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030000000005

第5章 喜欢去婆婆家

女大不中留

后来看到龙应台在《目送》一书里写道:“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世间的情爱,唯有这种父女母子之情是以别离为背景的,不过是在一天天盼着孩子长大后,又不知不觉地、心甘情愿地守望着她或他的背影而独自忧伤。

女大不中留,的确如此。

原本在父母心中是个乖乖女的我,竟然会在恋爱之后,像变了个人。执著、坚持、任性、不听任何建议,自己的事全由自己做主,似乎因为一场恋爱,这个女儿像个高烧病人,糊涂而不再可爱。

可是,恋爱中的人,哪里有什么道理可讲。似乎一直做着父母心中希望的那个女孩,而当自己恋爱时,却成了逆反期的孩子,对父母的话充耳不闻,谈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成了自己唯一不想放手的事情。

我们家是最早响应政府号召“只生一个好”的典范,我是家里唯一的女儿,没有兄弟姐妹,再加上父母的老家都不在重庆,就是过年过节,家里也只有三个人吃饭,没有多少热闹可言。

可是在东家,除了他的父母,每次我们回去,婆婆都会将姐姐一家叫回来与我们团聚,于是坐在一起也是满满的一桌人,我喜欢那饭桌上的有说有笑,我喜欢家里充满俗世的热闹,就是有时姐姐对着姐夫吵几句嘴,在我看来那才是真正的生活。有笑,有闹,有人气,那样的家庭氛围让我非常迷恋,因此,隔上一个星期我就要催东回家去看看。

可是这样一来,我那本来就冷清的家,就更加冷清了。这也意味着,我

有一半的休息时间,会在东的家里度过,而我那巴心巴肺,每周盼我回家的妈妈就更寂寞了。

有时从我家出来,跟着东回他的家,下楼走在大马路上时,我总能感觉到妈妈站在阳台上目送我们的目光是那样的可怜和忧伤。在那一刻,我从不敢回头,我想只要我一回头,看到妈妈依依不舍的目光,我就不会再跟着东回他的家了。

后来看到龙应台在《目送》一书里写道:“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世间的情爱,唯有这种父女母子之情是以别离为背景的,不过是在盼着孩子长大后,又不知不觉地、心甘情愿地守望着她或他的背影而独自忧伤。

看到这些话时,我流泪了,那时我已三十四岁,已是一个六岁孩子的母亲,我能够深深地懂得这句话对一个柔弱的母亲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也更加理解,身为独生子女的我,在妈妈心中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而那时年轻的自己,却深陷于找到爱情的巨大的幸福旋涡之中。

虽然身为他们的女儿,可是他们对我的包容,甚至纵容,让我竟然不懂得如何对自己的妈妈如小棉袄般贴心的温暖。相反,我一味地挥霍着他们对我的爱,特别是对妈妈,尽管妈妈于我,有着与生俱来的疼痛之感,可是我却像个调皮的孩子有着故意捣乱的心理,总是有意识地做着一些与她对立的事。那时候,年轻的我在内心一再地告诫自己不要成为像妈妈那样的人。

其实,我和妈妈一直都不是亲密到什么都可以说,在我的内心有着一种孤独感。当我看到台湾美学大师蒋勋在《孤独六讲》里说:“在十二岁以前,我听他们(指父母)的语言,或是他们听我的语言,都没有问题。可是在发育之后,我会偷偷读一些书、听一些音乐、看一些电影,却不敢再跟他们说了。我好像忽然拥有了另外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私密的,我在这里可能触碰到生命的本质,但在父母的世界里,我找不到这些东西。”读到这里,我觉得写到我心里去了。

也许父母并不是最了解你的人,最能走进你的世界的人,所以那种孤独,是一种面对自己的方式和勇气。我想这并不是说我不爱我的父母,而是我需要那样的孤独,来认清自己和自己的世界。而我这个有些文艺思想的女儿,在父母巨大的绿树成荫里,更需要躲在自己的阴影下,独自去看书,独自去思考,独自去爱自己的世界。

那时,妈妈也只有四十七岁,却正经历着工厂的自动减员,于是妈妈退休了。这么年轻的年纪,却没有了自己的工作,以后的岁月就要彻底围着锅碗瓢盆转了,再加上女人更年期的到来,我参加工作离开家,交了男朋友,给她造成的失落,可以想见当年妈妈的心里是多么寂寞。而我作为女儿,竟然非常惭愧地没有和妈妈进行过一次真正的沟通和交流。

二十三岁的自己,并不是不知道对妈妈心疼,我经常对我的朋友说:“妈妈是我心底最深的痛。”女友们都奇怪我这样的想法,血脉相通的亲人,抚育我二十几年,最希望我过得好的那个人,我怎么会不懂得惺惺相惜?只是一向对情感保持着疏离,不会太过热情地对一个人,即使是对自己的妈妈,也保持着适当的距离。表面看起来都是淡淡的,可是内心我比谁都清楚,我比谁都更希望妈妈过得好,活得能更像她自己,而不是日日围着我和爸爸,或者这个家转。我也清楚妈妈有多希望我能陪伴在她身边安安静静地待上几年,虽然她知道这个女儿迟早要出嫁,可是在她的内心里,我几乎占据着她全部的位置,她没有接受过更多新潮的理论,她甚至不懂得儿孙自有儿孙福的道理。她就是一个典型的家庭主妇,为这个家无怨无悔地付出,奉献得没了自己,只有偶尔发出一两声报怨。一向觉得,妈妈爱所有的家人,唯一不知道疼爱的就是她自己。我以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情,有时用猛烈的语言去攻击妈妈,希望妈妈能够警醒,能够在爱己的基础上,再去爱我和爸爸。而妈妈面对我的胡言乱语,总是默默地转身,不与我计较。而她也是一如既往,一年都不会为自己添一件新衣,总是会在打折的时候,去抢那些别人手中的鞋子。

妈妈没有自己的朋友,没有自己的生活,连女儿也不站在她一边,可想而知,那些年她的孤独和落寞是多么的深。于是,阳台上那抹孤寂的身影,身后那片深情的目光,让我下楼后总是不敢转身,我怕见到妈妈的眼睛。

有时,坐在公交车上,我会没来由地哭起来,我自责地恨我自己那么狠心地把妈妈丢下,跟着东回家。我一边惦念着妈妈,一边又向往着另一个家的热闹。

特别是过年过节时,那句“妈妈,我要走了”很难开口说出来,三口之家的小家,刚刚因为我的回来而热闹一点点,之后又会因为我的离开,让那座小屋再次恢复往日的沉寂,还有妈妈的寂寞。

似乎节日总是太短,似乎我在妈妈身边的日子总是太少。妈妈盼星星盼月亮一样地数着我回家的日子,可是回家的日子还是太少,我陪伴妈妈的时间还是太少。妈妈的忧伤太长了。我很难平衡。

我遇见了一个不能对我放手的母亲,她的这种依恋让孩子飞不起来,就是在外面也会不时想到妈妈那双无奈、无助的双眼,而无法快乐起来。而爸爸,则有他自己的事业和天地,尽管老爸内心也无比希望我能整个节日都在家里陪伴他们,可是至少他没表现出来。那些年,妈妈落寞的眼神,有时真的会让我觉得不出嫁就守着妈妈算了。

可以想见,现在八零后、九零后、零零后的家庭,家里都只有一个孩子,双方父母都只有那一个心肝宝贝,面对这样的矛盾何其难堪。后来结婚了,我想了个办法,将两大家子人拉在一起过节,我的父母,东的父母,还有他的姐姐姐夫孩子都在我们家一起过年,也照顾了双方的父母,那样难过的眼神,我再也没有在妈妈眼中看到过。

磨盘芯里的米粒

婆婆五十岁生日时,对我说:“花儿啊,我很珍惜我每一年的生日,也只有自己和家人知道每一年的生日,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不需要怎样的热闹,我的生活都是自己一步步地踏出来的,不需要做给别人看。”

相比我家的人气不足,结婚前喜欢去东家就是因为他家的热闹。每当我和东回家时,东的姐姐、姐夫、小外甥也会一起回家。一家人最常在一起做的事,便是挤在那5平方米的小厨房里,为那顿中餐而集中精力战斗。

那时的我并不会做饭,自是上不得台面。通常都是姐夫打主力,当大厨,我和姐姐就帮着打打杂,理理菜,切切肉,婆婆在一边指挥油盐酱醋放在哪里,东则安逸地躺在客厅看会儿电视,有时过来瞅一眼。小小的厨房里总是有我们的谈话声、笑声,三个女人在一起理菜、淘菜、拍姜、剥蒜,说说最近发生的事,不亦乐乎。东的爸爸则在厨房外面这里扫扫,那里抹抹,把吃饭的桌子摆好,或是去外面买点啤酒饮料之类的。

这样的热闹,在我眼里,就变成了一种情趣。尽管这样的热闹,简单得不值一提,但是一家人这样乐融融地在一起,时时让我想起如汪曾祺所说:“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可亲,正是这样的家庭聚会的全部意义。婆婆五十岁生日时,东在外地上班,没能回来。我深知这个生日对于婆婆来说意味着什么。1992 年的那场病,让婆婆差点没能过五十岁的坎。这样的经历,让我们对婆婆的每一次生日,都珍惜了又珍惜,深知她每过一年便是与疾病又战斗了一年。她又战胜了癌症一年,在不进一滴主食的情况下,单靠流汁类的食物让她的生命延续了一年又一年。我们一家人一起见证着这样的奇迹。

所以,东在外地的日子,我仍与姐姐商量,要给婆婆办一次生日,不过,婆婆也很节约,只邀请了几个舅舅和姨妈过来在家吃顿饭,不想再通知别人。她对我说:“花儿啊,我很珍惜我每一年的生日,也只有自己和家人知道每一年的生日,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不需要那样的热闹,我的生活都是自己一步步地踏出来的,不需要做给别人看。”我们尊重婆婆的意思,就在家里举行了一个小小的家人的聚会。

那天,我带着给婆婆买的一件新衣,早早地来到东的家里。虽然那时我和东还没结婚,可是我一直都不把自己当外人,就是东没在家,我依然可以在婆婆家有如鱼得水般的快乐,婆婆的通情达理,没有妈妈的深情,反而让我在东的家里有一种轻松易得的快乐,也许正是这样的身份认同,让我和婆婆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婆婆穿上我给她买的新衣服,在镜子前照了又照,转过来转过去。我仿佛在镜中看到婆婆年轻时候的样子,梳着两条大辫子,身材苗条,脸色红润,她也曾那样健康、年轻,身形匀称而漂亮。

我悄悄地看着镜中的婆婆,笑开了花一样的脸,心里却有些发酸,是病痛将她折磨成眼前这样:才五十岁,背却微微佝偻,金属呼吸器依然高高地顶在脖子前,虽有高领遮挡着,却依然如此突兀。瘦削的身材像一根干瘪的枯木,被吸干了水分般,不见圆润的光泽,没有女人的凹凸。可是镜中的她依然在微微地笑,静静地转身,欣赏着准儿媳给她买的第一件新衣,她看起来似乎对一切都很满意。

我从来没有听过她唉声叹气地埋怨:“唉,怎么就只有我得了这种病哟?”尽管在外人看来,她已活得足够悲惨,可是她依然如此享受老天赐予她的生命,安于天命,顺应和接受现在发生的一切,懂得好好地在现实世界里享受生活。

想起看过的电影《岁月神偷》里那个坚强的母亲,当大儿子得绝症时,对小儿子说:“人生的路就是这样,好一步,坏一步,好一步,坏一步……”而在我们身边的“岁月如神偷”悄无声息地偷走婆婆的健康、美貌、青春,而她似乎根本毫无幸运,还没有走到“好一步”,就一直在“坏一步”“坏一步”的大转盘里艰难地行走着自己的人生。

婆婆就像磨盘芯中的一颗米粒,掉进一个不能停止转动的磨盘,慢慢地在无情地碾磨中,任岁月的双手将她无情地碾磨成米羮,等待倾泻而出的那一刻。似乎噩运就一直在她身旁,毫无婉转迂回的余地。

可是婆婆似乎对自己都看得到未来的命运毫不惧怕,正如我永远记得,她站在镜子前的那一刻,试穿我给她买的第一件新衣的模样,镜中的她没有丝毫的恐慌,她安静地欣赏着自己。看到她,我似乎就能看到安心,我就能安心地坐在她的身旁,什么也不用去担心,什么也不用去害怕,她就有这样的力量。

那天,我真想上去抱着她,告诉她:“妈妈,我爱你,我会和东一起好好孝顺你。”我是由衷地,由衷地想叫她一声“妈妈”,我想她等这一声改口的称呼,也已等了很久。她那病怏怏的身子,让她非常担心是否还能看到儿子娶妻生子,也正是因为要看到儿子开花结果的信念,让她一直撑着,不能生病,不能倒下。

其实在我心中,这一声“妈妈”也是久已在心的。别人说要将“阿姨”改口成为“妈妈”时,总是叫不出口,女人们与生俱来觉得与婆婆之间有着天然的隔阂,婆婆和妈妈自然有极大的差别。而在我心里,早就将她当做和母亲一样的人来对待。所以当我领了结婚证后,我顺理成章地便改口叫她“妈妈”。也许这一声,是心底蓄积已久的一声呼唤,丝毫没有不自在的感觉。与婆婆成为一家人,也是顺理成章之事,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那个时候,家里还没有电话,那天吃完饭,我和婆婆一起到下面小卖部去给东打电话。我们和东约好了时间,他守候在电话旁边,这个离家千里的孩子给妈妈道了声:“生日快乐!”我看到婆婆眼里闪烁着泪花,东后来跟我说,他在电话里要妈妈好好保重身体,说妈妈健在,比什么都重要。我想,东的一席话让婆婆觉得这个孩子真的长大了。

打完电话,陪着婆婆一起回家,一路上我扶着她,陪她在回家那段上坡的途中歇息,和她一起说话,拉家常。我们聊东,聊这个男孩的成长,婆婆告诉我东小时候的事,告诉我,东一直带在她身边,东小时候跟着婆婆一起

上夜班,跟着她外出旅游。婆婆和儿子朝夕相处的时光,让这两母子结下了相濡以沫的深情。

婆婆也是非常喜欢这个儿子的,她告诉我,在她1992 年病危的时候,东一直陪伴在她身旁,一个只有十九岁的年轻男孩子在妈妈生病时,时刻守在她身旁,毫不向往外面的花花世界,为她送饭,为她按摩,看着她入睡,盼着她好起来。婆婆对这一切都铭记在心,因此对这个孩子也有着更多的怜爱。

也许是我们两婆媳像闺蜜一样,什么话都说才有了最初的了解和后来的体谅,很多婆媳,不能很好地、彻底地沟通,也正是婆媳关系不能融洽的根本原因。因为她们自始至终,从来没有像亲人一样相互体恤,相互喜欢,她们只是因为那个与她们都相关的男人生硬地联系在一起,而彼此在心底,并不承认另一个女人会成为自己此生非常重要的陪伴。

而我承认,婆婆的确是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那个人。她是给我带来好运的那个人,婚后的事实更加证明了这点。

结婚就是成人礼

在东从外地回重庆工作的第二年,我们结婚了,当时我只有二十四岁,东二十六岁。后来我们俩再谈到结婚的年龄时,我们都惊诧于自己怎么会那么早就结了婚。也许,当时的我们也是担心婆婆身体,想着早些结婚,让她看到儿子成家立业,也能早点安心。

我仍然记得结婚的前一天,与妈妈睡在一个被窝里,娘俩悄悄地说着话。妈妈无比忧伤地说:“你结婚以后,再也不会和妈妈一起睡了。”我也无比感伤地说:“怎么会呢?我就是结了婚,也会经常回来看你的呀。”

其实,当时的我根本不能体会母亲的那种心痛、疼爱与不舍。作为母亲,她知道女儿出嫁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女儿会经历从女孩到女人的变化,意味着嫁作他人妇,就得从家里的小公主,落入琐碎的生活中。

只有妈妈这样的家庭妇女,才会知道在中国一个职业女性,同时又是一个家庭主妇,意味着会有怎样的生活。那就意味着,一个出得厅堂的女人,不仅要面对职业上和男人一样的工作压力,同时还得会厨房里的蒸煮炒煸;既要像一个男人一样在企业里干活,也得汗流浃背地在家里穿着短裤拖地;既要在人前坚强,也要懂得温柔照顾丈夫,关心公婆,将家打理得井井有条。

妈妈深深地担忧我这样的娇娇女,将如何应对生活压下来的重担,如何每天下班就跳入厨房,从他们捧在掌心中的公主,变身为田螺姑娘。当然,妈妈也担心那个即将作为女儿丈夫的人,会分去女儿对自己的爱,会让女儿更少回家。

妈妈表达出了她的忧伤,而爸爸的忧伤深不见底。后来,在一部电视剧里看到一位父亲在女儿要出嫁的前夜,竟然躲在自己屋里流泪,才让我想起也许我的爸爸在我结婚前夜,也对我这个独生女儿有着同样的担心和忧伤吧。

结婚当天,当接我的婚车来到楼下时,我急急地对妈妈说:“快,妈妈,花车来了,我们快走。”妈妈不高兴了,埋怨我说:“急什么急?”后来的很多年里,我总是想起妈妈在我即将出嫁的那一刻,对我说的那句“急什么急”。我想那其实是妈妈最想对我说的一句话。

妈妈对即将出嫁的女儿的所有不舍,都放进这句话里了。她要交代的话还没说完,她还没能接受我就要独立成家的事实,她还觉得似乎昨天牙牙学语的女儿是如此依恋她,而转眼女儿就穿上婚纱成了别人的新娘。

当时的我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喜悦中,丝毫没有观察到自家妈妈的心理变化。只是自私地认为,我结婚的大喜日子,妈妈一定会是最高兴的那一个。的确,妈妈是高兴,可是妈妈也很失落与不舍。养育了二十几年的女儿就这样嫁出去了,虽然同在一座城市,但女儿有了自己的新家,会有自己的新生活,妈妈担心,以后在女儿心中,妈妈只会占据她精彩世界的一个小小的角落。

其实,妈妈的担心是多余的,女儿就如一只风筝,不管飞多高,飞多远,那根风筝线仍然在妈妈手中,只要妈妈轻轻拉一拉,想她了,她都会随时回到妈妈身边。

结婚那天,面对众多亲朋好友,我牵着东的手,最想感激的就是生养我的父母,二十几年在父母家的生活如电影回放般在脑海里循环往复,不能停止。

依然记得,小时候每次要与我分别回重庆上班的妈妈那双流泪的眼;依然记得,爸爸为我的倔犟,责罚我靠墙而站,手中的尺子挥动在我的身旁,虚张声势,我却毫发无伤;依然记得父亲在我每一次升学的夏天,为我奔波,要为我选一所更好的学校;依然记得母亲在炎热的夏夜为我整夜摇着蒲扇,不觉辛苦。父母倾尽全力给我,他们可以给的一切。

母亲那张三十岁第一次烫发的照片,年轻而知性;父亲信心满满地站在单位的梯坎前,他是天之骄子,大好的事业铺陈在他的前面。而眼前的母亲已是白霜初染,父亲已全然秃顶戴上假发。站在他们面前的女儿已挽着丈夫的手,就要离家,成为他的新娘。

父母给我一个蜜糖一样的家,给我一个躲风避雨的家,我在难受的时候可以回家,向爸妈哭泣;我在最需要帮助时,求助父母,他们必然会伸出最温暖的臂膀。父母对于结婚前的我来说,真的是我内心深处最温柔的港湾,不管我这只小舟航行多远,他们都一如既往地在原地等待。

而东的父母同样让我敬重,父亲的严厉,母亲的慈爱,母亲的病痛,父亲与东之间融化的矛盾,都让那一刻站在台上的我感慨万千。

有时,结婚有幸福,也有感伤。这意味着新娘和新郎要脱离原生的家庭,从此真正成家立业,真正独立做人,不再依赖父母。

这一切的浮想联翩让我泪光盈盈,感恩、感激、感动是我在婚礼上最大的感触。那天当我向我们双方的父母说出那一声感谢时,父母给予我们的爱都变成了触手可及的画面:一个小孩从出生,赤裸裸地来到这个世界,被父母悉心喂养,得以成人,这个过程大抵是世界上最需要耐心的一件事。

而我们有幸在种种关爱中长大,将携着另一半过自己的新生活。这样的时刻,对于双方的父母来说,会有着怎样巨大的惊喜,和对过往细微琐事回忆的微微伤感?

中国没有什么成人礼之类的仪式,大抵在结婚的当天,两个孩子才算真正长大,他们要脱离原生的家庭,脱离原有的庇护,学会真正地担当。他们将要面对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对伴侣的责任,对双方父母的孝顺,更要融入双方的家庭,从此不再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而是个顶天立地的人了。

当我和东向他们四位老人低下头深深地鞠躬时,我的泪水早在眼眶里打转,抬起头来看着下方的亲朋好友时,有敏感的朋友说,在远远的角落里,都能看到我眼中闪动的泪花。

端着孝心茶递给妈妈、爸爸,还有东的父母时,我将内心最深的感激,都化为那杯淡淡的茶水。我不是一个会表白自己的人,可是我知道那一刻在我的内心里充满着对双方二老的感激,感谢他们赋予了我们生命。

而此时,我看到东的妈妈也是热泪盈眶地看着我,在我向她走过去递孝心茶时,我握了握婆婆的手,那轻轻的一握,我知道,我们两个人都懂。婆婆用她那布满筋络的手也微微用力地与我回握,将我的手放在她的手心里。那一刻,真的有一道暖流爬满全身,我知道我就是嫁了人,也会生活得很幸福,因为我多了一个喜欢我的妈妈。

这之后,每当参加亲朋好友的婚礼时,没有一次不让我激动得流泪,在每个这样浪漫而喜庆的日子,我总是禁不住将新娘新郎的成长史相连接。而那些温暖的记忆,总是让人忍不住泪水涟涟。

很多次,参加朋友的婚礼,我都能从新娘的双眼里读到泪水与感激。特别是有一次参加东的表妹的婚礼,这个善良的女孩子,更是在自己的婚礼上任眼泪倾泻而下,哭得个稀里哗啦,我太明白这位妹妹内心的感受了。当她从那所陪伴着她长大的小平房里光鲜地走出来,身后的父母曾经在那所爱的小屋里对这位公主一样的女孩付出过多少,她自己比谁都更清楚。

同类推荐
  •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诗说红楼十二钗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诗说红楼十二钗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诗说红楼十二钗》内容丰富,主要收录了梦中人,笑言频,春夏秋冬酒力轻、何必枉悲伤——《乐中悲》、傲世也因同气味——《供菊》、秋光荏苒休辜负——《对菊》、珍重暗香休踏碎——《菊影》等内容。
  • 郁达夫作品集(1)

    郁达夫作品集(1)

    他的早熟的性情,竟把他挤到与世人绝不相容的境地去,世人与他的中间介在的那一道屏障,愈筑愈高了。
  • 我的诗篇:工人诗歌云端朗诵会诗集

    我的诗篇:工人诗歌云端朗诵会诗集

    当代中国工人在创造出巨大物质财富的过程中,也创作了数量惊人的诗篇,其中的佳作和许多知名诗人的作品相比毫不逊色,甚至更具有直指人心的力量,但这部分文学成就被严重忽视和低估。譬如1980年代以来几乎所有重要的诗歌选本,工人诗歌基本是缺席的,在当代文学史的主流叙述中也难觅其踪影。这部诗集的作者是这样一批特殊的工人,如巷道爆破工陈年喜、酿酒工人绳子、失业不久的薄膜厂流水线工人乌鸟鸟、炼钢厂工人田力、建筑工人铁骨、农闲时的锅炉工白庆国、十四岁就开始打工的服装厂女工邬霞、羽绒服厂的填鸭毛工彝族小伙吉克阿优、在大地深处工作了近三十年的煤矿工人老井,以及不久前堕楼辞世的富士康工人许立志……
  •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柔石作品集(2)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柔石作品集(2)

    为深沉严肃所管辖着的深夜的西子湖边,一切眠在星光的微笑底下;从冷风的战栗里熟睡去了。
  • 温暖人心的灯光

    温暖人心的灯光

    《温暖的故事:温暖人心的灯光》为著名故事作家李洪文先生的温暖故事集。其作品题材丰富,写作手法矫折百变。里面有令人心里发暖的温情,里面有令人如沐阳光的亲情,里面有春天般的励志……《温暖的故事:温暖人心的灯光》作者将那些精彩故事娓娓道来,使读者一定会在故事中,忘记烦恼和忧愁,并和故事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让我们一起插上故事的羽翼,遨游在故事的长河中吧!……
热门推荐
  • 轮回之密

    轮回之密

    在我的世界里,鬼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东西,他们只是另一个世界的“人”,可以和平相处,鬼通过轮回来到人间,人通过死亡去往地府,为什么人和鬼不可以自由的往返于人间和地府,为什么要有轮回,还要让鬼忘记过去,这中间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小说主角将带你一起探索轮回之密!
  • 化身剑仙游万界

    化身剑仙游万界

    当现实的一个叫做李白的普通人变身成了剑仙,穿越万界游戏人间,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
  • 吟啸指南录

    吟啸指南录

    南宋末年,外患频起,蒙古雄起漠北,大兵以席卷之势自两淮、两川、豫鄂叁路直捣南朝腹心。守江耶?守淮耶?守川耶?南宋决策高层仍争执未决。而另一方面,忽必烈「以汉治汉」的总制方针,刘整等人的取襄平淮之策,正确的战略辅以精锐的兵势,宋室悲剧日益明朗化。文天祥以一介书生、一旅孤兵奉诏勤王,意欲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颠。徐峙自幼以驱除鞑虏,还我河山为己任,人伦变后,六年中身世浮沉,沧桑百感。刘浩然的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许仲庭的人在江湖之远,而心系庙堂之高。南宋朝的无数热血男儿、草间豪杰……他们能否担当起存亡国、继绝世的重任呢?本书前半部分以襄、樊之战为主轴,后半部分以临安之战为主轴,叁千里山河奔来眼底,六十年烽烟跃上笔端,史诗般的演绎了七百年前那一场令人怆然魂碎的伤心之役。
  • 赢在变通(修订版)

    赢在变通(修订版)

    世界500强企业推崇的优秀员工思维理念,资深职业规划讲师送给职场新人的最佳礼物。学会变通的员工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一个善于变通的员工能够主动将变通思维融入工作,以变制变,成就卓越。让你的头脑来一场思想风暴,闹一场思维革命吧。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易梦南柯

    易梦南柯

    我一直梦见一个人,不同的场景,相同的人,我总看不清ta的面容,每当我想要触碰他便从梦中苏醒,我想知道,ta究竟是谁……
  • 湘潭一水间

    湘潭一水间

    一场恩怨,一场纠葛。千万条生命,毁于一人;万人情仇,隔世难断。湘竹传;红尘往事,与你一同揭晓。
  • 大唐怪医

    大唐怪医

    李奕,一个21世纪的大好青年,因一觉睡到天昏地暗,等醒来,来到一个陌生的年代,还是一个以武,实力为尊的世界,阻看他如何开启新章程。
  • 星梦耀九天

    星梦耀九天

    铸双生武魂。败天下天骄。寻心中伊人。世间若是有不朽的传奇,那么必定由他来主演!
  • 血杀

    血杀

    天命孤独,一个被遗弃的孤儿被绝迹江湖的无情门主无情魔君收为弟子,欲将他培养成为无情门东山再起的超级高手练就无情门最高心法绝情绝义,恢复昔日的辉煌。什么老板总裁?什么黑道神话?什么国家官员?什么武林世家?什么圣道魔道?当我路者杀无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