爆发,父亲在日日夜夜的担惊受怕里旧病复发,而且愈发严重。这次复发是直接导致他六年后病逝的直接原因。

他记得在父亲病重的日子,因为久病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他脑子里竟然冒出“只要父亲在世,家里就不会有好日子过”这种令人震惊的念头。而父亲临终前想看一场十块钱的《少林寺》电影,他却没能满足父亲的最后心愿,而那时,他的口袋正有着十七元钱。

阎连科在“清欠”一节里,狠狠地扇着自己灵魂的耳光——“从不花十元钱去为父亲包一场电影,到一味地要逃离土地当兵,因此改变父亲命运的执拗行为,再到敢于在父亲病重时产生恶念的内心,我到底算一个儿子吗?!”

大伯。

大伯也是一个受尽磨难的中原农民,但是,在阎连科的记忆里,大伯是个卑微但堪称“伟大”的人。三年自然灾害,饿死的人成千上万,可是大伯带着一家十口人硬是平安熬过了那极度饥饿的年月。

为了给一个接一个长大的儿子盖房讨亲,大伯带着全家人趟过齐腰深的结冰河水,将沉重的石头从河那边的山上扛过来。三间瓦屋拼死拼活地盖起来了,大伯对子女们说,房子盖起来了,债也欠下了。人在这个世界上,什么都可以欠,唯独不能欠人家的债,从明天起,一家人都去山上拉石头卖,尽快还上欠债。

80年代初,大伯家的老五铁成当兵去了新疆,没想到半个月后年仅十八岁的他就在军营寻了短见。在经过痛苦的思量之后,大伯放弃了追究,他说,那些班长和排长,也都是农村参军去挣点前程的,也是家里无能耐,才不得不当兵到新疆那地方啊。铁成不在了,就别再毁那些人的前程了。

以世俗的眼光看,大伯是个卑如蝼蚁的农民,可是他可贵的尊严和善良之心,那些“天生尊贵”的人又有几人拥有?

为亲者讳,这是一般记叙已逝之人的常情,但阎连科却用坦诚的笔触道出了大伯的好赌,甚至赌掉了一家人辛辛苦苦攒起来的盖房钱,悔恨交加的大伯数次寻短见。有瑕有瑜,这才是真实的人生。

四叔。

是一个大半生“一头沉”的人。其实也就是如今铺天盖地的“农民工”。妻儿在农村,自己在河南新乡的一家水泥厂里做着又脏又累的一份差事,农忙时节要赶回农村收麦抢谷。在农村人心目中,他是令人羡慕的“城里人”,而在城里人心目中,他又是“乡下人”。年老后回到农村,却发现大半生的“一头沉”,在年华老去的时候成了“两头空”,城市不接纳他,在农村也没有归属感,一种精神上的失落与孤独,伴随他直到离世。

阎连科在这13万字的长篇散文中,子规啼血一样的警示我们:

“我们这些做晚辈儿女的,总是要把父母对我们少年的疼爱无休止地拉长到青年和中年,只要父母健在,就永远把老人当做当年四三十岁的壮年去对待,永远把自己当成少不更事的孩童去享受父母给我们的疼爱。因为这种疼爱像河流一样源远而流长,我们便以为那疼爱是可以取之不竭的,并不把那爱放到心上去,许多时候,甚或把那疼爱当作累赘和包袱。”

“对父母和长辈生命的疏忽,如同我们常年在暗暗吮吸着父母和长辈的血液而当作可有可无的水。当他们年迈,一日日走向衰老,迎面走来的日子里,是疾病和死亡,我们应该该明白我们的角色不光是自己儿女的父亲或母亲,不光是妻子或丈夫,我们应把我们十个指头中的二十八节指骨分出一节来,让他们使用和抚摸。应该让他们清楚地感觉到,他们这一生,是确确实实生过儿女、养过儿女、有过儿女的。“

这种警示,当为所有为人子女者所记取。

蓝墨水上游的千瓣莲

文/纳兰泽芸

一直以为,“莲”,这个清涟而绰约的意象,只适合存在于古典的诗句中。现代人的散文,传递不了莲那种

古典的风姿。只有在古诗句中,莲古典的生命才能婉转于眼前。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的莲,是一种朝气。

“风含翠筿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杜甫的莲,是一种大气。

同类推荐
  • 乌篷船

    乌篷船

    《乌篷船》是我的第四本散文集了。这集子所记,既有我对童年往事的回忆,也有我对当下生活的记录。无论是追今还是抚昔,无一不表达着我对人生的领悟,我对生活的理解,我对精神生命的探索。我是共和国的同龄人,我的成长经历,也在某一方面印证了共和国的一段历史。南怀谨大师说,你不一定要相信历史,历史未必是真的,但你一定要相信文学,文学里的故事也许是假的,但它所说的现象却是真的。
  • 先锋的背影—中国现代主义文论(1978-2008)

    先锋的背影—中国现代主义文论(1978-2008)

    当代三十年现代主义文论是在继承与超越中发展演变的先锋、新潮文论,作为一种新的审美原则,当代中国现代主义文论促使中国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体现出现代性、内在性、动态性、开放性和全球性等特点。《先锋的背影--中国现代主义文论(1978-2008)》以文论的历时发展为经,以代表性的文论现象、文论家和文论事件为纬,力图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角度把握此间现代主义新潮文论的本质特征。
  • 诗经评点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诗经评点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在全面挖掘与整理文献的基础上,对明清两代三十余位评点者的《诗经》评本进行了梳理论述,探讨其文化成因、发展脉络、文化传递作用及文化影响,能够填补古典文学研究的空白,同时也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所裨益。
  • 宋词三百首(中华国学经典)

    宋词三百首(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仁寿堂集

    仁寿堂集

    《仁寿堂集》系萨公的诗文集,由《古稀吟集》二卷、《仁寿堂吟草》、《客中吟草》、《里门吟草》、《耄年吟草》等结集而成,计文若干篇,诗340余首,基本涵盖萨公大半生的诗吟。其中游诗居多,赠诗和诗亦多,共占全诗百分之八十以上。游旅之诗每骋怀古今,情景交融;和赠之诗辄抒情寄意,感时抚事。既言志,复寄情,盖均关乎国家大事、世界潮流之篇章也。萨公之诗篇中爱国爱民之忱贯串始终。
热门推荐
  • 林半仙

    林半仙

    大家好,我叫林半仙。不过我不是算命先生、也不是风水先生、更不是骗吃骗喝的神棍。我就是我,我就是林半仙。我是半仙。知道什么是半仙吗!我这样的就是半仙。知道我为什么叫林半仙而不是林大仙。低调、低调....
  • 曼珠沙华.嗜血冰心

    曼珠沙华.嗜血冰心

    曼珠沙华,死亡的前兆、地狱的召唤。在黄泉路上,你,好吗?——她冷漠如冰,惜字如金;他寒冷神秘,拒人千里。她是嗜血无情的彼岸,而他却是朝开幕落的木槿,当她遇上他,嗜血的计划是否暂停?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那颗被冰封的心何去何从?
  • 腹黑帝尊逆天妃

    腹黑帝尊逆天妃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杀手界的老大却被自己的搭档给背叛。一朝穿越重生变成了刚出生的奶娃娃。他,是嗜血盟人人都惧怕的修罗帝尊,他不近女色、冷酷无情却为了她不惜一切代价只为了她。命运的齿轮已经转动,这一切究竟是命中注定还是…………
  • 胤渊II

    胤渊II

    她,本是一个天真,无忧的公主。而他是门阀的继承者。一个冷静的夜晚,他们两人也因此而变……大漠中站着一名男子,他只能看着她离去……
  • 医仙

    医仙

    你见过用植物来治病的医生吗?别误会,这里说的植物可不是传统中医学里面惯用的中草药……癌症是现代医学无法攻克的世界难题?这有什么难的!我只要在癌症患者的体内栽上一棵寄生藤,这寄生藤就会把病人体内的癌细胞当成养份吸收得干干净净。哮喘是难以根除的顽疾?这到是一个问题,要完全根除确实不容易!不过我可以在病人的肺里栽上一棵微型的小树,以后就不劳架您自己呼吸了,这棵小树会把您肺里的废气全部吸走,把绝对清新的氧气留在里面……无意中获得仙家木灵之气的洗涤,让一个实习医生拥有了操纵植物的神奇能力,也从此造就出一个医界的传奇……公布两个书友群:东方书友群(13):8809004;VIP书友群:22215239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知月莫过行

    知月莫过行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乔知月救了一个绝色美男回家。他忍住对她的欲望,留在她身边,可内心也想得到她的回应。她忘不掉儿时的老师,被内心折磨,一个女孩子不可以同时喜欢两个人。可是,好不容易忘掉的老师,居然要见她......
  • 回到晚清的南海舰队

    回到晚清的南海舰队

    2040年南海舰队正在某海域举行空前盛况的演习,不料进入某地点时所有通信系统失灵!是‘敌军’搞的鬼?还是周边不友好国家搞的鬼?还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