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766500000040

第40章 官可以不做,法不可不改(8)

各种信号表明,袁氏集团分裂已趋明显化、公开化。

不久,因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打响,袁世凯不得不调兵遣将,部署力量,征讨护国军。

环顾左右,谁来主持征滇军事?最合适的人选当然要数段祺瑞,当年平定“二次革命”,踏平国民党军队,占据长江中下游各省,就是段祺瑞一手指挥的。但此时段因抵制帝制,被袁世凯解除了陆军总长职务,正在西山“养病”。当此“国难思良将”的重要时刻,袁世凯又想让段祺瑞出来主持一切。

一天,袁世凯派人带了许多礼品来看段祺瑞,要段率军南征。此时的段祺瑞,犹如当年武昌起义后的袁世凯,清廷要袁出山,他却借口“足疾未愈”讨价还价,只是段祺瑞不讲任何条件,也不出来领兵。段的真正意图和心态是,袁世凯称帝必然引起全国的反对,现在西南起兵,看你怎么应付,我绝不为你当炮灰。他在静观时局变化,不仅如此,段祺瑞还分别与护国军和调往前线的北洋军暗通消息。

段祺瑞不挂印出征,北洋将领中能和他比肩的,这时候只有冯国璋了。“北洋三杰”中的另一位是王士珍,因为他无权力思想,辛亥革命后就在家隐居。帝制时虽然被袁世凯请出来取代段祺瑞为陆军总长,但态度甚为消极,又长期不掌兵权,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已经淡化了。而冯国璋则不然,辛亥革命后虽然不像段祺瑞那样仍掌握中央军权,但先后做过直隶都督和江苏都督,后驻扎南京,南京乃东南重镇,非一般地方都督、将军所能比。以至于有人把他看作帝制成败的关键,“左袒则左胜,右袒则右胜”。然而冯国璋既不左,也不右,始终居中间立场。对袁世凯要他出任征滇统帅一事,他以有病为名,托辞不就。

段祺瑞和冯国璋是北洋军中一流的军事人才,从清末练兵到民初问鼎,直至驱赶孙黄国民党而稳定全国局势,他们为袁世凯建立独裁政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民主共和的政治局面下,凭借他们的实力和威望,袁世凯之后,他们有足够的实力竞争国家元首;而袁世凯称帝,袁氏子孙万世一系,就等于杜绝了他们出任元首的机会。最不能让他们容忍的是,以后他们还要对蛮横骄气十足的袁克定称臣。正如冯国璋所说:“帝制自为,传子不传贤,像这样的曹丕(指袁克定),将来如何伺候得了。”北洋集团中仅次于袁世凯的两大军事支柱段祺瑞、冯国璋不支持帝制,不出任征讨护国军的总司令。无奈,袁世凯只好亲自指挥,在北京设立征滇指挥部。此时的袁世凯可谓焦头烂额,内有护国军讨袁,外有列强不承认帝制;既要征滇,又要应付外交。

这一时期北洋军中的二流将领,直接参与讨伐护国军的要数曹锟,三流的如张敬尧等,四流的如吴佩孚等。他们这些人不像段祺瑞、冯国璋,具有竞争元首的地位和实力,因此直接听命于袁世凯。但他们也不是完全死心塌地为袁卖命,而是各有各的考虑。

面对护国军的进攻,袁世凯按当年康熙帝平定云南王吴三桂的策略,分三路进兵云南。任命曹锟为第一路总司令,第一路包括曹锟的第二师、张敬尧的第七师和李长泰第八师中的王汝贤旅,这是北洋军正面进攻的主力,兵进四川。这路军队按袁世凯的部署开往前线,然而他们并没有到前线去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而是考虑万一袁世凯失败以后怎么办?曹锟的悍将、时为混成旅旅长的吴佩孚说:“我们不能一味地服从命令,应该多留几手,暗中联络各省,将来项城失败,可免赞成帝制之嫌疑,如果护国军失败,则与项城交谊还在,此为一举两全之策。”北洋军主力部队中的将领竟有如此投机心态,在前线的表现就可想而知了。曹锟按吴佩孚的建议行事,一方面继续向袁世凯敷衍,一方面与各省联络,暗通消息。

最早与护国军接仗的是陈宦。帝制运动中,陈宦可以说是一个铁杆帝制派。早在帝制运动进行之中,他就曾致袁密电,表示忠心:“我军人以定乱保安为天职,但知效忠元首,不识其他……伏乞大总统俯顺舆情,毅然裁断,深维孔子正名之义,上追大舜察迩之训,早定大计,以幸天下。”1915年2月,袁世凯任命陈宦会办四川军务,同时抽调北洋军中的李炳之、伍祯祥、冯玉祥三个混成旅随其入川,完全将陈宦视作嫡系。陈离京前,按北洋军内部的规矩,要给总统叩头谢恩。陈宦带着三个旅长面见袁世凯,他“伏地九叩首,膝行而前,嗅袁之脚”,大呼“大总统如不明岁登基,正位中国,陈宦死都不回来了”。陈宦如此作态,连袁世凯都有点受不了。

然而,陈宦却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袁世凯对他如此厚爱,离京前还曾让袁克定与之换帖为盟兄弟,而到了四川以后反而对袁世凯颇有怨言。原来他离京前,袁世凯曾面许他川、滇、黔三省军务交他全权处理,但至四川后不仅没有落实,袁还派张联棻取代刘一清(陈的湖北老乡)做他的参谋长。为此,他认为这是袁世凯对他不信任,派张联棻就是来监视他的。后来袁世凯派曹锟督师入川,事先没有征求他的意见,也引起了他的不满。这些都促使他对战事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蔡锷曾电劝他响应独立,他没有接受,在电文中也从来不骂蔡,对蔡锷始终保持着一种似敌非敌似友非友的态度。据袁世凯的亲信夏寿田说:“陈宦督川,在袁本倚做西南屏藩。陈未出京前,首先以帝制谄袁,故袁深信之其受命督川,赫赫一时,袁之宠信,几架乎北洋诸将之上,北洋旧部多不服,且以其人终有贰心也。帝制公开,陈一致赞成,滇黔事起,一面与北洋主张讨伐,一面与西南通款。”

前线北洋将士如此,后方北洋将士又如何呢?

1916年3月19日,直隶将军兼巡按使朱家宝向袁世凯呈了一个密电,揭发冯国璋等人的幕后逼宫行为。原来,冯国璋密电与他有联系的各省军政要员,建议共同发出一个压迫袁世凯取消帝制、惩办祸首的联名电报,借以打击袁世凯。回电表示同意列名的有江西将军李纯、浙江将军朱瑞、山东将军靳云鹏和湖南将军汤芗铭。冯国璋觉得五个人联名声势还不大,想进一步扩大范围,因此又以五个人联名密电的形式征求其他省将军的意见。不料这个密电到了朱家宝那里,被朱告了密。当袁世凯看到密电中请求“取消帝制,以安人心”时,几乎要晕过去,至此他才知道,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北洋诸将,已经转变成他的敌人,而内部的敌人,比护国军这个敌人更可怕。他预感到自己的末日就要到来了,双眼失神地对夏寿田说:“完了,一切都完了,我昨天晚上看到天上有一颗巨星掉下来,这是我生平所见的第二次。第一次文忠公(李鸿章)死了,这次也许轮到我了。”

就事实而言,蔡锷倒袁对袁世凯来说不过是肢体之患。雷声大,雨点小,并不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倘袁氏集团是铁板一块,他也没有能力与实力去实现推倒袁世凯的愿望。但是,最怕的是团体内部出现问题。俗话说,堡垒往往从内部攻破。于是,经过蔡锷一点火,袁氏集团内部的倒袁动作,就像癌细胞一样迅速扩散开来,它导致了袁氏集团的架构与秩序无法正常运作,从而注定袁世凯及其集团失败的命运。

半厚半黑难成事

抗战时期,四川富顺自流井地方有个叫李宗吾的人,著书立说,先后发表《厚黑学》、《厚黑经》、《厚黑传习录》等文,将一部中国二十四史、四书五经翻案过来,从厚黑的角度进行解析,视角独特,言语犀利,令人耳目一新,故大受欢迎,在市场上一直畅销不衰。

李宗吾认为,三国英雄,首推曹操,他的特长,全在心子黑。他杀吕伯奢,杀杨修,杀孔融,杀董承伏完,杀皇后皇子,心狠手辣,悍然不顾。他敢于明目张胆地说:“宁可我负天下人,勿使天下人负我。”有这样的本领,当然可以成就大事。其次,要算刘备。他的特长,全在脸皮厚。他因为没有根基,长期靠依附别人为生,而且平生善哭,以弱示人,善于求得同情。有这样的本领,当然也可以成事。此外还有一个孙权,心子之黑,仿佛曹操,脸皮之厚,又如刘备,二者兼备,也就不能不算是一个英雄。

如果用宗吾大师的理论来评估袁世凯,来看待他的失败原因,倒也能悟出几分道理。

按道理说,袁世凯行伍出身,长期戎马生涯,杀人也算无数,对于鲜血该早已司空见惯了吧,说他心黑,似乎不应为过。他先背叛清室,后又背叛民国,脸皮也算够厚的吧。他既然是一个既黑又厚的本色英雄,为什么最后却落得个四面不是人的惨败下场呢?这就需要我们开动脑筋,不要被一些所谓的大历史专家表面上的观点所困惑。

实际上,袁世凯的心还不够黑,脸皮也不够厚。如果他的心黑得彻底,黑得透亮发光,脸皮厚得真如十八丈城墙,他在辛亥革命发生不久是有机会做成皇帝的。

辛亥革命的真实情况是,武昌起义发生后,为了镇压起义,清政府以惊人的速度做了一次徒然的努力。

但是,革命之火已如燎原之势迅速蔓延到了其他的省份,清政府大有顾此失彼、力不从心之感;尤为严峻的是,清廷花了大量财力与心血编练的新军一镇接着一镇地倒向了革命。清政府的手中,只剩下了袁世凯一手编练的北洋六镇。但是,北洋六镇的将士们多是袁世凯的心腹,他们虽然没有背叛清王朝,但别人根本指挥不动。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监国摄政王不得不重新起用这个令他头痛无比的军界铁腕人物。

面对南北对峙的局面,清政府、南方革命政权都多少做了一点尝试,但都很难成功。环顾宇内,此时似乎只有袁世凯才是收拾时局的最佳人选。

此时的袁世凯重兵在握,他一手培植和始终暗中控制的北洋军队无人可以匹敌,而南方政权的军队则大多是临时招募而未加训练的新兵,战斗力根本就不行。可以这样说,当时只有袁世凯具有“助汉则汉兴,助楚则楚兴”的军事力量。他也因此成为南北双方争相争夺的对象。南方许其以临时大总统职位促其早日“反正”,结束清王朝的专制统治;清政府则不得不屡次为其加官晋爵,委他以重任,希望他像当年的曾国藩一样,将反叛力量迅速镇压下去。

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就摆在面前,何去何从可以说任由袁世凯自由选择。

但是,在这个可以说是民无所依,局势不明,完全可以帝制自为的关键时刻,袁世凯却并没有马上黄袍加身。对此,历史学家们普遍认为是由于袁世凯当时的军事、政治力量不够,不足以去发动陈桥兵变,像宋太祖赵匡胤那样来个黄袍加身。

事实果真如此吗?

长期以来,由于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发动领导的,因此,人们认为孙中山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然而,当时的真实情况是,自从武昌起义爆发后,国人普遍瞩目翘盼的对象却是袁世凯而不是孙中山。这是因为,当时的客观情形是,各省纷纷独立,国家四分五裂,政权失去重心,假如要维持国家统一,早日结束国内战争,达到国内各方政治势力的目的要求,就需要有一个能为南北双方都普遍接受同时具备强有力的具有全局影响的铁腕人物。而袁世凯则正是被各方视为既能促使清帝退位,又能保持国家统一,并且免于列强干涉的唯一合适的人选。正因为这样,武昌起义发生后,国内外各种势力纷纷要求清政府起用袁世凯,其目的无非是借用袁的威望和力量来扑灭南方革命的烈火。

然而,几乎在清政府起用袁世凯的同时,南方革命党人也把视线集中到了袁世凯的身上,反清阵营中同样产生了“非袁莫属”的舆论与呼声。黄兴就亲口许诺:如果袁世凯能够起来推翻清室,民党就选举他做大总统。此后,随着南北议和,对袁妥协的空气更加弥漫到南方独立各省。这种情况之所以产生,绝非用偶然性的理由能够解释清楚。事实上,这也正是当时中国实际情况的真实写照。

客观地说,袁世凯取代孙中山而为临时大总统,确实反映了当时国内一定的实际政治状况,并不完全是袁的权术,也不尽是立宪派和士绅名流为虎作伥的结果。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的小农经济国家,政治影响表现为行政权力支配社会,而行政权力的获取与权力行使的基础无疑是军事权威,离开这个本质问题就无法理解当时的政治发展规律。例如,黄兴在担任南京临时政府陆军总长、参谋总长时,因“无主兵,命令难行”,许多军队他根本指挥不了。孙中山当临时大总统,政令不出南京,甚至出不了总统府。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袁世凯在当时作为军事、政治权威的重要性。

1911年武昌起义发生,拥有实力的各省立刻纷纷宣布独立,就连清王朝倚为柱石和干城的袁世凯及其北洋军队也都因为南方赠送的总统一票而从内部倒戈出来。从一定意义上说,清王朝与其说被革命推翻的,倒不如说是在一定条件下自己内部迅速烂掉的更为恰当。认识到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因为,从历史上看,在一场革命中,推翻旧政权的过程越是艰难,需要的时间越长,对革命后新生政权的建设往往越会产生有利的影响。因为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会形成一支可以作为新政权基础的强大的军队,也会造就一个较为成熟的领导集团。而这两者是任何新政权的建设都不可或缺的过程。

同类推荐
  • 史迪威日记

    史迪威日记

    二战之前,他曾先后3次被派往中国。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东南亚节节进逼,他临危受命,被再次派往中国,指挥中缅印战区的对日作战。在将近3年的时间里,他指挥盟国军队在缅甸与日军展开了两次惊心动魄的大血战,为战胜日本法西斯立下殊勋。因战功卓著,他被晋升为四星上将。然而,他所始料不及的是,中美英三国由于各自的需要和利益,在对日作战的战略等问题上存在着尖锐的分歧,中美两国之间更由于军队指挥权和租借物资的分配等问题闹得不可开交。他除了要忙于对付日本人之外,还要付出更大的精力去应付这些“国际政治问题”。盟国间的这些矛盾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史迪威也因此在1944年10月被解除了在中国的指挥职务。
  • 李安哲学

    李安哲学

    本书运用东西方两种不同哲学传统评析李安导演作品。图书第一部分聚焦李安导演的华语影片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道、儒及佛教哲学主题;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其导演的英语影片中所体现的西方哲学思想主题:然而,全书的终极目标在于探索李安糅合这两种文化、架构中西文化沟通桥梁(即为表现电影主旨内容,策略性的汲取中西文化思想)的电影导演哲学。
  • 林书豪带给年轻人的九点启示

    林书豪带给年轻人的九点启示

    一本为年轻人量身打造的励志书籍,全书从相信自己、把握机会、重视人才、谦虚宽容、团队精神等九个方面展示了林书豪的成长历程,分析了他成功的原因以及他的成功带给人们的启示。作为同龄人,林书豪的奋斗过程更容易引起年轻人的共鸣,他的成功也更容易激起年轻人奋发向上的斗志。
  • 马尔克斯评传

    马尔克斯评传

    加西亚·马尔克斯自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其作品在全球受到持续的关注和喜爱,《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都已成为当代世界文学的经典。随着他于2014年4月17日离世,马尔克斯的作品和相关书籍再度引发阅读热潮。本书属漓江社最新推出的“人文名家评传”丛书。作者史蒂芬·哈特是一位拉美文学、文化研究专家,和马尔克斯有过深入交往。本书从马尔克斯丰富的创作生涯中提炼了最具代表性的事件,以解读马尔克斯的文学创作为主线,刻画了这位伟大作家的生平,探索了他日常生活与作家生活之间的区分,及其作品中家族史与民族史之间的关系。作者行文幽默生动,选材眼光独到,引证严谨周密,是一部可读性和学术性兼备的优秀评传。
  • 林徽因画传

    林徽因画传

    林徽因,1904-1955,原名林徽音,福建闽侯人。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新月派女诗人,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热门推荐
  • 黄泉鬼经

    黄泉鬼经

    明朝初年,四海平定,多年的征战导致百姓民不聊生,民间怨声载道,冤魂厉鬼纷纷出世作祟,诚意伯刘伯温有感鬼祟之祸,召集天下道派高人,传下了一部“黄泉鬼经”,据传说,黄泉鬼经里面记载了无数的道家秘法,为捉鬼降妖的无上秘术。叶无缺,当代黄泉鬼经传人,艺成出世之际,原本想逍遥自在的生活,可没想到师傅竟留下了一个坑爹的毕业考试………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席少是江小姐的心尖宠男孩鸭

    席少是江小姐的心尖宠男孩鸭

    【短篇坑不喜勿入】用江陌唯的话说,她和席弈乔本是两个世界的人,像反比例函数和x轴一样,无限接近,永不相交。直到那天……“你好,江小姐。”男人薄凉的唇微启,说了一句无关紧要的话。江陌唯:?某男人:自从见你第一面起,我就知道我在劫难逃……等等……这还是那个传闻中不近人情的商业大佬吗??众人: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啊!某天“今天你生日,我把你最想要的那把吉他找来了,送你啦!”某男有些紧张地推了推眼镜。“谢谢。”谁知女人只是淡淡一笑,宠溺地摸了摸男人的头,紧接着就抱着吉他去调音了……席弈乔:……所以我一个堂堂身价上百亿的商业大佬还不如一把吉他?委屈.jpg江陌唯:乖……来听听我新写的歌,是给你的。某男尾巴立刻翘起。人前狠厉冷漠总裁人后撒娇吃醋小媳妇x人前高冷闷骚吉他手人后宠夫宠上天情歌小能手[爱情主线,乐队副线]
  • 奈何影帝非娶我

    奈何影帝非娶我

    简瑶万万没想到再次和徐时卿见面竟然是在学校的毕业典礼上,更加让她想不到的是,再次见面,对方开口就是“跟我结婚吧。”徐影帝是疯了吗?……徐影帝最近表示压力很大,理由是因为丈母娘不认可自己。不都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的吗?怎么到他这里就变成,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讨厌了呢?于是某天,徐影帝在网上匿名发了个帖子,丈母娘是对家粉怎么破?在线等……1v1甜宠心机腹黑影帝VS元气毒舌小助理老婆是自己的前任粉丝,丈母娘是自己对家的粉丝头头,徐影帝表示心很累啊……
  • 九州浮沉录

    九州浮沉录

    生老病死,万物循坏之道。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神州大地上出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以自身为炉,吸天地灵气,纳日月精华。久而久之,竟突破人体桎梏,可容颜不老,寿元倍增。其大能者,更可摘星逐月,移山填海。他们,称自己为修真者。他们生活的世界叫做,修真界。
  • 您的记忆已消除

    您的记忆已消除

    星罗大陆公元7420年,随着信息量的不断增多,人们渴望去忘掉一些记忆。慕芷烟身为记忆消除者,目睹了人世间各种情爱困扰,家庭破碎等大小事情。她逐渐害怕去爱一个人,直到有人握着她的手,“我在这里。”
  • 最美的时光最好的爱

    最美的时光最好的爱

    “自古后宫不干政,既然做炎朝的护国大将军,那么皇后肯定是不能兼任的。去礼部把凤印这些交了吧。”王公公圣旨末语未落,他已经淡然开口。一干大臣用怜悯的目光看着她,其实从兰妃被迎回宫的消息传来那时起,大家都知道他要废后了,只是……速度真的是很快啊。左苍狼半跪在地上,她的腰依然挺得很直,半低着头看不清表情,话却非常清晰:“是。”这太子妃本就是虚的,所有的人都知道,他真正要娶的,只是姜碧兰——倾国倾城的姜碧兰。所以尽管他登基,她也接到凤印,却始终没有正式的册封。
  • 求职爱情

    求职爱情

    五年过去了,什么都改变了,童煜娶了同为尸体美容的下属,柳岩舒得到了惩罚,白岩的公司一步一步走上了更高的位置,可张小芬居然带着小孩子独自归隐深林,居然无视白岩一次又一次有意或者无意的求婚。不过,白岩并不担心,他有的是时间陪着她耗下去……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唯物主义的超能力

    唯物主义的超能力

    填报志愿那天,秦寒欢面前出现了六扇门,他以为其中的一扇将对他打开,改变接下来的四年和之后的所有人生。但当夜他觉醒了,新的门降落,向他轰然洞开!他看见了门内超能力者们的笑容……与癫狂。(节奏慢,偏硬核)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