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上下,荧惑安在--多问几个“为什么”很重要一曰天之,二曰地之,三曰人之;四方上下,左右前后,荧惑之处安在。右主问。一叫作天时,二叫作地利,三叫作人和。四面八方,上下、左右、前后不清楚的地方在哪?以上讲多方咨询。
即使最不起眼的一件小事,我们也往往会听到三个不同的版本。哪个是最真实的?这便是“荧惑之处”。所以多听多问实在重要。中国人处理纠纷,常听这个怎么说,再悄悄听那个怎么说,最后还要听听局外人怎么评价,就是出于这个目的。多听多问,你才能体察人心。多方打听,相互验证,才能察知事情原委。
那些习惯于被下属蒙骗的领导,他们得到的信息总是假的,是因为他们从不发动自己的嘴巴和耳朵,去主动获取信息。这样的蠢材端着茶杯坐在办公室,享受着空调,身边配着秘书,以为自己的人生便是登泰山而小鲁了,其实他已经被“囚禁”在一个不透风的笼子里!每个人都有机会利用他,只要他总是被动地了解房间外面的世界,或者缺乏四方上下、多听多问的常识。
对于各种信息、各方情况,都要努力接触,通过汇总得出判断,你才能找到最想要的答案。尤以对管理者而言,想了解基层,摸清各个利益阵营的想法,你就需要找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探查。
一个替人割草的男孩打电话给一位陈太太说:“您需不需要割草?”陈太太回答说:“不需要了,我已有了割草工。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拔掉花丛中的杂草。陈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已经做了。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把草与走道的四周割齐。”陈太太说:“我请的那人也已做了,谢谢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男孩便挂了电话。此时,男孩的室友问他:“你不是就在陈太太那儿割草打工吗?为什么还要打这电话呢·”男孩说:“我只是想知道我做得好不好!”
男孩是多么聪明,他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提问,然后知道了自己工作得到底好不好!这个故事很好地告诉我们,多问几个“为什么”是多么重要。只有多方打听,揣摩世风,才能深刻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做出清醒而又客观的定位。
因之循理,故能长久--用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
心为九窍之治,君为五官之长。为善者,君与之赏;为非者,君与之罚。君因其所以求,因与之,则不劳。圣人用之,故能赏之。因之循理,故能长久。右主因。
心是九窍的统治者,君主是文武百官之长。做好事的臣;民,君主会给他们赏赐;做坏事的臣民,君主会给他们惩:罚。君主根据臣民的政绩来加以任用,斟酌实际情况给予赏:赐,这样在管理上就不会疲惫没有效率。圣人要重用这些臣民,因此要很好地掌握他们,并且要遵循用人规律,所以才能长久。以上讲遵规循理。
用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易,什么是正确?这是我们要考虑的。天理,人情,都要顾及,不可任着性子来,
一意孤行,违背上述原则,也不能只依照简单的是非观,单纯用利益去生搬硬套。利益是个很复杂的标准,如果不通盘权衡,你很难看清一个人到底在哪方面与你有利益上的交集!
所以在人事安排上,管理者需要体察人心,尽量照顾到每个人的需要,考虑到每个利益派别的需求,并遵循客观规律,再做出合理的用人安排。
规律是什么?一是位置正确;二是报酬合理;三是形成最优团队模式,找到一个可以互相制约且内耗最小的搭配。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学者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6只猴子分别关在3间空房子里,每间两只。房子里分别放置一定数量的食物,但放的位置高度不一样。第一间房子里的食物放在地上,第二间房子里的食物分别从易到难悬挂在不同的高度上,第三间房子里的食物悬挂在屋顶。数日后,他们发现第一间房子里的猴子一死一伤,第三间房子里的两只猴子死了,只有第二间房子里的两只猴子活得好好的。原来,第一间房子里的猴子一进房子就看到了地上的食物,为了争夺唾手可得的食物大动干戈,结果一死一伤。第三间房子的猴子虽做了努力,但因食物太高,够不着,活活饿死了。只有第二间房子的两只猴子先按各自的本事取食,最后随着悬挂食物高度的增加,一只猴子托起另一只猴子跳起取食。这样,每天依旧取得足够的食物。
从这个故事,我们就能看到人事关系是否合理的道理。首先让正确的人出现在正确的位置上,人力资源就能实现最佳的组合,反之,则会内耗甚至残杀。
作为领导者,是最怕看到手下把内耗摆在头位的。属下不争权夺利,你就不容易用利害关系去控制他们;但如果过于争权夺利,乃至矛盾激化,争斗不休,你的利益就会大大受损,甚至还有成为属下争利的牺牲品。因为你管理不善,团队的利益无法保证,你的公司就会因此业绩受损,不能长久,这都是没有“因之循理”的后果!
安徐正静,善与不争--位正才能心正,心正才能行正位:安徐正静,其被节先内。善与而不争,虚心平意以待倾损。右主位。如果身居高位的人能做到安祥、从容、正派、沉静,既合顺又能节制,愿意给予并与世无争,这样就可以心平气和地面对天下纷争。以上讲善守其位。
身居高位者,须摆正位置和心态,对权力正确对待,对内心的欲望做到及时地控制。一句话:管人先管己。
位正才能心正,心正才能行正。如果居于高位,拥有的利益已经很多了,却仍然贪得无厌,坏事做绝,即便精读鬼谷,亦不过助纣为虐,把自己推向死路罢了。贪欲可以为你带来荣华富贵,同时也给你的敌人留下了足够致你于死地的把柄!
明朝有一个叫董京的人在京城为官,有一年,山东大旱,董京被朝廷派往山东指挥军民抗旱,因抗旱有功,董京回京后被朝廷重赏,官升一级。但就在自己的事迹被民众广为传诵的时候,董京却出人意料地向朝廷交代曾截留过朝廷下放的救灾银两,并把截留的银两如数退了出来,要求将功赎罪,不要升官。
他羞愧地说:“山东大旱,颗粒无收,民不聊生,所到之处,尸横遍野,人去屋空,不是亲眼目睹,很难想象灾民悲惨的现状。灾民的不幸遭遇,使我坐立不安,深感过去截留救灾银两之罪过。在抗旱救灾中,汗水冲走我身上尘土的同时,也洗去我心灵中的污垢,所以我要在获得荣誉的时候揭发自己,以减轻内心的愧疚,求得宽恕。”
后来,董京成为明朝不可多得的一个清官。作为高位者,握有权力,董京刚开始没有抵御住权欲的诱惑,犯了错误。当他到下面走了一圈,亲身体验了民间的疾苦、尤其灾民的凄惨之后,才终于意识到高位者权欲不受控制的可怕后果,真正做到了“虚心平意”,“善守其位”。
清朝“着名贪官”和珅,当朝的权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呼风唤雨,衣食无忧,多少人奢望这样的生活而不得,可他仍不满足!几十年的贪敛,使他“私财堪比国库”,再加上结党营私,打击政敌,又让他仇人如云。钱欲,权欲,都在他身上无限制地膨胀。
不过乾隆一死,大靠山没了,头顶的天塌了,和珅立刻倒台,全家被抄。当时有句谚语说:“和珅一倒,嘉庆吃饱。可见这位千年难遇的大贪官贪了多少钱!居于高位而心术不正,即便获得了无上的尊荣,也是暂时的!
鬼谷子一方面肯定了人们对于“高位”的追逐,人都有权欲与名利之心,这既是我们可以利用的人性弱点,又是我们建功立业、成就大事的一种动力!另一方面,他又对权力赋予了极高的道德标杆。他要求人们以高超的谋略追求权力,然后严格地自我要求,用手中的权力去做正确的事!
人主不周,群臣生乱--心有千千结,脑有万丝扣
人主不可不周;人主不周,则群臣生乱,家于其无常也,内外不通,安知所闻,开闭不善,不见原也。右主周。
作为君主,必须广泛了解外界事物,如考虑问题不周详,则君臣生乱。世间鸦雀无声是不正常的,内外没有交往,怎么能知道世界的变化呢?开放和封闭不适当,就无法:
发现事物的根源。以上讲周密行事。
成大事者,任何环节都要考虑到,评估具体可行性,不留尾巴,不留漏洞。这就是周密,密不透风的思维,不留死角。一个人若能时刻把“周”字放在心头,内外通,开闭善,那他就具备了成为领导者的第一要素。
做事不周,你就容易给人留下漏洞,不是后墙露风,就是前窗灌雨。平时你觉察不到,关键时刻就发现处处都是破绽,想堵堵不上,想跑跑不掉,所以在强手面前,你便抱头挨打,没有活路!
某公司老板,他是个激情型的管理者,靠猛打猛冲起白手起家,在竞争残酷的商业环境中创下了一番基业。但在做事的严密性上有所不足,适于创业,却缺乏守业。这类人现实中有不少。创业需要激情,没激情很难闯过层层险阻,创业最先考虑的不是风险而是回报,因为人在一无所有时,是没什么风险可以承担的。但是守业完全不同,守业需要率先考虑风险,保护既得的成果。如果不及时让自己完成转型,很多人就会栽在这上面。
有一次,这位老板在新产品的研发上留了一个小小的隐患,属下向他提建议,希望他改善研发团队的管理,提高研发的保密性,他却不以为然,觉得都是与自己一起打天下的兄弟,有什么不值得信任的?谁知被对手利用,窃取了商业情报,在某型产品的竞争上,构成了极大的损失。这时他才发现,原来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被对手察觉并加以利用,后悔不已,可是已经没有挽回的机会。
“人主不周,则君臣生乱。领导者不周密,下属就有了生乱的机会,不是有野心家做掉你,就是一些人暗里损害你的利益。领导者可以不强势,但一定要周密,心有千千结,脑有万丝扣,然后事事滴水不漏,还有谁会轻易在你头上动土?没有!这是决定你能否成为合格领导者的关键。
名生于实,实生于理--做人做事要名实相符
循名而为贵,安而完,名实相生,反相为情,故曰名当则生于实,实生于理,理生于名实之德,德生于和,和生于当。右主名。
依照名分去考察实际,根据实际来确定名分。名分与实际互为产生的条件,也互相体现。名分与实际相符,就能得以治理,不相符,则易产生动乱。名分产生于实际,实际产生于意愿,意愿产生于分析,分析产生于智慧,智慧则产生于适当。以上讲名实相符。
鬼谷子认为,谋略与权术的最高境界,是奇正相合。而我们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则是达到名实相符。有奇也得有正,有名还得符实,我们理解鬼谷子的智慧如果到这一步,就算是真正入门了,阴谋诡计在我们手中就能发挥正当的作用,不至于去害人,为祸社会;也不至理解偏差,陷入误区。
所谓名实相符,是指一个人所获得的名分与其实际的意愿和作为相得益彰,行事手段必须手段与目标互相配合;奇正相合,乃是以正合,以奇胜。一个人行诡术而必须走正道,出奇计而应当以维护正大光明的预定目标为主。
只有名与实相符,权与责才会一致。一个人只能做车间主任,搞点基层管理工作,你却让他去干厂长,制定整体规划,到外面去喝酒应酬。他能力达不到,这就是名实不相符。有的人隐藏自己的真实内心,把理想扔掉,去做那些自己不喜欢的事,白瞎了一身的才华,这也是名实不相符。
所以我们看看苏秦、张仪,为什么说他们做到了名实相符呢?第一,能力得到了实际体现,他们所从事的行业和自身的才能高度一致。全天下第一流的说客、纵横家、高超的政治家,内外相符,人如其名。第二,他们实现了自己的意愿,不但出人头地,为帝王谋,且是玩到了极高的境界,将诸侯国们玩弄于股掌之间,纵横驰骋,无所不为,男子汉大丈夫生于世间,做人做事,还有比这更快意的吗?因此他们的人生也是名实相符!非常圆满!
在这里,鬼谷子强调了主观意愿和主观作为对我们做事效果的重要性。类似于现代人讲到的吸引力法则,即意愿决定成果,决定你将采取什么方式去达到最终目的。所以我们又看到,名实相符的基础是一个人的意愿和他为目标所采取了什么行动。
“当”是指我们的意愿是否适当,如果适当,那么我们采取捭阖、飞钳或反应等辩术,就是恰当的。这里固然有鼓励为达目标不择手段的用意,并产生了诡辩的逻辑基础,但我们如果跨越漫长的历史长河,将这一思辨智慧搬到今天就可发现,要做人做事双丰收,还真得抛开某些僵化的道德与形式主义,对名与实的关系灵活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鬼谷子的计谋权略,博弈智慧,对我们起到的帮助绝对不止是提供几则行动方案这么简单。它完全是一部涉及人生全部领域的指导性读物,是一本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超强心理学经典,值得我们好好体悟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