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外音:
在上一集,孟宪实先生讲到,唐太宗长子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出现了危机,李承乾和魏王李泰开始对太子之位进行明争暗斗,俩人之间的争斗可谓不亦乐乎,但是谁也没有想到,成为最后赢家的既不是太子李承乾也不是魏王李太,而是唐太宗的另一个儿子晋王李治,在上一集中,唐太宗曾经信誓旦旦地说,要力保李承乾的太子之位,为什么没过多久就改变了立场,废了李承乾立李治做了太子,李承乾究竟是怎样丢了太子之位,李治为什么会成为太子,唐太宗又为什么要做出这种决定呢?
孟宪实:
上次我们讲到,贞观后期出了很大的问题,这就是太子地位的危机,有多种元素促成了太子地位发生危机,这个事情是贞观后期最大的一个问题。在贞观十六年的时候,它就是悬在朝廷上面的一把利剑,是一块石头压在所有大臣和皇帝和皇子们的心中,当了十几年的太子李承乾地现在是否能当下去是一个问题,如果不当太子了,后果可以设想,所以他必须全力争取保住太子这个位置,用什么办法都可以。要不然就是天壤之别,差距太大了,作为魏王的李泰,他想夺太子的位置这个野心也暴露了,人家也知道了,谁都知道了,路人皆知,他现在也一样,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如果太子李承乾的地位保住了,以后当了皇帝,这个魏王的下场会怎么样,我们也能想象,所以对魏王来讲他也只能进不能退,唐太宗呢,他是父亲,又是皇帝,他不希望政局发生动乱,也不希望儿子们之间发生厮杀,但是他以前的那种因为感情的偏向,造成的现在的这种结局他也没法左右了,如果这个事情没发生,那还好办,一旦发生各种力量都搅在一起了,他个人的意愿也很难实现。
贞观十六年六月六号,这是个什么日子呢,这是玄武门政变十六周年的纪念日差不多,十六年前的前两天发生了玄武门之变,十六年后,六月六号,唐太宗发布了一个新的命令,就是追认原来他的哥哥李建成为太子,这是一个象征意味很浓的动作,是个政治动作,说明什么呢,说明他对当年,对他哥哥采取的措施,表示了一点悔意。重新恢复人家太子的地位了,也表明了他的一个心中的愿望,希望那样的悲剧不要在下一代重演,心情可以理解。但是现在朝廷中这种情形他也控制不了,因为涉及到未来谁当皇帝这个问题,几乎涉及到所有的大臣,这是政治上的一种赌博,说是博弈就是赌博,是一场赌局,结局谁也看不见,但是有些结果是可以预料的,不入局,不进场一定是失败者,我没有参加这场斗争,后来跟我没事,那你肯定也沾不上光,但是入局也不一定就赢,可是不入又不行,所以几乎所有的人都卷入到这场政治赌博中去,而未来究竟怎样谁也说不清楚。
画外音:
唐太宗下诏恢复哥哥李建成的太子称号,其实是做给皇子们和众大臣们看的,通过对当年玄武门事变的追悔,唐太宗暗示大家,他没有任何换太子的想法,虽然唐太宗在试图保护太子,但是他的良好愿望很快就破灭了,在远离政治斗争中心的长安以外,发生了一件谁也没有想到的事,彻底暴露出皇子们的野心。而且这件事还引出了另一个天大的政治阴谋,那么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呢?
孟宪实:
到贞观十七年元月,魏征去世,太子的保护伞又少掉了一个,贞观十七年的正月,李世民还在表态坚决支持太子,但是这都是表面文章,一直到三月份发生了一个谁也预料不到的一件事情,才把现在这种局面,突然向前推进了,这是一个什么事呢,齐王李祐谋反事件,齐王李祐是李世民的第五个儿子,他是阴妃所生,他被封在齐地,他舅舅有一次就跟他说,说你的兄弟很多,陛下万岁之后一定有一番争夺,所以你要提前有所准备,怎么准备啊,最好请一些壮士,武艺高强的人到你身边来保护你,不要出什么意外,史书记载,这个齐王李祐性浮躁,马上就同意了,跟他舅舅一拍即合,好,赶快给我找人,他舅舅在江湖上联络了一些勇士,江湖人士,有武艺高强的就进了齐王府。
这件事对于齐王来讲,是不是能达到他预期的目的,这是要划一个大大的问号,政治斗争你弄两个武士在身边真的管用吗?因为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帝国时代,是一个君主专制的时代,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在这种体制下呢,权力过分集中,都在皇帝一人手里,所以维护这个体制的成本,费用也很高,所有的人都可能成为防范的对象,跟皇帝越亲近的人越容易成为防范的对象,像亲王这种人,怎么防范?从亲王这个角度讲怎么自我保护这是一个很大的学问,历史上记载的,会保护自己的一般都不是像齐王这样做法,都应该是什么呢,喜欢读点书,好文不好武,这是一个好处,另外呢,好文也都是雕虫小技,搞点什么什么研究,跟国家没什么关系,跟历史也没什么关系,然后呢,绝不建立自己的私人网络,不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孤人一个,孤寡一个,不跟任何人有来往,不结成自己的势力,这样人是比较安全的。
可是齐王这种行为呢,其实是不安全,结果他又喜欢打猎,又喜欢惹老百姓,搞得当地民怨沸腾,他手下的这个掌使叫权万纪,是他的手下的官员,实际上那也是朝廷派来辅佐他,也就近监督他的一个朝廷官员,他平时要向齐王进谏,也要向朝廷汇报,所以这个权万纪,看见齐王总跟江湖术士搞在一起就很替他担心,可是权万纪这个人呢,就是那种只要对皇帝忠诚,不讲任何方式方法的人,只要认为你不对,他就给你直来,直来直去的,所以他就直接批评齐王,齐王当然也就不服啊,两个人关系就越来越紧张,后来权万纪就把齐王手下的江湖人士给赶走了。齐王喜欢养鹰、犬,他全给放了,齐王想玩也玩不成了,然后还不断地给朝廷汇报,皇帝就多次写信批评齐王,你不应该这样做,不应该那么做,齐王就更加紧张,有一天权万纪的家里面掉了几块石头下来,所以权万纪就怀疑是齐王手下的那帮人江湖人士干的。他觉得自己生命有危险,他就赶快给朝廷汇报,朝廷就说,权万纪和齐王李祐一起到朝廷来汇报工作,一起来。接到朝廷这个命令李祐傻了,他觉得自己被权万纪出卖,一定是怎么回事,这回要接受严重处分了,不行,我不能上这个当,不能憋这口气,权万纪刚走,他领着人马就把权万纪给抓住给杀掉了,杀掉了呢,就招兵买马,造反了,宣布造反。
朝廷当然就知道消息了,就派大军来镇压。结果朝廷的军队没到,齐王就被自己的手下活捉了,后来被押送长安,皇帝赐死,他自杀了。这就是齐王李祐谋反事件,齐王李祐谋反事件本身有一个意味,意味深长的是什么,这些皇子们,这些亲王们,现在都在为皇帝万岁以后做打算,都在做未来的打算,这种打算有各种各样,有的正确,有的不正确,没有关系,但是说明什么呢,大家都对未来感到没有把握,都有点危机感,那李祐是做得太过分了,把这个情绪暴露得最清楚,不过李祐这件事他自己自杀了这就算了,但是最重要的是,由李祐这件事,引发起一个更大的案子,什么案子就是太子谋反,太子手下有一个叫纥干承基的人,太子派人去刺杀魏王就是这个人办的,纥干承基。他跟齐王府的那些江湖人士有来往,结果那边案子一审,就把这个纥干承基给带出来了,他也参与了那边的某些阴谋。应该是死罪,纥干承基不想死,那时候就有立功赎罪的办法,所以他决定检举太子,向朝廷告发太子谋反,太子谋反就因为纥干承基的告发,露出了水面。
那都有什么人参加了太子谋反计划呢?吏部尚书侯君集,这是这个阴谋集团里面最重要的核心人物。吏部尚书官很大,而且是原来的秦王府的骨干成员。贞观十四年统兵攻打高昌,功劳是很大的,他按他的预想啊,他回来就应该升为宰相,魏征曾经还向唐太宗推荐过,说侯君集有宰相之才干,结果他想打完了高昌这么大的功劳回来了,应该升官了吧,没有想到,回来官没有升成还差一点吃了官司,就是有御史告发他,在高昌军纪不严,有掠夺行为,朝廷一审,果然有其事,皇帝最后呢,就是免于刑事处分,没有真正地付诸司法,但是他想升官的这个事,也就成了泡影,从此以后就是牢骚满腹,怨气冲天,觉得在现在的这皇帝手下没戏了,宰相是当不成了,他的女婿叫贺兰楚石,是太子的千牛卫士,千年就是贴身的保护人。也是武装人员,太子手下有十六个千牛卫士。那都是最亲信的人了,所以贺兰楚石就把太子和侯君集的关系建立起来。通过贺兰楚石太子就拉拢侯君集,侯君集也愿意头投靠太子,现在的皇帝看来是没戏了,对他来讲是没戏了,希望下一个皇帝能够对他更好一点。所以他就向太子报告,出主意,说我这双手,可是很厉害的,现在就归你了,归太子使用,什么时候说用那咱们就用,那就是愿意帮助太子杀人了。
在太子这个小集团里面还有别人,比如说杜荷,是杜如晦的儿子,他跟太子说了,说如果有什么问题,比如说朝廷有什么动向,要换太子的话,你怎么办呢,你就在东宫称疾,说暴疾,说得了非常严重的病,皇帝肯定来看你,咱们那个时候动手,这都是预案,大概还有一种想法,如果出现什么,不寻常的情况就领兵杀进西宫,杀进太极宫,就是杀到皇宫里面去,他是东宫,那边是西宫,我们这之间很近,齐王祐谋反事件爆发的时候,太子还说过这个话,说齐王祐,齐地离长安那么远,根本没戏,我们这么出什么事,只有这么近翻过就到了。所以从一系列迹象看来,他们这个计划是大概是这样,就是当太子确实出现危机,确实被证实要被拿下的时候,他们要采取军事动作,这个动作主要的现在看来就是冲进皇宫,把皇帝控制了,控制住,那就是玄武门政变的重演。完全按那个路子走的,但是必须说明这是个预案。
画外音:
太子李承乾被人告发谋反,然而根据孟宪实先生的分析,太子的谋反计划不过是一种应急预案,他并不是真的想要谋反,而完全是为了自保,但是无论如何,现在计划已经败露,太子及其党羽,毕竟还是犯下了谋逆大罪,那么唐太宗会如何处理呢?
孟宪实:
唐太宗为这个案子,还是真是费了很多的脑筋,首先侯君集是由唐太宗亲自主审,他跟侯君集说,说你跟我那么多年,出生入死,我现在不想让你最后时刻受委屈,我还是亲自问你,你要是让那些小法官来问你,那些刀笔吏来问你,你肯定要吃不少苦的。所以我不能让你受这个委屈,我还是要亲自问你,后来侯君集也就承认了。会后呢,唐太宗跟大家商量,跟其他的大臣商量,可不可以饶侯君集一死,毕竟是立过功劳的人,大家都不同意,谋反,这么大的事还能让他活着吗,侯君集当着太宗的面表示,自己还是有罪的,罪该万死,但是希望自己能够留下一个血脉。唐太宗也同意了,他的夫人和他的小儿子发配岭南,其他的人就按照法律该连坐的都连坐,该死的都杀掉了。唐太宗跟侯君集说的,最有感情的一句话,就说因为你啊,我以为再不能上凌烟阁了,凌烟阁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那是贞观十七年二月份,就是魏征死了以后不久,唐太宗把自己手下的那些有功之臣,在凌烟阁每个人画了像写了赞词,那里面当然也有侯君集,历史上还有一种记载说,侯君集的画像就是在凌烟阁上的画像,曾经被涂掉的一半,后来太宗不让再涂下去了,所以就留下了一半,当时唐太宗跟侯君集的说法还是,为卿不上凌烟阁。我怕见着你的画像太伤心乐,所以我以后再也不上凌烟阁了。
画外音:
太子李承乾的谋反,对于唐太宗是个沉重的打击,谋反是大逆不道的死罪,既使是昔日的有功之臣,唐太宗也只能忍痛依法处死,可是更棘手的问题还在后面,那就是应该如何处置太子李承乾呢,唐太宗陷入了巨大的矛盾中。
孟宪实:
那么这件事情别的人都好处理,最难处理的是太子,太子的这些计划是跟他的地位危机有关的,其实是一种很危险的防范动作,可是太子的危机是怎么形成的呢?皇帝是有责任的,作为父亲他是有责任的,这个时候现在太子的阴谋已经暴露了,确实如此,怎么处理太子呢,这唐太宗是最紧张的一件事,心里也是最难受的一件事,他就跟大臣们商量,说太子怎么办呢,侯君集他们都好办,那太子怎么办,你们说说应该怎么办,谁都不吭气,谁也不说话,长孙无忌也不说,房玄龄也不说,这么大事谁敢说啊,说不杀,这依法不合适,说杀,这不知道是不是太宗的意思,后来有一个不重要的大臣叫来济,他说话了,说这个事情应该怎么处理呢?应该皇帝不失为慈父,慈父是不能杀自己的儿子的,太子也可以平平稳稳地过完他的余生。这样就成了,其实就是太子不要杀,这也就是唐太宗想了很久,最希望得到的一个答案。可是所有的大臣都不提供这个答案,都不愿说,不敢说,只有一个小官来济,把这个话给说出来了,皇帝肯定是心存感激,后来来济官也升得很快,太子谋反事件爆发,太子和太子的一班人都受到了处分,太子当然就宣布废黜了。
画外音:
太子李承乾最终被废了,紧接着就是推立新太子的问题,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魏王李泰当上新太子是板上钉钉的事,但是唐太宗却没有马上立李泰为太子,这是为什么呢?
孟宪实:
本来大家的想法,承乾下去了,自然就是李泰,李泰经营有年,朝廷支持的人也不少,唐太宗呢,大概也没有多少想法,心想立李泰有什么问题呢,没问题了,李泰是老四,又是嫡子,是皇后生的孩子,所以应该没有问题,谁也没有想到,从来没有什么影响,不声不响的晋王李治会在这个时候出现。会在这个时候被很多人拥戴。所以忽然之间出来一匹政治上的黑马,要跟李泰一争高低,谁都没想到,原来他好像没有什么故事一样,因为李泰今年已经是贞观十七年,大概是二十六岁,已经是成年了,立一个成熟的肯定更好,而且从两个人的对比情况看,那还是李泰分数高,李泰当过统兵的将军,当过京畿地区的行政长官,自己成立过文学馆,编过《括地志》,那是一部大的地理书很有名的。无论在社会影响中,社会的舆论中,各个方面肯定是李泰更优势,这个李治没干过什么事,他就是晋王,晋就是山西的那个晋,他当过晋王,王爷都应该到那个他所在那个地方,像齐王李祐那样,到齐地去工作的,任职那叫职任,但是李治因为他年龄小,他就没有去山西,所以他一直就是在长安,一个小孩子。
本来太子一出事,皇帝已经召见过魏王,而且当面许,已经答应了他,让他做太子。皇帝已经说过这个话了,可是现在情形变得复杂了,就是支持李治的人水平很高,劲头很大,寸步不让,这是非常坚定,你比如说长孙无忌是拥护李治的核心成员,应该是这一派的首脑,他是固请立李治,是很坚决地要求就要立李治,皇帝就得跟他商量啊,说这个李治还是年轻点吧,他说不对,李治这孩子心眼好,宅心仁厚。心眼好,厚道,厚道有什么好处呢,厚道的好处就是如果李治当上未来的皇帝,他的哥哥们都可以保住,都可以保住性命,因为他心眼好嘛,皇帝又说可是李治太弱了,太文弱了。控制这么大个国家行吗,那边的解释说,现在天下已经安定了,已经安稳下来了,皇帝的继承人有应该是一个文的,不是武的,现在是守成,而不是开疆拓土的那个时代,所以李治还是可以的,很坚决。想一想也真是麻烦,如果要现在立李治,不要李泰了,那皇帝就等于失言了。
画外音:
由于长孙无忌力保李治唐太宗犹豫了,但是根据史书记载,唐太宗一直对李泰非常地偏爱,从个人感情上来讲,唐太宗更倾向选择李泰,而且从各种条件上看,魏王李泰的资历也远远高于晋王李治,但是最终反倒是资历平平的李治成了最后的赢家,当上了太子,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唐太宗痛下决心,放弃了李泰呢?
孟宪实:
最后有三点因素,促成了这个事情向李治方向转化,对于李治越来越有利了,哪三点因素呢?唐太宗有一次跟这些大臣商量,说是青雀上次扑到我怀里,青雀就是李泰的小名,青雀扑到我怀里,很动感情地说,如果让他当太子,他当了皇帝以后,他就把他惟一的儿子杀掉,让他的弟弟李治来继承他的这个帝业,继承他的位置,然后唐太宗告诉大家,他自己是深受感动的,说是这个关系良好。关系的密切当然不如父子,现在李泰能有这个表态,这是很难得的,他这个意思就是说其实李泰也可以保住兄弟们,可是李泰这个表态出了点问题,就是表态过度。
当场就被褚遂良抓住不放,褚遂良马上就说皇帝,就跟唐太宗说,以前太子的问题,就是陛下犯的过错,非常直截了当,皇帝一下差点就傻了,就是陛下犯的过错,现在皇帝不能再犯第二次过错了,因为人心都是如此,想一想看,谁家的兄弟会比父子关系更密切呢?有谁君临天下以后,肯为了弟弟杀掉自己的儿子呢?这与人性不符,这是违背人性的,那他这个表态就是虚假的,点出来了,这是个虚假的表态,这是骗你,所以你第一次上当可以,第二次不能再上当,唐太宗本来是想表扬李泰,想继续推李泰,但是让褚遂良这么一说,好,前面犯了个错误是自己的,现在马上又犯第二个错误麻烦了,没话说。这是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李泰也有点着急,他想逼李治退出竞争,所以他有一次找了机会就跟李治说,说咱们的叔叔汉王元昌,他也参加了太子的谋反计划,也是赐自尽死掉了,这个元昌不是跟你关系很好的吗,李泰跟李治说这个话,就是你跟那个谋反的家伙关系很好,不知道后面还有别的话没有,总之说了这个话,这个话的意思还是想逼李治退,不要再争,因为你跟元昌的关系太密切,里面说不定有什么问题,可能在他的手中把着呢,但是这个动作又做得不好,就是逼人太甚。而且李治表现非常好,表现得非常到位,李治也不把这个事情告状给皇帝。他也不说,他就一天魂不守舍的样子,一天很忧郁的样子,一天很愁,眉眼不开,皇帝说你怎么了?你一天愁眉不展的样子,他还不说,假装不说,抻着不说,皇帝就更着急,你到底怎么了,到底怎么了,三番五次以后说你再不说我生气了,只好说了,说李泰跟我说什么什么,我确实跟元昌叔叔有联系,但是什么什么,总之没事儿了,这么一说呢,他又成了一个被害者,一个被害人的样子。而李泰逼弟弟太过分了,现在就这么逼迫弟弟,以后他真当了皇帝,那还不杀了这个弟弟啊,这件事对李泰影响很不好。
第三件事皇帝接见老太子李承乾,承乾说了一番话,说我贵为太子,我还有什么可争的,我不过就是想保住太子这个位置而已,那我为什么要保呢,那不就是李泰他天天搞这事,搞那事逼的我吗,现在你要是父皇如果立李泰做太子,那大家都上了他的当,他所有的计划所有的经营那就实现了,我反正已经这样了,我无所谓,但我一定把这个真话说出来。
有这么三件事促成了李世民决定在李泰和李治之间放弃李泰,有一次公开地跟大臣们说,这要成为一个规矩,以后太子有问题,亲王有非分之心,要怎么办呢,两弃之,谁也不用,这要成为一个规矩,要以后的皇子皇孙们知道,这个最高的位置,不是经营得来的,要什么呢,要皇帝来定。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在本来我们以为,谁都以为李泰是十拿九稳,可是没想到出来一个李治,在各方面的因素平衡以后,皇帝还是给定,李治虽然有点柔,有点弱,但是符合自己的心愿,符合什么心愿呢,就是让儿子们这一辈,不要再出现那种厮杀,所以决定立李治为太子。立谁做太子这个事关重大,他们两个人的对比我们都说过。还是李泰那边为优,李治这个个人品行看起来有利于保护皇子们的安全,可能是这样的。可是仅仅是这样吗,唐太宗立李治,还有没有背后的想法呢,下次再讲,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