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世界的挑剔就是对自己的挑剔。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如果我们总是看到别人的缺点,总是挑剔的话,我们的吸引力就会被消极情绪所取代,而我们的吸引力也会变得暗淡无光,朋友也会越来越少,长此下去,我们就会变得孤独,鲜有朋友了。
没有人会喜欢挑剔的人,因为挑剔的人比较压抑,心胸狭窄,总是把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到别人身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挑剔的做法很容易把两个人之间的矛盾扩大化,变得再也无法调和了。如果我们总是拿着放大镜看人,看到的只会是别人的缺点,而且越看越大。我们需要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如果我们总是拿着放大镜看人,那么,不管我们走到哪都是死胡同。
为什么有时候我们总会忍不住挑剔?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太追求完美了,我们要知道,美到了极致就会变成丑。如果米洛斯的维纳斯没有断臂,没有这种缺陷美的话,它就不会成为稀世珍品。太过挑剔不好,其实,缺陷也是一种美。
世间万物都是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关键就在于我们选择从哪个角度去看。如果我们学会欣赏,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那么,世界就是非常美好的;如果我们总是喜欢鸡蛋里面挑骨头,我们看到的世界就会是黑暗的,没有丝毫亮色。后者的人生将会是非常悲哀的,悲哀的不是世界的黑暗,而是他自己内心的黑暗。
明代洪应明在《菜根谭》中说:“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身为君子应该有宽广的胸怀,有容人之量,当我们拥有了这样胸怀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人世间的美好。
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献公昏庸无道、骄奢淫逸、祸国殃民。他为了宠幸骊姬,竟然不惜杀死了亲生儿子申生,立骊姬的儿子奚齐为太子。但就是这样,骊姬还是不满意,让晋献公派人追杀他的二儿子重耳。不得已之下,重耳逃到了翟国。重耳喜欢结交朋友,当时,在晋国的一群有德之士听说重耳去了翟国,就纷纷追随他而去。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去世。晋国大乱,为争夺王位而杀机四起。最后晋惠公夷吾得了地位。但是他想到了他的兄长仍然在外,就非常担心,便派人去翟国刺杀他。重耳听闻后只得又一次出逃,开始了四下逃亡的生涯。
公元前637年,晋惠公去世,晋怀公继承了王位。晋国的大夫栾枝就劝说重耳回到晋国来争夺王位,由他来做内应。这时,在秦国流亡的重耳在秦穆公的拥护下,时隔18年,再次回到了晋国的土地上。
回到晋国之后,重耳叫手下把逃亡时自己的随身物品全都扔到了河里,他觉得这些东西非常晦气。这时,狐偃就跪下说:“现在公子有秦国军队护送,在晋国又有栾枝作为内应。我们这帮追随您多年的老臣就像你刚才扔到河里的旧衣物一样,也没有什么用处了,留在这里只会让公子厌烦,不如把我们也扔在这里吧!”
重耳一听,马上明白了狐偃的意思。于是,就吩咐手下把衣服打捞上来,并当即立誓道:“如果我重耳能够夺回晋国,一定不敢忘了诸位。这些年大家对我的帮助,我一定牢记心上。”这样一说,狐偃等人才安心上了船。
第二年,重耳顺利登上了王位,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晋文公。
这时,一些身怀异心的晋国人怕重耳回国之后找他们算当年的陈年旧账,就密谋杀死重耳。当年追杀重耳的寺人披听闻此事,就想向重耳报信,却被重耳拒绝了。
寺人披说:“我当初杀您,是奉了当时国君的命令。对主人命令不听从,是为不忠。但是现在您是我的主人,我理应为您效忠。如果您不接见我,当年得罪您的人就没有人再为您出力了。”
就这样,重耳才接见了寺人披。寺人披把叛乱者的阴谋和说了后,重耳非常惊讶,马上派人把叛乱者全都杀死了。
叛乱平定后,为了安抚人心,重耳宣布,自己虽然登上了王位,但对以前的事可以既往不咎。绝大多数人都不相信重耳竟然会如此宽容。
就在这时,一个当年背叛过他的人出现在了重耳面前。看到这个人,重耳生气极了,马上就想杀了他。但是这个人却说:“我来见您,是为了让别人看见您宽容的举措。我曾经如此对待您,如果您能原谅我,别人自然就会相信您所说的话了,就没有人会担心再受到责罚了。”重耳觉得他说得很对,于是便宽恕了他。
经过这件事,晋国上下对于这位新国君渐渐生出了敬意。而晋国也在重耳的治理之下变得国富民丰,成为了中原的霸主。
如果重耳没有宽广的胸怀,是不会饶恕众人的,也不会闯出自己的一番伟业,更不会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为人处世不在于横行无忌,而在于适当礼让,我们都喜欢谦和有度的人,而不是大肆张扬的人。为什么水会利万物而不争,就在于水觉得众生平等,没有好坏,所以,老子才会说,水的做法最像道家的做法。
吸引力需要的就是我们不能失去公允,不管对事还是对人,都应该多看到好的一面,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变得美好,而吸引力也会因为我们的看法而变得更加强烈。不要多去苛责别人,因为他们就像你的一面镜子,你要做的就是找到自己的得与失,不要总是主观判断,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我们的人生才会变得精彩。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世界的挑剔就是对自己的挑剔。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如果我们总是看到别人的缺点,总是挑剔的话,我们的吸引力就会被消极情绪所取代,而我们的吸引力也会变得暗淡无光,朋友也会越来越少,长此下去,我们就会变得孤独,鲜有朋友了。
明代洪应明在《菜根谭》中说:“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身为君子应该有宽广的胸怀,有容人之量,当我们拥有了这样胸怀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人世间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