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对我们的学习提出了新要求,大脑不能永远成为单一的接受器和存储器。否则诺贝尔奖将永远与我们这块国土无缘。知识经济时代的轴心转移更是从各个方面对传统的学习内容、方式和教育机制进行了深刻大批判,要想在新的社会中脱颖而出,创造性的学习空前的重要了。
无论历史多么的宏伟,无论现实多么的美好,富有生命力的人们总应该去探索、去创新!
北大及北大人在探索、在创新中永荷青春活力,永居时代前沿,永立于不败之境!
北大历史系教授朱孝远曾说:“人的生命的高峰体验,不是对彼岸世界的玄思,而是在今天有限存在中把生命体验发展到极限。人们要问一个问题:在一个有限的时间段中,为什么世界上那么多的有趣事情,你从不试着去尝试、去做?为什么在你告别这个美丽的世界时,心中会有那么多的遗感?为什么你从来没有进行过生命的高峰体验,哪怕只是一分种、一秒种?作为一种人生的营养液,史学出现了时间的超越,即要打破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界线,以便让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都成为构筑今天生命大厦的砖瓦。”
4.创新意识是立业之本——“思维”远上白云间
尽快究成思考方式的重大飞跃
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基础。它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以前不曾有的事物或思想的动机,并在创造中表现出自己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具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产生的前提。创新意识包括创造动机、创造兴趣、创造情感和创造意志。创造动机是创造性活动的动力因素,它能推动和激励人们发动和维持创造性活动;创造兴趣能促进创新活动的成功,是促进人们积极寻求新奇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创造情感是引起、推进乃至完成创造的心理因素,只有具备正确的创造情感才能创造成功;创造意志是在创造中克服困难、冲破阻碍的顽强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是心理因素,具有目的性、顽强性和克制性。
创新意识是创造性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起点是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开发。要求我们具有创新意识,实际上是要我们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改变传统的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方式。在这个多变的时代,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即便是拥有了最新的知识.也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不是有句话吗?今天你如果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明天你将生活在过去。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在新的时代,由于新旧事物更替速度倍增,我们的思维方式也必须顺应形势的需要,对各种事物多用异样的眼光审视它,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它。
爱因斯坦曾经分析创造的机制是:由于知识的继承性,在每个人的头脑里都容易形成一个比较固定的概念世界,而当某一经验与这一概念世界发生冲突时,惊奇就会产生,问题也开始出现。而人们摆脱“惊奇”和消除疑问的愿望便构成了创新的最初冲动,因此,“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前提。而恰恰是这个“提出问题”的环节,对我们来说可能非常困难。也许你认为个人的观念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容易随各种环境、形势、条件等变化而变化,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相反的是,一旦某种观念在我们的头脑中形成,要改变甚至放弃这种观念将是异常艰难的,但是我们又必须克服这种困难。因此在未来的时代,新事物、新观点、新概念的出现是如此之多又是如此之快,我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受到“更新”的剧烈冲击。别人更新,我们要接受,就必须更新自己旧有的东西;我们要挑战、要竞争、要胜利,就更需要更新自己旧的东西和属于他人的东西。怎么办?关键的就是要学会与众不同。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朱棣文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科学的最高目标是要不断发现新的东西,因此,要想在科学上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用与别人不同的方式、别人忽略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不仅仅是想在科学上,想在任何一个领域、任何一项事业中获得成功,都必须学会用与别人不同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学会用别人忽略的方式来思考问题。
作为著名高等学府的大学生,应该尽快完成思考方式的重大飞跃——由被动思考转化为主动思考,由通常思考进人到深层思考,由智能型思考飞跃到创造型思考。
北大地球物理系刘式达教授指出:
北大的学术气氛使我养成了爱读书,多思考,想问题,要创新的习惯。
读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之一,书中积累了前人的很多知识,同类书表达了不同作者的思路,特别是新书反映了近代科学发展的前沿。北京大学图书馆藏书多,图书目录不但有作者和书名目录而且有主题词目录,这给我带来极大方便。有新书阅览室时,来了新书我必去,每星期我总要去目录室查新书,甚至到书库去查。通过读书我知道了很多科学概念,如分形、混饨、蝴蝶效应、流形、螺度。标度不变性、重整化群、纽结(knot)等。并将这些概念应用到教学和科研中去。重整化群变换概念是50年代从量子场论中发展起来的,70年代威尔逊将其用于相变理论而获得1982年度诺贝尔物理奖。分数维的出发点则是几何。两者有联系吗?通过读书我发现原来热力学系统和自然系统都要研究包含有大量粒子或单元,都要作尺度变换。于是1990年在“百科知识”上写出了“分数维和重整化”的文章。
北大的读书条件好,各种各样的学术报告、自由讨论的学风更好。我虽然学习的是大气科学,但我经常可以听到有关生命起源、超弦、拓扑、动力系统、反应扩散等方面的学术报告,这些报告很多都听不完全懂,但是却给我很大启发。
科学的发展必然有概念的突破,这就要求创新。在北大几十年,许多教授的创新成果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廖山涛教授的结构稳定性理论,王选教授的现代印刷技术,周培源教授的湍流看法,都是国内外知名的创造研究。谢义炳教授经常教导我们要建立“中国的×××学派”。所以我在教学科研中立下誓言:“要创新,有特色”。我并不是搞气候研究的,但是报纸上总是宣传“现在气候变暖了”。分形概念告诉我们,在无特征尺度系统中很多物理量是随尺度变而变的,如海岸线的长度,湍流涡旋的个数等。气候系统中季、年、拾年、百年、千年,甚至万年拾万年、百万年都有冷暖之分,因此气候的冷还是暖是随尺度不同而变化的,不能不谈尺度而说什么冷暖。在一种尺度上是暖,在另一种尺度上可能是冷。于是我借用分形概念,写出了《现在气候变暖的提法是不合适的》文章,并用实际的气候资料事实说明这个思想。
读书、思考、创新是北京大学的学风,这种学风造就了一大批出色的优秀人才和科学家。
努力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形成不是一航而就的,它需要我们长期地培养。按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的说法,创新的核心含义是“引入新要素”、“实现新组合”。他认为创新要求在原有框架中引人新要素,因而必然包含着对旧有的“创造性破坏”。这对于我们开发,培养创新意识是有启迪的。我们在接触一个事物、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要养成敢于打破常规,从别人认为是荒诞的、离奇的,不可思议的角度出发想问题的习惯,大胆引进新的东西。另有人指出:观念的创新实际上是“旧的成分的缩合”。这也提醒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可以大胆地进行组合新组的设想。只要我们有意识地按照上述的办法来锻炼自己多角度、多维度、多种类分析、思考问题的方法,创新意识就会逐渐地扎根于我们的头脑之中,我们也会自觉不自觉地以创新的眼光安排、设计我们的一切。
我们已经知道,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综合能力,构成其心理学基础的主要包括适宜的知识结构、创造性思维和适宜于创造的优良个性品质。这项原理告诉我们。要开发、培养。增强自己的创造能力,就要从以下三方面人手。
首先,要打下扎实宽阔的知识基础,重视知识更新和优化知识结构。科学的创新来不得半点虚假,除了凭真正的成果取胜外,没有任何捷径可走,知识基础是对前人智慧成果的继承,是形成创造力的必要条件,离开了扎实宽阔的知识基础,就不可能顺利地开展创造性活动。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多掌握一些知识,就会多一条思路。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个人不能只拥有单一的学科知识,而必须拥有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如此,才会多一种专业眼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会比知识结构单一的人更容易产生丰富的联想,因而也更加容易形成新思维。
人类社会分工的深化必须以社会协作能力的加强为前提,分工与协作深化是同步发展的。同样的道理,现代科学的分化与整合过程也总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地发展的。现代科学高度分化与高度整合的这一趋势要求人们在成为专才的同时,努力成为“通才”。除了上文提到的例子外,美国对1300多名科学家的跟踪研究证实,有成就的科学家绝大多数是靠通才取胜的。通才在解决问题时不会被约束在狭隘的直线思维当中,并能从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中找到灵感。DNA分子模型的建立就是极好的说明。再比如,富有创造力的政治家往往也具有通才型的知识基础。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有很多也是出色的社会学家、数理分析专家、心理学家、历史学家等等。所以,对我们个人来说,更新知识、优化知识结构在未来显得更加重要,一旦停止知识更新和接受新事物,今天的“先生”就可能有变成明天的“学生”,后天的“门外汉”。
其次,要积极开发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和关键所在。人的思维有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直觉(灵感)思维三种基本形式。与直接和具体反映客观事物的感觉和知觉不同,作为人类认识的最高形式的思维,是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从思维活动结果来看,上述三类思维活动又可以分为“再现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两大类。心理学界目前对创造性思维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创造性思维是指在发明创造中直接导致创新方式的思维活动形式。与“再现性思维”不同,“创造性思维”具有以下重要的特征:思维状态的主动性、思维方向的来异性、思维路径的综合性和变通性、思维进程的突变性和顿悟性、思维成果的新颖性和独创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