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将口述作品作为法律的保护客体,因为司法机关在确认侵权与否时难以取证,也难以确权。因此英美法系国家大都不保护口述作品,而大陆法系国家的大都将其列为保护对象。在伯尔尼公约中,最开始时也未将这类作品列入保护范围,直到1967年以后才被列为可保护客体。《伯尔尼公约》第二条虽然将“讲课、演讲、讲道和其他同类性质的作品”,即口述作品列为保护对象,但又规定各成员国得通过国内立法规定文学艺术作品或其中之一类或数类作品,如果未以某种物质形式固定下来即不受保护。也就是说,该公约对口述作品的规定对其成员国来说是有选择性的,是否保护由各国自行决定。我国著作权法保护口述作品的著作权。
所以,即便是口述作品,最好也要有一定的载体记载,例如即性演讲或是授课可以录音或以学生的笔记为载体;而法庭辩论则可以开庭笔录为载体,这样在发生纠纷时,便能使著作权得到确认。
小说溯源及其演变
“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杂篇《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以“小说”与“大达”对举,是指那些琐屑的言谈、无关政教的小道理。后来,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小说与《庄子》所说的“小说”含义虽不完全相同,但在古代,小说这种文学体裁始终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在这一点上,二者仍然是接近的。
东汉班固据《七略》撰《汉书·艺文志》,把小说家列于“诸子略”十家的最后。这是小说见于史家著录的开始。班固称:“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所造也。”班固明确地指出小说起自民间传说,这对认识中国小说的起源有重要的意义。
小说起源于民间的“谈论故事”,即讲故事,而讲故事之所以能够发生,除了作为叙事工具的人类语言的发明为基础之外,就是人类日益发展的好奇心之需。这两者永远是小说发生的源泉和发展的动力。中国古代小说按语体大致分为文言与白话两大类,其最初的源头和永恒的滋养都是“街谈巷语、道听途说”的民间讲故事活动。后世小说家的成长及其小说的创作,也往往与民间讲故事活动有联系。
上古民间故事由于多用口头传述,缺乏文字记载,很多都已失传,仅有少量因被“采集”入史书等各体著作,成为其中部分今人以为是“小说成分”的文字。而有幸被以“雅言”单独纪录汇编为一书的,包括流传至今的《搜神记》、《世说新语》等一类文言小说了。
文言小说虽然发展较早,但却不是正宗的小说,而是经文人出于各种不同目的“采集”之后易以“雅言”出之的别体。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演进,“街谈巷语、道听途说”的“讲故事”活动至晚在唐代演为“说话”的艺术,至宋代而极盛,产生了各种“说话”的底本即“话本”,“话本”基本上是言文合一的俗语体小说即白话小说了。这才是中国小说直接民间讲故事源头的主流与正宗,由此发展出“章回”说部和模拟“话本”而成的所谓“拟话本”,自此就有了古代文人创作的白话小说。
小知识
小说的要素--人物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有三个要素,即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被称为典型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而是“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故事来源于生活,但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要比现时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
什么是白皮书
白皮书是一国政府或议会正式发表的以白色封面装帧的重要文件或报告书的别称。
“白皮书”最早源于政府部门对某个专门问题的特定报告,通常这种报告在印刷时不作任何装饰,封面也是白纸黑字,所以称为“白皮书”。在不少国家,政府发布报告时使用“白皮书”已基本成为惯例。比如,我国发表的“《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等。
此外,也有一些国家使用“红皮书”、“蓝皮书”、“绿皮书”等形式。封面用蓝色,叫蓝皮书(如英国);用红色,叫红皮书(如西班牙);用黄色,叫黄皮书(如法国);用绿色,叫绿皮书(如意大利)等。使用白皮书和蓝皮书的国家最多,特别是白皮书,已经成为国际上公认的正式官方文书。不过,一国使用的文件封面颜色也可以有多种,如日本防卫年度报告用白皮,叫防卫白皮书;其外交年度报告则用蓝皮,叫外交蓝皮书。
白皮书可能是一本书,也可能是一篇文章。白皮书作为一种官方文件,代表政府立场,讲究事实清楚、立场明确、行文规范、文字简练,没有文学色彩。白皮书既可以是系列的,比如,中国国防白皮书自1998年以来就是每两年一次;也可能是在某个特定环境下专门发表的,如为驳斥西方国家对中国人权政策的攻击,我国相继发表了若干有关中国人权状况的白皮书。
白皮书常常和“权威”相联系。有些具有官方性质的年度报告、资料或情况汇总,原来不作为白皮书发表,后为显示其权威性,扩大影响,也改称白皮书。比如,由外交部政策研究室编辑、介绍中国一年外交工作和对外关系情况的《中国外交》一书,原称《中国外交概览》,每年一本,后改称《中国外交》,自2004年起则以白皮书相称。
现在大量研究机构借用“皮书”带有的权威含义,给一些研究报告冠以“皮书”之名。这些“皮书”出自专家学者或科研院校专业人员,发表对现实或未来政治、经济、社会某一方面理解和认知,其看法和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对“皮书”的颜色并没有特别的规定,可以没有任何含义,也可以和书的内容结合起来。除此之外,市场上也有一些图书在书名中使用“皮书”,只是借用了这个概念。
唐三彩是三种颜色吗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陶,胎体用较为细腻的白色粘土制成,以铅作为助熔剂,以含铜、铁、钴、锰等着色离子的原料作着色剂,经过约800℃的温度焙烧,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其颜色亮丽璀璨,鲜艳夺目,釉层透明,呈深浅不同的绿、蓝、黄、白等颜色。因常以黄、绿、褐或白、绿、褐或黄、白、蓝或黄、白、绿等三种颜色为主要色调,故又称之为三彩陶。因其兴起于唐代且很快发展为唐代陶瓷中的典型品种,也称唐三彩。
唐三彩大多出土于西安和洛阳的唐墓中。它虽然漂亮精致,但主要是作为明器,用作陪葬,很少用于日常生活。因为它的胎质松脆,防水性能差,实用性远不如当时已经出现的青瓷和白瓷。而且唐三彩的釉里面含有铅,铅是一种重金属,长期摄入容易中毒。
唐三彩是唐代陶器中的精华,在初唐、盛唐时达到高峰。安史之乱以后,随着唐王朝的逐步衰弱,由于瓷器的迅速发展,三彩器制作逐步衰退。后来又产生了“辽三彩”、“金三彩”、但他们在数量、质量以及艺术性方面,都远不及唐三彩。
唐三彩早在唐初就输出国外。唐三彩的色釉有浓淡变化、互相浸润、斑驳淋漓的效果。在色彩的相互辉映中,显出堂皇富丽的艺术魅力,所以深受异国人民的喜爱。
黄河名字的由来
据说在很早很早以前,在黄河上游有个黄家庄,一个叫“黄河”的姑娘被恶霸给逼死了。她的家人听说她是投河自尽的,便驾船沿河而下,寻找她的尸体,一路走一路呼唤着她的名字。“黄河”之称便由此而来。
当然这只是一个民间传说。事实上,在2000多年以前,黄河不叫黄河。我国最古老的字书《说文解字》中称黄河为“河”,最古老的地理书籍《山海经》中称黄河为“河水”,《水经注》中称“上河”,《汉书·西域传》中称“中国河”,《尚书》中称“九河”,《史记》中称“大河”。
古代的黄河河面宽阔、水量充沛、水流清澈。那时,黄河上游及晋陕一带森林植被还比较多。在西安有“八水绕京城”一说,可见那时黄土高原上还草水丰茂。只是由于近千年来气候变迁,以及战争、大兴土木、滥砍森林,才导致环境恶化,黄土高原泥沙大量流失,注入黄河,才造成它今天这般混浊模样。
黄河之名始见于西汉,西汉时,由于河水中的泥沙含量增多,有人称其为“浊河”或“黄河”,但未被普遍认可。直到唐宋时期,黄河这一名称才被广泛使用。
何谓“海派”、“海派文化”
上海处于东亚大陆海岸线中点,到北美和西欧的距离大致相等,优越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各种文化交流的枢纽。1843年11月上海开埠后,由于“华洋共处、五方杂居”,中西文化剧烈碰撞,南北文化频繁交汇,最终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融合。这种融合,即为海派文化产生的基础。
“海派”一词始见于晚清时期。当时,大批画家为谋生或避乱纷纷来到上海,上海一时成为绘画活动中心。一些有识之士还发起画会,让各地画家共同切磋技艺,相互取长补短;与此同时,西洋画也开始流行。许多画家受到新风气的影响,勇敢地向守旧派和复古派挑战,在中国画的传统基础上吸纳民间绘画艺术和西洋画技法,形成了融古今土洋为一体的海上画派,又称海派。它相对代表传统文化正宗的京派而言是一种变异。
海派作为艺术流派滥觞后,很快从中国画漫开至戏剧、电影、小说、美术教育等领域,乃至影响到社会风尚、生活方式,积而久之,便有了海派文化的概念。
海派文化与生俱来有着博采众长、锐意进取的特点,昔日海上画派的独树一帜足可证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海派又清晰凸显另外两个特点:灵活机动,苏州、无锡的“小热昏”、“唱新闻”、“隔壁戏”进入上海演变成著名滑稽戏即为一例;丰富多彩,在文化艺术和社会生活中都能尽显魅力。
当然,海派由于受过欧风美雨的吹淋,曾赘附崇洋意识、市侩心理、奢浮风气,但这些最终都被扬弃,由艺术流派升华为一种文化现象、文化风格和文化精神。
由于多种原因,海派文化一度沉寂,甚至被淡忘。改革开放以来,精神文明建设受到高度重视,上海作为近代文明兴起较早的大都市,自然会审视其文化底蕴,因而海派文化又逐渐成为热门话题,海派文学、海派昆剧、海派影视、海派灯谜、海派插花、海派盆景、海派书画、海派菜肴、海派点心、海派服饰、海派建筑等等名称层出不穷。这既折射出人们期盼上海不断增添亮点的心态,也表明海派文化被不断赋予新的涵义。
怎样区别民间文学和通俗文学
民间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区别有三个方面:一是创作者不同,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的集体创作,通俗文学则是个人的创作;二是创作流传形式不同,民间文学是口头创作和流传的,通俗文学则是书面创作和流传的;三是内容与思想倾向不同,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的自发创作,是其思想情趣的自然流露,通俗文学的创作一般是有意识、有目的,反映的内容也良莠不齐,其中既有作家书面创作的通俗作品,也有统治阶级蓄意制造的毒品。而二者的共同之处,只是形式上都通俗易懂而已。
当然,这些区别都是相对的,民间文学与通俗文学之间还存在着少量彼此交叉的“模糊地带”。有的作品虽然是个人书面创作,如一些当代新故事,但它们脱离了文献记载,在人民口头不胫而走,故事的作者和出处早已被人遗忘,变成了民间故事。这些故事就可以说既是通俗文学,也是民间文学。另一方面,作家吸取民间文学素材而创作的作品,回到民间又变成新的民间文学,这样的例子也屡见不鲜,如《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三言二拍》和《聊斋志异》等,这些古典名著中的许多故事情节和艺术形象最初都是产生于民间,后来经过文人提炼加工,才成为雅俗共赏的作品。这些书面文学在被民众所接受之后,他们又在此基础上编讲新的关于三国、水浒、聊斋等等的口头故事传说,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当然,绝大多数民间文学作品是可以明显地与通俗文学区别开来的,“模糊地带”毕竟只是少数。
小知识
四大名著
中国的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欧洲的四大名著是《荷马史诗》、《神曲》、《哈姆雷特》和《浮士德》。
文艺复兴时的“艺术三杰”是指谁
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绘画艺术臻于成熟,其代表画家有被誉为“艺术三杰”的列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
达·芬奇(1452~1519年),全名为列奥那多·迪·塞尔·皮耶罗·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负盛名的艺术大师。他不但是个大画家,同样还是一位未来学家、建筑师、数学家、音乐家、发明家、解剖学家、雕塑家、物理学家和机械工程师。著名作品有《蒙娜丽莎》、《维特鲁威人》、《莉妲和天鹅》、《受胎告知》、《最后的晚餐》、《圣母子与圣安娜》、《岩间圣母》。
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1475~1564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米开朗基罗创作了著名的《摩西》、《被缚的奴隶》和《垂死的奴隶》。米开朗基罗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的最高峰,他创作的人物雕像雄伟健壮,气魄宏大,充满了无穷的力量。他的大量作品显示了写实基础上非同寻常的理想加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象征。他的艺术创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义思想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常常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和浪漫主义的幻想,表现当时市民阶层的爱国主义和为自由而斗争的精神面貌。米开朗基罗的艺术不同于达·芬奇的充满科学的精神和哲理的思考,而是在艺术作品中倾注了自己满腔悲剧性的激情。
拉斐尔·桑奇被称为“施治愈之术的光辉使者”。他的作品具有优雅、秀美的风格。他善于把“神”画成具有“人”的形象,他画的圣母就是生活中神态优美、心地善良的普通母亲的形象。他的代表作是壁画《西斯廷圣母》,这幅作品体现了拉斐尔独特的画风和人文主义思想。他的肖像画也有很高成就,特点是形神兼备,气韵盎然,多采用微侧半身姿态,将背景隐去,唯以人物自然亲切的神态突出于画面。代表作为《卡斯蒂廖内像》和《披纱女子像》。
什么是交响乐
交响乐又称交响曲,源于希腊语“一齐响”,是一种大型器乐曲体裁,是音乐中最大的管弦乐套曲。
文艺复兴时期就有了交响乐这个说法,但当时的含义和现在完全不一样。当时的交响乐泛指的是一切多声部音乐,其中包括声乐和器乐。到了16~17世纪,交响乐被用来称呼歌剧和清唱剧中的序曲和间奏曲,这时声乐已经被排除在了交响乐的概念以外,“交响乐”从此成为了一种纯粹的器乐曲。
18世纪初,序曲和间奏曲开始脱离歌剧在音乐会上单独演奏。这对交响乐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意大利那不勒斯的作曲家斯卡拉蒂在自己的作品中,为序曲奠定了“快板一慢板一快板(舞曲风格)”这种三段体式,给后来的交响乐的乐章格式建立了最基本的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