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娜的回答依然斩钉截铁:“我留下来,至少雷宁可以不孤单。”
雷宁则开始对林娜吼叫,甚至怒骂:“死一个还不够吗?你必须跟他们一起走”、“你就是一个傻瓜”、“你能不能不逞英雄”……
所有人的劝说似乎都毫无作用,林娜挽着雷宁的一只胳膊,轻柔着声音提醒着雷宁:“我们要尽量少说话,要尽量节省体能……”
另外4名探险者再次踏上了对生的探行,很快就消失在迷蒙的风雪中。而林娜则搀扶着雷宁挪到一处稍微背风一点的山窝处,彼此依靠着,等待救援。
风雪在第二天上午9点左右才停歇下来,天空重新恢复了明媚。持续的寒冷让林娜和雷宁都昏迷过去。上午10点20分左右,一架搜寻登山者的直升飞机发现了紧紧依偎在一起的雷宁和林娜,两个人被迅速送往医院,经过紧急抢救,当天夜里,两个人都恢复了意识。
又三天后,救助搜寻队在一道深40公尺的冰裂缝中发现了另外4名探险者的尸体。
事后,有记者采访林娜,问她和雷宁是怎样创造生还奇迹的,林娜说道:“是爱,是我和雷宁生死相依的爱,帮我们躲过了死劫。”
快乐提示:
李娜曾为赵四小姐和张学良唱过一首《生死相依》:“依稀旧梦牵心潮,几经风雨任逍遥,将军白发情未了,天下悲欢你我共怀抱。问遍人间有谁知道,一生爱恋留下几多欢笑,问遍人间有谁知道,历尽劫难依然是红颜不老。遗恨当年铁马萧萧,出师未捷英雄泪洒人生万里道,与你同行,为你祈祷,生死相依跟随你到天涯海角。”
人世间最动人的爱情无非是生死相依。
但是,最好的爱情并不是“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最好的爱情应该是两相厮守,缠绵到白头。若命运多舛,也当去努力让能生者生,这才是爱情的真谛。危难中,绝美的爱情不是同日死,而是拼尽自己所能让对方生。
心相依,爱情长生。
最勇敢的人
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
——巴金
1910年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人到达过南极,那时候,在人们的心中,南极等同于死亡之地。
1910年5月的一天,同样热衷于冒险的英国海军军官斯科特和挪威探险家阿蒙森,为了证明谁才是世界上最勇敢的人,约定了一次“赌博”看谁先到达南极点。
两个人的约定立刻引起震动,一些同样具备冒险精神的勇者纷纷找到两个人,期望着能够成为探险南极的一员。1910年6月,经过紧张的准备工作,斯科特和征集来的奥茨等4名同伴离开家乡,开始了征服南极的勇敢人之旅。
斯科特率领的探险队并不顺利,因为他们选择的是西伯利亚矮种马作交通工具,这些马速度慢不说,遭遇风暴后,便一匹匹地病倒了。斯科特等人不得不用人拉着雪橇前行。1912年1月17日,当斯科特等5人历经千难万险到达南极极点时,看到是阿蒙森等人一个月零五天前,留在那里的挪威国旗。
在较量中落败虽然打击很大,但能够到达南极点仍旧让斯科特等人十分兴奋。然而,他们在返程时却接连遭遇不幸,先是一个同伴受伤死去,没多久,奥茨也同样出现了严重的冻伤。因为奥茨的冻伤,探险队的行进速度变得更加缓慢。而更糟糕的是,奥茨的伤情越来越重,探险队的行进速度也不得不越来越慢。
寒冷以及越来越少的食物,让所有人都意识到,这样的速度下去,所有人不等走回补给站,不冻死,也会因为缺少食物饿死。
这天晚上,宿营时,奥茨对斯科特等人说道:“不要管我了,你们走吧!不然大家都会死在这里的。”斯科特等人却回答得十分干脆:“只要你有一口气,就要坚持下去,我们绝不会丢下你!”奥茨仍旧试图说服同伴们不要管他,但斯科特等人的态度却一致并坚定:绝不丢下奥茨。
生与死对峙着。绝不丢下同伴的信念凛然挺立。
又一天过去了,奥茨几乎是拖着那条冻伤的腿在爬,每前进一步都异常艰难、缓慢,整个探险队在奥茨的“拖累”下,只前行了5公里左右。夜色渐渐笼罩上南极大地,探险队员们窝在帐篷里,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默然无声。
大家都清楚,照这样的速度下去,想抵达补给营地,即便不被冻死,也会饿死,因为他们的食物已经所剩无几。
所有人都感觉到死神的步步逼近。良久,奥茨开口了,他再次尝试说服同伴们丢下他,好能够安全返回补给营地,但同伴们的回答一如既往:“我们绝不会丢下你,我们要一起活着走出南极。”奥茨没有再说什么,跟随着同伴们一起躺了下来。
那晚的风雪突然安息,那晚的星星异常明亮。
第二天一早,斯科特醒来时,发现自己身上盖着奥茨的衣服,而帐篷里却不见奥茨的身影。腿有冻伤,又没穿棉衣的奥茨能去哪里?斯科特意识到,奥茨一定是因为不想拖累探险队,留下衣服,自己主动走向了死亡。斯科特立刻叫醒另两名同伴,大家出了帐篷,声嘶力竭地呼喊着奥茨的名字,但回应他们的只有嘶鸣的风雪。
没有人知道,奥茨那一晚经历过怎样的心魂跌宕,人们知道的只是,他毅然投身死亡,是期望留下生机给同伴。
在那天的探险日记中,斯科特写道:“为了他人安危,而毅然投身死亡,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这需要极大的牺牲精神和勇气。奥茨做到了,他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最勇敢的人。”
此后,只要有人谈到南极探险,都会重复这样一句话:“奥茨是最勇敢的人。”
快乐提示:
在生活中,我们总会发现身边的一些人过于斤斤计较,总想占别人的便宜,从来不能吃亏,吃了亏就好像割掉心上的肉那么痛苦。别人批评他一两句,或者给他提一点意见,他马上就得还以颜色,或者怀恨在心,伺机报复。这样的人几乎没有真正的朋友,最终一定会遭遇大的挫折,永远不会有真正的成功。这种人心胸狭窄,不能成就大事,只能在自己狭小的天地里度过可怜且无聊的一生。只有拥有牺牲精神,才可以做到让人震撼感动,并能赢得真正的快乐。
英雄就在身边
在全人类之中,凡是坚强、正直、勇敢、仁慈的人,都是英雄!
——贝多芬
古往今来,无论历史如何演变,人们始终有一个矢志不渝的心理:崇尚英雄。
究其原因,可以简单地总结为,因为英雄是人类至高至美至善至洁的体现,是人们情感、精神,以及灵魂的精髓与支柱。现今,谈起英雄,人们却越来越多地摇头,感叹在喧嚣与诱惑中,英雄已经越来越稀有了。
英雄真的越来越少了吗?
那是一个4月的下午,虞城县第一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房瑞丽领着在同一学校读二年级的妹妹房苗苗回家。当她们路过离家不远的红旗河时,看到河里有不少小鱼。贪玩的房苗苗在河边捡起一个小破网,把书包交给姐姐挽起裤脚下河网鱼,网到小鱼儿就递给岸上的姐姐。20分钟后,在岸上整理小鱼儿的房瑞丽突然听到“扑通”一声,她抬起头时,只看到深水中露出妹妹的两只胳膊和半个脑袋。房瑞丽试图把妹妹拉上来,但没有成功,她开始大呼“救命”……房瑞丽喊了十多声后,放学路过的虞城县一高高一(25)班的张曼丽跑过来,跳进河里。张曼丽跳进深水后,水一下子没到她的嘴边,她抓住苗苗举起来就往河边走。可能是因为河底比较软比较陡,她走了好大一会儿还是在老地方“打转转”。五六分钟后,张曼丽再次举起苗苗时,苗苗终于死死抓住了姐姐递来的木棍,房瑞丽把妹妹拉上岸,苗苗吐了几口水后哆哆嗦嗦地站了起来。此时,她们再回头看向河里时,十几米深的红旗河一派宁静,河面上已经没有了张曼丽的丝毫影子。当日晚20时许,虞城公安、消防等部门把只有17岁的张曼丽的尸体从红旗河打捞上来,人们发现,张曼丽的双手依然向上举着……