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一名重耳,又号老聃,谥曰聃,约生活在春秋末年。《史记》载“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即现今安徽亳州涡阳人。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中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教奉为教主或教祖,尊为“道德天尊”,列三清尊神之一,太上老君是道教对老子的尊称。
老子的《道德经》是东方文化的代表,是中国哲学的主根。短短五千文,却似一迷宫,玄达数千年,被视为稀世珍宝。研习《道德经》的人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山野村夫,古今中外,不计其数。
老子生平
老子虽然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很大的影响,但遗憾的是,关于他的生卒、平生事迹等,俱难详考。以下仅以司马迁的《史记》、王夫之的《读通鉴论》等古代典籍,以及近现代一些学者的深入考证为基础,对其生平略作概述。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约生活于公元前571年至前471年之间。
晋人葛洪按史书医典之记载描述:老子皮肤细嫩,黄里透白,眉毛很美,额头宽阔,耳朵很长,眼睛很大,只是牙齿稀疏。他四方大口,嘴唇很厚;额头上有十五道皱纹,额角两端似有日月的形状;鼻子很端正;耳朵上有三个耳孔。他一步可跨一丈,双手上有十道贵人的纹路。用现代标准来衡量,当时的老子是一个标准的身材魁梧的美男子。
老子所处的时代是春秋晚期,比孔子(前551~前479年)年长约20岁。他精于天文、熟于兵法、通于武功,悉于史典,悟于养生之道,读书之多在春秋之世,当首屈一指。孔子便曾数次问道于老子。
老子早年起便在东周王朝为官,以西伯之职主管国家存藏的竹简(相当于国家图书馆)。公元前534年,周王朝发生政变,老子避祸于鲁国巷党,时年17岁的孔子巧遇老子,借机向老子学习周礼。《礼记·曾子问》便记载有孔子追随老子在巷党办理葬礼而偶遇日食的事件。
后来,老子又被周朝召回复职。周成王执政时,曾派老子出使西极大秦、竺乾等国,他到处讲学,颂扬周德。此时,好学的孔子仰慕老子的学问,再次不远千里,亲自到周都问礼于老子。回国后,他对弟子称赞老子说:“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耶!”
公元前516年,周王朝内乱,王子朝兵败后,“奉周之典籍以奔楚”,老子也因此而“被免而归居”(《庄子·天道》)。
公元前501年,孔子欲通过老子的推荐,将自己编撰的典籍敬呈周都收藏,便专程前往拜访老子。让孔子感到意外的是,他的仁义学说遭到了老子的批评。公元前493年,孔子又拜会了老子。老子教导孔子说,其周游列国推行的六经不过是先王陈旧的足迹,不足恃。只有道,才是永恒的。四处碰壁的孔子此时为老子“微妙玄通”的大道思想所折服,故有“朝问道,夕死可矣”之叹。
出使秦国的短暂经历给老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秦国开地千里,称霸西戎,比之晋、齐、楚诸大国,社会安定、长期无战争,爱人治国、劝励农耕;往来民众,豪爽热情,甚易相处。而且,秦地古风犹存,圣迹颇多。故久居东周的老子,在看到周王朝日渐衰弱颓败后,便决定西出于秦。
老子西行途中,经函谷关时,久慕其大名的守关令尹喜问学于老子,并请老子传书于他。老子遂将所作上下篇五千言传予关令尹喜,这就是今天所说的《老子》(也称《道德经》)这部书。尹喜敬仰老子的学识,便“去吏而从之”,成了老子学说的第一代传人。
老子入秦后,“隐居以求其志”,开始了隐姓埋名的隐士生活,其足迹遍布渭水、洮水、湟水和居延泽一带。今陕西周至县城东南20公里的秦岭山麓高岗上有老子“说经台”,在槐里更有老子衣冠冢。今甘肃天水市的《秦州新志》也有老子过羲皇故里的记载。据史载及民间传说,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溯渭水西行,经秦陇交界的散关,翻越陇山,进入“夷狄”地区的天水、武山、渭源,在渭源寻访首阳山古隐士伯夷、叔齐墓,渭水之源的鸟鼠同穴山,越关山,沿滥水,以至于临洮,再到达河西走廊的流沙——居延泽一带,然后返回临洮。
老子在临洮结交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可料老子在临洮生活的时间较长。他在临洮应朋友之请讲经论道,教人炼气养生、采药治病,给青少年传授造“五木”、“走方”、“下码”、“围茅坑”等智力游戏。他到马家窑寻访彩陶文化、海甸峡游寻禹迹,去洮河观赏流珠的奇特风情,至今还流传在老子坪赠杖等民间传说故事。临洮成了老子第二故里。
据《庄子》、《临洮府志》、《狄道州志》和明代杨继盛《自述年谱》记载和互证,老子逝于临洮东山风台。现在,临洮东(又称岳麓山)老子逝地凤台的崖壁上,“凤台”两个楷书大字古朴遒劲,遗迹尚存。
至今,临洮民间仍流传着老子逝世前挥笔点太极,逝世时凤台来凤迎接老子西去,以及老子在凤台“羽化飞升”等优美动听的神话传说。
老子著作
老子在函谷关前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世称《李聃道德经》、《老子道德经》、《老子五千文》等。《道德经》、《周易》和《论语》被公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
老子《道德经》的成书年代多有争论,至今仍无法确定,不过根据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年代推算,成书年代至少在战国中前期。
《道德经》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道德经》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此外,《道德经》中也有大量的民本思想:“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道德经》不但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中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子的智慧
老子的智慧,完全体现在他惟一留下的著作《道德经》中。要了解老子的思想,我们首先必须弄明白:究竟何为“道”,何为“德”?
“道”是一种不可言传的恍惚状态,是先天地而生,天下万物的生母;是一种不可名状的力量,滋养天地万物;它是天地万物必须遵循的规律,支配天地万物,却从来都顺其自然而不加以干涉。
“德”是大道在天地万物中的自然表现和流露;是人人可以修而得的幸福人生的真正保障。
由此可见,“道”是自然和宇宙的规律,“德”是人生和社会的规律。
“道”是人类的自然观和世界观,人类只有合乎自然规律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才能健康地生存下去;“德”是人类的人生观和社会观,人类只有合乎社会规律地生活着,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可以说,老子的《道德经》有助于我们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可以净化我们的思想和灵魂,提高我们的道德修养;可以开启我们的智慧,教我们如何为人处世。
以下便是笔者从老子《道德经》中归纳、总结出的老子的智慧,希望对你的世界观树立、道德修养、为人处世有所帮助。
遵循自然规律
老子所讲的“道”,指的就是宇宙和自然的规律,也可以称作是我们人类的自然观和世界观。对于我们人类而言,只有认识这些规律,顺从而不违背这些规律,适应这些规律,利用这些规律,才能更加快乐幸福地生活。
其实,对于宇宙和自然的规律,我们人类并不陌生,它是人类成长的发源地,从猴子——猿人——直立行走——高智慧的人,人类在这些规律中前行了几百万年,如果说,人类正是借助各种宇宙和自然的规律而最终使自身获得脱离低等动物的伟大成就,应该不是夸张之辞。
规律要顺从而不是违背,可是纵观我们人类的昨天和今天,在人类对于万物的认识中,对规律的作用和性质还是没有足够的认识。许多人只知孜孜追求名利,去实现各种欲望,对宇宙和自然的规律简直是不屑一顾,做了许多违背规律的事情。
违背规律自然会受到惩罚,在我们身边大到环境污染、水土流失、气候恶化……小到一个人精神空虚、道德沦丧、恶习流行……这些终是人类的自取灭亡。认识宇宙和自然的规律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去做的事情,这也正是老子所讲的“道”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以德立身
“德”的概念是老子提出的,老子说:“孔德之容,唯道是从。”一个真正有道德修养的人,他的内涵只有一个东西——“道”。
要理解这个“德”,需要从“道”的角度出发,“道”,生长万物却不占有,滋养万物却不自恃,它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道”是无为不言、无形无状的,我们只能通过自己的思维去认识它。
认识了“道”,我们便努力遵循着“道”,这一认识后遵循“道”的行为,即“道”在我们身上的表现就是“德”。
也就是说,“道”是“德”的根本,“德”是“道”的显现。顺从“道”就是“有德”;违背“道”就是“无德”。
由此可知,我们要遵循“道”,就必须做有“德”之人。
“德”对我们人类而言,就是指一个人的品格、德行,品格和德行是一个功成者必须确立的内在标准,没有这个内在标准,人生之路就会失去支撑最后必将导致失败。古人有云:“欲明德于天下者,行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这里所说的正是自身“德”之修养的重要性。可在当今物欲流行的年代,有许多人却认为“德财不可兼备”。要讲“德”,就勿涉足尔虞我诈的商场,要追求利润,击败对手,就要不择手段。在他们看来,既要拜金,就没资格谈“德”。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观念,他们忽视了以德立身的重要性,他们只有欲望和追求,无视做人与经商、做事的关系,也无视了那许许多多以德立身而获取成功的人。
以德立身贯穿于每个人的全部人生,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道德对于人的要求会有着不同的变化,每个人体验和经历的内容也不一样,但是,以德立身的人生支柱是不变的,它对每个人人生大厦起着支撑作用的定律是不变的。
无为无所不为
“无为”是老子的重要思想,是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的。
老子所处的春秋时代,诸侯混乱,统治者强作妄为,贪求无厌,肆意放纵,造成民不聊生。在这种情形下,老子提出了“无为”思想,呼吁统治者要“无为而治”。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好静”是针对统治者的骚扰而提出的,“无为”是针对统治者的苛政而提出的,“无欲”是针对统治者的贪欲而提出的。老子认为,为政者应当能做到“无为而治”,有管理而不干涉,有君主而不压迫。让人民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人民就能够安平富足,社会自然能够和谐安稳。
对于我们而言,“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
老子说:“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这里,“无为”乃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效果。
老子还说:“为无为,则无不治。”意思是说,以“无为”的态度去对待社会人生,一切事情没有做不到、办不好的。因此,老子所讲的“无为”并不是消极等待,毫无作为的,而是“为无为”、“为而不恃”、“为而不争”,即以“无为”的态度去“为”,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坚守柔弱
“守柔”是老子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思想。
老子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意思是说,狂风刮不到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谁使它这样呢?是天地。天地的狂暴尚不能长久,何况人呢?
接着,老子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即,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柔弱,死了以后身体变得僵硬。草木生长的时候枝干柔弱,死了以后就变得干枯了。
从以上现象中,老子得出“柔弱胜刚强”的结论。老子说:“天下之至柔,驰聘天下之至刚。”
老子主张:“见小曰明,守柔曰强。”即,要明了察见细微才叫做“明”,持守柔弱才叫做“强”的道理。
老子赞扬“道”,而“道”之所以能循环不息,因为“道”具备了柔弱的特质,所以说:“弱者道之用。”
老子爱“水”,他以“水”作喻:“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胜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又说:“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事实上,老子强调以柔制刚,认为“强梁者不得其死”,目的在教人谦卑逊让,以退为进。人若如此,方可明哲保身。他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豁;为天下豁,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意思是说,人可有雄心壮志,但不可逞强好胜,应抱持柔弱谦下之道,保持质朴本性。
总之,老子强调“守柔”,皆因认为除了“道”之外,世间万物总有没落的一日。老子强调“守柔”,是要求人清虚自守,勿刚强好胜,否则不得善终。
抛弃贪婪
老子认为,“道法自然”、“道常无为”,只有遵循自然大道才能永恒、长久。
对统治者老子主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不崇尚、器重贤能的能力,会使人民没有争当贤能的欲望;不以难得稀有的财货为贵,会使人民不产生偷盗和抢劫的欲望;不用能够引起冲动的事引诱人民,人民的心就不会乱。
这是老子提出的安民政策,接着又给统治者提出了具体的办法:“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使人民清心寡欲,满足民众的温饱。永远使人民的意识保持在无知识、无欲望的状态,即使有少数有才智的人明白如何去争名夺利、满足私欲,他们也不敢真的去做了。
许多人认为老子“常使民无知无欲”的主张是愚民思想,其实不然,事实上老子并不主张去除人的正常欲望,他目的是使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他实际是主张“少私欲,视素保朴”。这一主张对我们的立身处世也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人都有欲望,贫穷的人想变得富有,低贱的人想变得富贵,默默无闻的人想变得举世闻名,没有受过赞誉的人想得到荣誉,这是无可非议的,但问题在于欲望和能力之间是必须成正比的。修身养性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寻求欲望与能力之间的和谐。在欲望和能力之间发生严重不协调时,或者抑制欲望的膨胀,或者增加自己的能力。世界上,美好的东西实在数不胜数,我们总是希望得到尽可能多的东西,其实欲望太多,反而会成了累赘,还有什么比拥有淡泊的心胸,更能让自己充实满足呢?选择淡泊,抛弃贪婪吧。
多言数穷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多言数穷。”说话多了人就会智穷辞穷。
当他说“多言数穷”的同时,也就是在说“无言数丰”。老子还说:“不如守中。”不如守住心中想法不说。
有时候什么也不说更有力量,因为沉默时让人觉得充满暗示。
老子主张“无为”,所以也主张“无言”。
“无言”不是什么也不说,而是“我正在说”。
“无言”时,人全身都在说话,眼神、嘴唇,甚至拿杯子的动作,走路的姿势全都在作明确的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