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26500000069

第69章 董仲舒(2)

“三才”理论中,“人”与“天”和“地”是并列的。“人”不是自然的奴隶,也不是自然的主宰,他只是其中的一个参与者。人和自然相互协调,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天地万物都是和谐统一的。

人具有独立性,又是“三才“中的一部分,要遵循自然界的规律,还要发挥自己的作用。“三才”注重人与自然的协调,也不否定人的地位和作用。“天人相参”、“天人和协”在这种自然的关系下,要比“天人合一”更加积极与全面。

“天”自古被认为是神,是宇宙的秩序;“道”是自然的秩序。在这二种秩序中,人被看作是生命的最高形式,人生来就是来协助“天”和“地”的。所以说,人与天、地三位一体,三者符合相互的规律,也保持一致。

天、地、人三者合为一体,缺一不可,构成了万物生化之根本。这一观点即已表明了天地人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规律。“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就是他们之间的规律。“三者皆亡,则民如麋鹿,各从其欲,家自为俗,父不能使子,君不能使臣,虽有城郭,名曰虚邑,如此,其君枕枕而僵,莫之危而自危,莫之丧而自亡,是谓自然之罚。自然之罚至,裹袭石室,分障险阻,犹不能逃之也。”如果破坏它们之间的规律,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这种惩罚十分严厉,一旦来临就无法逃避。董仲舒强调,君王作为一国之主,对破坏天地人的生态平衡负有最大的责任。”

他提出“自然之罚”的观点后,还提出了“自然之赏”的观点。“三者皆奉,则民如子弟,不敢自专,邦如父母,不待恩而爱,不须严而使,虽野居露宿,厚于宫室,如是者,其君安枕而卧,莫之助而自强,莫之绥而自安,是谓自然之赏。自然之赏至,虽退让委国而去,百姓襁负其子,随而君之,君亦不得离也。故以德为国者,甘于饴蜜,固于胶漆,是以圣贤勉而崇本,而不敢失也。”

君王以德治国就会得到自然的赏赐,“以德治国”正是他对天地伦理观的运用。“德”,“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同而通理,动而相益,顺而相受,谓之德道。”天与人之间互相联系合为一体,天人相同、道理相通,行动而相互补益,顺应而相互承受,这就叫道德。

对“道德”的定义,包含了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观点中人与自然伦理道德的思想,即伦理关系不仅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亦发生在人与自然之间。生态伦理学得以成立的前提是人与自然存在伦理道德关系。董仲舒的生态道德观相对来说是比较粗糙。汉武帝建元“六年春二月乙未,辽东高庙灾,夏四月壬子,高园便殿火”他用天地伦理学来探讨这一天人感应现象,结果受人陷害而被役入监狱,差点丢掉性命。从此,他便再也不谈论天人灾异的问题了。

鸟兽昆虫莫不爱

儒家学说主张,由爱人生发出来的对万物之爱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仁义法》中说:真挚地爱护人民,以至于对鸟兽昆虫都去爱护的,不爱护,怎么能说是仁呢?仁就是爱人的名称。他还强调爱物思想。他说:广泛地爱护一切生物,才能表现出仁爱来。这与天地伦理道德思想是紧密相连的。

他提出了一套“五行顺逆”的方案加以解释如何爱护万物。在《春秋繁露·五行顺逆》中分析到:

“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劝农事,无夺民时……恩及草木,则树木华美而朱草生;恩及鳞虫,则鱼大为,鱣鲸不见群龙下。如人君出入不时……事多发役,以夺民时……则茂木枯槁……

火者夏,成长……恩及于火,则火顺人而甘露降;恩及羽虫,则飞鸟大为,黄鹄出见,凤凰翔。如人君惑于谗邪……咎及羽虫,则蜚鸟不为……

土者夏中,成熟百种……恩及于土,则五谷成而嘉禾兴;恩及倮虫,则百姓亲附,……如人君好淫佚……咎及于土,则五谷不成……咎及倮虫,倮虫不为……

金者秋,杀气之始也……恩及于金石,则凉风出;恩及于毛虫,则走兽大为……咎及于金,则铸化凝滞,冻坚不成,四面张网,焚林而猎;咎及毛虫,则走兽不为,白虎妄搏,麒麟远去。

水者冬,藏至阴也。……恩及于水,则醴泉出;恩及于介虫,则鼋鼍大为,灵龟出……咎及于水,雾气冥冥,必有大水,水为民害;咎及介虫,则龟深藏……”

春天万物复苏,必须在这个时候重视农业耕作,鼓励农民抓紧时间耕作,不要耽误农民播种的时机;把恩惠施及到草木身上,勤于管理施肥,草木才会长得华美;把恩惠施及到鳞甲类动物身上,精心护养,鱼儿才会旺盛地繁殖……其中董仲舒强调作为一国之君要为民作着想,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才能搞好农业生产。他所说的“五行顺逆”就是要保护生态,同时也要以德治国,其政治意义是明显的。天人感应说,就是以“正刑与德”推行以德治国的思想。

“变天地之位,正阴阳之序,直行其道而不忘其难,义之至也。”意为:把天地颠倒的位置变换回来,把阴阳混乱了的秩序纠正过来,正直地推行天地自然之道,而不畏惧任何困难,这是道义的最高表现。保护生态环境,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变正直行、不忘其难,这就是最高道义的要求。

此外,他还提倡节俭的生态伦理思想,主张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他把自然资源分为“可食”资源和“不可食”资源,主张对“可食”资源“益食之”,以达到“天为之利人”;对“不可食”资源要“益蓄之”。天地自然的运行本身是完美的,既给人类提供了“可食”资源,又给人类提供了“不可食”资源,所以人类应爱护好自然,保持人与天地万物的和谐。

人性论

董仲舒的人性论建立在“天人”哲学的基础上,主张人有善质而未能善,把教化的权力转移到统治者手中。他综合前人智慧,从天道到人性,再到伦理道德,就形成了他的人性论哲学。

他主张由“天道”论人事,人事在于“天”,并崇尚元、始。崇尚“天”,君王也应当听从“天意”的安排;主张尊阳卑阴,尊性卑情,弘扬重德轻刑。人性以性未能全善,性情相与为一瞑,待教而后成,斥孟子性善说。主张中民之性,排除圣人、斗筲者于性名之外,重王者化民之教,加强王者是万民的责任;他还在荀子、告子论性的基础上提出气质、才质之性的说法。

“性三品”

董仲舒的“阳尊阴卑”论目的是为其提倡“德治”的政治主张。他继承了孔、孟的先秦儒家思想。他提出的“性三品”理论是对“性善论”和“性恶论”的一种中合,并通过他来巩固封建社会等级制思想,而这种思想就为人性论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他看来,人性是仁,而人情是贪。仁性是天的阳的体现,贪情是天的阴的体现。所以,他说:“吾以心之名,得人之诚。人之诚,有贪有仁。仁贪之气,两在于身。身之名取诸天。天两,有阴阳之施;身亦两,有贪仁之性。……身之有性情也,若天之有阴阳也。”

“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即天与人相通。根据这一观点,他指出,“天有阴阳禁,身有情欲栣,与天道一也。是以阴之行不得干春夏,而月之魄常厌于日光,乍全乍伤。天之禁阴如此,安得不损其欲而辍其情以应天?”天禁阴,人应当禁其情欲。

“必知天性不乘于教,终不能栣”禁情欲就要靠道德的教化。人生来就具有的本质,就是生的本质,人性不被教化,又怎么能成为善,善就像米,性就像禾苗,禾苗虽然能长出米,但禾却不是米。人性虽出于善,但人性却不能称为善。“米与善,人之继天而成于外也,非在天所为之内也”。万民之性,其本质未被发现,就像人闭上眼睛睡觉一样,教化之后就是善。当还没发现的时候,就称为有善的体现,但还不能称为善。在他看来,人性“为善”,是要经过君王的教化才能为“善”。“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善,教训之所然也,非质朴之所能至也,故不谓性”。反之,“谓性已善,不几于无教而如其自然!又不顺于为政之道矣”。

情欲极少的“圣人之性”;情欲极多的“斗筲之性”;仁贪居中的是“中民之性”。他说:“今按圣人言中,本无性善名,而有‘善人吾不得见’之矣。使万民之性皆已能善,善之者何为不见也?观孔子言此之意,以为善甚难当。而孟子以为万性皆能当之,过矣。圣人之性不可以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中民之性如茧如卵。卵待覆二十日而后能为雏,茧待缲以涫汤而后能为丝,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

董仲舒提出的“性三品”中,“圣人之性”和“斗筲之性”都“不可以名性”,只有“中民之性”才可以“名性”。他强调“王”具有“圣人之性”,应当在万民之上,万民就只有“中民之性”,是可以被教化的,而“斗筲之性”就是小人的本质,也是天生所具有的。“性者,天质之朴也;善者,王教之化也。无其质,则王教不能化;无其王教,则质朴不能善”。“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民受未能善之性于天,而退受成性之教于王;王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者也。”从上所述,董仲舒的政治意图就是宣扬其神学化的人性论,其目的是巩固封建制社会的中央集权。

性非教化不成

人性论是董仲舒为论述教育的作用所提出的理论依据,他综合了性善论和性恶论,提出了人性有善也有恶。他将人性定为是天生就具有的,并依据阴阳五行,将人性分为阳的仁义之性和阴的贪利之情。

人性中存在着二种对立,即可发展为善的善端和可发展为恶的情欲。“性非教化不成”的观点强调了其比性善论和性恶论更具长处和复杂性。

他的“性三品”说,表明了他对教育的作用的重视程度。这种决定论,必然会忽略被教育者个体的能动性和创造精神。对于教育治国的作用,则是采用旧的儒家思想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路,即以德教取代刑罚。但他认为刑罚是“内法外儒”的统治所不可少的,所以并不能完全放弃刑罚的作用。他教育人民要“耻犯其上”,把君主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因此,他就把教育的作用也集中到的政治问题上来了。他强调伦理,崇尚政治伦理的政治作用,所以在教育和政治间,他更倾向于后者。

董仲舒用“以仁安人”、以义正我”的观点,重新定义了“仁”和“义”的两个伦理概念。“正我”才能“安人”所以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义”。他认为,人民应该重义轻利,但也承认了“利的地位。“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是他的非功利的价值观,提倡重“义”轻“利”的道德准则。他去除了先秦儒家“先富后教”的思想,形成了他以德育为中心,以道德为重心的封建制教育的思想。

“仁德”指儒家思想的伦理道德。具有的理性的洞察力和判断能力就是“智德”,他说,“其知利害早,物动而知其化,事兴而知其归,见始而知其终”。这个思想要求“智”要做到“其动中伦,其言当物”。他认为,“近乎仁”是道德教育的根本目标,“急乎智”是达成目标的方法。他还认为,德与智是相济相成的;“仁而不智”和“智而不仁”都具有片面性;智育是要为德育而服务,这也是处理德与智关系的三个要点。

他强调教育的德育内容为“三纲五常”。“三纲指:君臣纲,父子纲,夫妻纲。这是社会道德的准绳;“五常”就是指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在中国一直沿用几千年,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道德规范的基本模式。在这种框架中,没有了“天赋人”的平等观念,也没有了“民贵君轻”的重民思想。

性待教而为善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汉武帝所采纳,所以儒家思想成为汉代的基本国策,也就开始了我国长达几千年的儒家思想教育。人性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所以人性也就成为了人们所谈论的议题。

同类推荐
  • 一封终于发出的信:我和我的父亲陶铸母亲曾志

    一封终于发出的信:我和我的父亲陶铸母亲曾志

    本书系《我和我的父亲母亲》系列丛书之第一本。1978年,陶铸的女儿陶斯亮所写《一封终于发出的信》,以泣血的文字和深挚的情感,引起全国无数读者的共鸣,掀起平反冤假错案的一个高峰。35年过去,在父亲陶铸逝世近半个世纪,母亲曾志也已离世多年后,陶斯亮重拾情思,追忆双亲,带读者走进陶铸一家的亲情世界。
  • 豪气干云石达开

    豪气干云石达开

    翼王石达开是太平天囯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十六岁便“被访出山”,十九岁统率千军万马,二十岁封王,英勇就义时年仅三十二岁。他是天平天国中最完美的男人,生前用兵神出鬼没,死后仍令敌人闻风丧胆。没有靠山,石达开的逆袭之路艰辛异常,不仅仅是靠运气和勇气,还有豪气、义气。重读太平天国最真实的历史。读历史,更懂政治。
  • 李叔同大师的人生历练课

    李叔同大师的人生历练课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每个人的人生都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历练,因此都有说不完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包含着深刻的人生经验。人的一生就像是一本书,包含了深邃的人生哲理,因此,研究前人的人生成了我们获取人生经验的重要途径。然而世上的人有千千万,不是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值得研究的,都是可以给我们以启迪的。那些成就非凡的大师们,他们的人生历练才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这就像读书一样,不是每一本书都对自己有用,我们必须慎重的选择。在许许多多有成就的人里,有一位叫李叔同的前辈,也就是著名的弘一法师,他一生所取得的成就令世人瞩目。他精彩绝伦的一生蕴含的人生智慧,是我们一辈子也学习不完的。
  • 中国历代贤能录

    中国历代贤能录

    唐太宗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美德和智慧,我编著了这本《中国历代贤能罗》,希望读者能从中得到一些启迪。不过,在开卷之前笔者要重申两点:首先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然而,也要看到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 西蒙娜·薇依评传

    西蒙娜·薇依评传

    帕拉·尤格拉在本书中以精准的笔触,为法国哲学家、神秘主义者和政治活动家西蒙娜·薇依刻画了一幅令人过目难忘的思想画像。与维特根斯坦一样,薇依属于那种最特立独行、最难以亲近也最容易遭受误解的另类伟大思想家。加缪和T.S.艾略特对她崇敬有加,而苏珊·桑塔格有句名言:“在薇依赢得的成千上万读者中,能真正分享她思想的人,我想只是少数。”帕拉·尤格拉无疑属于这少数。他生动简述了薇依圣徒般短暂而非凡的人生,以及她的思想历程,诠释了薇依现象中的多重悖论,探讨了薇依思想所涉及的哲学、政治、基督教、犹太教等多个领域的难题,很多地方都像薇依作品一样发人深省。
热门推荐
  • 注意这不是悲剧

    注意这不是悲剧

    这里有无数的小故事,深藏于黑暗之中,它是红色的,刺眼的颜色;或许结局并不美好,但它并不悲伤,死亡不是逃避,是解释,解释存在的意义。一开始就是我和你,她和她,他和他,她和他,还有他们之间的游戏,才刚刚开始,不要急着喊结束。注意这个故事有点微恐,不是恐怖故事,不暴力,这是个言情小说,如果有什么不舒服影响,请开心点,这不是个悲剧。
  • 第五人格感染的平行世界之旅

    第五人格感染的平行世界之旅

    来自平行世界的感染偶然间误入了另一个时空的欧丽蒂斯庄园,开始全新的旅程。
  • 狂野梁山

    狂野梁山

    惩奸除恶,替天行道!为了同一个信念,我们从五湖四海汇聚梁山,在同一面旗帜下,热血盟誓,生死与共!.当勇武侠义的三山派系执掌梁山泊,天下会有怎样改变?一个誓不接受朝廷招安的梁山,能否兄弟齐心,统一华夏,扫辽灭金?这是一个豪气干云的水浒故事!这是一个激情奔涌的狂野派梁山!因为,这里没有龌蹉小人的立足之地!
  • 飞沙走石:风灾与风暴的防范自救

    飞沙走石:风灾与风暴的防范自救

    本系列主要内容包括“自然灾害”、“火场危害”、“交通事故”、“水上安全”、“中毒与突发疾病”、“突发环境污染”等,书中主要针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灾害问题作了详细解答,并全面地介绍了防灾减灾的避险以及自救的知识。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我们衷心希望本书能够帮助青少年迅速掌握各种避险自救技能。
  • 华岳寺

    华岳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无心插柳柳成胤

    无心插柳柳成胤

    车祸后,有个人一言不发坐在那目光直直盯着你,那该是一种什么样的的感受。而苏柳却在这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注视下答应他的追求。她想,她一定是脑震荡傻了,然而她明明受伤的只有腿啊!爱一个人不奇怪,可到了许成胤这里,却最隐秘的事。所有人都觉得苏柳和他侄子青梅竹马,感情甚笃,是最适合的一对,就连他自己也这么认为。他看着她从儿童长成少女,看着她从无忧无虑到成熟沉敛,一切都在变,然而不变的却是那无法放下的初心。
  • 奥达的马队

    奥达的马队

    我们的故事不过是唱给一些已经湮灭了踪迹的过客的挽歌。他们曾勒着坐骑在历史的黎明中显出身影。从此君临一个时代。而当黄昏,山风掀动马鬃与他们身披的黑色毡毯。这时,山峰的幻影再一次凸现,一切景象都已面目全非。粗粝蔓延的莽原已被机械的声响与新的悲欢际遇所笼罩。
  • 中国人的心灵

    中国人的心灵

    本书作者没有按常规的教材模式来编写则是显而易见的。全书五十一个专题,既不按朝代也不按文学潮流加以分期,只是大略地依照时间顺序,挑出作者心目中最为杰出的作家与作品加以介绍和论析,而自然而然形成具有“史”的意味的流动。就好像在一大堆成色各异的珍珠中挑出了最漂亮的珠子贯穿成链,显得简洁而好看。体现了文学史的感性化特征,也体现了历史学的思想性特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