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075900000003

第3章 苏轼传(2)

苏辙是可以争取的,没有争取,反而被王安石一句话排斥出去了。他只是耽心自己说了不合潮流的话,受到歧视,并非与新法有势不两立的矛盾。“妄语”即有认错的意思。若稳住了苏辙,苏东坡亦稳住了,至少不会马上跳出来,以雷霆万钧之势炮轰新法。把可用的力量,变成了摧毁自己的炮弹。这不能不归咎于王安石用人政策的失误。苏辙、苏轼开始失势,令他们发现自己处在一个“多余人”的地位,继而发现局势于国于已均不利。所谓于国不利,他认为王安石变法是以“悍药毒石”治理久病虚弱之人。于己不利,则因为王安石当政使他自己的前途变得非常黯淡。因而,苏东坡与王安石这两个都效忠皇室,都愿变革走富国强兵之路,同目的而异己见的当世奇才,终于对立起来,最后两败俱伤,导至国家日渐衰落走向灭亡。

四、宦游江湖

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十一月,苏轼离开了党争漩涡的汴京,任杭州通判。这也就结束了他创作上的危机。此后他又相继在密州(治所在今山东诸城)、徐州、湖州三地任知州。

在朝两年多的政治生涯表明苏轼算不上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但在近八年的地方官任上却显示出他不愧为一位关心民生、有所建树的良吏,同时也使他的文学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带来了创作上的第一个丰收时期。

熙宁四年至熙宁七年,在杭州。知州陈襄修复钱塘六井,解决了人民的饮水困难,苏轼作《钱塘六井记》加以表彰。在文章结尾处他特别提醒说:“余以为水者,人之所甚急;而旱至于井竭,非岁之所常有也。以其不常有而忽其所甚急,此天下之通患也,岂独水哉!”有备方能无患,对执政者发出了谆谆告诫。常州、润州(今江苏镇江)发生灾荒,他前去“赈济”,除夕之夜还野宿城外,作《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第一首说: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荒郊外,孤舟中,或吟诵或哭泣,都充满了悲哀之意。村火、星光,又是如此暗淡。长夜不卧不是为了守岁而是由于眼病,周围听不到乡音更使人想回故乡。几床被子仍挡不住脚冷,才知霜重,刚洗头顿觉头轻,原来是头发越秃越少。气氛这样冷寂,只有一柱残灯陪我度过长宵。个人心绪是这样的低沉抑郁,但他对“赈济”公事,仍能勤于职守,这就难能可贵了。

西湖山水为苏轼带来灵感,苏轼描写西湖的诗作常常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句。他善于从动态中去捕捉景物的特点。如“天欲雪,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水清石出鱼可数,林深无人鸟自呼。”写出冬天将雪未雪时的湖上景象:楼台忽明忽暗,山峰若有似无。“朝见吴山横,暮见吴山纵,吴山故多态,转折为君容。”(《法惠寺横翠阁》)则写吴山变幻多端的状态:早晨看吴山清晰,横亘如带,傍晚隐约,只见高耸成堆,多姿多采,供你观赏。

在描写西湖的诗中,流传最广的还是要数《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七绝: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以西施浓妆比西湖晴景,以淡妆比雨景,不论是晴是雨,西湖总以她的旖旎风光令人心旷神怡。这个新颖、贴切的比喻,被认为是所有咏唱西湖的篇什中最为确当的评语,以致从此“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名。难怪后来的诗人为之搁笔:“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

从苏轼词集可以看出,他从通判杭州时才开始填词。这是他这时期文学创作的新内容、新特点。在他以前的北宋词坛上,婉约派占统治地位,内容大都写男欢女爱,离愁别恨,流连光景,风格婉曲缠绵,未能跳出词为“艳科”即专写男女之情的樊篱。但象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欧阳修《朝中措》(“平山栏槛倚晴空”)、《渔家傲》(“十二月严凝天地闭”)等,开拓题材,大笔振迅,寄慨遥深,已开豪放词派的先声。苏轼这时期的词作,虽然还未形成豪放词风,但已有明显的“以诗为词”的倾向,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诗庄词媚”的传统界限。杭州知州陈襄是位有政绩的官吏,苏轼和他相处很好,有不少词作写到两人的友谊: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南乡子·送述古》

前首为陈襄离杭前宴别时而作,后首写的是在杭州东北临平船中的送别。传统婉约词写离恨,常常是设色浓艳,抒情纤细,且大都是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一类男女别情;苏词也写得情深意长,回肠荡气,但语言明净,意境鲜明,突出友情的诚挚,透露出与婉约词不同的倾向。

熙宁七年——熙宁九年,在密州。苏轼一到任,遇到一场好雪,高兴地写下“今年好风雪,会见麦千堆”的诗句,盼望丰收。然而,不久严重的蝗灾发生,他要求朝廷蠲免秋税。他虔诚地斋戒吃素,为民祈福,写诗说:“而我食菜方清斋,对花不饮花应猜。”由于连年饥馑,“民多弃子”,他就设法召人收养,由官府每月补助粮米六斗,这样救活了几千人。他亲自沿城捡回弃孩,痛楚地写下“洒涕循城拾弃孩”的诗句;还说,在密州虽然公务繁忙,生活也甚为清苦,但比起在汴京的党争生活来,却要好得多:“为郡鲜欢君莫叹,犹胜尘土走章台。”尤其可贵的是,人民生活的痛苦使他深感内疚,自叹饱学儒家经典竟救不了灾荒:“秋禾不满眼,宿麦种亦稀。永愧此邦人,芒刺在肤肌。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这对旧时奉为神圣的儒家经典不啻是一个辛辣的讽刺!

苏轼虽已离杭来到密州,但对杭州仍然怀着亲切的感情。晁端彦(字美叔)是他同科考中的“同年”,这时在杭州任两浙提点刑狱,苏轼写了几首诗给他。在《忆西湖寄晁美叔同年》中说:“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作者却“独专山水乐”,在“三百六十寺”中,“幽寻遂穷年”,深深地体会到它的妙处,“至今清夜梦,耳目余芳鲜”。诗的首句“西湖天下景”已经题在今天杭州孤山的中山公园一座亭子的匾额上,人们赞赏着苏轼对西湖的品评。后来晁端彦因事罢职受审,苏轼在《和晁同年九日见寄》中劝慰他说:“遣子穷愁天有意,吴中山水要清诗。”这是继承了我国古典文艺理论中“不平则鸣”(韩愈《送孟东野序》的见解,也是前面所引苏轼自己所说“诗人例穷蹇,秀句出寒饿”的继续发挥,说明在封建社会中,只有遭受压抑排挤的人,才能通过切身感受写出有生命力的作品。

苏轼的词在密州时期有重大发展,初步形成了豪放词风。《江城子·密州出猎》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就是代表作品。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

这首词作于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冬,时作者四十岁。词的前半阕以三国时孙权自况,极言出猎的壮观。后半阕又以汉文帝时魏尚自比(一说以冯唐自比),希望能被朝廷重用去守卫边疆,狠狠打击侵扰国家的敌人。苏轼说这首词曾“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苏轼在《与鲜于子骏书》又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说明他有意识地要在婉约派代表词人柳永之外“自是一家”,他对开宗立派是颇为自豪的。

次年中秋,皓月当空,银光泻地,苏轼想起分别七年的苏辙,如今在济南不能前来团聚,不禁心潮起伏,写了另一首名作《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全词以问天、问月来探索人生的哲理,抒发兄弟的手足情谊。全词笼罩一层迷惘、惆怅的气氛,但词的境界廓大明朗,这在一些婉约派作家所写的秋词中是罕见的。胡仔曾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从词的开创性来说,这话并不过分。

苏轼在密州时期的词作,标志着豪放词风的初步成熟,为词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熙宁十年——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在徐州。苏轼到任不到三个月,澶州(治所在今河南清丰西)曹村的黄河大提决口,水淹四十五个州县,三十万顷良田。徐州城下也水涨高达二丈八尺。苏轼后来有诗描写当时危急的景况说:“黄河西来初不觉,但讶清泗奔流浑。夜闻沙岸鸣瓮盎,晓看雪浪浮鹏鲲。”又说:“坐观入市卷闾井,吏民走尽余王尊。”大水滚滚而来,已浸入市,汉代东郡太守王尊力拒黄河水患,愿以身填堤,坚守大堤,作者作为一州之长,也应象他那样。苏轼积极组织军民筑堤抢险,“庐于城上,过家不入”,表示与城共存亡的决心:“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奋战两个多月,才保全一城的生命财产。水退后,他又准备亲自参加增修城墙的劳动,以备河水复来;还想象农民已无忧无虑,丰硕的秋庄稼象云堆似的布满郊外:“农夫掉臂免狼顾,秋谷布野如云屯。”苏轼写了不少诗来记述这次治水的经过,尤其像《河复》、《九日黄楼作》等,着重抒写解除水患后的欢快心情:“去年重阳不可说,南城夜半千沤发,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满城头飞雨滑,黄花白酒无人问,日暮归来洗靴袜。岂知还复有今年,把盏对花容一呷;莫嫌酒薄红粉陋,终胜泥中千柄锸。黄楼新成壁未乾,清河已落霜初杀。”水患已除,黄楼新筑,时逢重阳佳节。虽然酒宴简陋,但比之去年今日的狼狈忙乱,岂不可乐!诗的节奏也是欢快的。后来他离任时,州民扶老携幼相送,场面感人。

苏轼在徐州还写了一些题画诗和记游诗。前者如《书韩牧马图》主张艺术要求“自然”,《韩马十四匹》赞扬“韩生画马真是马”,《仆曩于长安陈汉卿家见吴道子画佛……》说:“吴生画佛本神授,梦中化作飞空仙,觉来落笔不经意,神妙独到秋毫颠。”其实,“神授”不过是对客观事物熟烂于心,于是在仿佛不经意之间作出了出神入化的描摹。这些诗都结合绘画以发挥作者可贵的艺术见解。另一些题画诗,如《虔州八境图》、《续丽人行》、《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等则着重对画面作生动的形象的描写。象《长江绝岛图》中有大小孤山,作者写道:“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这里把孤山拟人化,当作两个美女:迷蒙的峰峦是她们的发髻,水清江平则又象清晨梳妆的镜子。后两句采用民歌中常用的谐音手法,把“孤”与“姑”、“澎浪”与“彭郎”联系起来,更富有地方色彩,从而突出了画中山色之美。他的记游诗也很有特色。一次,他和友人游览徐州附近的百步洪,只见水流湍急,惊心怵目,他放笔写道:

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水师绝叫凫雁起,乱石一线争磋磨。有如兔未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四山眩转风掠耳,但见流沫生千涡。……

——《百步洪二首》之一

开头四句文势奔腾而出:水从高高的堰上直泻而下,轻舟象梭子一般驶去,两岸乱石嵯峨只留一线水路,吓得船夫失声大叫,凫雁惊飞。接着一口气用了六种形象来写轻舟下驶的迅捷,以突现水势的急速汹涌。这种比喻手法叫“博喻”,即用多种形象来形容事物的一种状态或特性,以取得气势雄伟的艺术效果。以前在散文中用过这种手法,但用来写诗还是较为少见的。

苏轼是位富有独创性的作家,他在徐州时期的词作又有新的开拓。词最初从民间产生,题材原很广泛,现存敦煌曲子词就有不少描写农村生活的作品,但这个题材到了文人词中几乎中断。苏轼却给予恢复并有所发展,成为在文人词中第一个写农村题材的词人。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徐州春旱严重,苏轼作为一州之长照例去石潭求雨;不久竟然得雨,他又照例去谢雨。在归途中,目睹农村中得雨后的欢乐景象,一连写了五首《浣溪沙》。

苏轼杰出的文学成就使他在知识分子中享有越来越高的声誉,不少文人学士纷纷向他求教。远在北京大名府(今河北大名东北)的黄庭坚寄来书信和两首《古风》求教,表示愿意列在苏轼的门下。苏轼谦逊地称颂对方:“超逸绝尘,独立万物之表,驭风骑气,以与造物者游,非独今世之君子所不能用,虽如轼之放浪自弃与世阔疏者,亦莫得而友也。”又说,他的“《古风》二首,托物引类,真得古诗人之风,而轼非其人也”。另一著名作家秦观入京应举,专程到徐州求见苏轼,还写诗说,“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愿执弟子之礼。苏轼立即以诗还赠,称许他“忽然一鸣惊倒人”的才华,表示“夜光明月非所投”的谦虚态度,表现了提携后辈的巨大热忱。

元丰二年,在湖州。这年七月七日,苏轼到湖州任上还不及三个月,在晾晒自己所藏书画时,发现他的表兄文同所绘赠的一幅《谷偃竹》。这时文同死去已经半年,苏轼睹物思人,掩卷痛哭,写了《文与可画偃竹记》一文,以抒发对这位至亲好友的悼念之情。文章的第一段说: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蝮蛇,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流传至今的成语“成竹在胸”就来源于此。这里提出了我国绘画理论中关于“神似”和“形似”的著名论点,也就是说,艺术家对于客观事物,不应零敲碎打地去追求一枝一叶的简单摹拟,而应该从整体上去突出事物的精神。因此,画竹必须先在胸中酝酿出完整的竹子神韵形态,然后才能落笔,也才能达到神形兼备的艺术造诣。文同是北宋的著名画家,擅长墨竹,也当过湖州知州,因而人们把他所开创的画派称作“文湖州竹派”。上述见解,正是这一画派艺术经验的总结,在我国绘画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同类推荐
  • 资本的秘密:洛克菲勒自传

    资本的秘密:洛克菲勒自传

    《资本的秘密:洛克菲勒自传》是一部深入挖掘洛克菲勒内心世界和完整展现其人生经历和丰富的商战阅历的作品。
  • 一统中原:赵普

    一统中原:赵普

    本书对赵普波澜壮阔的一生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历史背景,介绍了北宋初期的历史事件,使读者在品味赵普的经历的过程中,对中国古代历史及当时的社会、人文、经济、军事等内容也有所了解。
  • 民国课堂:大先生的背影

    民国课堂:大先生的背影

    民国时期卓尔不群的大先生们彼此间是什么印象?他们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呢?本书选取了两个视角:一是大先生们的他述。即民国时期大先生们相互记录、悼念或者回忆性的文字,这些第一手文字,提供了许多后人无法体味的细节,展现了大先生截然迥异的形象。二是大先生们的自况,亦即他们对自我的描述。这部分内容涉及大先生们自小成长或一生中重要经历的部分,都是极其珍贵的了解他们的材料。品读这些文字,你会发现原来大先生们那么逗,那么可爱,却也那么不合时宜、不近人情……
  • 戴笠:黑色特工之王的覆灭

    戴笠:黑色特工之王的覆灭

    这位中国现代史上最神秘、最诡谲的人物之一,就如同乱世中藏而不露的毒箭,令人们至今听到他的名字都会不寒而栗。对于他的种种记载,可以说是扑朔迷离,充满神秘色彩。那么,他的真实面目究竟如何?《戴笠:黑色特工之王的覆灭》将寻着历史的脉络,去发现一个真实的戴笠,同时,揭示军统这个“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间谍组织”从兴盛走向衰落的过程。
  • 名人传记丛书——杜甫

    名人传记丛书——杜甫

    杜甫——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他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本书客观叙述了杜甫的一生,他天资聪颖的童年、他漂泊半生的羁旅生涯、他流传后世堪称“诗史”的著作,都一一展现出来,希望青少年读者能更好地学习这位诗人的可贵之处。
热门推荐
  • 河山

    河山

    她是前朝遗孤,他是帝王血脉。本是似海深仇,却偏偏有段青梅竹马情缘。他护她十几年,却在她及笄前将长剑穿透她胸口;她眷他数十年,却在朝野间同他较高低。她说,应愁高处不胜寒,他微微皱眉,却也并不答话。觥筹交错,刀光剑影间,她也分不清谁是谁非,夺嫡之争,她究竟该相信谁?
  • 藏地密码(全10册)

    藏地密码(全10册)

    一部关于西藏的百科全书式小说!了解西藏,就读《藏地密码》!十年经典,强势回归!火爆热销10周年!数千万粉丝的真爱之选!每个书架上都应该有一套《藏地密码》!《藏地密码1》(西藏向我们隐瞒了什么?)、《藏地密码2》(极限爱好者的探险经典)、《藏地密码3》(考证玛雅文明和藏汉文化的神秘纽带)、《藏地密码4》(全面揭开西藏密宗修炼之谜)、《藏地密码5》(藏獒之王海蓝兽之谜)、《藏地密码6》(全面揭秘希特勒派人进藏之谜)、《藏地密码7》(揭开藏传佛教谜团:香格里拉到底在哪里?)、《藏地密码8》(喜马拉雅雪人出没,请注意!)、《藏地密码9》(揭开藏传佛教灵魂转世之谜!)、《藏地密码10》(抵达藏传佛教精神内核)。
  • 午夜法式小娇妻

    午夜法式小娇妻

    她是传闻能听到她声音的人是最幸福的人,而她偏偏自小不爱和外人讲话,自然而然别人把她当做孤僻的人。她的声音多少人青睐,s市多少人的向往?他是堂堂沈氏企业的太子爷沈衍,他从不心动,只为一人留心一辈子。他专情只有她知,她的性格只有她知。他说,我愿做你的眼,你可否为我一笑深情?当帅比和美女重逢之日,就是他们最后一次花开雨季的时候。而他们会不会再一次撞出雪花?他会不会把自己的感情再一次全盘托出的让她接受?而她,还会不会只为她情深?
  • 都市生死簿

    都市生死簿

    仙界小混混洛川死后竟重生到了地球,而且他发现手里还死死抓着一本蓝底黑字线装本书籍,书名——生死簿!当洛川一步步发掘它的功用后,无论天上还是地下都再也没法安宁了……
  • 神级开拓者

    神级开拓者

    一次喝醉酒,让老爷爷到地球后第一眼看到他,便给了青年人一个艰难的选择。是想要残疾还是想要荣华富贵,是想要死,还是要残疾。面对这个选择,孔志对着天空大喊:“神、你特么就是神经病!”
  • 莫以生

    莫以生

    她默默跟随着他的脚步十年,最后却学会逼自己离开。当他转身回眸,她早已泪流满面。走过的一路上,他们互相陪伴。
  • 韩诗外传

    韩诗外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月升梦起

    月升梦起

    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我的梦开始的越来越频繁,我已经很少出现无梦深睡的情况,有时候我觉得我的梦非常有趣,现在想把它们记录下来,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深沉的句子,只是用来记录,也希望能发现与我一样的朋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