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他的态度软化下来,当他发现银行需要那些资料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客户的时候,他改变了态度。在离开银行之前,约翰先生不只告诉艾伯森所有关于他自己的资料,还在艾伯森的建议下,开了一个信托户头,指定他母亲为受益人,而且很乐意地回答所有关于他母亲的资料。
记住:若一开始你就让对方说“是”,他就会忘掉你们争执的事情,而乐意去做你所建议的事。
(8)让对方明确感受到危机所在
以下是一个希望儿子考上大学的母亲,为了期待改变儿子吊儿郎当的态度而与他进行的对话:
“孩子呀,高考迫在眉睫了,你非加紧用功不行!你看看你,成天只知道弹吉他,这样下去不行啊。唉,真不知道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哼,怎么想?我觉得读不读大学都无所谓。那些书呆子们拼了命考上一流大学,进了大企业,结果又怎样?像爸爸,在公司做那么久了,还不是一遇裁员就立刻失业啦。”
“话不能那么说呀。虽然爸爸今天是被裁员了,可是这许多年来我们家的生活水准不都是在中等之上吗?这些你是知道的。你从小学开始就一直就读重点学校.你想要的东西又有哪一样没买给你?这些都是你爸爸的功劳,全都因为他上过一流大学,进了大企业的缘故呀!你想想看,要不是你爸爸,我们家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根本就不可能像现在日子过得这么舒服!”
“知道啦!可是我喜欢玩音乐,想试一试究竟自己能不能靠它闯出一番局面来,就算不成功我也不会后悔的。”
“音乐?我知道你喜欢音乐,但这只能当作兴趣而已。要想成为音乐家是要有特殊天赋的。你确定自己有天赋吗?就算你有天赋,还得加上长期不断的训练哪。而且你能玩上十年的音乐吗?能吗?”
“说的也是……但我还是想试试。”
“喜欢归喜欢,放弃考大学而玩音乐,毕竟太冒险!音乐进了大学也还可以玩。只要上了大学,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也不至于在日后才后悔呀……”
“嗯,知道了。”
这位母亲的说服相当成功。她巧妙地利用了儿子自己对于放弃大学而专玩音乐的潜在不安全感,让他明确感受到危机所在。
(9)保持相同的步调
什么是同步心理呢?同步心理就是,凡事想跟他人同步调、同节奏,也就是“追随潮流主义”,是那种想过他人向往的生活、不愿落于潮流之后的心理在作祟。正是由于这种心理的存在,那种不顾自身财力、精力,甚至是否真心愿意而豁出去做的念头,就很容易趁势而入,支配人们的行为,促使他们盲目做出与他人相同的举动,因而陷入生活拮据的窘境。在国内这种同步心理相当严重。“大家都这样”等字眼的频繁使用,正是这种“从众”心理的体现。
妻子:“听说艾尔森先生买了房子,而且还是座小型花园别墅,总共好像有90平方米。真好啊!我们的一些朋友都已经陆续有了自己的家。唉,真是让人羡慕,什么时候我们也能和他们一样呢?”
丈夫:“啊,艾尔森先生吗?真是年轻有为啊!我们也得加快脚步才行,总不能在这里待上一辈子吗。可是贷款购房利息又沉重得惊人。”
妻子:“艾尔森先生还比你小5岁呢。为什么人家可以,你就不行呢?目前贷款购房的人比比皆是,况且我们家也还负担得起。试试看嘛!不如这个星期我们去看看吧。现在正是促销那种花园别墅的时机呢。买不买是另一回事,看看也不错!”
于是星期天一到,夫妇俩就带着孩子去参观正在出售的房子。
妻子:“这地方真好啊!环境好、又安静,孩子上学也近,而且房价也是我们负担得起的。一切都那么令人满意,不如我们干脆登记一户吧!”
丈夫:“嗯,是啊!的确不错。我们应该负担得来。就这么决定吧!”
这句话正中妻子的下怀。她早看准了丈夫的决心一直在动摇,而用旁敲侧击的方法让他做出决定,这是妻子成功的所在。
这位妻子为何能够如愿以偿呢?因为她懂得去激发同步心理。
上述例子中的妻子成功地掌握到丈夫的同步心理,进而采取相应的说服对策。她先举出邻居艾尔森先生的例子,继而运用“大家都买了房子”、“大家都借贷款购屋”等一连串话语来激发丈夫的同步心理。
通常人们在受到这类刺激后就很容易变得没主见。掉入盲目附和的陷阱。所以推销员或店员经常会搬出“大家都在用”或“有名的人也都用”等推销话语,促使人们毫不犹豫地接受。
说“好”话的技巧
若想防止不良习惯或风俗,因为人性的反抗心,与其正面严格禁止,不如从反面稍微“蛊惑”,自然能使人知难而退。(卡耐基语录)
人在受到挫折的时候,总是万分沮丧,这时候最需要身边人的贴心安慰。但是,安慰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不采用适当的技巧,否则,对遭遇不幸的人来说,不但没有帮助,反而会增加痛苦。(卡耐基语录)
人在交往中,对别人的说话都比较敏感,往往不经意的一句话,就会造成彼此之间的隔阂,影响正常的人际关系的发展。所以,我们有必要掌握说话不伤人的窍门。(卡耐基语录)
(1)从反面鼓励
说也奇怪,人常常有一种潜在的反抗意识,有时你说:“不要做。”对方愈是要做;你说:“不要看。”他愈是想看。
就以目前的交通秩序来说吧!虽然政府一再规定:骑摩托车要戴安全帽,不可抢越平交道……但是违规事件仍屡见不鲜,这些皆是人类的反抗心所造成的。
以前有位名导演,眼见演艺圈内弥漫着萎靡不振的风气,想方设法加以改善,于是他利用人性所具的反判性,以“反面的鼓励”的手法,改善影剧圈内的不良风尚。
记得有一次,这位导演说:“你们演员闹花边新闻,这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偶尔闹闹丑闻也是情非得已,但既然同样是随便闹闹,又为何不闹得高尚些呢?”
我们知道,丑闻终究是低俗的,即使加了油,添了醋,仍谈不上高尚与否。既无法使之高尚,当然就必须谨言慎行,以免破坏自己美好的形象。听说许多演员在听了导演的一番话后,果真洁身自爱,不再随便制造花边新闻了。
从这里可知,若想防止不良习惯或风俗,因为人性的反抗心,与其正面严格禁止,不如从反面稍微“蛊惑”,自然能使人知难而退。
(2)委婉表明自己的立场
在芸芸众生中,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性情,特殊的兴趣,与不同的生活态度,因此在与人沟通上,常常会产生观念上的冲突。所以如何适时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又能不否定他人的见解,实为现代社会一个重要课题。
曾经有位青年,一天,与心中憧憬已久的女子相约看电影,电影的剧情及演员的演技皆令女孩子十分欣赏,但就在这个时候,年轻人却不解风情地说:“好没趣的电影!”惹得女孩儿只好说:“我们彼此似乎志趣不投。”两人也就不欢而散了。
大部分的读者一定会为这青年感到惋惜——倘若他能在说话前事先询问女孩儿:“你觉得如何?”征得她的意见,就不会自说自话,以自己为中心,更不致破坏原有甜蜜的气氛。
也许有人会问:“如此一来,岂不是在谄媚逢迎?”其实不然。所谓“谄媚逢迎”,乃是一味地迎合他人,对于别人的意见不加可否,说东就东,说西是西,毫无主见。而我们的态度却不是这样。
当我们的意见和观念与他人相左时,首先,在态度上,应先给予对方发表意见的机会,并且也要表明我们已接受了他的观点。而后再委婉地述说自己的意见,这样就可和谐地交换彼此的意见。
比如,当对方表达了他的观念,而我们无法赞同时,我们可说:“不错,你的看法细密周到,极富法律精神……但我认为……”不但能表现自己风度,又能坚持自己立场。凡此种种。皆是我们立身处世所不可忽视的地方。
(3)把别人所自卑的“缺点”说成“优点”
人非十全十美,难免有些小缺点。一旦发现行为上有缺点,只要能立刻改正,就能日趋完美,但有些缺点,并不是改正就能消除,比如天生肢体方面的缺陷或心智上的障碍等,这些无法矫正的缺陷,只有仰赖旁人的协助了。
C小姐在年轻时代,总觉得自己的腿不够标致,烦恼极了,且常常向母亲抱怨:“为何将我生得如此难看?”聪明的母亲为了安慰她,总是说:“虽然你认为自己的两条腿不好看,但我却认为那是你最美的地方:你以坚实稳定的步伐,脚踏实地的往前迈进,远胜过那些华而不实、好高鹜远的人。”因母亲的一番话,她不但不再自卑,且增强了自信心。
记得在一次舞蹈表演中,C小姐穿着一套轻盈秀丽的芭蕾舞装,因为她对自己满怀信心,整支舞曲由她跳来,显得格外的活泼而柔美,一再博得观众的好评,大家称赞道:“你看!她的一双腿多么灵活,多么美妙啊!”
我想,这都是她母亲的功劳,要不是母亲的一席话,那有今日的成就?如果当初因为自卑,没有自信心,在舞台上畏首畏尾、惶恐不已、错误百出,今日所得到的可能就是满堂的嘘声了。
若在我们的周围,也有朋友因为某方面的缺陷而沮丧自卑时,不妨告诉他们:“在你认为是缺点,但我认为那正是你的优点……”或说:“不要担心惶恐,这正是你与众不同的地方!”以正面积极的鼓励来消除他的自卑感,建立自信心,为自己塑造新的形象。
(4)交换立场
安慰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往往容易流于无病呻吟,对遭遇不幸的人来说,不但没有帮助,反而使人更加悲痛。怎样做才能减轻遭遇不幸的人的痛苦呢?
有个人正值日正当中之际,突然接到公司上级主管的派令,要把他调到乡间服务。对此人来说,必是十分难过,有被打入冷宫之感。这样一来,任何言语的安慰,对他都成为心理上的负担。邻座的同事F君看到这情况,便对他说:“要不是因为你,我那有今日的成就,现在你要走了,今后我该怎么办呢?”
这人原本是眉头深锁,郁郁寡欢。听了F君的话,为了安慰F君,立刻收起悲伤的心情,对他说:“不!你已能独当一面了,公司派我到乡间,是为了拓展业务,今后希望你能好好地发挥所长……”由于F君的机智,无形中缓和了沉闷的气氛。
当别人遇到困难和不幸时,我们多半是以幸运者的态度安慰别人;若是我们试着换个角度,使自己成为被安慰的对象,如同F君的方法一样,使对方奋发振作,也不失为安慰人的一个好方法。
(5)利用名言、谚语拒绝
拒绝别人是一门学问,我们可利用伟大人物或知名人士所说的名言、名句,如此更具权威性。
某位杰出的演员兼剧作家,他创造了所谓“对白写实”的戏剧,建立了其在戏剧上的崇高地位。不但在演艺上有杰出的成就,在待人处事的态度上也深获好评。
听说曾经有位企业家对他的才华十分欣赏,因此对他说:“像你如此能干,为何不从事其他行业,偏走影剧这条路?”我还记得当时他这样回答:“非常感激您的好意,但自古有句话说:‘演员无论演得多差,也不会危害社会;演员演得再好,也不会对社会有所助益。’因此没有心理负担,也就轻松多了。”看到这里,不禁让我们非常钦佩这位剧作家的口才,他以古人的话,代替了自己的意念,使说出的话更具权威性,对方也不再继续希望他转业了。
由此可知,如果我们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的意念直接说出,或是不经思考,立刻回绝他人,不是产生误会,就是疏远彼此间的感情。此时,我们可用诸如“拿破仑曾说………孔子曾说……”之类的名言,如同脆皮糖衣般,将我们的心思意念裹住,不但代替了我们想说的话,也可避免锋芒毕露。
虽是如此,但万一情况紧急,一时无法想起适当的名言,也不用紧张,只要我们稍稍施点技术,耍耍噱头,甚至可以假托某一知名人物,借题发挥:“……说真的,这是法国××人所说的……”如此,也不失为一个方法。
(6)假装是自己的疏忽
拜访朋友,在友人家中,主人端出一杯茶。当你正想饮用时,突然发现杯里有一根头发,你会怎么办?
大家一定知道,绝不可当面告诉主人:“这茶杯里有头发,请换杯新的。”因为这样一来,不但会使主人难堪,也显示我们没有教养,不懂得做客的礼节。
但究竟应如何做才能不失礼呢?这时,我们不妨打个圆场,将主人无意的过失,伪装成自己的过失。怎么说呢?比如:我们可以说:“对不起!我的头发不慎掉进杯子里了!是否能为我换一杯?唉,年纪大了,总是容易掉头发。”也许,当主人接过茶杯后,才发现原来是自己的不慎,然而,却不会使他下不了台。
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王妃,看见新雇的女仆将清汤弄浊了,一般大臣、仆婢心想,王妃一定气愤极了,然而却出乎意料,这位王妃不但没有责备女仆,反而和颜悦色地说:“唉呀!我真糊涂,忘了提醒你,煮清汤要把锅盖盖好!”乍听之下,似乎是王妃的疏忽,没有事先交待清楚,以致清汤成为浊汤。却因此掩饰了女仆的失误,使女仆深深地敬佩王妃。
因此,不论是普通百姓,或是上司主管,甚或贵为王公卿相,都不宜当面指责别人的不是。为了提醒他人的过失,有时可以委曲自己,把一切归咎于自己身上,自然掩饰了对方的错误,同时消除了彼此尴尬的气氛。
(7)牺牲自己
“祸从口出”这是指一个人若在言语上不加留心,往往遭致无穷的祸患,所谓“言多必失”,“言多必败”也就是这个道理。但只要是人,难免有疏忽的时候,一旦说了不该说的话,该如何挽回呢?
曾有这么一则故事:有位大文豪,在一次讲学时,对一位学生说:“上课时,不应把手放在口袋内。”话说出了,才发现那位学生少了只手,使得这位文豪颇为困窘,为了缓和僵硬的气氛,这位文豪只好这样说:“你们看看我,像我这样脑筋空空,志大才疏的人,尚且在此尽力为你们讲课,你不妨也尽力将无手的那只衣袖拿出来吧!”
我们再来看另一个例子:有一个年轻人在一次联谊会中说道:“听说现在的女孩子,择偶的条件是:对方必须不是长子,身高须在170厘米以上……”正说得起劲的时候,发现在场有位朋友,身高尚不及160厘米,听了刚才的一席话,情绪非常低沉,他想,此时任何的抱歉,都无法平衡他内心的沮丧。于是那位年轻人立刻又说:“你们不用担心,像我这样一无是处的人,都能娶到贤惠的妻子,更何况是你们……”
看了上面两个趣谈,我们可以发现,一旦不慎说错了话,伤及他人,为了挽回情势,有时就必须牺牲自己。如一代文豪为了不使学生心灵感到自卑,而说了“像我这样脑筋空空的……”的话;年轻人为了弥补自己言语的缺疏,也说了“像我这样一无是处……”的话。他们这样以自己为牺牲品,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为了维护人们彼此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