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撇开刘备反曹的坚定,以兴微继绝为己任这一层不说,去了能受重用,一展平生抱负的,舍刘备其谁?刘备不以诸葛亮一介布衣、一名无知青年为鄙陋,三次屈尊就教,单凭这一点,就使诸葛亮终生感激不尽。岂不闻“士为知己者死”,这是千亘古不变的真理。
既追随刘备,诸葛亮一刻不敢怠慢,知道自己所学有限,要想顺应时势,惟有不断地在实践中学习,方能不负刘备所望,也才能更好地尽人臣之责。
刘备夺得荆州以后,诸葛亮被任命为军师中郎,驻在临丞,主持零陵、桂阳、长沙三郡,征调赋税,充实军粮,从赤壁之战时的军事外交斗争,转到为扩大了的军队筹措军粮和维持后方治安之上。前方由刘备负责,后方由诸葛亮负责,诸葛亮与刘备近似当年刘邦与萧何,而诸葛亮所得到的信任,则远远超过了萧何。
战后荆州遭到严重破坏,军粮保障任务十分繁重,诸葛亮不敢有片刻欢愉,边干边学,筹措、储备和供应军粮由诸葛亮一人统筹。单就筹措而言,要向编户的自耕农征集粮食,征集时要造册登记,每家有田若干,旱田,熟田,收米若干,何时缴来,仓吏何人,收钱若干,库吏何人。粮食征集到了,下一步就是组织人力运粮。由于壮丁大都被征入伍,只能组织老弱负粮。这就要以恩威抚恤人员,方能做到家家出谷,平其输调,军食用足。
为报刘备知遇之恩,诸葛亮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之中,亲自检查,审核记录,深知此职文书繁猥,非精细之人不能为。
可以说,正是这一工作,锻练了诸葛亮治理的才能,培养了诸葛亮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作风,对诸葛亮坚定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信念起了重大作用。
记得后来诸葛亮为刘备坐镇蜀地,诸葛亮收到了荆州马良的来信,马良称赞诸葛亮顺应人们的期望辅佐当世,光大国家,端倪已见。希望诸葛亮遇事多考虑,多了解情况,按照时代要求选择人才,做到和光悦远,辽德天壤,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使当世人们安闲、心服,统一各方面高妙的意见,不要相互竞争,奏出伯牙、叔旷那样动听的音乐。诸葛亮知道,人们对他寄以厚望,他必须更加努力。
如此直到刘备东征荆州为云长报仇,历时一年,刘备败归,住在蜀、吴边境的白帝,竟一病不起,催诸葛亮前去。
诸葛亮从成都火速奔赴白帝。
此时刘备已六十三岁,病情严重,硬撑着等诸葛亮到来,诸葛亮一到,马上约谈,诚恳地说:“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都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
这是遗嘱,交下两个任务:安定国家;最终完成刘备未了心愿——灭魏。当时诸葛亮像听到一声霹雳,十分震惊;像千斤重担压下来,肩头陡然一沉;又像煦之春风,温暖全身。聆听刘备掏心窝之言,诸葛亮再次感受到三顾茅庐的激动之情,止不住泪流满面,发出肺腑之言:“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十七岁的刘禅在成都,刘备又制诏文给这位未来后主:“汝跟丞相一起治国,要像侍奉父亲一样。”又叫来刘禅庶弟鲁王刘永、梁王刘理,交待:“我死后,你们兄弟要像待父亲那样对待丞相,不能有半点怠慢。”
白帝城托孤,刘备流露内心对诸葛亮的信任,如此以诚待诸葛亮,是刘备真性情的流露,怎能不令诸葛亮感动!
后来,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不久,又兼任益州牧,不仅国务归诸葛亮,连地方之事也归诸葛亮直接过问,可以说政事无论巨细,都取决于诸葛亮。许多人都说诸葛亮不懂放权,专权专治,那是他们不了解诸葛亮的秉性,不知道诸葛亮的内心,如果从赤壁之战到白帝托孤,这十四年可以重新来过,笔者认为诸葛亮仍会选择追随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智慧启迪】
诸葛亮任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挥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高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崇尚“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铭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我们应该继承先贤们的优秀品质,弘扬民族文化的宝贵传统,深怀责任感,兢兢以强,戒慎以进。
七擒孟获:忍住躁进,攻心为上
建安三年(198年)诸葛亮坐镇成都,获悉蛮王孟获起兵十万犯境。诸葛亮深知南中之事,不仅关系到蜀国的安定,同时也关系到北伐大业,遂决定亲自率军远征。
南中地势险要、地处偏远,孟获是南中地区少数民族的首领,在当地颇具威信,对蜀汉不满之心存在已久。因此,诸葛亮意识到,要从根本上解决南中问题,就必须忍住躁进之心。南征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打败叛军,而是要彻底征服叛军,使国家长治久安。要让对手心服口服,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循序渐进,有一个让其服气的过程。
正所谓“兼听则明”,为了更好地达到南征目的,诸葛亮广开言路,听取众人意见。在众多意见中,惟参军马谡的破敌之策与诸葛亮的想法相符:“南中地势险要偏远,即使今天用武力取胜,大军一退还会反叛。如丞相举兵北伐曹魏,他们得知国内兵力空虚,就会加紧举行叛乱。若用武力把他们赶尽杀绝,又非仁者之情。用兵的道理,应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希望丞相不要专用武力,要注意征服他们的心。”
马谡之言与诸葛亮不谋而合,更让诸葛亮坚信“攻心”才是长久之计。
五十万大军,兵分三路挺进南中,沿途平定零星叛军,主力行至益州郡。孟获为叛军首领。诸葛亮知他在当地军民之中威望很高,许多人都愿意服从他的指挥。诸葛亮便欲对深得“夷汉所服”的孟获采用“攻心”战术,遂传令军中,与孟获交战之时不得伤害于他,只能生擒。
蛮王孟获得知蜀军已进南中,就率军前来迎战,走到半路,正遇王平军马,军容不整、战旗杂乱,孟获便有一些轻敌。两军对垒,王平与孟获交战,不过十几回合,王平就露败迹,调马便走。孟获见王平如此无能,催马便追。孟获不知是诸葛亮之计,被伏兵团团围住,拼命冲杀才得以突围,向山谷逃窜。他万没料到,山谷之中早有伏兵,无路可逃,只能束手就擒。
押至营中,诸葛亮责问先帝待他不薄,他为何谋反。孟获以自己世代居住南中为由,反说是蜀军犯他土地,并不是他造反。后又大叫自己一时大意,才被捉住,不能算输。诸葛亮知他心中很是不服,遂带他参观军营,以军威震慑,并以酒肉招待了他,而后放他回去。
孟获回去重整兵马,再次交战。他派董荼那、阿会喃领兵与蜀军交战,结果大败而归。因为两人上次被俘又被诸葛亮放回,孟获疑心他们归顺了诸葛亮而故意败阵,欲将二人除去,二人见事不妙,趁孟获不备,带人将孟获捆了起来,送到了蜀军营中。
此番,孟获仍然不服,认为是自己部将叛变而被抓住,并不是诸葛亮之能力,遂诸葛亮又放他回去。
几天之后,孟获之弟孟优引百余蛮兵,带金珠、象牙之类,渡过泸水,来蜀军营中。诸葛亮召其入见,孟优表明来意:“孟获感激丞相两次不杀之恩,知道敌不过丞相,准备投降。让我先行一步,送来礼物作为赏军之用。”诸葛亮岂能不知这是孟获诈降、里应外合之计,但诸葛亮不露声色,装作信以为真,备下丰盛酒席,招待孟优一行。席间诸葛亮让人频频劝酒,结果所有蛮兵喝得烂醉如泥。
半夜时分,孟获果然前来袭营,不知诸葛亮早有准备,结果又被生擒。
孟获又找借口,说是他用人不力,误了大事,还是不服。于是,诸葛亮又第三次放他回去。
孟获三次被擒,诸葛亮料他不会再像以前一样轻敌,于是改变了战术,首先将营寨迁到泸水南岸,再设计擒他。
孟获引十几万蛮兵恨怒而来,大有一决死战的架势。兵法有云:“避其锐气,击其惰归。”诸葛亮见孟获士气很盛,故退回营寨,四面紧闭,坚守不出。
数日之后,诸葛亮见蛮兵已多懈怠,于是召赵云、魏延等用计破之。诸葛亮命军士弃寨退过河北,蜀军一退,让马岱拆去浮桥,移于下流,去渡赵云、魏延过河接应。又让张冀退兵之时在寨中多设灯火,引孟获前来追赶,断其后路。
次日,孟获前来挑战,见寨中无人,寨内还弃有粮草车仗数百辆,不知有计,以为蜀军真的撤退,观察营内虚张灯火以为疑兵,果然如诸葛亮所料,带兵追赶。诸葛亮又预先在北岸沿河一带,立下营寨,遍插旌旗,又设绵城,诸葛亮料孟获追来,定以为诸葛亮怕其追赶暂时少住,不久便会退去,那时他再奋而击之。如意算盘打得真好,却不知蜀军早已入他之境。
次日夜里狂风大作,四面火明鼓响,蜀军杀将出来,犹如从天而降,孟获大惊,蛮兵大乱,杀开出路,径奔旧寨,而赵云在寨中已等候多时,冲杀出来,孟获慌忙欲回西洱河,于是望山僻处而走,又一彪军杀到,乃是马岱,可怜孟获只剩九骑残兵,望山谷而逃,南、北、西三面,尘头火光,他不敢进,只得向东而去。诸葛亮早在东面等他,孟获见诸葛亮,怒极,因诸葛亮随从甚少欲捉诸葛亮,冲将过来,连人带马,落入陷坑之中,后面埋伏的魏延,领兵上前,将孟获生擒。
可笑孟获厚颜,几番被诸葛亮捉住,仍大言不惭,要诸葛亮再放他回去,他必报四次被擒之仇,诸葛亮心中虽不悦,但他知此番动怒,势必前功尽弃,于是大笑,把孟获放回。
五擒孟获甚是简单,孟获领数千残兵去投西南秃龙洞朵思大王,逃进秃龙洞,后用木石垒断堵截东北一条路的进口,此路地势平坦,人马可行,今被阻断,蜀军只能由西北一路进洞;这是剩下的惟一路径,但此路瘴气弥漫,多藏毒蛇恶蝎,人马难行。孟获想凭此天险阻挡蜀军前进。在诸葛亮无计可施之际,幸得一山中老叟相助,助蜀军得饮水,去瘴气,一路挺进,直至秃龙洞前。
此番生擒孟获未费一兵一卒,应归于那银治洞二十一洞主杨锋,杨锋为报诸葛亮前次不杀之恩,以助战为名混入洞中,趁与孟获等人畅饮之时,让三个儿子为孟获三人斟酒,利用此间机会将三人拿下。
孟获见诸葛亮,仍不服气,于是诸葛亮将孟获、朵思大王等一并用鞍马送回。
六擒孟获,是孟获投靠西南八纳洞主木鹿大王,兵败,木鹿大王死于乱军之中,蜀军占了孟获藏身的银坑洞。此后,诸葛亮正欲分兵缉拿孟获,蛮王妻弟带来洞主,因劝孟获归降,其不从,遂将孟获、祝荣夫人一干人等尽皆擒来。诸葛亮听罢知是一计,遂决定将计就计,让张嶷、马忠引二千壮兵,伏于两廊,待孟获等皆进洞内,尽皆缚住,后命人搜身,果然藏有利刃。
孟获此番仍然不服,诸葛亮第六次放其回去。
第七次擒住孟获,可以说是诸葛亮一生最痛苦的回忆。孟获投乌戈国,国王兀突骨引三万藤甲兵助战,藤甲兵所穿藤甲马枪不入,入水不沉,但沾火即着。迫于无奈,诸葛亮设计引兀突骨及三万藤甲兵进入山谷之中,而后以火攻之,可怜三万藤甲兵,烧得互相拥抱,死于谷中。战后诸葛亮感此番战死无数生灵,为此在泸水岸上设香案,铺祭物,亲自临祭,诵读祭文,放声恸哭许久。
而那孟获当日知藤甲兵被困山谷,领兵去救,诸葛亮让马岱领千余兵假扮蛮兵,混进孟获军中,不费吹灰之力,将其生擒。
七擒七纵,自古以来从未有过。孟获虽为蛮人,也懂得知恩图报。在第七次擒他以后,诸葛亮又欲放他回去,孟获与妻子宗党人等匍匐跪于帐下,垂泪道:“某子子孙孙皆感大恩,丞相天威,南人不敢再犯!”自此“攻心”之计算是告结,南中总算平定。
诸葛亮任孟获为蜀国官员,全权管理南中地区。从此江南一带和平安定,人民生活一片和谐。
【智慧启迪】
攻心之术,同样可以运用到我们日常处世中。如以下几种攻心的方法:适度褒扬,顺水推舟;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求同存异,缩短差距;推心置腹,动之以情;克己忍让,以柔克刚;先行自责,间接服人;适加作料,轻松诙谐;为人置梯,保人脸面等。
空城计:做一个从容应变的人
一出祁山,马谡失了街亭,导致诸葛亮布兵乏术,情急之下,诸葛亮调集军队,准备退回汉中,以作长远打算。
诸葛亮派仅剩的五千兵马去西城搬粮草,就在这关键之时,司马懿乘机统领十五万大军兵临城下。诸葛亮城中兵马不足三千,以三千去对十五万,无异于以卵击石。众人得知这个消息,无不大惊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