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回忆1921年在美国时,正好蔡元培到美国访问,一天晚上,纽约的中国学生开会欢迎他,人到的很多。蔡元培一进场,所有的人都不约而同地站起来,好像有人在那里指挥一样。有一个久在北京教育界工作的留学生杨荫榆说:“我在中国教育界多年,没有看见校长和学生间的关系这样好的。北大的学生向来自鸣清高,可见了老校长这样恭敬,我现在真是佩服蔡先生了。”我们很同意冯友兰下面对蔡元培的评论,他说:“他所以得到学生们的爱戴,完全是人格的感召。道学家们讲究‘气象’,譬如说周敦颐的气象和‘光风雾月’。又如程颐写的《行状》,说程灏纯粹如精金,湿润如良玉,宽而有制,和而不流……视其色,其接物也如春阳之温;听其言,其人人也如时雨之润。胸怀洞然,彻视无间,测其蕴,则浩乎若沧溟之无际;极其德,美言盖不足以形容,这几句话,对于蔡元培完全适用。这绝不是夸张。我在第一次进到北大校长室的时候,觉得满屋子都是这种气象。”冯友兰所引的这些话和非凡的人格魅力非常形象地描绘了蔡元培的气度。
北大经济学萧灼基教授回忆道:
在北大,像蔡元培这样拥有宽容豁达的名士何止一人。早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时,我对陈岱孙教授、樊弘教授等已十分敬佩。当时陈岱孙教授担任经济系主任,我到北大报到后,学校还未开学,我就冒昧地到陈教授家拜访他。虽然我事先并未与陈教授联系,也不认识他,但他听说我是经济系新来的教员,对我十分热情。他详细询问我的学历专业、学习情况和研究兴趣。由于时间太久,谈话的具体内容已记不清,但给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当我向他告辞时,他一直送我到大门口,看着我骑上了自行车,向我鞠了一躬,才返身进家门。这使我非常感动,对我影响很大。后来不少学生和学术界年轻朋友到我家拜访,我也你陈岱老一样对第一次来访者一定要送他们到楼下门口。只是这几年岁数大了,又往高楼,只能送他们到住室门口。
这样的气度,也许正是北大的特色,北大有“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广阔胸怀,培养出的是令人敬仰的气度宽宏之人。北大之“大”也正是从这些名士的气度与风范中一点一滴地显现出来的。
□豁达宽宏,降低德服人
中国人注重“德”,一个人有“德”才会服人,有才无德,这样的人也许可逞一时之势,却不能把握历史的方向,最终还是会被时间所摒弃。北大正是本着中华的这种“德”而行,多少中华名士,都是用他身上的美德征服了世人,用他们豁达的胸怀征服了世界。
文者以德服人。一个人的品德,决定了他在别人心目中的位置,而人们在选择自己所追随的目标时,也往往是以“德”字为标准的。
周作人平时行事,总是一团和气,以德待人。在北京大学,他是以态度温和著名的。相貌上周作人中等身材,穿着长袍,脸稍微圆,一副慈眉善眼的样子。他对于来访者也是一律不拒,客气接待,与来客对坐在椅子上,不忙不迫,细声微笑地说话,几乎没有人见过他横眉竖目,高声呵斥,尽管有些事情足可把普通人的鼻子都气歪。据说有个时期,他家有个下人,负责里外采购什么的。此人手脚不太干净,常常揩油。当时用钱,要把银元换成铜币,时价是1银元换460铜币。一次周作人与同事聊天谈及,坚持认为是时价200多,并说是他的家人一向就这样与他兑换的。众人于是笑说他受了骗。他回家一调查,不仅如此,还有把整包大米也偷走的。他没有办法,一再鼓起勇气,把下人请来,委婉和气地说:“因为家道不济,没有许多事做,希望你高就吧。”不知下人怎么个想法,忽然跪倒,求饶的还话没出口,周作人大惊,赶紧上前扶起,说:“刚才的话算没说,不要在意。”
任大官时期,一个北大旧学生穷得没办法,找他帮忙谋个职业。一次去问时,恰逢他屋有客,门房便挡了驾。学生疑惑周在回避推托,气不打一处来,便站在门口耍起泼来,张口大骂,声音高得足以让里屋也听得清清楚楚。谁也没想到,过了三五天,那位学生得以上任了。有人问周作人,他这样大骂你 ,你反用他是何道理。周说,到别人门口骂人,这是多么难的事,可见他境况确实不好,太值得同情了。
正是这种胸怀,正是这样的品德,为北大人赢得了无尽的声誉,也为中华民族造就了无数名士。
人生在世,总会有许多风雨坎坷,怎样活得痛快,活得潇洒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其实,只要你豁达些,有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以我之见,豁达才是人生的奥秘。”北大的一位学者,这样认为:
豁达是一种超脱,是自我精神的解放,人要是成天被名利缠得牢牢的,得得失失算得精精的,那还何谈豁达,豁达就要有点豪气,乍暖还寒寻常事,淡妆浓抹总相宜。凡事到了淡,就到了最高境界天高云淡,一片光明。人肯定要有追求,追求是一回事,结果是一回事。你就记住一句话:事物的发生发展都必须符合时空条件,如果条件不是,那你就得认了。人活得累,是心累,常唠叨这几句话就会轻松得多,“功名利禄四道墙,人人翻滚跑得忙;若是你能看得穿。一生快活不嫌长”。与共悲悲戚戚、郁郁寡寡观他过一辈子,不如痛痛快快、潇潇洒洒地活一生,难道这不好吗?
豁达代表的是一种自信。人要是没有精神支撑,剩下的就是一具皮囊。人的这个精神就是自信,自信就是力量,自信给人智勇,自信可以使人消除烦恼,自信可以使人摆脱困境,有了自信,就充满了光明。豁达的人,必是一条敢作也敢为的汉子,而决不是那种佝楼着腰杆,委曲求全的君子。
豁达不是盲目的自我流露,它是一种修养,一种理念、是一种至高的精神境界,说到底是对待一种人世的态度。沈从文也好,马寅初也好,一些伟人的跌宕起伏也好,对于人生的种种不平、不幸,都以其博大胸襟和知识学问所涵盖,以及由善良忠直道义所孕育的不屈不挠的生命力所战胜!“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如此的生命,还会有什么样的火焰山过不去呢!
豁达是一种博大的胸怀、超然洒脱的态度,也是人类个性最高的境界之一,也是一种“德”。一般说来,豁达开朗之人比较宽容,能够对别人不同的看法、思想、言论、行为以至他们的宗教信仰、种族观念等都加以理解和尊重。不轻易把自己认为“正确”或者“错误”的东西强加于别人。他们也有不同意别人。的观点或做法的时候,但他们会尊重别人的选择, 给予别人自由思考和生存的权利,他们会以德服人。有时候,往往是豁达产生宽容,宽容导致自由。记得胡适先生说过,如果大家希望享有自由的话,每个人均应采取两种态度:在道德方面,大家都应有谦虚的美德,每人都必须持有自己的看法,不一定是对的态度;在心理方面,每人都应有开阔的胸襟与兼容并蓄的雅量来宽容与自己不同甚至相反的意见。换句话说,采取了这两种态度以后,你会容忍我的意见,我也会容忍你的意见,这样大家便都享有自由了。这不仅是自由,更是开阔了我们的生存空间。
豁达是一种宽容。恢宏大度,胸无芥蒂,肚大能容,吐纳百川。飞短流长怎么样,黑云压城又怎么样,心中自有一束不灭的阳光。以风清月明的态度,从从容容地对等一切,待到廓清云雾,必定是柳暗花明的全新世界。相信天空是宽广的,走过去,前面便是一个天。
豁达是一种开朗,一种乐观,豁达的人,心大,心宽。悲愁的,痛苦的,都在喜笑怒骂、大喊大叫中撕个粉碎。你说,世界上的事都公平?不公平的有的是,你能让它都公平?我们要按生活本来的面目看生活,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看生活。风和日丽,你要欣赏,光怪陆离,你也要品尝,这才自然。你就不会有太多牢骚,太多的不平。不过,“月有阴晴圆缺”对谁都一样,“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一切随着时间的推移都在变。你要晓得,阴阳对峙,此消彼长,升降出入,这就是生机,拿这大宇宙,看你这个小宇宙,你能超越得了?只有用这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对待这一切,你的心胸也就随之宽广起来,你的人也就会变得豁达起来。
当然,豁达并非等于无限度地容忍别人,开朗并不等于对已构成危害的犯罪行为加以接受或姑息。但对于个人而言,豁达往往会有更好的人际关系,自己在心理上也会减少仇恨和不健康的情感;对于一个群体而言,宽容开朗,无疑是创造一种和谐气氛的调节剂。因此,豁达宽容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一大法宝,以德服人是你有凝其力的重要武器。只有用“德”去治“人”,治你的事业之“天下”,你才会信心自百倍地走向成功,同时也是一个人完善个性的的体现。
□良药苦口利干病
人难免狭隘,这是大多数人的通病,我们明白了这一点,就应该对症下药,治好这一病。
北大一学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市场上,果贩遇到了一位难缠的客人。
“这水果这么烂,一斤也要卖50元吗?”客拿着一个水果左看右看。
“我这水果是很不错的,不然你去别家比较比较。”
客人说:“一斤40元,不然我不买。”
小贩还是微笑地说:“先生,你一斤卖你40元,对刚刚向我买的人怎么交代呢?”
“可是,你的水果这么烂。”
“不会的,如果是很完美的,可能一斤就要卖100元了。”小贩依然微笑着。
不论客人的态度如何,小贩依然面微笑,而且笑得像第一次那样亲切。
客人虽然嫌东嫌西,最后还是以一斤50元买了。
有人问小贩何以能始终面带笑容,小贩笑着说:“只有想买货的人才会指出货如何不好。”
小贩完全不在乎别人批评他的水果,并且一点也不生气,不只是修养好而已,也是对自己的水果大有信心的缘故。我们在生活中却真的不如这个小贩,平常有人说我们两句,我们就已经气在心里口难开,更不用说微笑以对了。而且生活中批评指责我们的,往往是我们最亲近的人和最好的朋友。正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良药虽苦,却是治病的根本;如果有“苦口”之“良药”,我们这种狭隘之病如何会好起来呢?这里有一剂“良方”正是对“症”所下之“药”。
备受北大师生推崇的一位教授指出:我们若是把目光只放在眼前,那么未来就难以掌握,我们若是想获得长久的快乐,那么就要忍受暂时的痛苦。没有痛苦的。没有痛苦的衬托,快不也就不会那么明显易见。
大多数人感到痛苦,是因为他们没有考虑到未来,只是在想眼前,结果便与快乐无缘。事实上人世间一切有意义的事若想成功,那就必须忍受一时的痛苦。你必须熬过眼前的恐怖相引诱,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或标准而把目光放在未来。本来任何事都不会使我们痛苦;而真正使我们痛苦的是对于痛苦的恐怖;同样的道理,也没有任何事会使我们快乐,而真正能使我们快乐的是我们对于快乐的把握。任何事都不能影响我们,真正影响我们的乃是我们自己的认知。“如果你自信你会拥有快乐,那你肯定会尽一切努力摒屏痛苦,你就会获得更多的快乐”这是北大的一位学生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