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所谓“成事在天”,是指成就事业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不与客观规律相违背,这句话的立足点是“谋事在人”。秦王嬴政未亲政之时,由于专权,赵氏太后欲合谋杀害秦王嬴政,而立他们的私生子为王,秦王政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命运抉择:若任其为之,不做任何准备,则很可能会为所害;如下手太早,自己羽毛未丰,实力待充,容易为对手所击败。为此他决定暗中提防,早做准备,等待时机再行动。保持足够的警惕性,处处留心,这一点是什么时候都不会有错的。
秦王政不是听天由命的软弱的主儿。他不动声色,积蓄着力量,伺机动手,打算将氏集团一网打尽。主意既定,行事就有了清晰的路线、明确的方针,也就等于把命运攥到自己的手里了。秦王政二十二岁时,他从国都咸阳跑到祖庙所在地旧都雍,举行了加冠礼,就留在雍的蕲年宫。哪知此时恶毒的氏却先发制人,他盗用了秦王的玉玺和太后的玉玺征发军队,发兵攻打蕲年宫,想一举杀害秦王。
秦王嬴政早有防备,身边的卫队拼力奋战,来犯的秦军有一部分散去,另一部分反戈。年轻的秦王命昌文君、昌平君二人发兵攻击氏的队伍,两军在咸阳郊外交战。秦王嬴政军队斗志旺盛,“斩首数百,皆拜爵,及宦者皆在战中,亦爵一级。”氏所征调的军队没有战斗力,一交锋就溃散了,这也是邪不压正的必然结果。在名不正、言不顺的情况下搞分裂、搞动乱,总是不得人心的。
年轻的秦王在清除氏、吕氏集团的斗争中,并没有听天由命,而是主动出击,避祸求福,这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使他一生都能把握机遇,创造出无与伦比的业绩。从秦王嬴政成功的具体事例我们不难感悟到这样一种道理:成功须从自身努力做起,即“谋事在人”。
《诗经》中说:“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牖户,今女下民,或敢侮子!”意思是说:趁着天晴不下雨,取些桑根皮,修补旧窗户,看他巢下人,谁敢欺侮我!据有关先秦文学方面的专家考证,这首诗是三千多年前的周公写给他的侄子周成王的,希望他勤政,努力办好国事,不要麻痹大意,以免招致内乱外患。
这首诗为历代名君贤臣所推崇,孔子称赞这是首好诗,他说:“讲得对啊,把国家大事都办好了,谁还敢欺侮他。”后来孟子也说:“在国家太平的时候不做些准备工作,而只贪图享乐,这其实就等于自招祸害。明代的朱柏庐在《治家格言》中也说:“宜未雨而绸,毋临渴而掘井。”
这首诗给人的启发在于:但凡干大事,总要有所成败,而成败也就关系着一些个人的命运问题。因而,为了掌握自己的命运,多操胜券,古往今来高瞻远瞩的谋略家,无一不是筹划帷幄。虽说经常出入于九死一生之中,却仍能悠闲自得毫不怆惶,这就是他们懂得操守胜券、把握命运的重要。而“临阵磨枪”、“临渴掘井”是不能稳操胜券、从容应敌的,因而也不能把命运握在自己手里。
秦王政之所以能轻松地避开氏集团的阴谋祸害,关键在于他事先作了详细周密的布署,所以在氏发动武装叛乱的危急时刻,年轻的秦王能处乱不惊,迅速作出反应,充分地显现了自己作为杰出政治家的风度。
古人阐述过这样一些来自生活中的道理:在平地注水,水往潮湿处流;在铺放均匀的柴上点火,火向干燥处燃烧。山上的云如同草莽、水上的鱼如同鱼鳞,干旱时云像袅袅烟火,阴雨时云像淡淡水波……诸如此类的现象无不与它们赖以生存的东西相互关联。人的祸福也是这样,它必然与得祸得福的人本身的作为密切相关,并非无缘无故地从天外降临。
《商箴》上写道:“天降灾布祥,并有其职。”就是说,祸福是人自己招致的。祸福的后面总找得到人为的缘由。舜在历山耕种,在黄河边制作陶器,在雷泽钓鱼,天下的人莫不喜欢他,杰出的人才莫不跟从他;这是人为努力的结果。禹周游天下,寻求贤人,为百姓谋求利益,疏通淤积阻塞的积水河流湖泊,这都是人为的努力。汤武王修身自贤,积善其身,为民忧患劳苦,这是人为的努力。可见圣人高人避祸求福也并非坐等天命,而是靠自身谨慎努力。
有一首通俗歌曲的歌词说得很好:“三分靠机遇,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它明明白白地道出了要避祸求福,必须从自身努力做起的道理。试想如果秦王政仅仅依仗世袭的王位而不积极进取,他能保住其王位吗?当然,“拼”不是蛮干。要想拼成功,必须通达大道,透视人生的根本道理,不以物喜,不以己忧。即不以个人贫困富贵高贵卑贱而忧喜于心,而要时时心胸旷达。孔子穷困于陈、蔡之间,七日没吃上粮食,煮的野菜里没有米粒。他的弟子宰予疲困饿乏,孔子弦歌于室,颜回择菜于外。子路和子贡一起说道:先生在鲁国被逐,在卫国隐居,在宋国一棵树下习礼被人砍倒树,而今在陈国、蔡国又遇到这样的困境。要杀先生者无罪,辱先生者不禁,先生却弦歌鼓舞不断,先生不知耻辱竟达到了这样的程度吗?颜回无话以对,将这些话告知了孔子。孔子不高兴地推开琴,喟然叹道:“仲由和端木赐是小人呀!要他们俩来,让我告诉他们这其中的道理吧!”
子路和子贡进来后,子贡先说了一句:“像我们现在,算穷困了吧!”孔子说:“这是什么话呢?君子在道义上通达为真正通达,在道义上穷困才真正穷因。现在我们紧守仁义之道,因而遭乱世之患,理应如此,怎么叫穷困呢?反省自己无愧于道义,临难而不丧失品德,就无所谓穷困;而等待大寒到来,霜雪降下,松柏茂盛的生命力才能得以显现。从前齐桓公有得于出奔莒国,晋文公有得于出亡曹国,越王勾践有得于会稽之耻,在陈国、蔡国遇困境,对我可能是幸运呢!”孔子说罢端庄严肃地重新操琴,子路闻弦威武地拿起盾牌起舞。子贡惭愧地说:“原来我们不知天之高,地之厚也。”
学习孔子,像他那样透视生命的意义,辩证理解穷达祸福,不论什么时候都坚定生活的信念,岂不可以使自己的心境一直都保持在平静的水平上了吗?从而祸患自然消解,福气也会常常伴随着你。
一个人要想掌握自己的命运,就要积极地进取。常人皆知儒家思想是入世哲学,是要鼓励人积极进取;其实道家的“无为而治”也未尝不是拼搏的一种方略,只不过没被一般人所看破。所谓“无为而治”并不是消极地坐以待毙,它是东方人所特有的一种极睿智的学说,它的博大精深蕴藏于冰山之下,不发掘就难以见其“庐山真面目”。老子不是说:“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吗?表面消极而内存进取之心,以“无为而无不为”作为处世的原则。始皇嬴政在亲政之前即是如此。
“无为”只是叫政敌迷惑,制造假相来麻痹他们,并非真的无所事事。他在暗中积蓄着力量,以达到无不为的境界。若始皇嬴政在后期治国上能采用“无为而治”的方式,秦国专制统治的命运或许就是另外一种结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