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逝世后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
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称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
孔子生平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中国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圣人。
对于孔子的言论许多人耳熟能详,但对于孔子的身世却知之甚少。
孔子本姓子,是商王室的后裔,即商汤的后代。当舜帝的大臣契因为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帝赐姓为“子氏”。契的第十七代孙即商汤。
与孔子同时代的鲁国孟僖子说孔子是“圣人之后”,指的就是孔子是商汤的后代。而司马迁把他为孔子作的传命名为“孔子世家”,显然是把孔子定位为一位“王者”,因为在《史记》中,只有为王者列传 ,体例上才是“世家”。
周灭商,周成王封微子为宋国国君。商王室由帝王家沦为诸侯王室。后因宫廷内乱而迁居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母亲叫颜征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建立过战功,曾任陬邑的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九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又娶颜征在。当时叔梁纥已六十六岁,颜征在还不到二十岁。
公元前551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祈福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孔子三岁时,父亲去世。十七岁时,母亲去世。孔子成了孤儿。家道中落,年轻的孔子为了生计,做过为人相礼、料理丧事的工作,也做过管账的“委吏”,看管牧场的“乘田”。孔子后来回忆说:“吾少也贱,故能多鄙事。”青年时期的不幸及生活的艰辛,使孔子早早地成熟。
孔子自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自十五岁开始明确了自己学习的目的和方向,有系统地从事礼、乐、射、御、书、礼、数(六艺)的学习,他学无常师,据说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好学不厌,乡人都称赞其“博学”。
“三十而立”,自三十岁开始独立地参加社会政治活动,并且创办了私学,收徒讲学,曾子、颜回、子路、子夏、子贡、冉有等是孔子较早的一批弟子。
孔子从三十岁到三十四岁期间,主要是在鲁国太庙做祭祀官。三十五岁时,鲁昭公被季平子、孟氏、叔孙氏三大臣逼下台,逃往齐国。遇国君之难,孔子立即前往齐国追随鲁昭公。齐景公对孔子极为赞赏,常向孔子问政,欲起用孔子,因齐国丞相晏婴从中阻挠,于是作罢。孔子在齐国呆了一年,返回鲁国。
孔子三十七岁到五十一岁期间,依然在鲁国主持祭祀。这时他的官职是“儒”,即祭祀官。因为孔子长期做儒官,所以,后世称孔子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五十一岁时,正式在朝中为官,任鲁国中都宰。由于为政有方,五十二岁时,由中都宰提升为司空、大司寇。孔子五十四时,由大司寇代理丞相职务。施政期间,主要的政治主张是维护、巩固鲁定公的地位,对内抑制三大臣,对外与齐国结盟。孔子参与国事三年,鲁国大治:贩卖猪羊的商人不敢哄抬物价;男女都分路行走;掉在路上的东西没有人捡;四方的旅客来到鲁国的城邑,不必向有司求情送礼,都给予接待和照顾,直到他们满意而归。
齐国害怕鲁国因孔子强大而威胁到自己,就送了八十个美女、三十匹骏马给鲁国国君。鲁国国君与大臣季桓子非常高兴,再三去看美女、骏马,并予以接受。孔子劝阻无效,羞于与季桓子同朝为官,并羞于再做鲁定公的臣子,毅然辞官,离开鲁国,开始了漫长的周游列国之旅。
孔子自五十五岁到六十八岁,周游列国十四年,先后到过卫、陈、曹、宋、郑、蔡、楚等国。其中,孔子在卫国做过官,楚昭王也曾准备封孔子七百里地为小国国君,结果没成。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经过的国家近十个,先后会见了大小国君和权臣七十余人,希望能被起用,以推行自己的主张,但却处处碰壁。然而,他取得了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成就,就是将他的人文理念“仁义”带到了各个国家。孔子在周游列国的途中倍受磨难,但都坚持了下来。
十四年周游列国的漂泊生涯之后,孔子重新回到了鲁国,鲁哀公和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询,并尊孔子为“国老”,但终不起用。后孔子不再追求仕途,潜心于教育及夏、商、周三代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他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教育理论,如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不耻下问的求学精神,以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学习态度,为后人所称道。他先后删《诗》、《书》,订《礼》、《乐》,修《春秋》,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了全面整理。老而喜《易》,曾达到“韦编三绝”的程度。
六十九岁时,独子孔鲤去世。七十一岁时,得意门生颜回病卒。孔子悲痛至极,这一年,有人在鲁国西部捕获了一只叫麒麟的怪兽,不久死去。他认为象征仁慈祥瑞的麒麟出现又死去,是天下大乱的不祥之兆,便停止了《春秋》一书的编撰。
七十二岁时,突然得知子路在卫死于国难,悲痛不已。次年,孔子因病逝世,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
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孔子著作
孔子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然而,严格来说,孔子并没有留下专著。即使儒家的经典著作《论语》,也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论语》
《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
《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
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论语》又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
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渊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易传》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文化大圣人,曾经提出过人生的五大里程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花了很大的精力,把《周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孔子感慨地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周易》的文与质了。”
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这就是孔子读易“韦编三绝”的故事。按照史书说法,《易传》是他晚年创作。
“传”共有《文言》、《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十篇,被后人称谓“十翼”,它是对《周易》古经的解释。
根据传统说法,“十翼”系孔子所作。这种说法最初源于《史记》与《汉书》。如《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汉书·艺文志》记载:“文王……作上下篇,孔氏为之《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十篇。”《易传》是解经之作,旨在解释《周易》的要言大义,因为它们好象《周易》之羽翼,又恰好是七种十篇,顾称“十翼”。
在孔子的推崇下,《易》被儒家定为五经(《易》、《尚书》、《诗》、《礼》、《春秋》)之首。
孔子的智慧
作为儒家的开山鼻祖孔子,不但倡导入世以修身为本,然后完成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功业,而且具体而详尽地勾勒、规划出许多律己修身的具体内容和基本方法。即使是今天,我们亦为他的睿智所折服。
修养道德
孔子说:“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意思是说,称千里马叫做骥,并不是赞美它的气力,而是赞美它的品质。
日行千里的马,其力固然可观,但与它的德行相比,则可以不提。
那什么是千里马的德性呢?
良马奔驰如风,骑在上面,有如在平稳的水面上行船,没有一点颠簸的感觉;良马如遇主人坠鞍,便立刻站住,等主人起来,绝不会踏伤主人;如果肚带没有系紧,马鞍不安全,你就是骑上去了,甚至用鞭子打它,它也不走;良马识途。诸如此类,都是良马的德性。千里马的德性指的也是这些。
孔子在这里并不是教人如何相马,而是借衡量马之优劣来说明一个人安身立命应以什么为主。
孔子赞美千里马识途、护主的美好品德。同样,德乃人生事业的基础,是个人才能的统率和主心骨。反之,离开了道德的建树,事业也就失去了稳固的基础,如艳丽一时而不可长存的花朵;缺乏道德的约束,个人的卓越才能还有走向反面的可能。
历史上不少道德的高洁者,走的是寂寞的人生之路。如人们熟知的贫居陋巷、箪食瓢饮而不改其乐的颜回;身遭流放而后自沉于汩罗的屈原;持节牧羊的苏武;坚持抗金而后血洒风波亭的岳飞。他们不是政坛上的不倒翁,不是人生的春风得意者,但却是有德伟人,千百年来,一直具有一种人格感召的魅力。
相反,类似赵高、秦桧之流,生前趋炎附势,虽可享尽荣华富贵,前呼后拥,不可一世,却也免不了被押上历史的审判台,经受着凄凉千古的审判,遭人唾弃。
《左传》说“君子三立”:立德、立功、立言。在这三项不朽的事业中,立德居于首位。
《菜根谭》中有:“富贵名誉自道德来者,如山林中花,自是舒徐繁衍;自功业来者,如盆槛中花,便有迁徙度兴;若以权力得者,其根不植,其萎可立而待矣。”即告诉我们,只要一个人的荣誉富贵是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的,那么,一切就如山林中自然盛开之花,繁衍不息,是建立在功业或权力基础上的富贵名誉所不可企及的。
安贫乐道
孔子的思想中,有安贫乐道的意识。所以,在他眼中,值得称羡的并非大红大紫的富贵者,而是那种身贫却心富者。
且看他们,有着春风般的和煦心境,口袋中虽无多少钱财,却还能在精神上怜悯那些孤独无助者;有着清纯秋水般的气骨,家中虽仅有四面白壁,却能在精神上傲视王侯。
颜回,是孔子门下资质最高,也是孔子最钟爱的弟子,以德行著称于史,被后世尊称为“复圣”。
颜回曾向孔子请教如何实行“仁”,孔子因此而说出了那段历史上有名的话语:“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依照孔子的教诲,颜回十分注意在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实行“仁”的理想。
因为贫穷,颜回只能居住在简陋的巷室,只有一只竹苇制的盛器来盛饭,一只葫芦做的水器来饮水。别人对于这样的贫俭生活,大多因不能忍受而忧心忡忡,而颜回却能不改安贫乐道的志气。平日与人交往,他能不将怒火发泄到别人的身上,能不把麻烦的事推给别人,能不犯同样的错误,还能不矜夸自己的好处……
因此,孔子曾称赞颜回,认为他能长期地依“仁”而行,而别的人则只能是偶然地达到“仁”的境界而已。
在贫穷的境地仍能安贫乐道,这才是君子所为。
或许你饱尝贫穷的苦楚,或许你愤怒生于穷乡僻壤,或许你又埋怨世间贫穷太过悬殊,但这些君子都能安然处之。
他们处于贫穷之时,眼中无视权势、富贵的存在,那是安于贫穷、品质高尚和自我修养非常好的表现,这种人一旦时机成熟,必然能发挥自己的才干,因为他会牢记贫穷时的感受,能够忍受贫寒,能珍惜所得到的一切,并知道怎样去合理地运用。
子路也称子由,是孔子的另一位著名弟子。
子路性格豪爽耿直,心胸坦荡,重友情,有勇气。他曾说及自己的志愿,就是把自己的车、马、衣、裘和朋友们共同享用,即使是用坏了,也不怨恨。他还曾在向孔子求学时,直称孔子的“正名”,说为迂阔之说……后来,子路入仕为官。
孔子对子路有这样的评价:“穿破旧的以乱麻为絮的袍子,与穿着狐貉皮制大衣者并立共事,而又能够不以为耻者,那必是子路!”
人处于贫穷之中,很多人自然就会看不起你,无论是说话还是办事,都不会重视你,不仅如此,可能还会让你受到侮辱。
那应该怎么做呢?别人轻视自己,自己却不能看不起自己。面对冷遇,不去计较,不自轻自贱,是一种聪明的生存方式。
正直为人
孔子很赞成正直做人。
当时卫国有一个大夫叫史鱼,为人正直。他临死时嘱咐他的儿子,他死之后,停尸勿葬,他要尸谏卫灵公,进用贤人,斥退小人。否则,宁可尸骨腐烂,也决不入土。
卫灵公大受震动,终于接受了史鱼的尸谏,重用贤人蘧伯玉,斥退了小人弥子瑕。
孔子知道后,赞扬道:“正直啊,史鱼!国家政治清明时,他像箭一样直;国家政治混乱时,他也像箭一样直。”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正直的人往往会受到排挤,甚至打击。
那么,做人正直到底好不好呢?
孔子告诉我们,做人还是应该正直。在《论语·雍也》中,孔子深刻地指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意思是说,人生活在世上应该是正直的,不正直的也能活在世上,那是他侥幸地免于灾祸。
孔子赞成做人正直,但是,他也指出,在坚守正直品质的前提下,最好也讲究一下策略。他说:“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为人正直,如果不好学,不注意修身处世,也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在《论语·卫灵公》里,孔子在赞扬了史鱼的“如矢”之直后,又赞扬了另一个卫国贤大夫蘧伯玉。孔子说:“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意思是,君子啊,蘧伯玉!国家政治清明时,就出来做官;国家政治混乱时,就把自己的本领收藏起来。
像蘧伯玉这样的在坚守正直品质的前提下,审时度势,可以说是明智之举。史鱼的正直如矢固然可贵,但如果不讲策略,“矢”就容易折断,这岂不让人惋惜!孔子既赞扬“直哉史鱼”,又赞扬“君子哉蘧伯玉”,其中深意,需要我们细细体会。
信守诺言
《论语》记载: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可以做人。就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怎么能行路呢?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大车是用一头牛拉的车,小车是用一匹马拉的车,輗和軏都是车上的关键所在。孔子在这里用輗和軏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说明信用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老子在《道德经》中也说:“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一个人诚信不足,别人自然不会相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