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狱之中的生活,真不是人待的。一个月下来,木阗已经不成样子了。这时遥想当初杀蓝蛟、歼狼群、斗嵯峨兽、娶金花娘的风光,已如梦寐。狱卒拿饭来,一顿饭吃完,就是一天。木阗天性喜交游,在狱中也同狱卒们互通有无来往,是以并没有受太多的折磨。一日狱卒喜气洋洋地告诉他道:“大哥,你运气来了,新上任的巡抚李大人怕有冤狱,要亲自再审一遍死囚案。大哥你本来就是被人家利用的,倘若这一次能分辩清楚,以后就逍遥了。”木阗听了心下也高兴。但总想此事渺茫,差近于不可实现,还是得乐且乐,将身上剩余的几件还可变卖的东西叫狱卒拿出去换酒喝。且图一时欢乐,明日砍头又何妨?只是大志空负,一番抱负未曾施展就落了个砍头而终,究竟未免郁郁。
巡抚查案的当日,将他带上堂来,木阗抬头一看,中间坐了一人,满脸清正干练之气,心中不禁又有了几分希望。
于是借跪拜之机,一举手震碎了堂上两块石地板。只要巡抚有一份爱才之心,便可有救。果然那巡抚大人满脸惊奇,匆匆问完案,退堂后将木阗叫到内室详细查问。木阗只说自己是苗疆彝族人,怎样来京师观光而受小人愚弄。那巡抚大起爱才之念,当下替他平了冤屈,收为己用。
当时皇权式微,奸党害国,四处烽烟漫起,国家动乱。
更加上国库空虚,朝中无猛将精兵,国事危哉。李巡抚受命于危难,率一路军转战南北,也是忙得此处,忙不过彼处。
所幸木阗生长苗疆,同野兽作战,同临族的人作战,同同族的人作战,都比较有实际经验。而且他英勇善战,天生的精猛强干,四处转战,立下了赫赫战功。李巡抚在他的倾力帮助下,才得勉强将四处的叛乱镇压下去。要说是镇压也许并不贴切,因为老百姓不闹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巡抚答应他们要改革吏治,发展经济,给他们一个安定可生存的环境。老百姓有什么志气可言?打又打不过,一听说有希望过好日子了,也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先投降了再说。老百姓就是这样,他们有天生的依赖性,不是依赖官府,就是依赖优秀人物。不但投降,而且劝说其他的人也一起投降。李巡抚为官清正,在当时有青天之名,他说的话,还是很有一批百姓肯信的。这倒省了巡抚很多的事,他集结的五千兵丁,在战后居然变成了两万多。然而也有一批不肯将命运交在他手里的人,要顽抗到底。李巡抚虽然有木阗这员猛将,也着实打了几次恶仗,险些全军覆灭,才平定了江山,勤王成功。可是眼见荒芜遍地,民不聊生,变乱仍是一触即发,朝廷却仍是一片升平。当朝皇帝经过这一变乱,更加相信自己是天命之子,社稷是再也动摇不得的了。朝廷上下众臣忙不迭地歌功颂德,整日是纸醉金迷,谁来管巡抚的事?论到加官晋爵,功劳全成了这些家伙的了。李巡抚仍旧当他的巡抚,不过这时候变成了天下都巡抚,要他干苦工去。还好皇帝虽然昏庸,却知道这天下靠都巡抚一个人来支撑,几个被巡抚参奏的佞臣一起说巡抚的坏话,皇帝也没动摇,虽然心下猜疑,却仍将兵权依旧交给巡抚,自己寻欢作乐去。巡抚能有什么办法?国库空虚,人民无计生活,吏治腐败,但也不是一时可以革新的。怎么办?而且眼前还有一件大事要办。
这件大事就是远在云南的苗疆。听说现在苗疆出了个了不起的英雄人物,一举统一了近百年征战不休的苗疆十八峒,声势一时如日中天。一年多的征杀让李巡抚深知敌人人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团结坚定、视死如归之人。苗疆群族悍不畏死,以前是因为利益关系彼此冲突,无暇顾及汉人。
而与其交通的汉人一般深明苗人规矩,难得触犯他们。就这样,还不时发生杀官吃人的事件,现在统一起来,内忧没有了,迟早会滋扰附近汉城的。何况苗人喜欢汉人的东西,像花线、雕刻、饰物等,性粗,不知道物之为用,近年受一些奸商的愚弄,颇受了些骗,愤恨加贪婪,还能不引发战争?
要是打起来,自己这乌合之众,可受不起这些百炼精兵的打击。怎么办?倘若前次失败的乱党到苗疆去用卑词厚礼来打动苗人首领,要他发兵占了这花花世界,国家空虚之下,有何可抗争的余地?加之吏治改革进展阻力严重,李巡抚心中忧患,整日长吁短叹,无可聊日,终于给他想出了一个办法。
要治苗人,当然还得要苗人自己来治。这个治的苗人是谁?他想到了木阗。他虽然不知道木阗就是苗王,但他知道木阗在苗族中的地位一定不低,要不他不会有这样的见识和本领。要他去做内线,是最恰当没有的了。何况木阗心怀对汉族文化的向往,正可加以利用。只是怎样想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呢?他考虑再三,决定用诈。
当下着人请木阗过来饮酒,谈起他以前的生活,问木阗想不想家里。木阗自然说想。然后谈些家乡的事,渐渐说起苗人的生活之苦。苗疆虽然资源丰富,但是气候恶劣,环境粗糙,毒蛇猛兽横行,四处杀人陷阱遍布,实在不是养人的所在。巡抚当下怂恿木阗将群苗迁徙到四川去,说四川怎么怎么好,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气候好、环境好、物产好、风水好,而且人烟稀少,便于居住。将苗人迁徙到这里,就可以不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任意发展。木阗也不禁有些心动。
他在苗疆生活了这么多年,深知苗疆的苦处。夏季苦热,有毒的蚊虫成群飞动,一不小心就送了生命。而且遍地是原始森林,里面不知有多少危险。倘若迁徙到四川去,土地肥沃,自然灾害又少,那就好的多了。而且受汉朝文化礼仪熏陶,当可变化苗人的气质。于是答应下来,定好日子回苗疆一行。李巡抚请了圣旨,着木阗便宜行事,所经官府一律听其命令。准了李巡抚迁民安疆一事。
木阗孤身一人回到苗疆,众人大喜。他两年声息皆无,苗疆诸人无不忧急。金花娘更天天以泪洗面。这一见到他,就像得了宝一样。木阗说起辞别后的遭遇,金花娘不由又陪着流了不少眼泪。久别乍逢少不了有些事情要做,等安定下来后,木阗向老族长和老峒主说起搬迁的事,将四川的富饶和繁华说了个天花乱坠。二老毕竟是久经世事的了,都知一动不如一静,在苗疆活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搬到陌生的地方呢?苗疆虽然不好,但住惯了也就不觉得了。木阗自然认为是两人老观念抛不开,故土难舍,不想活动。当下以子孙万代之幸福相说。一面说动金花娘娘和几个内弟,一同劝说。
金花娘有什么见解?木阗说好自然她也跟着说好了。几个少峒主听说中原遍地繁华,恨不得现在就去,也是怂恿不断。
木阗又私下里召开了个十八峒大会,将各地峒主召来,许下荣华富贵,向他们陈说中原的好处。等众人都同意了,再一起向老峒主、老族长陈说。二老眼见现在是年轻人的江山,大势所定,已经无可挽回了,也就由着他们。只是带领了一部分不肯离去的老弱病残留守,说是死都要死在自己的土地上。木阗眼见大家都答应了,心想等四川一边安顿好了,老人们自然也就过去了,也就不管他们。过了几天,十几万人向着四川东部进发。他们还不知道自己迈向的是怎样的命运和前途。
这里李巡抚早已经准备好了,苗人来了后,说是为了便于耕种,要十里地扎一个村子,每村限五十户。苗人见此处的土地确实是肥沃,气候也好,灌溉方便,而且没有野兽的侵害,全都兴高采烈。露天睡了一夜,第二天就兴致勃勃地伐树挖土,建设房屋。这里是他们新的家园,也是以后他们幸福的保障啊。木阗见诸事顺利,也就不疑有它,还觉得是为族中干了一件造福千秋万代的大事。如此过了一年,苗人渐渐习惯了汉人的官民制度,渐渐废除狩猎,以农业耕种为主。李巡抚许诺三年免除一切苛捐杂税,苗人本性勤劳,互帮互助,居然全都富足起来。但是外面的情况依然不好。百姓尽管穷瘠,做官的还是想刮多少就刮多少。那怎么受得了?少不得又是杀官造反。一地造反,十地响应,全国又是一片混乱。李巡抚和木阗没法,只好再带一队兵前去征讨。
此时巡抚再说什么革新吏治,去浊存清,谁去听他的!老百姓也没有什么好的装备,镰刀锄头一齐上阵,打得官兵落花流水。可怕的是官扰民太过,老百姓个个视死如归,拼了命也要去砍敌人。几场硬仗打下来,官兵已经死伤了大半,剩余的也伤残在身,没什么战斗力。巡抚仰天长叹,不知如何是好。木阗献计道:与其这样让老百姓打我们,来抢我们的城池,不如带兵出去,将最强大的一帮叛乱给灭了,也许能起敲山镇虎的作用。巡抚也没别的办法,只好答应了。固守城池,待了十几天,休养差不多了后,木阗悄悄地将全部人马带领出来,去偷袭黄花山上的叛军大营。却不料消息走漏,中了敌人的埋伏,一场下来,全军覆灭。木阗力战被擒,关押起来。巡抚欲战无兵,只好孤注一掷,单身匹马直入敌营,企图用一番孤忠之情,来感化凶顽,挽救这场浩劫。叛军眼看朝廷大势已去,巡抚又来劝什么降,无不哈哈哈哈大笑,带头的竟说我现在是做皇帝的命了,做不了臣子百姓。将巡抚羞辱了一顿,倒也不怕再有什么后果,将木阗放着同巡抚一起回去。一面还吹吹打打,就像送新娘子一般。
木阗羞怒之下,回四川召集苗人兵马,力图复仇。巡抚正是要他如此。他本来就是苗疆的王,要召集还不是容易。
不消几日,苗疆全部精壮汉子都征入军,不下于八万人。此时的军队可与先前的军队大不一样。苗人性剽悍残酷,好斗喜杀,长期在艰难的环境下锻炼出来的求生意识和格斗技巧那是普通的军队所无法比拟的。此军一出,可以说是横扫天下。一战告捷,将叛军的大营攻下。木阗此日扬眉吐气,也将昔日羞辱他的敌首擒来,一乘花轿送回。意气风发,不计后果,居然听从巡抚的安排,将八万精兵分成二十余起,分别驻扎于全国的要塞。木阗帅一万人,四处转战,平定战乱。他以为老百姓终究不过乌合之众,大不了占个人多,要讲行军作战,是不行的,如何是剽悍善战的苗人和他这能征惯战的将领的敌手?却没有想到这样的镇压是镇压不完的。
而且放过他的敌首也颇有心计,反正老百姓取之不竭,何妨利用之。于是避开木阗锋芒,专门在他不到的地方杀官造反。苗人虽然驻扎在各地,但木阗在外,谁能指挥他们?一个个又贪酒好斗,自己的人尚且打,何况汉人。当地官员无不痛恨,巴不得他们先死。造反的一起来,苗人一打,做官的几乎就同百姓一起,把苗人往死里送。这样的仗如何去打!各地同样的事层出不穷。八万苗人精兵,大半年下来,死得不到一万。木阗还以为自己威风八面,大将军一出,敌人望风披靡。叛军直逼京都,人多势众,木阗仓皇回奔,就在人困马乏的时候一场决战,幸好苗人的确剽悍,大战险胜。可是苗人也只剩下几百人了。遍地哀鸿,老百姓也元气大伤,再也没有余力造反。而朝廷经此大乱,也略有反悔之意,吏治上不是那么苛刻,老百姓也就安于现状。但苗人精壮,几乎全部在此一仗中送命,朝廷可以说是高枕无忧了。
哪知忠臣义士,往往先死。皇帝一看四海有升平之势,还要巡抚干什么?就命刺史将巡抚杀了。此时巡抚手绾兵权,谁敢说杀!刺史就想办法挑拨木阗与巡抚的关系。派一队官员到四川横征暴敛,欺压苗人,一面还说是巡抚的意旨。只是这时所剩的大部分是老弱病残和妇女,有什么力量同他们对抗?刺史又派人秘密告诉木阗说苗人的全军覆没其实是巡抚造成的,因为他本来就想让苗人和百姓拼得两败俱伤,好消心头之患。木阗不信,刺史就置酒宴请巡抚,而让木阗在内室秘听。宴中刺史不住地奉承巡抚,说起他的赫赫战功,说用苗人之计真是大妙。巡抚与刺史一榜进士,素来交好,不疑有他,当下说了自己的打算。古代汉人往往将苗人种族当做野兽看待,杀了苗人,并不觉得有干天和。巡抚一计包千秋平安,也很是得意。里面的木阗却听了个手脚冰凉。不想人心险恶,竟然一至如斯!自己拼命为他勤王,他却不将自己当人看待,一定要杀之后快。不由心灰意冷,第二天什么都不带,悄然回了四川。
回来一看,苗人住地却是一个人都没有,遍地狼藉,田野里的庄稼也匆匆收割。木阗惊疑不定,不知苗人都去哪里。他也没有别的去处,一路向大熊岭而去。但觉山川满目,都是伤心之相。才到大熊岭下,就跳出几个人要和他拼命,木阗虽然虎落平阳,却也不会将这几个人放在眼里。一举手将他们擒住,问是什么原由。那几个人破口大骂,说出一番惊天动地的话来。
原来苗人身受之惨,竟是无与伦比。苛捐杂税不说,汉人借木阗的名字,肆意压榨苗人。真正是民不聊生。到后来苗人实在受不了了,只好匆匆收拾一下,回苗疆过原来的生活。这里虽然不好,可是吃自己的饭,做自己的事,比起外面的世界来,还真的是天堂呢。只是经此一来,苗族元气大伤,而且再也不愿同汉人交往了。
木阗大吃一惊。他转战三千里,哪里知道苗人竟受这样的委屈!更吃惊的是老族长伤心族人遭如此惨事,缠绵病榻十天,不治而终。金花娘痛悼之余,也咳血而死。老族长死前吩咐将自己葬在江边低洼之处,要年年受江水的冲刷,来减轻儿子的罪孽。金花娘也一起陪他葬在一处。木阗一听,惊得呆了。他再也顾不得这几个人,连忙赶到父亲坟前。只见平芦一片,中间两座小小的孤坟,坟前残余着一些灰烬,在随风飘舞。木阗再也忍不住,扑在坟前失声痛哭。这几年来究竟干了什么呢?平生杀必死、战必胜、攻必克,所求必得,为什么还会这样?父死妻死,子嗣无念,亲族成仇,并天下亦无容身之地。难道追求本身就是错误?人就该愚昧地活着,不要有什么过分的要求?他哀痛之余,哭得昏倒在坟前。等他慢慢醒来,后面站了一片人,鸦雀无声。木阗看去,中间的是老峒主,后面是族中尽剩的几位族老,这也许是族中仅有的硕果了。他们是来杀我的吧。我也真的该死了。突然,老峒主向他跪了下来,后面一片人也跟着跪倒。木阗吃了一惊。老峒主颤巍巍地道:“王,不管发生了什么事,你还是我们的王!”木阗的眼泪一瞬间冲出。这就是亲人啊。他们明白虽然他做得很差,但总是在勤恳地为本族谋福利。但是他已经没有资格接受这恩赐和爱护了。他没有这资格。他带给这个族的痛苦和损失远远大于曾经给予的。他没有资格。所以他跃起来,斜斜地投入江中。这是他惟一的赎罪方法。鹿头江中又多了一位英灵的骸骨。而同时的京师,皇帝将李巡抚斩于稷下亭。尘埃落定,一切归于平静。
精神脱离肉体,木阗又成了王度儿。但他尚没有从这一段生存中脱离出来,沉沉地在想,这一生极力追求更大的创造,究竟应不应该?他抬起头来,眼前五色光华一闪,又是一个轮回的到来。生命就不要再奔跑了吧,让它有些自然的色彩。这是王度儿在五色轮回柱前最后一丝意识的企求。但命运,如果它不再敲打你,还叫什么命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