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优势兵力的野津道贯并不急于发动步兵冲锋,继续让大炮发挥威力,几十门大炮从早晨炸到中午,土墙全部被炸毁。防御工事被摧毁了,清军阵地里一片寂静,他们似乎已经撤走。
见到这个状况,野津道贯放心地命令步兵:冲锋!步兵端起步枪就往前冲,而厄运在等着他们,当日军靠近街道时,埋伏在街道两旁的清军密集射杀!日军猝不及防,倒下了一大片,调头后撤。
原来,魏光焘采取了诱敌深入的战术,引诱日军前进,然后近距离格杀。
野津道贯尝到了厉害,于是他又想起了大炮,下令:继续开炮!日军对着街道两旁的房屋逐间进行轰炸,炸掉一间前进一步,直到全部炸光为止。猛烈的炮火很快将牛庄的街道夷为平地,没有了掩体,魏光焘率领士兵退守街巷,与日军展开了英勇的巷战。在魏光焘的指挥下,所有的军官们都冲在最前面,拿起刺刀刺向敌人,受伤了,扯块布包住伤口再战,他们誓与牛庄共存亡。
然而,日军毕竟在兵力上占据绝对优势,进攻的人越来越多。魏光焘步步后退,从一条街巷退到另一条街巷。战斗难解难分,天黑后,魏光焘身边只剩下了几百人,大家已经激战一天,滴水粒米未进,但是每个人都士气高昂,继续战斗。而日军采用车轮战术,轮流发起冲锋,双方一时间都杀红了眼。
凌晨,魏光焘率领的部队已经退到了最后一条小巷,魏光焘身上多处负伤,鲜血已经将战袍全部染红,而由于连续激战,双手的手指无法再扣动扳机。魏光焘知道,同归于尽的时候到了,他默默地命令士兵将剩下的炸药全部堆在身边,准备等日军围上来时,引爆炸药。
“守将不能死,以图将来!”身旁的士兵单膝跪下,他们不能看着主帅死去,几名士兵不由分说架起魏光焘,抬起魏光焘突围,在这些士兵的前面,是上百名士兵组成的人墙,他们用身体挡住日军炮火,掩护魏光焘突围。
天亮后,战场恢复了平静。掩护魏光焘的士兵终于成功突围而去,1880名湘军士兵全部阵亡,魏光焘以下所有的军官全部牺牲。而日军也付出了伤亡389人的代价。这是野津道贯遇到的第一场硬仗,能在一天之内攻下旅顺要塞的日军,竟然在这里被一支3000人的小部队阻截了一天一夜。
可以说,除去兵力和武器对比,魏光焘和他的士兵并没有输掉战斗!
在牛庄之战中,魏光焘身先士卒,以他的英勇激励着士兵,指挥士兵沉着应战,这才是一支真正的湘军。牛庄之战虽然失败了,但它向世人展示,清军并不是天生无战斗力,日军也不是不可以战胜,只要将士英勇,指挥得当,胜利同样可以属于清军。
而在占据牛庄后,野津道贯再一次使出了奇招。
跟魏光焘的预料一样,野津道贯并没有向海城进军,但也没有单独进军田庄台或者营口,而是兵分两路,分别向田庄台和营口进军。
在兵法上,分兵是大忌,野津道贯兵分两路的进军,正是试探性的进攻,野津道贯并没有决定先主攻田庄台还是先主攻营口,他在等待清军的变动,露出破绽,打乱吴大瀓的部署,牵着对方的鼻子走。而吴大瀓果然上当了,由于田庄台是清军重要的战略后方,一旦田庄台失守,粮道受影响,清军就要挨冻饿肚子了。于是,吴大瀓也顾不得再去进攻海城了,迅速把部队回撤——再次回到田庄台!
在回军的路途中,吴大瀓畏敌的老毛病又犯了,他觉得光靠他的大军可能挡不住日本人,于是叫人急电给在营口的宋庆,要求宋庆率领主力前往田庄台。
宋庆手下的大军有两万多人,虽然他认为吴大瀓的主力足够对付日军了,而且自己大军一走,营口将会变成一座空城,日军可以轻而易举地占领。但是,现在吴大瀓是他的领导,考虑再三,他觉得还是应该先听领导的,留下了3000人驻防营口,其他兵力在他的率领下开往田庄台。
营口清军变动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野津道贯的耳朵。机会来了!清军终于出现了破绽!这种局面正是野津道贯希望看到的,吴大瀓大军从海城前线撤走,海城之围自动解除,海城里的日军可以出来晒晒太阳,拍拍手跺跺脚了,与自己的援兵合兵,而宋庆大军从营口开赴田庄台,营口兵力空虚,可以一举攻下,被阻截在营口以南的乃木希典的大军也可以实现合兵了。
如此一来,原本分散各地的日军可以完全实现合兵,到时候再调转枪口,去总攻田庄台,胜算也大增。
如此好的战机,野津道贯并没有错过,他命令小股日军继续佯攻田庄台,调动吴大瀓和宋庆主力扑向田庄台,而主力日军兵不血刃,用了不到一小时就占领了营口。
战场上如何抓住战机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野津道贯自出兵以来的行动,这支明明是来解围的军队,在到达海城后,偏偏只在周边作战而不去进攻海城,到现在为止,野津道贯甚至没有让自己的一个兵跑到海城城下,他似乎很无视被围的海城的存在。
野津道贯的兵法看似复杂,其实很简单,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攻其必救,大范围调动对方,让对方去跑步,而对方的破绽总会在这个过程中露出来。一旦发现了破绽,就要毫不犹豫,抓住就打,并击其弱部,先打孤立无援之敌,以自己的优势兵力歼灭敌军的有生力量,实施各个击破,直到把这次机会榨干为止。
不要认为步枪等热兵器出现以后,就不需要兵法,决定战争胜负的最终是人以及如何使用人,而这就是兵法的核心。
而战场上的机会是均等的,发现机会不等于抓住了机会。除了良好的判断力,要抓住战机,还有一条极为重要的因素:冒险。
事实上所有的机会,其实都是冒险得来的。有时候,冒险越大,机会越大。而作为一个军事统帅,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承担风险,作出决断,下达命令。这个命令在下达之前,可以深思熟虑,可以反复权衡,但是一个好谋无决的人绝不是一个优秀的统帅,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是谁非还需要自己拿主意。对于统帅来说,在关键时候,你必须压下所有的争论,抹去所有的唾沫——拔刀!让战刀出鞘!
而一旦战刀出鞘,剩下的事情就是为之战斗了。这时候就无法东想西想、左顾右盼、前瞻后顾,也不必患得患失,成功的人在关键时候都是能够豁得出的,统帅也不例外。当你坚持到自己都忘了是为何坚持的时候,也许胜利的曙光就来了。
一个优秀的统帅必须像信仰神一样信仰自己的决断。
大家知道这个情况不仅只是在战场如此。
在商场甚至情场上的很多成功者,他们都具备敢于冒险的天性。因为他们知道,真正属于自己的机会是不会很多的,错过了这一次,很可能就没有下一次,所以他们一般不会在机会面前犹豫不决,而是会积极出击,即使有那么多不明白的事情,也是在做的过程中去明白,而不是在白白等待中想破脑袋。
知行合一,欲穷千里目,先走到一楼,做起来再说。
曾经是有很多机会摆在吴大瀓面前的,但他没有抓住。
因为同样的方法敌军可以用,自己也可以用,所谓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是最美妙的现象。即使在野津道贯占据牛庄之后,分兵向田庄台和营口进军,吴大瀓还有以牙还牙的机会。
这个机会就是:不需要管田庄台和营口,只需要再一次反攻牛庄。
在野津道贯大军出动后,牛庄只留下了日军的小股部队,吴大瀓以绝对优势的兵力袭击牛庄,如果野津道贯派兵来救,正好就可以解田庄台或者营口之围,让日军跑步,把战场主动权又夺回来。如果不救,那也好办:先把牛庄的日军剁了包饺子,大大挫灭日军的锐气,再与营口的宋庆大军南北夹击日军,反而将野津道贯的援军堵在包围圈内!
而吴大瀓之所以在一开始不愿意放弃海城,现在紧赶慢赶地跑回田庄台,有他的秘密。
一位画家的最后表演
在得知宋庆大军已经从营口出发,田庄台可以由宋庆大军去防卫后,吴大瀓将大军拉向了位于田庄台后方的双台子。一旦宋庆战事失利,从这里他可以很方便地跑到锦州,然后跑回山海关。在关内待着挺安全的。
吴大瀓现在考虑的就是自己的后路问题。
在最初的激情过去之后,吴大瀓同志发现仗并不是那么好打的,甚至连怎么指挥士兵都是个问题,他战前很狂,骨子里却很胆小。保命要紧,吴大瀓已经完全没有那种指点江山、想当曾国藩第二的雄心壮志了,也不想再继续升官,主要考虑的是如何安全地回到山海关内,毕竟自己还要画画啊。
于是,当74岁的宋庆率领大军气喘吁吁赶到田庄台准备和吴大瀓合兵时,却发现领导不见了,长跑名将连哭死的心都有。
田庄台之战最终以日军的胜利而告终,在无法抵御野津道贯的进攻后,宋庆也不得不败退双台子。野津道贯不仅成功地解救了海城之围,而且连续攻下了鞍山、牛庄、营口以及田庄台,以一万兵力,击溃清国十万大军!
对日军来说,攻下田庄台还有另外一个重大的胜利,因为它打通了一条重要的陆上通道:日本本土的陆军可以通过运兵船迅速运往旅顺,然后从旅顺一路畅通地北上进攻奉天,或者从营口、田庄台折往西南进攻山海关。也就是说,东北的日军已经威胁到了奉天和北京!
消息传到广岛,大本营里的睦仁十分激动,他连续三次下诏嘉奖!
但野津道贯仍然遭到了日本国内媒体的批判。
在攻占田庄台街道时,野津道贯吸取了上一次与魏光焘巷战损失重大的教训,他没有再进行巷战,而是命人提来了一些东西。
这是几百桶油,日军集体浇油放火,火乘风势,整个田庄台化为灰烬,这个有着几千户民居的繁华市镇变成一片焦土。野津道贯的这个放火行动遭到了日本国内百姓的批评。
“田庄台城内有不计其数的物资、武器弹药,它们都是我国的战利品,却被你烧了,多么可惜呀!你难道就不能想想别的办法吗?”
几十年以后,日军吸取了这个“教训”,“三光”政策的顺序是:先杀光,再抢光,然后烧光!
为何大清不打持久战?
好吧,现在是时候该总结一下清国在这场战争失败的根源了。当然,我现在的总结都是从纯军事的角度来说的,虽然之前分析了很多的原因,它们都是清国在这场战争中失败的原因,但是,它们都还没有涉及到清国失败的根源。
这个根源就是,清国输在了起点——战略。
300年前,日军是由丰臣秀吉带领进攻明朝,虽然他只打到了鸭绿江边,但是在明清两代对中华帝国的战争中,日本的战略都是一样的,这个战略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速。
先抢夺制海权和朝鲜战略要地,再直插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速战速决,以迅速取得胜利迫使对方投降,换来和约。
对日本来说,这样的战略带有极大的赌博性,完全是一个不计后果的亡命赌徒式的打法。但这也是没办法的,因为日本国小民贫,补给有限,无法进行消耗战,日本的国力无法支持一场长期的战争,只要在一处遭到对手的牵制,就将满盘皆输!
比较一下,大明和大清在战争初期都曾经战败过,但不同的是,大明很快清醒过来,那个万历皇帝虽然从来不上朝,但他对跟倭国战斗到底的信念是无可动摇的。在坚定的信念下,后来的明军开始改变战法,以消耗日军有生力量和延缓其攻击步伐为主要作战目的。大明“抗倭援朝”战争持续七年,日本被打到崩溃边缘,不久即爆发内乱,国内长年内战,国力一蹶不振达200年,以至于后来的郑芝龙(郑成功的父亲)仅凭几条海盗船就能横行日本!
所以,在历史上,除了无比强大的唐朝和元朝以外,对日作战历来都做好“相持以久,持久以战”的准备。
面对接下来的战事,清军新任总指挥刘坤一提出了持久战的战略,在上奏给朝廷的奏章中,刘坤一表示:“持久”二字,实为现在制倭关键。而这种思想也得到了其他不少大臣们的认同,大家表示,跟日本打架,一时打不过,可以长时间打嘛。
这种想法是很符合现实情况的。一旦清国确定了要和日本长时间打架,这对日本只能是个不幸的消息。
清日战争开始后,日本不仅投入了本国几乎全部的陆海军,国内兵力空虚,更重要的是——他们快没钱了。
为了维持这场战争,日本已经花费了临时军费两亿日元,而当时日本全年财政收入才8000万日元。也就是说,为了打这场仗,日本把未来几年的钱都花完了,整个国家也变成了一个为战争服务的机器,在战争正式爆发后仅仅三个月内(至1894年11月),日本全国工业生产就减少了一半(51%),商业减少了三分之一(31%),农业生产减少了13%。打仗是需要钱的,为了继续打下去,日本准备向汇丰银行借款。
但朝廷并不打算打一场持久战。
不这么做的原因并不是朝廷没有这个想法,而是根本不可能这么做。
对于朝廷的实际最高统治者慈禧来说,她面对的事实是,淮军已经灰飞烟灭了,这支军队是李鸿章的,同时也是她的权力基础,淮军是属于后党的,这仗再打下去,只能由帝党的人物来继续负责指挥,很显然,谁指挥战争,军权就会落到谁的手上,如果帝党掌握军权,这是慈禧和她的后党集团不愿意看到的。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从战争一开始,李鸿章虽然明知这场战争绝无胜算,属于朝廷帝党一派的清流言官们又不断攻击,背后搞小动作,但李鸿章还是要硬着头皮打下去,只有清日之战是由后党集团的人负责组织和指挥的,才能确保朝政大权继续留在慈禧和后党集团的手中。而当战争进行到有可能为国内的权力带来洗牌,影响到当权者权力的时候,这场战争就必须结束。
就这么简单。
战争结束了,那么就开始和谈吧。也许只要签个条约,赔点银子,所有的担忧都会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