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陈毅生于四川乐至县复兴场一户小地主家庭。父亲是个文人,琴棋书画全都会,尤其擅长书法。陈毅从小受父亲的影晌,兴趣广泛。五岁时开始启蒙,七岁时随父离开四川到湖北外祖父任职的地方。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他朦胧地意识到统治阶级的腐败。九岁时返回乐至县继续读书,由于陈毅听话,好学上进,很得老师喜爱。陈毅十五岁时毕业于德胜乡高小,不久考入成都甲种工业学校。
当陈毅到成都求学后,本来已不富裕的家庭急剧败落,陈毅考入工业学校时,家中已落入贫民阶层。陈毅小时候就有远大的志向,有一次老师说“四川没出过大将”,陈毅立即反驳说:“现在是民国了,要是多出几个科学家就好了。”
由于家道败落,陈毅在成都上学时开始寻求出路,他想去当兵,但看到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是灾难,就打消了这种念头。正在他徘徊之时,吴玉章在成都宣传赴法勤工俭学之事,陈毅欣然报名,1919年走上了赴法勤工俭学的道路。
在巴黎勤工俭学期间,陈毅接触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发生了转变。他参加了巴黎的工人运动。在巴黎期间,他成了维护中国学生利益的领袖之一。1921年10月,因组织并参加中国留法学生的爱国运动触犯了法国当局,被押送回国。在国外经历了一场风雨之后,陈毅的革命意志更坚定。他回国后第二年加入了刚刚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建立起来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3年秋,陈毅来到北京,进入中法大学学习,在这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李大钊的引导下,他边学习边从事工人运动和学生运动。1927年春,陈毅奉命到武汉中国军事政治学校担任中共委员会书记。陈毅已从受马克思主义影响,上升为职业革命活动家。1927年5月,驻防宜昌的夏斗寅勾结四川军阀杨森进攻武汉,当时任武昌卫戍司令的叶挺组织部队抵抗,陈毅协助恽代英在军校开展战前动员,之后随部开赴前线,从此开始了军旅生涯。
1928年1月,陈毅参与领导了湘南起义,成立工农红军第一师,任师党代表。同年四月协助朱德率领这支队伍向井冈山区转移,在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的队伍胜利会师,共同组成了工农革命军第四军。陈毅在这支队伍中曾担任过师长、军委书记、政治部主任等职。
1929年初,他随毛泽东、朱德率部转战于赣南、闽西,扩大了革命根据地。在此后的五年中,陈毅协助朱德和毛泽东积极开展扩大根据地的斗争,参加了反“围剿”斗争。他先后担任了红六军政委、第二十二军军长、江西军区总指挥兼政委、西方军总指挥等职。
抗日战争时期,陈毅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江南指挥部、苏北指挥部指挥,新四军代军长、军长。在七年多的抗战中,歼灭敌伪军四十五万人。陈毅率领新四军为中华民族的抗战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陈毅受命担任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任上海市市长。他一面指挥部队解放东南沿海诸岛,剿灭国民党残余武装和土匪;一面领导上海人民自力更生、恢复和发展生产。1954年任国务院副总理,并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和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共和国元帅军衔。1958年2月起兼任外交部部长。1966年1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文化大革命”中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坚决斗争,遭到迫害。1972年1月在北京逝世。
他撰写的军事论著丰富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已收入《陈毅军事文选》。他的诗词作品已收入《陈毅诗词选集》。
陈毅一生多才多艺、文武双全。青年时期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加之他本人天资聪颖刻苦好学,因此学识颇丰。陈毅喜欢诗文,每当有感慨就写诗抒发情感。在高兴时、生气时、悲伤时都要作诗,即使在死难临头之际也掩不住他的诗兴。因此,人们对陈毅有“诗人元帅”之称。郭沫若有一首诗赠陈毅:“一柱南天百战身,将军本色是诗人。凯歌淮海中原定,团结亚非正义伸。赢得光荣归祖国,敷扬文教为人民。修篁最爱莫干好,数由新词猿鸟亲。”
陈毅一生坦荡无私,豁达大度,从不计较鸡毛蒜皮的小事,识大体、顾大局,从无个人私利。他为人坦诚宽厚,从不责怪或报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