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外音:
上一集讲到李隆基回到长安参加祭天大典,原来是韦后想利用这个机会增加自己的政治资本,为自己登上皇帝之位做铺垫。作为李唐王室的子孙,李隆基对此心理倍感压抑,经过潞州历练之后的李隆基越来越觉得自己有责任要为保卫唐室而战,可是当时的李隆基羽翼未丰,要是直接对抗韦后无异于以卵击石,而且当时的政治格局也没有给李隆基插足的机会。可是就在半年之后唐朝的政治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李隆基的机会终于来了,那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机会呢?李隆基最终是如何一步步壮大自己势力的呢?
蒙曼:
咱们上一集讲到,在景龙三年的年底,李隆基就接到一纸敕书让他回长安去参加祭天大典,他就回来了。那么回来了半年之后,也就是在景龙四年的六月二日,一件谁都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什么事情啊?景龙四年六月二日唐中宗死了,而且是爆崩,就是突然死亡,死前没有什么征兆。唐中宗怎么死的?这个咱们在《太平公主》系列里曾经讲过有人说是被他的妻子韦皇后和女儿安乐公主给毒死的,也有人认为是自然死亡的,反正我觉得他很有可能是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突发。但是不管怎么说,唐中宗到底怎么死的其实并不重要,当时重要的是什么啊?当时重要的他死了李唐王朝向何处去?那么李唐王朝究竟向何处去呢?我们就要看一看当时有哪些政治势力能够左右李唐王朝发展的方向。
当时政坛上到底有几支大的势力啊?说来说去其实就两支,一支是后党,就是以韦皇后为首的那个集团,核心成员包括安乐公主,还包括才女上官婉儿,这是一支势力。那么另外一支势力就是宗室,它的领军人物就是相王李旦,核心成员是太平公主。说到底当时政坛就这么两大势力,这两大势力呢也是势均力敌,谁也压不倒谁。那在这种情况下唐中宗这样一个能够共同维护的皇帝死了,政局应该怎么发展啊?按照咱们当代的政治经验,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是推举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新元首,同时组成由两派势力共同构成的这么一个新政府或者是新内阁,好多欧洲国家包括咱们亚洲国家都是这样。
那么唐朝情况如何呢?唐朝其实很多政治原则跟当代是一样的,可是我们要知道当代无论是一个新元首的产生还是一个新政府,新内阁的产生一般都是经由选举方式来完成的,可是唐朝没有选举,那唐朝怎么样诞生这个新班子啊?当时是通过老皇帝遗诏的形式来实现的。只有老皇帝,死去的皇帝的遗诏才有这样的权威,才有这样的公信力。那可是我们也知道唐中宗李显是突然死亡的,他死之前也不知道自己要死,所以他其实没有留遗诏,那没有留遗诏怎么办?那没有办法,就帮他起草一个吧。那谁帮他起草啊?当时韦皇后就委任了上官婉儿,这上官婉儿是一个很聪明很乖谲的人。她知道当时政坛这浪大势力不相上下,完全抛开李唐王朝,李唐宗室的利益其实是办不到的。她也不想一个人承担这样大的责任和风险,于是就经由她的动议韦皇后也同意,也让人家李唐宗室那儿出一个代表,出谁呢?出的就是太平公主。这样,因为政坛有两大势力,所以起草遗诏的班子也就有两派人物共同组成。韦皇后这边她的代表就是才女上官婉儿,李唐宗室那边代表就是太平公主。那咱们说起草遗诏这两个人选得好不好呢?选得是相当好的。怎么样一个好法?首先无论是上官婉儿还是太平公主都不是各自集团的老大,因此新起草的遗诏无论如何不会把她们两个写进去,不会牵扯到她们本人,这是一个好处。
第二个好处虽然她们俩不是各自集团的老大,但都是各自集团的核心成员,因此可以代表老大出面办事,还是有这个威望的。第三个好处是什么呢?第三个好处是无论上官婉儿还是太平公主都是政治经验丰富的人,有足够的政治智慧,知道什么时候该坚持,什么时候该妥协,能够摆平各种局面。事实上这两个人合作也确实不错,就在唐中宗李显去世的当天晚上这个遗诏就起草出来了,新遗诏一共就三条,第一条就让唐中宗李显的小儿子,当时年仅16岁的李重茂接班当皇帝,那是第一条。那么第二条是什么呢?第二条就是韦皇后当时那就应该荣升为太后了,她来临朝理政。第三条由相王李旦辅政,就这么三条。那咱们评价一下,这个政治遗嘱它起草得好不好呢?这份遗诏起草的是相当有水平,为什么有水平?每一条都特别地好,先看第一条让李重茂当皇帝,这个怎么好啊?首先李重茂他是唐中宗李显的儿子,那根据父死子继的原则,由他来接班符合当时的政治传统。另外李重茂他又是一个16岁的孩子,是一个未成年,这个也很有趣,未成年人他就不能亲政,他不能亲政就得有人给他帮忙,这样无论是韦皇后还是相王就可以在政治上插手,这也符合他们各自的政治利益。因此这个人选双方都可以接受,皇帝选得好。
那么第二条让韦皇后临朝,第三条让相王辅政,这两条也好啊,保证了这两大派系各自的利益,所以我们说这个遗诏是有水平的。
画外音:
唐中宗死后,精明的韦后不敢径自走向皇位,她利用立遗诏的机会抬出了李重茂做少帝,暂时充当一下傀儡,以完成必要的过渡。没有想到这个遗诏一出世就遭到了朝中大臣的激烈反对,竟然没有执行,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蒙曼:
遗诏起草出来之后,第二天韦皇后就拿着这个遗诏去找到宰相班子,想要得到宰相班子的认可。可是就在跟宰相班子来商讨的时候宰相之中有一个人,他也是韦皇后的重要亲信,名字叫做宗楚客,宗楚客这个人发话了,说这个遗诏起草得不像样子,它无法执行。为什么无法执行?他说我们是一个礼仪之邦啊,礼仪之邦那是要讲究礼节的,我们古理讲叔嫂不通问,小叔子和嫂子是不能够随便说话的。那么相王李旦和韦皇后就是小叔子和嫂子的关系,你让他们两个都同时参政,那他们两个是说话呢还是不说话呢?说话不说话都不对嘛。所以说这个遗诏无法执行,那么无法执行怎么办呢?宗楚客给了一个方案,他说第一条没有问题,让李重茂当皇帝没有问题。第二条让韦皇后临朝听政还没有问题,有问题的就是第三条,那干脆把相王辅政这条给删去算了,不要这一条。那么宗楚客他提出这么一个方案,其他宰相是什么反应啊?其他宰相随声附和,为什么?我们要知道当时韦皇后已经和唐中宗李显一块儿临朝理政有一段时间了,她每少安插自己的人进这个宰相班子,所以宰相班子里有多一半都是韦党成员,他们自然乐得支持这个鹰派宰相宗楚客的方案。就这样呢,韦皇后等于说单方面撕毁了遗诏,打算自己组阁,把李旦给抛一边去了。
那么韦皇后她也知道修改遗诏这个事情意义重大,这是件大事,所以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就在遗诏修改之后她马上调集五万府兵进驻长安,和长安原有的防护力量禁军在一起对城市其他就是实行军事管制了。这五万府兵再加上原有的禁军被她一共分成了六方面的力量,这六个统帅都由他们韦家的子侄或者是女婿来担任,那负总责、担任总指挥的又是韦皇后的堂兄,也是当时的宰相叫做韦温,什么意思?一句话韦皇后已经把枪杆子抓在自己的手里了。那她这样做是想干嘛呀?很明显,韦皇后当时的做法就是等于复制了唐高宗李治死后武则天的那一套办法,她想模仿武则天,模仿武则天干嘛呀?想当皇帝。那么韦皇后想当皇帝谁最害怕呀?当然是李唐宗室最害怕了,那时候武则天当皇帝已经把他们李唐宗室整得是七零八落,现在好不容易恢复了一点生机,如果韦皇后再来这么一家伙李唐王朝那就要彻底灭亡了。那怎么办呢?如果说你不想坐以待毙的话,不想束手就擒的话那只能是自保,组织自救。怎么组织自救,谁来组织自救啊?我们刚刚说过李唐宗室这边领袖人物是相王李旦,而且这次遗诏修改直接损害的就是李旦的利益,所以当时由李旦来出头组织这个自救应该是最合理的,可是事实上行不行呢?不行。因为韦皇后没有那么傻,她修改完遗诏马上就派兵把李旦的宅子给布控住了,把李旦给“保护”起来了。你想跟外面联系,或者谁想跟你联系没门儿。那把李旦给控制起来了,李唐宗室这边一时间就有点群龙无首的感觉了,那是不是韦皇后就已经把李唐宗室给算计死了?没有啊。咱们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智者千虑,毕有一失啊。韦皇后这边千算万算,但她少算了一件事,少算了谁呢?她少算了相王的儿子们,那有人可能说,算计了相王不就等于算计了相王的儿子吗?那可不是那么回事,至少从地理空间上就不是那么回事。
我们前面讲过从武则天698年开始相王的儿子们就已经出阁,出到宫外面去独自居住了,他们住在哪儿呢?当时相王的儿子就是李隆基这一帮哥儿们是住在了隆庆坊的五王宅里,这隆庆坊离相王的这个府邸那隔着好几个坊呢,按照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隔着好几个街区,所以说你布控了相王,并不等于就同时防范了相王的儿子们。
那么这一点疏漏当时韦皇后集团之中有没有人想到过呢?还是有人想到过的。当时有一个宰相叫做李峤,就想到过了,而且还提醒过韦皇后。这李峤是何许人啊,李峤是一个老宰相了,从武则天时代就当宰相,是一个文人,并不以心机著称。但是有一句俗话叫人老成精,李峤虽然说他没有那么多的心机,但是眼看着相王的几个儿子都是虎虎生威的小伙子他就觉得心里不踏实,于是就跟韦皇后讲说现在相王的儿子可都长大了,我们目前政治形势比较紧张,干脆让他们到外地算了,不要留在京城以免生出什么是非来。那么他这个建议韦皇后采纳没有?韦皇后她没有采纳,为什么?韦皇后也有自己的想法,那按照韦皇后的想法大家争来争去争什么呢?不就争着当皇帝吗,那我只要把有资格当皇帝的人给看好了,其实就没问题了。至于相王的儿子们再怎么着也轮不上他们当皇帝,所以他们犯不着吃这个隔壁醋啊,他们应该对这个事情没有那么大的兴趣。再说了此前相王的儿子李隆基的兄弟们在政治上都是无所作为,所以在韦皇后心目中那还是一群毛孩子,防他们干什么,她根本没把他们看在眼里。
画外音:
在亲信控制的外地部队陆续调防京城后,韦后朝着皇帝宝座又迈进了一大步。在韦后布控了相王李旦之后,韦后离皇帝之位只有一步之遥了,可是千算万算韦后忽略了李隆基,使得李隆基有了发展的机会。那么李隆基究竟是如何壮大自己力量的呢?
蒙曼:
李隆基从潞州回到长安之后就开始着手发展自己的势力了,经过这么半年的活动他已经有了自己的一群人马了。他这一群人马都是什么人啊?我们细细的归归类应该是三类人,哪三类人呢?第一类人是中下级官员,《册府元龟》这本书里记载了这么一个事情,说当时长安城里有一个尚衣奉御,这是一个官,给皇帝打理衣服的这么一个官,叫做王崇晔,这个王崇晔按史书记载是倜傥任侠,轻财重酒。什么意思?风流倜傥讲义气,而且仗义疏财,又好喝酒,这样的人不就是大众朋友吗?肯定人缘特别好。确实这个王崇晔在当时人缘真的很好,整个长安城里那些不安分的青年都把他奉为首领,是个人物头。那么李隆基从潞州回到长安,知道有王崇晔这么一个人,他觉得这个人对他发展势力太有意义了,所以就三番五次的到王崇晔家里去屈尊就教,其实就是一个唐朝版的三顾茅庐嘛。那把王崇晔就给打动了,王崇晔就把李隆基也拉进了他的朋友圈子之中,那就在王崇晔的这个小圈子里李隆基又认识了几个重要的人?都是什么人呢?比方说押万骑果毅,葛福顺,陈玄礼,这是两个武官,还有禁苑总监钟绍京,这些人以后都能发挥大作用,我们还会提到。反正认识了一帮朋友,那么跟朋友在一起慢慢就无话不谈了,谈到朝政大家说起来韦后现在专权李唐朝政非常混乱,都表现出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那有了共同的政治上的态度其实一个比较零散的,原来靠个人义气相投结成的小圈子就逐渐演变成一个政治团体了。那么在这些人之中李隆基他是临淄王,他有政治身份,所以自然而然地就成了这个小团体的头儿。
那么这个小团体逐渐在长安的社交圈子里混出名声来了,有一个人就主动来找李隆基了,谁呢?也是我们在《太平公主》系列里讲过的一个人,刘幽求。刘幽求我们讲到过说这个人是头脑非常好使,是一个老谋深算的人,但是眼高于顶,恃才傲物,所以混到50多岁才只是一个县尉。既然有头脑,就不甘心一辈子这样交代过去,所以刘幽求现在就认准了李隆基他们这个圈子,觉得这个圈子活跃以后可以办大事,就来找李隆基来了。李隆基跟他一说话觉得这个人是个难得的人才,所以马上就把刘幽求奉为这个小团体的军师,相当于《水浒传》吴用的那个地位。那这个小团体慢慢稳定下来了,我们分析分析它有什么特点啊?这些人有什么特点呢?我想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从身份上来看,他们之中有文官,有武官,但是大多数都在中下级这个层级上晃动,都是中下级官员,这是从身份或者是从官职上讲。那从性格上讲这是一批什么人啊?这批人都是当时人心目中所谓的浮浪子弟,不安分,有野心。把这两个特点加在一起就比较有趣了,你想中下级官员意味着什么啊?意味着他们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因此也就没有什么可顾虑的,大官就害怕了,大官因为拥有的东西太多了,不敢轻举妄动,可是中下级官员没这个顾虑。那浮浪子弟有什么好处呢?浮浪子弟就像我们刚才所说的那样,不安分,有野心,又有野心又没顾虑这是一群可以一块儿干大事的人,这是李隆基结交的第一类人物。
那么李隆基结交的第二类人物是什么呢?是万骑将士,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叫做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要想办大事必须有军队支持。当时成安城的军队是有很多种,哪一支军队最厉害?我们讲过万骑最厉害。为什么万骑最厉害?因为万骑是皇帝的贴身卫队,控制了万骑在一定程度上讲就靠近皇帝了。所以李隆基这时候,他想办大事他就挖空心思跟万骑交往。那怎么跟万骑交往呢?咱们可能都知道军人一般是性格爽朗的,所以喜欢喝酒,喜欢赌钱。李隆基这时候已经通过王崇晔认识了两个万骑的小军官了,就是我们刚才提到过的葛福顺和陈玄礼。好,就利用他们每天让他们出头来请客,把他们的哥们,万骑的豪杰都请来,李隆基在这儿请客喝酒。那么酒足饭饱之后再一块儿赌钱,你看吧,一赌钱保证是李隆基输,他们赢。一来二去万骑这些小军官对李隆基的印象超好,我们上集不是讲到吗?李隆基在潞州弄了两个保镖,两个贴身侍卫一个叫王毛仲,一个叫李宜德,这两个人是各有特色。李宜德,他的特色是忠诚老实,王毛仲的特色是什么呢?王毛仲的特点就是心机灵动,是个机灵鬼。一看主人有心跟万骑打交道,王毛仲立刻就知道怎么做了。他没事也整天和万骑混在一起,替主人花钱,替主人收买人心。那么李隆基一看王毛仲这么会办事也是心花怒放,就经过主仆二人这么一番努力,很快李隆基在万骑那边也有了一批支持者,这是李隆基结交的第二类人。
那么李隆基结交的第三类人物是什么呢?第三类人物是方外之士,我们上集讲过李隆基离开潞州的时候曾经请术士给自己算过一卦,那么回到长安之后他继续跟和尚,道士这些方外人士交往,那为什么跟这些人交往啊?是不是李隆基这人特迷信?这倒不然。这个和尚,道士大家不要小看,在中国古代这些人是非常有影响力的,怎么有影响力?第一他们可以左右舆论,第二他们是当时交游最广的人,走东家,串西家没有他们不能去的地方,所以刺探个情报,收集个信息,方外人士都能做到。虽然是宗教界人士,其实在政治领域都可以当个谍报员使,所以李隆基跟他们也有交情。
那其实我们可以看出来李隆基跟这三类人交往就是他在潞州活动的一个翻版,那么他交往当时的目的是什么?其实应该客观地讲,他跟这些人交往的时候也未见得有什么明确的目的,但是咱们知道中国有一句话说得好,叫做“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你都渴了再挖一口井那就来不及了,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安排的。
画外音:
李隆基把在潞州组织集团的经验成功地搬到了首都长安,利用各路豪杰怀才不遇渴望在乱世出头的心理将一些有识之士吸收为骨干,使自己的集团在智力、人力、武力等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保证。然而即使如此李隆基还是不敢轻举妄动,他其需要一个关键人物的支持,那么这个人是谁呢?这个人会支持李隆基吗?
蒙曼:
现在韦皇后她抛弃了李唐宗室的利益想要自己称皇道帝,那么李隆基觉得机会来了,他发展的这批势力应该能够派上用场了。可是,你要跟韦皇后对抗要搞政变,拿掉韦皇后光靠李隆基发展起来的这批势力,他怎么盘算都觉得不够用啊。那是跟国家机器对抗啊,那不够用怎么办啊?李隆基想来想去决定去找一个人,谁呢?我们都知道大名鼎鼎的太平公主。为什么找太平公主?这里头道理可多了,可以总结出三个道理。第一个道理太平公主当时是李隆基可以依靠的人,这个我们可以讲感情,我们在第二集讲李隆基童年时代的时候说过,李隆基小的时候身边唯一的父系亲戚就是太平公主,对于这个姑姑他有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依恋,这是一回事。那么另外太平公主这个人政治经验丰富,在智慧方面李隆基也要借助她,这是第二个理由。第三个也是更重要的太平公主也是李唐宗室的成员,韦皇后改遗嘱也涉及到她的利益啊,所以李隆基觉得太平公主应该会可以帮忙,他可以依靠太平公主,这是他找太平公主的第一个道理。
那么他找太平公主的第二个道理是什么呢?第二个道理是太平公主虽然有势力,但是目标小,跟太平公主交往比较安全。我们刚才说了李唐宗室其实就是两大势力,一个就是相王势力,一个是太平公主势力,相王的势力大可是他目标也大,当然已经被韦皇后那边给牢牢的布控起来了。太平公主呢?也有实力,可是因为她是女性,她目标就小,跟她接触交往就比较安全,不容易败露,这是第二个道理,有势力,但是目标小。
那么第三个道理在哪儿?第三个道理在于李隆基现在和太平公主合作有助于他今后的发展。我们应该说客观地说李隆基当时想要搞政变,想要推翻韦皇后主要目的是出于自保,保全李唐宗族,保全李唐王朝。但是我们也必须要承认他当时肯定也想过未来,未来是怎么样,如果政治不出现变故连相王也轮不着当皇帝,更何况他这个相王的庶出老三了,本来他没有当皇帝的份儿了,可是现在他想要挑起一场政治变故。如果他这场政变搞成功了,那他可就有当皇帝的资本了,有竞争力了。可是要想得到这种竞争力,他就必须得立那种不世之功,就是立大功。那他要立大功就必须不能让自己的父亲相王以及自己的哥哥们知道,否则就得沦为人家的打工仔。可是跟姑姑合作不一样,姑姑是一个女性,姑姑不能和自己争皇帝做,所以李隆基觉得跟姑姑合作有助于自身势力在将来的发展。
因为这么三个理由,所以这个李隆基就决定去找太平公主了,跟她提出来说咱们姑侄两个人联手搞政变吧。那么听了他的提议太平公主是什么态度呢?《资治通鉴》里写的非常清楚“公主喜而从”太平公主非常高兴马上就说我接受建议,很简单太平公主是宗室成员,这个事情是符合她的利益的。而且太平公主不仅自己愿意跟他合作,还让自己的儿子以及手下也加入到李隆基一方来,对李隆基鼎力相助。那么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这一结盟就等于说未来政变的领导核心出现了。
那我们现在评价一下这个结盟吧,这个结盟到底怎么样啊?应该说李隆基这次结盟表现是超一流啊,为什么这么说?毛主席教导过我们说:“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是革命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跟谁结盟反映一个人的政治眼光,那么李隆基此次结盟眼光如何呢?你想李隆基是有自身势力的,另外他是相王李旦的儿子,就算是这次事情他没有告诉相王他照样可以借用相王的影响力,那在这种情况下再跟太平公主结盟就等于把李隆基自身势力,相王势力和太平公主势力,这三股势力给搅合在一起,而这三股势力就是当时除了韦皇后以外唐朝最大的政治势力。
画外音:韦后在明处一步步迈向皇帝宝座的同时,李隆基在暗处也是紧锣密鼓地为政变做准备工作。两个集团都在与时间赛跑,李隆基深知谁掌握了主动谁就会走向成功,荣耀和耻辱只有一步之遥。然后一件可怕的事情发生了,李隆基集团的政变举动被人察觉了,而且这个人是韦后集团的骨干,那么这个泄密事件对于李隆基筹划的政变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蒙曼:李隆基他没有想到有一个人已经察觉到他们的动向了,而且这个人的察觉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政变的节奏,这个人是谁呢?崔日用,我们也提过,崔日用何许人也?崔日用当时是兵部侍郎,兵部的副长官,跟韦皇后那边著名的鹰派宰相我们刚才说过的那位宗楚客那是铁哥们,因此也是韦后一党。崔日用一生眼光特别地了得,最擅长的事情莫过于见风使舵,因为有这么一项特长所以在从武则天一直到唐中宗时期这么多的政治风浪中崔日用从来没有翻过船,他总是能在政治大风大浪的关键时刻找到那只最稳定,最可靠的那只船,然后借着这支船爬上岸,每次都如此。
那么现在崔日用是在韦皇后这条船上,可是眼看着韦皇后要当皇帝,崔日用心里觉得不踏实了,女皇帝她毕竟不符合政治传统啊,要面临好多麻烦,如果有武则天那样的才干也就罢了,可是韦皇后呢?他怎么都觉得不踏实。那么韦皇后这边他没有把握,我们刚才说了当时一共两大政治势力,一个是韦皇后,一个是李唐宗室。李唐宗室这边怎么样啊?他也不清楚。可是崔日用虽然不清楚,他有渠道让自己清楚,什么渠道呢?刚才我不是讲过说李隆基在长安结交了好多方外之士嘛,结交了和尚,道士。我也说过这些和尚道士走东家,串西家跟很多人都有交往。那么其中在李隆基交往的人中有一个人是宝昌寺的和尚名字叫做普润,不仅跟李隆基好,跟崔日用的关系也不错。那么就在崔日用和宝昌寺的和尚普润打交道的过程中从普润的言谈话语之间崔日用就感觉到了李隆基那边正在准备和韦皇后斗一场。那么察觉到了这个动向之后崔日用怎么办啊?他可没像李峤那么傻直接就找韦皇后就汇报去了,他得自己再琢磨了,他知道这属于政治上的大是大非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屁股是可以决定脑袋的。所以他就把李隆基和韦皇后放在政治这杆天平上是反复地掂量,掂量来掂量去他最终决定了赌一把支持李隆基。那他要支持李隆基了,他本来又是韦皇后这边的人,怎么样让人家知道他这个心迹变化呢?这时候崔日用就又去找那个宝昌寺的和尚普润了,跟他讲咱们都是明白人,明人就别说暗话了,我知道你和那边有交往,我也知道那边正在想干一件大事,那我就拜托你告诉那边韦皇后这边也要采取措施了,如果那边想要干什么的话让他们快一点,否则就来不及了。我还请你转达那边如果他们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说一声就行。什么意思啊?崔日用表态了,我想反水。那么普润当然就赶紧把这个消息告诉给李隆基了,李隆基当时怎么想啊?咱们都知道啊,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嘛,李隆基此刻也正想知道韦皇后那边的动向,一看崔日用有这样反水的表现赶紧把崔日用约出来,那么见到了李隆基崔日用就跟他讲,说临淄王,你要做的事儿既然我能知道,别人也未必就不知道,所以这个事情得赶快动手,以免夜长梦多。
那么李隆基听了崔日用的建议又会怎样的举措呢?咱们下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